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研究

2023-01-19 10:09罗龙
科学与信息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方可项目管理信息化

罗龙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100871

引言

信息技术在很多行业中得到应用,而且取得理想的效果,从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应该要确保信息化水平有大幅提高。当然,在开展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存在的问题予以重点关注,寻找到导致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进而选择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这样才能使得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效果达到预期。

1 信息化项目管理的基本含义

所谓信息化项目管理,即是对企业信息网络予以构建时将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等技术加以充分利用,确保信息化改革工作能够顺利展开,进而使得工作的整体效率有明显提升。对于企业而言,在开展信息化管理时要对信息化技术具有的特点有清晰的认知,并要将其和管理方法切实结合起来,如此方可保证管理更加的全面,效果更为理想。企业在开展信息化建设时,应该要对项目管理予以重点关注,并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管理,进而使得项目能够有序开展。当然,企业也要秉持更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并保证管理方法具有实效性,如此方可使得项目管理的实际效果更为理想[1]。

2 信息化项目管理的特点与意义

2.1 信息化项目管理的特点

2.1.1 复杂性。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在开展信息化项目管理时应该要确保相关部门能够积极投入其中。对信息化项目产生影响的因素是较多的,而且其中的一些呈现出多变性,而这就使得项目建设受到很大的影响。若想保证信息化项目管理能够更具实效性,企业必须要组建起专业能力较高的管理团队,然而团队人员的构成较为庞杂,学历水平也是有高有低的,如此就会使得团队管理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企业领导应该发挥出自身的引领作用,促使管理团队能够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将制约因素予以消除,如此方可使得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工作顺利展开。

2.1.2 创造性。我们国家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是较高的,而且面对的市场竞争变得越发激烈,企业在开展信息化项目建设时所要面对的风险也会增加,因而要将管理做到位,尤其是要将现代科技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此方可真正适应社会发展,并使得管理人员拥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主动将传统理念带来的限制予以消除。如此方可保证企业能够紧跟时代前行的脚步,在面对市场竞争时寻找到可行的应对之策,进而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2.1.3 短期性。对于企业来说,信息化项目建设是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当项目完结之后,管理工作自然就停止,这就表示信息化项目管理呈现出明显的短期性。企业要对此有清晰的认知,在开展管理的过程中,要将既定的管理计划落实到位,同时要对项目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如此方可保证管理目标切实达成,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可以更加顺利。另外来说,将短期项目管理予以有效落实还可使得企业对采用的管理方法加以检验,了解其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就能够进行适当调整。

2.1.4 组织性。众所周知,企业信息化项目是较为复杂的,这对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企业规模较大的话,影响程度必然增加,企业若想保证管理有序展开,必须要对现代化技术加以充分利用,这样一来,信息化项目管理就会变得更为困难。另外来说,企业在开展项目管理时需要解决不少的问题,只是依靠某个部门是难以实现的,相关部门间应该要构建起更为紧密的协作关系,这和直线组织模式是有明显区别的。企业在开展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应该要从项目特点出发,组建起组织性团队,由其承担起协调工作,确保相关的专业、部门间能够形成良好的横向关系,如此才能确保管理的整体效果达到预期。

2.2 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意义

在现阶段,互联网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并在大家的工作、生活中得到普遍应用,企业如果能够将此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可以使得自己的竞争能力得到加强,尤其是在开展信息化管理时,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搜集到所需的信息资源,并对市场动态有切实的了解。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若想保证自身能够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必须要将信息化项目管理做到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应充分发挥出来,如此可以使得管理人员面对的压力切实降低,而且整个管理也会更加的精准。信息化管理相较于人工管理有明显的优势,数据分析能够顺利完成,企业领导在进行决策时就可获得必要的支撑,通过此种管理模式可使得相关部门间形成紧密的关系,进而保证工作效率有大幅提高[2]。

3 我国信息化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决策层对项目管理信息化性思维重视度不够

我们国家对信息化项目管理是较为重视的,然而有不少的问题依然未能解决,企业的决策层并未形成正确的认知,重视度偏低,在一些企业领导的观念中,想要保证项目管理能够实现信息化,主要引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就可以了,而且在对项目管理进行决策的过程中,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管理模式,而这就导致信息化项目管理具有的优势难以展现出来。另外来说,现行的管理机制并不是十分完善,若想保证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大幅提高,必须要保证管理机制更加合理,唯有如此方可保证项目管理信息化能够顺利推进,相关部门间可以形成良好的配合关系。从项目推进的实际情况来看,跨部门合作这个问题是难度较大的,将管理机制予以有效落实可以使得相关部门所要承担的职责得到明确,这样就可保证工作过程中不会出现推诿扯皮的情况。

3.2 项目管理组织设计落后

从传统项目管理来看,在进行组织设计的过程中要将职能式组织作为基础,所要达成的目标就是确保传统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能够得到顺利解决。然而现代项目管理则明显不同,问题呈现出突发性、复杂性,如此依然采用传统方式的话,就难以顺利完成。传统职能组织结构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是职能部门,而且人员构成多是从相关部门中抽调而来的,这样一来,成员必须要接受两个部门的管理,信息传输难以保持顺畅,指令下达也无法保证及时。除此以外,在对项目进行统筹规划时,并未指定专门人员负责,这就使得信息化项目管理的实际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3.3 信息化软硬件设施的建设落后

在对信息化项目进行推进时,软件、硬件如果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为了保证信息化项目管理能够更为顺利,必须要保证技术支撑做到位,同时在硬件、软件方面增加支出。但是有些企业的经费是紧张的,这就使得软件、硬件设备方面的实际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信息化项目管理也就难以顺利推进,甚至导致技术性风险的发生概率大幅增加。从当下的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来看,云存储技术、大数据技术是主要的方向,然而在实际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是较多的。硬件风险则是要将计算机设备、存储设备作为关键的重点,如果存在损坏的情况,那么信息数据也就会受到影响。

3.4 项目管理信息化人才缺乏

信息化项目管理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风险是较多的,除了要对技术问题予以关注,同时要重视人才问题。若想保证信息化项目管理能够真正实施到位,必须要保证专业人才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但从我们国家的现状来看,复合型人才数量是非常少的,这就使得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难以有序展开。从现有管理人才来说,拥有信息化技术的并不多,这就使得信息系统的操作不够熟练,软件、硬件的维护也难以顺利完成,如果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不当行为的话,数据信息必然会受到破坏,如此一来,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就会变得较为低下,管理质量也达不到预期。另外来说,企业未能将专业培训做到位,这就使得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项目管理也就难以顺利展开[3]。

4 推进我国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措施分析

4.1 提升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

在开展信息化项目管理时,技术人员必须要满足实际需要。然而从国内企业的现状来看,专业人才的缺口是较大的。若想保证管理的实效性大幅提高,企业领导应该要拥有较高的管理水平,此外,项目人员也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因此说,企业应该要对培训予以加强,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对计算机知识有切实的了解,而且可以形成牢固的管理意识。企业对项目开发团队进行组建时,必须要将企业主要业务作为出发点,确保相关工作能够顺利展开,项目人员、企业部门间应该要展开沟通,并将项目决策做到位,如此方可保证信息化项目管理的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

4.2 加强项目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对信息化项目管理予以推进时,必须要对人才队伍建设予以强化,企业选拔项目管理人员时应该要遵循严格的标准,岗前培训也要做到位,确保管理人员拥有的专业技能大幅提高。另外,后续培训计划也要予以完善,并要做好考核工作,如此可以使得项目管理人员拥有的专业技能切实提升,这样在面对项目风险时就能够有效应对。对于项目管理人员来说,必须要对自我学习加以重视,将信息化项目管理予以有效落实,寻找到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寻找到具体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寻找到可行的解决之策,这样才能确保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整体质量有大幅提高[4]。

4.3 制定合理的信息化项目管理规划

众所周知,项目管理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而要保证项目管理更具实效性,必须要确保相关的部门、成员间形成良好的协调关系,一旦某个环节未能做到位的话,项目实施必然受到影响,管理效果也达不到预期。从信息化项目管理来看,为了使得实施过程更为顺利,应该要制定出合理的规划,并要保证信息传递更为顺利,如此方可使得相关部门在进行决策时能够获得可靠的依据。在项目管理开展的过程中,信息流是不可忽视的,而且要将事件顺序予以明确,从事项目管理的相关人员则要保证管理更具科学性,这样一来,项目管理的整体效率就会有明显提升,管理目标也能够切实达成。

4.4 强化信息化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控

信息化项目管理想要具有实效,必须要选择可行的措施来保证信息安全,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则要将风险管控做到位。企业应该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起预警系统,并要将数据共享平台的作用发挥出来,如此方可使得项目实施更为安全。从项目管理人员的角度来说,要完成好数据收集工作,在此基础上展开分析研判,这样就能够使得预警目的顺利达成。此外,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资金链断裂、进度落后、成本超支、质量不达标、关键人员离职、外部环境冲击等风险也需要高度重视,并制定动态管控机制,一旦出现风险预警,及时上报并采取应对措施,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

4.5 加强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管理和动态监督

在对信息化项目予以实施时,要将全过程管理予以加强,同时应完成好动态监督,日常检查工作应该交由项目监管机构来完成,如果确定存在安全隐患的话,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寻找到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企业要依据实际情况构建起动态监督体系,并将岗位负责制落实到位,管理人员所要承担的职责也要予以明确,如此方可使得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更具实效性。另外来说,互动式监督也要强化,确保所有的工作人员均要纳入到监督范围中,同时要做好人员调配工作,确保相互监督能够真正做到位,如此方可使得公共进步真正得以实现。

4.6 创设良好的管理环境

企业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要确保各项计划、制度有效落实,就必须创设良好的管理环境,为计划及各项制度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对于企业内部环境而言,要强化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将责任细化到个人,以此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效率。至于市场环境,企业在经营运作过程中要与市场上其他同行进行激烈的竞争,而在信息化时代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先人一步做出决策就能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因此,企业要重视市场调研,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长久、健康地发展。

5 结束语

信息化项目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项目管理做好充分的项目调研,对项目实施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测,并且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进行应对,这样才能减少问题,提高信息化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方可项目管理信息化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月“睹”教育信息化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自由至上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枫叶红了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学生小低组特等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