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乡小厨神

2023-01-13 22:17陈月婷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22年12期
关键词:厨艺陈老师比赛

陈月婷

1

一阵凉风伴隨着清脆的上课铃声,响彻了整个校园。

“咯咯……”一阵轻盈的脚步声传来,越来越清晰。教室里几个习惯把风看门的“马骝”(粤语方言:猴子)立即向同学们汇报“军情”:“陈老师来了!”教室瞬间变得一片安静。陈老师踩着高跟鞋,有节奏地迈进教室,脚步铿锵有力地传递着她的威严。

陈老师捧着课本走上讲台,在多媒体上打开课件《烹饪美食》。她清了清嗓子,点开精心设计的PPT,课件上那精致的美食瞬间吸引了我们这一群小吃货的眼睛,同学们兴致勃勃地看着,不时小声评论几句。随后,陈老师归纳今天上课的主题:“所有的美食都来自创造性的劳动,这些舌尖上的美味全靠我们的劳动获得。”接着她在黑板上板书课题。这个铺垫太妙了,捕捉到我们这群馋猫的心理,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整节课,陈老师引经据典,阐述了劳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她重点提到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从这个学期开始执行,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制定了不同的学段目标,而我们五年级的学生就要学习烹饪,学会煮两三道家常菜。

当陈老师提到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煮菜和炖汤这些厨艺时,整个教室就像一壶烧开的热水一样沸腾起来,同学们开始饶有趣味地讨论开来。

“老师,我家的汤煲放哪里我都不知道,叫我炖汤这可比做鸡兔同笼的应用题还难。”班中一直娇生惯养的欧阳君感慨地说。

“平时家里的饭菜都是妈妈负责的,我真的没学过。”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林丽娜说起话来有点娇气。

“如果这些我都学会了,我家保姆就失业了。”富二代李可贵嬉皮笑脸地补充着。

我对这一群生来就养尊处优的“公子小姐”非常不屑。

“这有什么难呢?我几乎每天都煮饭烧菜,这都是小菜一碟。”想不到同桌李大健突然出声,对于那些还在炫耀的“公子小姐”来说,大健突如而来的一句话,如一个炽热的巴掌朝他们扇去,我听着感到倍儿爽!

我惊讶地看了看他,小声地问道:“你真的会做菜?”

“嗯,我从二年级就开始学做菜了!别忘了我是农村出来的。”

李大健说得十分诚恳,他最后补充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他确实是上一个学期从乡村小学转到县城小学的。

同学们结束讨论之后,陈老师宣布学校下个月要举行“校园美食烹饪大赛”,每班需要选出一名选手参加,在十六个班级里,会采用淘汰赛的形式分出高下。

2

谁来参加比赛呢?

陈老师建议全班同学首先自荐,然后由小组选拔,再通过班级评比推选出最佳参赛人。因为此项比赛事关班集体的荣誉,凡是在校级大赛中荣获第一名的,会奖励文明班勋章一枚,并奖励文明班60分。还直接影响到期末优秀班级评选,因此陈老师特别重视,鼓励我们毛遂自荐,大显身手。

“陈芯,你来报名,你做的陈醋泡鸡爪非常好吃,我相信你的厨艺。”调皮大王王亮迫不及待地推荐自己的同桌。

“我们组梁爽最拿手的就是可乐鸡翅,包你们回味无穷!”李乐不遗余力地推荐他们的组长。

“老师,我报名参加,到时做一个香辣小龙虾。”张海的声音自信而响亮,第二组的同学自觉地响起掌声,从而带动了老师以及全班同学的热烈鼓掌,为他的自告奋勇鼓励喝彩。

其他三个组都有同学愿意参加了,只有我们组还没有人报名,此时,身为第四组组长的我多尴尬啊!其他同学的目光齐刷刷地看着我,那目光灼热中带有期盼。那一刻,我多想第四组的同学能够挺身而出救救场。我把全组的希望寄托在李大健身上,用手肘碰了一下他,小声说:“快举手,你来参加。”

“可是,我从来没有参加过什么比赛啊。”没有见过大场面的大健推却着。

“我说你行就一定行,快举手,要对自己有信心。”看着李大健踌躇不决的样子,我又狠狠地补了一句:“你不是总想着要做一回孤勇者吗?这就是机会。”

话音刚落,只见大健闪电般举高他的手说:“我参加!”那一刻,我庆幸自己的激将法起了作用,心里沾沾自喜。同学们立即把目光转移到他身上,有些目光带着怀疑,不敢相信他也会做菜,因为大健看起来像一个粗鲁的男孩。

开弓没有回头箭,面对同学的怀疑,李大健想退缩也不行。我看出他的顾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拿出你的真本事,让他们全部闭嘴!”大健会意地看了我一眼,目光变得坚定,感激地点头道:“嗯!”

3

李大健去年才从乡镇小学转到县城第七小学读书,父母在县城开餐饮店,姐姐在初中学校寄宿。因为每天父母都要开店做生意,所以大健的一日三餐都在自家店里解决。由于荤素搭配,营养充足,吃得他肥头大耳,健壮如牛。

广宁是著名的厨师之乡,“厨出广宁”大有来头。李大健的父亲李东明初中毕业就跟着亲戚在广州干厨房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从“打荷”开始做到酒店总厨,抛锅挥勺多年,积累了深厚的厨艺基本功,研究出不少令食客连连称赞的招牌菜式。经过用心钻研,他把粤菜的鲜、香、滑、嫩,通过焖、焗、煎、炒、炸、炖等二十种烹饪技艺,把菜肴的声色活香拔撩到极致,在厨师行业获得一致的称赞和肯定。广宁是著名的竹乡,一年四季都有独特的时鲜。如何充分发挥本土食材的色香味,让粤菜走得更远,是李东明一直在思考和追寻的。但因为需要兼顾家庭、照顾孩子,李东明决定回乡创业,于是在县城开了一家地道的美食餐厅。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特定的地方味蕾代表着乡愁的味道,无论走到哪里,游子始终忘不了家乡的美味。一份根植故土的家乡情,让李东明致力研究家乡菜的创新烹饪,以广宁厨师的责任担当,推广家乡粤菜,为此他的餐厅取名为“竹乡人家”。他决定每一个月根据本地食材的时鲜特色推出几个招牌菜,这样既有特色,也能让顾客食之不厌,满足食客的胃口。广宁横山苦笋清凉微苦,质地单纯,其中丰富的纤维素是天赐尤物,不少食客喜欢“自讨苦吃”。其中,苦笋酿就是时鲜招牌菜之一,是许多顾客吃饭必点的名菜。

“爸爸,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吃苦笋?”李大健禮拜天在餐厅里帮忙剥笋壳,剥得手都痛了,百思莫解地问道。

“横山苦笋苦中带甘,需要好好品尝才能吃出它的鲜味。哈哈!你这小孩还不懂。”爸爸李东明笑着说。

“好苦好难吃!”

“你这小屁孩不识好货,这苦笋吃起来先苦后甜,口感丰富。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呀!真的要好好吃苦才行!”爸爸一本正经地说。

“哦!吃苦我也行啊!”说完,李大健把一条刚剥壳的苦笋放进嘴巴里咀嚼起来。随后立即吐出苦笋渣来,大叫一声:“好苦啊!”那狼狈的样子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或许是父亲强大的遗传基因,又或是从小的耳濡目染,李大健对烹饪也十分感兴趣,一有空就在厨房里观摩学习,模仿练习抛锅挥勺的基本功。勺功、刀功、翻锅是厨师的三大基本功。其中炒粉就是考验翻锅的技巧,炒锅速颠翻,手勺快翻拌。待食材在火苗跳窜间断生(八分熟)、成熟入味,接着炒锅颠翻几次,便可出锅装盘。

李东明抛锅挥勺的动作太帅了。李大健决定向父亲讨教:“爸爸,你抛锅挥勺的动作好酷,我也想学。”

“哈哈,学这动作得讲究手力,没有一年半载的刻苦学习,基本难以做到,你行吗?”

“手力我有,练习就练习,没问题。”李大健撸起袖子展示自己强壮的手臂,很有信心地说。

“你可以用一个中锅来练习,这可是基本功,容不得半点偷懒。也可以考验你吃苦的能力。”爸爸反复叮嘱。

“收到!”中气十足的回答再一次彰显了李大健学厨的决心。

爸爸第一次教抛锅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可无论自己怎么使劲,铁锅就像有千斤重一般,重重地压在手上,怎么也抛不起来。李大健连续十几次失败后,心灰意冷,感觉连铁锅也在有意为难他。但是一想起爸爸说的话,他心里就不服气,“绝不能让爸爸看扁”这个信念支撑着他坚持下去,反复地练习,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后来也逐渐有了进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经过半年的练习,李大健终于把抛锅挥勺的动作练习得行云流水。

晚上,爸爸的餐饮店格外忙碌,看见爸爸在厨房就像陀螺一样连轴转,左右开弓,忙得一头大汗,李大健心疼爸爸,便在旁边打下手,做他的帮厨。这同时也给了他实操学习的机会。他居然把爸爸烹饪菜式的搭配、流程和掌控火候的技巧都牢牢记在了心里。为了检验自己做菜的水平,李大健周末会亲自动手烹饪菜肴,让爸爸品尝,并让爸爸指点迷津。

4

离班级选拔厨艺代表的比赛越来越近。

班级中四位候选人,每人做一道拿手菜来评比,由老师和班委担任裁判,最终定下唯一的班级代表。李大健全力以赴,他爸爸教了他一道拿手菜“糯米香菇酿咸鸭蛋”,他在家反复练习了好几次,为了发挥糯米的柔软,他还加入了自晒的腊肉,把香菇和腊肉剁碎,拌匀浸透好的糯米,加上适当的配料搅拌均匀,塞进鲜鸭蛋壳里,最后中间放一粒枸杞装饰,再放进蒸笼里用大火蒸熟。大健把满意的劳动成果带回班级评比,最后因其美味十足,卖相可爱获得一致好评。在同学们服气的眼神中,大健成功获得参赛资格,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美食烹饪大赛。

“我该做什么菜式参赛好呢?怎样才能惊艳评委的味蕾呢?”李大健看着餐厅的菜牌,陷入了沉思。那么多菜式,大健居然不知道做什么好。

这时,恰巧爸爸从乡下带回一袋竹农挖的黄头笋,这些黄头笋拳头大小,笋芽黄黄的,样子小巧玲珑,极为可爱。李大健拿着黄头笋灵机一动,激动地站起身,笑着说:“爸爸,谢谢你,我终于想到做什么菜了!”

黄头笋其实是中秋节前后冒出来的长不大的青皮竹笋,这种笋不用挖,直接用脚踢断就可以拿回家了。这种笋肉质鲜嫩,竹纤维丰富,是民间入秋后经常吃的竹笋。

“哎!我家的小厨神想到什么创新菜式了?”

“肉胶酿黄头笋!一荤一素,黄金搭配,我要做一道‘充满笋心!”大健顿时来了灵感。

为了不负众望,李大健下足了功夫,想到菜式之后马上研究烹饪技巧,请爸爸在旁边指导。

很快,“校园美食烹饪大赛”如期进行,学校已经提前布置好比赛的烹饪擂台,各种炉具、碗碟、调味料样样齐全。擂台两边彩旗飘扬,摆上各色鲜花,整个会场十分隆重。看得出,学校十分重视今天的厨艺比赛,因为这是建校以来首次举办的厨艺烹饪大比拼,也是劳动教育成果的重要体现。

本次比赛内容是烹饪一道具有广宁风味的拿手菜来展示厨艺,考验做菜的基本功。擂台上,每一个小选手都提前准备好了做菜的食材。现场比赛开始了,小选手们穿着白色的厨师服装,戴着白色的厨师帽,站在铁锅前忙碌起来:有的做“蒜蓉蒸海虾”;有的做“煎酿山水豆腐”;有的做“竹乡茶油鸡”;还有的做“牛肉炒酸菜”……整个厨技比赛现场如火如荼,极具人间烟火气!

大健也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只见他把准备好的黄头笋切成约10厘米长的笋段,然后焯水10分钟,接着在流水中漂洗,去除竹笋的竹碱味。接着陈皮泡水、切葱花,把姜拍碎备用,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他用长柄小调羹挖空竹笋的中间,用来填满肉碎,再用牙签顺着竹纤维划开笋丝。之后,将已经准备好的肉末倒进碗中,加入盐、糖、生抽、蚝油、葱花和陈皮末,顺时针搅拌均匀。紧接着用生粉水浸泡笋段,酿入肉末,酿好之后就等着开煮了。

只见李大健烧红铁锅,几圈花生油下锅,就听到“咯吱咯吱”油滚爆锅的声响,倒进葱头姜蒜爆香,一个抛锅的动作就让火候把葱蒜香味迸发出来。接着放进酿好的笋段,立即翻转,两面烧至六成熟,加入200毫升的清水一起焖,让肉汁瞬间锁住汁水,保持笋段的鲜嫩。最后加入蚝油和生抽的生粉水,由大火改为小火,入味后装进碟子里摆放好。

大健还用小刀将一个红番茄雕刻成一朵花,把小花放在碟子中间摆盘装饰,最后撒上葱花,整个作品就完成了,就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从食材准备、烹煮、摆盘等一系列动作,大健厨艺的专业令现场所有人折服。他一系列行云流水的动作吸引了台下评委和观众的眼球,让他们不由得发出“啧啧”的赞叹声。陈老师在一旁用手机拍视频,生怕错过任何精彩绝伦的一秒钟。

观众席上传来一阵小声议论,声音时高时低。

“哗!想不到李大健的手力这么牛,抛锅动作好帅,居然还会用番茄雕花。实在是佩服!”班上的冯一鸣忍不住由衷赞叹!

“听说为了这个厨艺比赛,他非常努力,经常回家练习。”收到小道消息的杨志补充道。

“他爸爸是厨师,‘竹乡人家就是他爸爸开的,他是一个有真材实料的厨二代!”我在后面补充了一句。

比赛时间到了,16份烹饪好的美食用精致的碟子装好,让每一个评委逐个品尝,从厨艺、摆盘、味道三方面综合打分。结果完全在意料之中,李大健的拿手好菜“充满笋心”以全场最高分问鼎冠军。看到自己的亲同桌荣获金奖,我心里高兴极了,忍不住高声欢呼!

当李大健站在领奖台上,捧着金光闪闪的厨艺奖杯,耳边飘过颁奖音乐,那一刻,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能量:逐梦而行,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从此,一颗长大后立志做大厨师的种子在他心中萌发。

猜你喜欢
厨艺陈老师比赛
2020年的意外收获——厨艺
不长厨艺只长肉
小小厨艺大师
选美比赛
小陈老师来上课
我们的“开心果”
把人物写得生动活泼吧
“认字”大师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