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公安院校党建与学警思政工作有机融合的 机制研究

2023-01-21 05:42吴小娜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思政融合

吴小娜

(河南警察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一、引言

公安院校肩负着培养新一代人民警察的重任,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院校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尤其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指示精神以来,各公安院校都把学警思政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且把党建工作与学警思政工作结合在一起,在深入开展政治教育、党史教育、英模教育、警示教育、红色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推动学警思政工作做实做强,取得了丰硕的经验。但在研究方面,把相关实践转化为理论研究的成果不多。李晓娟认为,应该从观念、组织、内容、形式等方面创新,来加强公安院校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的结合。[1]秦帅认为,公安院校的党建工作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公安院校需要在党史教育、素质培育、业务实践等方面共同发力来提升思政工作的水平。[2]孙凤蕾、李学志认为,应该在大型活动的具体实践中强化学警的思想政治工作。[3]还有一些研究成果在论述中也提到了公安院校党建工作和学警思政工作的融合问题,但这方面的成果明显偏少且不全面、不系统。与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公安院校党建与学警思政工作的有机融合,是全面加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我们认为需要从多个方面建立有效机制,促进公安院校党建与学警思政工作的有机融合。

二、公安院校党建与学警思政工作有机融合的可行性

党建工作和学警思政工作是公安院校意识形态领域非常重要的两项工作。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目的出发的,事实上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是联系紧密、相辅相成的。这就为二者的有机融合提供了可行性。公安院校党建工作和学警思政工作的协同性,使得二者之间的融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党组织应该全面支持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以党建工作的优化开展为思想政治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持,做出正确的引导。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学警的思政工作对象是学警,目标是在学警中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存在着一致性。但党建和思政之间因概念和立场等方面的差异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现在许多场合经常把党的建设简称为党建。党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包括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等多个方面。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对成员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促使他们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4]从基本的内涵上看,二者之间是有所区别的。由此出发,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就分属于不同的学科体系,党建是属于党的组织建设范畴,侧重点在于通过党建活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目的在于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水平。

但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指导目标方面,我国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教育内容上,都特别强调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侧重关注人的思想建设。在目标方面都是为了把培养对象培养成政治上可靠、思想上过硬的合格人才。正因为二者之间具有这些一致性,所以在公安院校开展党建工作,就能够和学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体现出二者的协同性。

三、公安院校党建与学警思政工作融合的意义

党建工作和学警思政工作有机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二者相互依存又高度统一,同时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塑造在校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营造公安类院校浓郁的思政工作氛围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公安院校的党建工作是覆盖全院师生的重要工作。对于公安院校来说,如果能够把党建工作和学警的思政工作融合在一起,那将会大大提高学警思政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而且党建工作和学警思政工作相互之间在理论基础、目标任务和教育内容等方面是高度一致的,公安院校党建与学警思政工作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党建工作能够帮助学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公安院校的学生将来要从事维护社会治安的工作,必须坚定政治方向、拥护党的领导、能够旗帜鲜明地和坏人坏事作坚决的斗争。学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影响着他们对待外界人和事物的看法,在就读期间就应该通过党建引领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要从党建理论中感受力量,从党建读物中汲取营养,从党建活动中接受教育,在逐步的潜移默化当中形成自己爱国爱党、维护百姓的观念。

党建工作是学警思政工作的条件和保障。要想在公安院校推进学警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依托党建工作来进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动者、践行者是教师。应该通过党建工作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能力素质,才能够教育和带动学生。对于学生这一方而言,学校有完整和系统的党建工作方案,方案中包含各种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这些内容都对学警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有直接的作用。学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党建工作方案的逐步实施而逐步展开,通过持之以恒的党建工作为学警的思政工作提供各方面的条件和保障。

四、公安院校党建与学警思政工作有机融合的课堂机制

(一)强化政治引领,为学警思政工作提供基础条件

公安院校在我国的高校系统中有着较为特殊的定位。一方面公安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公安行业的特殊性要求学警具有高度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因此,在当前的公安院校学警思政工作中一定要强化政治的引领作用。强化政治引领作用,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各方面工作的指导,不断夯实党建工作,把学警思政教育工作推向深入。[5]在公安院校,要坚持思政教育常抓不懈,教师和学警齐头并进、共同学习,全员参加党建工作,全员接受思政教育,使政治引领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广大师生尤其是学警深刻领悟到政治建警的重大意义,学深悟透政治建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要在学校树立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理念,勇于践行“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材、担大任”的要求。在各种场合,勇于对不讲政治的行为或言论旗帜鲜明地反对、作坚决的斗争,力争从多个侧面齐抓共管,形成一种强化政治引领的良好氛围,为学警思政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狠抓教师党建,为学警思政工作提供前提保障

公安院校拥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进入公安院校担任教师职务需要严格的政治审查,从入职开始就保证了教师的高标准、严要求。在已任职教师中中共党员的比例较高,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兢兢业业科研、踏踏实实教学,对公安教育工作忠诚度和认可度都很高。有这样高素质的公安院校教师队伍,学警在就读期间势必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注重党性修养,注重党员学习,并且用“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正确的从警观、工作观,在思想政治方面牢牢守住初心,最终成长为合格的人民警察。[4]当然在具体的日常工作中,部分教师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往往认为公安院校属于高等学校,而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教学科研,党建工作以及与之有密切联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属于党政部门、辅导员或者专职“两课”教师的事情,专业课教师只要把课程内容讲授好就能够胜任本职工作。事实上,这种认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随着公安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公安队伍能力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开展大思政教育,和其他部门一起形成合力,为提高学警思政教育水平而共同努力。

(三)打造课程思政,在大思政视野下进行学警思政教育工作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形势瞬息万变,意识形态工作变得异常尖锐和复杂,公安院校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价值观念的冲击。公安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的一分子,更应该在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坚定立场、积极作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思想,在大思政教育的视野下进行学警的思政教育工作,把思政教育渗透到每一门课程当中。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深入地贯彻教育部关于“课程思政”的理念,不仅在“两课”中认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要在专业课教学、实践实训课教学以及校内外实习等改革环节,都贯彻“课程思政”的内容,让思政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成为公安院校教育活动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思政不能野蛮粗暴地照本宣科、满堂灌输,而应该坚持以理服人、以德感人,通过灵活多样的课程内容和生动感人的英模事迹打动学生,推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入脑入心。[6]“大思政”的理念还要求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各级各类课堂上打造“课程思政”,还要把思政教育同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根据党和国家的最新要求,把主题教育的精神与课堂思政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2021年的党史学习教育就是一次非常好的契机,今年的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更要把课程思政与主题学习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引导活动向实走、向深走。

五、公安院校党建与学警思政工作有机融合的教学手段

(一)有效利用新媒体,为学警思政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高等教育领域,新媒体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学警思政工作中充分有效地利用新媒体,能够增强学警思政工作的生动性、有效性、便捷性。通过新媒体技术,不仅能够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记忆深刻,而且能够不断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在丰富的海量资源中获取课堂教学的配套资源来巩固和加深自己的所学内容。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于公安院校而言更是获得了许多鲜活生动的现实案例来教育学警不断提升自我、不断突破自我,在社会的广阔天地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砥砺奋进。近年来新媒体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虚拟仿真课程的广泛应用为学警思政工作应用新媒体技术提供了新的设备和思路。虚拟方针课程能够把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采用栩栩如生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增强了参与性、互动性、趣味性,思政工作的途径更加广泛而且效果更好了。在教学过程中全方面使用新媒体,是将来课堂教学的趋势。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加先进、实用的新媒体技术出现,到那时学警思政工作会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取得更加长足的发展。

(二)重视实践教育,在实践中巩固学警思政教育效果

在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不能仅有理论学习和理论教育,更要将理论学习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巩固学习成果。公安部在推进公安院校“教、学、练、战”一体化改革的部署精神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和持续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第二课堂”是指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之外的其他教学活动。第二课堂包含的内容丰富多样,在校期间的实践实训活动就是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在校期间学警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执勤执法活动,能够在实践中锻炼他们的坚强品格,能够让他们在实践中真正接触到复杂的社会生活,能够在实践中锻炼对敌斗争的本领。公安院校所在城市的大型活动中,经常有学警执勤的身影,他们的良好素质和风貌成为活动中亮丽的风景线和安全屏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尤其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许多公安院校的在校学生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用青春和汗水保卫了一方水土的安宁,同时也在实践中锻炼了本领。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学警经受了锻炼,铸就了坚强的意志和品格,使课堂上的学警思政教育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六、结语

在公安院校中,党建工作和学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契合,联系紧密,二者之间的融合水到渠成。但是二者之间的联系也并不是天然的,而是需要有一定的力量来推动。公安院校党建工作和学警思政工作的融合,需要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机制来推动和执行。这种机制如何运行,还需要深入到公安院校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去探讨,需要联系各种相关的人,以及其他的因素来考虑。公安院校教书育人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学的环境是课堂,教学的手段有社会实践和运用新媒体技术等。是以考察公安院校党建工作和学警思政工作融合的机制如何发挥作用,也应该从这些角度来入手。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思政融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河南警察学院召开争创全国重点公安院校动员会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融合》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