高分作文点睛课(三)

2023-01-11 21:48邓美玲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复句解析理想

邓美玲

优秀作文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表达有文采——用词贴切,语句灵活,善用修辞,语句有表现力。什么样的表达才算有文采呢?《朗读者》第三季中的解说词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下面,让我们选取其中的部分解说词进行解析和学习。

时间

时间,是你我最陌生、也最熟悉的伙伴;是我们最亲密、也最残酷的对手。它给予我们青春,也带来垂暮;它留下了最隽永的回忆,也带走最美好的瞬间。所以人们爱它,也怕它。远古人类燃起火种,对抗漫漫长夜;法国人尼埃普斯拍下第一张照片,凝固了时间。奥林匹克在不断刷新着人类的速度,现代医学在不断延长着人类的寿命。终于有一天,我们发现,当人类对时间做出了定义,我们在掌握时间的同时,也受制于时间。那么,该如何摆脱这最伟大的束缚呢?希望你我都能够拥有这样的智慧和勇气。

解析:运用四组反义词语揭示时间的特点和人们对时间的复杂情感,四个典型事例将从古至今人类与时间的博弈具象化,“伟大”一词既肯定了时间的威力,也揭示了人类的渺小。整个文段主打排比句和二元辨证的思维模式,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

仿写段:青春,是你我最陌生、也最熟悉的话题;是我们最渴望拥有、也最容易丢失的财富。它给予我们欢乐,也带给我们忧伤。所以我们爱它,也怕它。李白认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孟郊呐喊“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杜甫深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王安石写下“春归只如梦,不复悲憔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青春认知。那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到底该如何认识青春、把握青春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人生课题。——项文涛

一份爱,可以持续多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是战友此生的约定。还可以更久吗?是的。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那是对理想之爱;苏格拉底甘愿在庭审席上喝下毒酒,那是对真理之爱。这样的爱,让人类突破了自身的局限,波澜壮阔,亘古连绵,化作人性永恒的光辉。

解析:兩个设问句层进式展开,既启人深思,又深化主题。古今中外的典故信手拈来,在丰富主题的同时增强了文化底蕴。暗用对比,赞扬了大爱的伟大与永恒。最后的比喻句,化抽象为具体,充分表现出大爱的力量。

仿写段:一个理想,可以坚守多久?“择一事,终一生”,那是一生一世的坚守。还可以更久吗?是的。彭子文一家三代接力为红军烈士守墓87年,那是坚守责任的理想;35岁的陈昕圆病逝,成为家里继父亲、爷爷、奶奶之后捐献遗体的第四人,那是坚守奉献的理想。这样的理想,代代相承,感天动地,化作人间永恒的火炬。——黎明熨

改变世界

如果说我们曾经对世界做出过一些什么改变,那是因为我们和孔子,和孟子,和亚里士多德,和贝多芬、达芬奇、牛顿、爱因斯坦们在一起。是历史的积累,是智慧的传承,是千千万万人的努力,让改变世界成为可能。而我们每一个个体生命在其中的意义,也仿佛是人类文明对宇宙的意义一样,在浩瀚无垠当中,叩击出微弱却伟大的回响。

女性之美

女性的眼睛,既可以温柔地注视痛苦,也可以锐利地俯瞰繁华;女性的双手,既可以烹饪出流转的美味,也可以指挥行进中的航船。女性,可以在艺术中浸润出一份修养,也可以在科学中历练出一种风度。既宜室宜家,也为国为民。

解析:套用假设复句和因果复句,顺势引出古今中外历史上的伟人,为后文的议论张本。三个判断句的连用,从不同角度强调了人类改变世界的原因。最后一句,由大及小,在类比和比喻中形象地阐明个体生命在改变世界中的价值和意义。

解析:运用借代手法,将抽象的女性之美凝聚在“眼睛”和“双手”之中,以小见大,在对比中充分表现出女性之美的刚与柔。用词精准贴切,“注视痛苦”时的温柔,“俯瞰繁华”时的锐利,不卑不亢,沉着冷静,女性的智慧尽在其中。

仿写段:如果说我们曾经对中国做出过一些什么改变,那是因为我们和毛泽东,和周恩来,和邓小平,和钟南山、袁隆平、张桂梅、顾诵芬们在一起。是理想的坚守,是智慧的传承,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努力,让改变中国成为可能。而我们每个普通人在其中的意义,也仿佛是水滴之于大海的意义一样 ,在浩瀚无边的水面,荡漾起细小却美丽的浪花。——周嘉烨

仿写段:青年的眼睛,既可以欣赏山河的壮丽,也可以洞察世间的疾苦;青年的双脚,既可以跳出青春的旋律,也可以站成精神的丰碑。青年,可以在书本中陶冶出一份情操,也可以在生活中历练出一份智慧。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周爽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复句解析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韩国语复句结构的二分说
你是我的理想型
相机解析
复句内部不应当用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