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探讨

2023-01-20 15:52
大众标准化 2022年24期
关键词:计量机构人才

金 晶

(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3)

日前,国务院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到2035年推动计量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的出台,得到了全国计量人的空前关注,各省市县计量技术机构、企业欢欣振奋,认真学习领会《规划》,确保《规划》相关工作在所属领域得以落实。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作为福建省内最高量值溯源机构,60年来计量事业不断发展,面对国际单位制量子化变革的要求,如何提高自身能力以满足高质量发展,是当今本院计量人需要思考及探索的关键。文章立足于福建计量院机构现状,分析省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1 目前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存在的问题

1.1 机构定位不清,事业单位改革尚未完成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在性质上是事业单位,隶属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管理,职能是协助行政部门完成计量任务,业务类型以检定、校准和检测为主。近年来,“机构改革”是计量行业的热词,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突破的过程,破旧立新、破立并举。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势在必行,目前事业单位改革正值关键时刻,县级、市级计量所率先完成改革,部分仍属于事业单位,部分和其他计量机构、质检机构合并,从事的工作已经不仅限于计量。省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改革却迟迟未完成,何时完成、如何实施都不明确。目前相当一部分机构仍然经济效益优先,将单位创收和个人绩效直接挂钩,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个人利益,轻计量服务。

1.2 机构人员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

计量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范围,与其他专业交叉较少,对专业性要求较强,技术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一是计量行业高端专业人才培养不足的问题仍存在。计量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目前国内开展计量专业的学校并不多,更多的是从其他相关专业中挖掘与培养,计量专业人才储备不足。二是编内人员结构不够合理,编外人员管理还需进一步规范。由于事业单位编制紧张,编内老同志居多,新鲜血液输入不足。随着业务量增大,编外人员大量增加,人员管理难度增大,工作及服务质量受到影响。三是高端人才难引进。受到编制、职称评聘及薪酬影响,高端人才难引进、队伍不稳定的问题仍然存在,员工疲于应付日常工作,无法开发工作新亮点,专业知识创新上无法跟上时代脉搏。

1.3 计量技术能力不能适应制造业高速发展要求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我国的立国之本。随着制造业水平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专用设备和高科技设备无法溯源,计量测试水平远远落后于制造业发展水平。大部分计量技术机构硬件设备落后,基础设施老化,有些标准器具20世纪七八十年代购买,不仅效率低,准确度也不够高。对技术创新重视不够,自主创新能力较差,原创技术少,在已有的主流计量测试技术及仪器设备中,很少有自己的原创技术。随着现代传感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能时代的广泛应用,制造业生产通过传感器芯片实现的实时感知技术和大数据的分析实现的智慧分析系统实现操作。而目前传统计量检测手段仍是将所需检测仪器拆下送检或者现场检定,明显已不能满足多参数、远程、实时检测的需求。因此法定计量机构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抓住人工智能、“5G网络”、云计算等科技前沿技术。

1.4 传统溯源方式不能满足客户溯源要求

目前的量值传递方式是自上而下的链式溯源,主要是以国家基准通过检定或校准的方式传递到省级计量检定机构,然后再到市级技术机构再到县级、企业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被测对象的量值准确一致。这种传统的量值传递方式耗费时间长且浪费资源,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国际计量单位制变革,单一的量值溯源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计量扁平化、网络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客户对于计量检定的时效性、跨区域和全面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计量管理模式无法适应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需求。

2 应对高质量发展,省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作为福建省量值溯源最高机构,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优化计量数据价值创造,体现新时代省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服务属性和人民情怀。紧紧围绕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发展规划》,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化计量技术创新应用,强化计量服务保障能力,强力推进计量大数据建设,突出平台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努力推动福建省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好水平的发展。

2.1 破“自我感觉良好”思维,立“顾客至上”服务模式

以“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理念统领计量工作思路,进一步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变单一服务为主动、多元综合性服务,不断提高计量服务政府行政监管质量和水平。一是准确定位本院在同行业中的水平和地位,找到与上海院、广东院、浙江院等先进院所的差距。确立全面对标先进院所的机制,尽快补齐短板,将好的经验、好的办法付诸实践。转变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观念,要向外求,而非向内求,改变业务部门重内部管理,轻向外拓展的现状、变“等客上门”为“主动上门”,实现市场化运作。二是通过对业务数据的细分分析,对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业务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指导和提高业务的发展,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益。贴近产业发展,结合福建自贸区和福州新区产业发展和国家、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需要,提升计量服务效能。提增服务实体经济实效,面向工业园区产业,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抓手,设立计量技术服务队,建立起一线服务实体经济长效机制,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技术机构将由单纯提供计量设备的量值传递溯源,升级成为上下游企业、产业园区等提供关键参数测量、技术研究、资源共享的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围绕福建省产业发展新需求,构建全产业链的计量测试服务体系,在本省机械、化工、海洋高新、新能源、汽车制造等产业,开展结合产业特点的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加强产业核心控制技术的研究,提升产业计量测试水平。解决当前制约产业发展技术瓶颈的计量技术难题,研制产业专用检测、测试装置,实现关键量的准确测量,进一步实现实时校准,以优质资源与技术服务产业发展,做大做强本省支柱产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近年来,池辉院长曾带领多批次技术人员深入钧石(中国)能源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技术服务。通过调研考察这些企业在技术方面的探索和计量需求,加快计量基础能力和高精尖测试能力建设,提高服务能力,重实际、干实事、结实果,更好地服务产业计量需求,做好精准计量服务工作。

2.2 破“重数据,轻质量”思想,立“全面质量提升”观念

保证质量是计量技术机构的生存之道,是影响高质量发展如何落实的关键因素,在举国质量提升的背景下,法定技术机构若只重收入、轻质量,势必将被市场淘汰。《计量发展规划》对我国计量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意义重大。近年来,本院在加速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质量立院、质量强院,全院质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福建省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升级换代,新建和完善一批高精度省级最高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五年来,福建计量院建立全省最高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超过100项,计量标准大部分具有技术指标、数据处理自动化先进性,所建计量标准基本满足福建省量值溯源的需求。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能够为福建省石化、机械、电子、汽车、光电、纺织、交通等重点产业发展及民生领域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另外大力加强专用仪器设备计量校准能力的研究,针对专用仪器量多且种类杂的特点,对专用仪器进行梳理,仅2020年申请CNAS认可的校准项目中,超过150项都是专用仪器设备。

3 破“为科研而科研”思想,立“科技创新”发展模式

加强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海洋高新等领域计量检测技术的基础研究;加强多参数检测、远程监测、自动化检测、在线检测等技术方法和计量仪器设备的研究与开发,提高快速测量能力;加强科技前沿计量理论、方法与应用技术研究,突破和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形成成果转让+技术开发+科技服务的“福建计量成果转化模式”,优化完善计量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在经费保障、科研项目管理、创新团队建设、计量平台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协同发力。创新科技管理制度和科技工作的思路与方法,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计量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中国计量学院、福州大学等科研院所以及高校的合作,提升计量科技创新水平及服务能力。建立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激励机制和协同推进机制,鼓励企业借助“国家质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平台参与计量科技成果转化,通过计量科技成果应用推动应用计量科技成果推动计量器具产品质量提升及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企业整体计量技术水平。

4 破“传统计量研究”模式,立新型量值传递溯源体系

随着《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颁布,量子计量正式进入公众视角,如何贯彻与实施规划,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紧密结合计量量子化变革和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行政监管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量子计量、量值传递扁平化和计量数字化转型技术研究。推进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改造升级,优化资源配置,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强计量核心关键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积极开展量子计量前沿基础研究,重点研究自主可控的计量及关键传感技术,完善基于量子传感和芯片级计量标准建设和应用理论,形成新型智能核心计量元器件研制能力。攻克高端计量测试仪器设备核心关键部件,推动关键计量测试设备国产化。发挥福建省在海洋高新、高端装备、新能源和生物医药产业等集群优势,结合新一代数字技术应用,加强标准化、智能化器具研制应用,提升重点领域计量装备国产化率,加强计量在仪器装备设计、研发、制造、应用中的基础保障作用,提升国产计量装备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聚焦数据赋能,推动5G、大数据、区块链、AI等数字化应用技术与计量的深度融合,加强计量活动相关的原始数据及其衍生数据综合、高效、精细化处理技术的研究,加速计量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课题研究。加强计量数据统计、分析和利用,强化计量数据的溯源性、可信度和安全性。推进计量数据可靠性技术研究,规范计量数据使用,推动计量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开展智能化计量装置研究,实现计量数字化转型,服务全球化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升级。聚焦“数字福建”,研究智慧计量的创新应用。针对高性能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等电子核心产业,扩大下一代信息网络及高端信息服务多元优质供给,为福建省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提供计量基础保障。

5 破“唯学历论”的思想,立“培训+实践”模式

人才是机构生存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要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出计量领域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一是搭建计量人才成长和发展平台,加大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的计量领军人才培养力度,提高计量人才能力素质和水平层次。建立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注重考察各类人才的专业性、创新性和实际贡献。二是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进一步厘清全院绩效工资分配管理办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办法。三是建立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立足科研实践,依托重大计量科研项目、重点计量实验室等,加快培养计量学科带头人和高技能人才,通过脱产培训、进修深造、学历提升、岗位练兵、专题讲座和自我学习等形式,加强人才特别是专家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提高现有人才整体素质。四是完善人才考核工作体系,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建立突出事业需求的人才选拔标准,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推进国际计量交流活动,深化与国际顶尖计量技术机构、实验室的交流与合作。组织青年科技人才赴外学习先进计量技术,共同建立具有前瞻性的计量科技国际合作研究项目,鼓励科技人员参与国际同行评审。

计量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基础之一,必须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前列,奠定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基础。这就要求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跳出既有范式,整合资源,不断满足市场对计量的需求。作为新时代的计量工作者,使命和任务同样艰巨,通过转变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加强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人员素质、业务水平和综合管理质量,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在与时俱进中谋发展,在开拓创新中促提升,实现计量工作新突破。

猜你喜欢
计量机构人才
人才云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计量与测试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