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联盟发展的本质、现实与超越

2023-01-25 06:59裴艳晖 王晓珂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融合农村学校

裴艳晖 王晓珂

摘 要 随着学校联盟进入农村教育层面,其弱化竞争、强调合作的一面得以彰显,人们逐渐将之视为破解农村教育瓶颈的一种可行选择。农村学校联盟在扩大教育资源共享覆盖面、强化乡村振兴的教育支撑方面有明显优势,但也面临着主体参与不足、引领资源匮乏、融合程度不高和问题研判不够等问题。基于此,必须妥善处理核心作用力与外围影响力的关系,创造条件发挥优秀人物与学校的引领作用,提升一体化程度破除多元融合的机制障碍,因地因校因时推动联盟的有序发展与演进。

关 键 词 学校联盟 乡村振兴 学习型组织 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振兴

引用格式 裴艳晖,王晓珂.农村学校联盟发展的本质、现实与超越[J].教学与管理,2023(04):16-20.

从广义来看,现代学校组织的发展趋势是从竞争走向合作[1]。我国教育治理的难点在农村,这是由农村教育的复杂性与薄弱性所共同决定的。探索一种适切的、长效的、普惠的、现代化的合作模式,成为农村教育治理的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学校联盟凭借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逐渐进入农村教育研究者的视野。学校联盟最初即是指教育机构之间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效益最大化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有合作也有竞争的教育联合体[2]。

随着学校联盟进入农村教育层面,其弱化竞争、强调合作的一面得以彰显,人们逐渐将之视为破解农村教育瓶颈的一种可行选择。建立农村区域学校联盟以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是国家宏观战略部署在农村教育层面的微观反映,也是学校联盟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时代演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厘清农村区域学校联盟的内涵,探究其内在特征,成为摆在研究者面前的首要问题。

一、农村学校联盟的内涵及特征

1.农村学校联盟的内涵

农村学校联盟作为学校联盟的下位概念,是专门面向农村地区的教育变革实践。农村学校联盟是学校之间的共同体形式,而且是一种能持续发展的组织,符合共同体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共同體理论起源于社会学家滕尼斯,原本指向一种天然和原始的状态,后经马克思·韦伯的改造,逐步拓展为行动中的一种社会关系,并最终由杜威引入教育领域[3]。共同愿景、共同约束、共同情感和共同行动是其核心要素。农村学校联盟即不同的农村学校在共同愿景的召唤下,以契约为纽带,以情感为支撑而采取集体行动。学习型组织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由彼得·圣吉的系统阐述,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他提出了“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4]。农村学校联盟源自农村学校求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变革传统的发展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并以学校间的协同互助,实现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尤为重要的是,它改变了单体思维的局限,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教育统筹,以实践诠释“第五项修炼”。

从实践来看,民众对优质教育的普遍渴求、学校变革的复杂性和高难度以及共享经济等领域的大趋势,促成中小学从“各奔前程”转向“同舟共济”[5]。所以,农村学校联盟模式的出现有其必然性。

2.农村学校联盟的特征

(1)合作的自主性。农村学校联盟是基于农村学校主动求发展的强烈意愿,通过自愿而非强制的方式确立合作关系。一是发展理念的改变,强调从“输血”到“造血”,从依赖外部支援到激发内生动力。以往的帮扶式合作随着我国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而渐露疲态,在改善农村学校条件的同时,也滋生了“等、靠、要”的落后意识。农村学校联盟是农村学校主动改变落后局面的有益尝试,有利于形成农村教育的新发展格局。二是主导力量的转移,从单纯依靠行政力量到以民间力量为主。依据主导力量的不同,可将当前的学校合作办学分为四种:行政主导的学区化办学、行政与专业兼具的集团化办学、专业与民间联合的大学附属学校联盟以及以民间联合为主的优质学校联盟建设[6]。由于主导力量的变化,农村区域学校联盟将使农村学校释放更多的自主性,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加入联盟,避免强制性带来的低效合作。

(2)组织的均衡性。农村学校联盟是农村学校在平等原则的基础上开展的合作,他们之间是一种均衡而非主导的关系。均衡型关系的特点是,学校间是就共享目标或利益需求的实现达成的较为平等的资源共享关系或品牌共创关系,双方或多方互有需求,参与合作的组织在结构上相对独立,地位平等,一方的存在不以或者不曾以另一方为前提[7]。一方面,农村学校之间的力量相对平均,没有绝对的名校,大多以薄弱学校为主,因而具有较多共性。农村学校之间认同度高,具有天然的联系,他们之间的合作更多属于“抱团取暖”“弱弱联盟”。即便存在核心校,其与成员校之间也不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另一方面,尽管农村学校存在许多共性特点,但各个学校在历史、地域、文化的熏染下必然呈现一些特质和个性,并投射在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中,这使得农村学校之间的优势互补成为可能,因此,应认识到它们在组织中的价值和贡献。

(3)内容的多维性。与其他模式相比,农村学校联盟具有更大的格局,指向的是农村学校之间的全面合作,是管理融合、人员融合、资源融合、研究融合(课题融合、教研融合)等多元融合的统一[8],而非某一方面的个别合作。分别而言:管理融合是指联盟学校打破个体校的管理壁垒,设立理事会、委员会等机构,对联盟进行统一管理,提高一体化程度;人员融合是指农村学校之间积极开展校长教师轮岗活动,更新各自的教育教学观念、学校管理观念,改变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资源融合是指联盟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化解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难题;课题融合是指联盟师生以课题为依托,开展实践活动,提高联盟的发展质量;教研融合是指联盟教师踊跃参加校内联合教研和校际教研活动,打破教师隔离状态,以教研促教学,既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又将教研成果反哺课堂教学。其中,人员融合是多元融合内容的核心,也是其他融合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

(4)鲜明的阶段性。借鉴高尔顿和哈格里斯夫对于学校“集群”的阶段划分[9],从时间维度,农村学校联盟可以分为开始阶段、巩固阶段和再定位阶段。开始阶段,联盟的主要任务是形成发展愿景,签订合作契约,规划发展全局,制定规章制度;巩固阶段,联盟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展开活动,形成情感认同,推动五大融合,加深合作程度;再定位阶段,联盟主要是对合作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得失,筹划未来发展。而从结构维度,联盟包括“软联盟”和“硬联盟”两个发展阶段[10];“软联盟”阶段,农村学校依然保留各自的管理机构,但为了统一行动,又部分赋权给联盟的管理部门;“硬联盟”阶段,联盟学校只有一个管理机构,其运行效率大大提高,学校之间的一体化程度也不断强化。其实,只要我们回顾欧洲共同体到欧盟的发展历程,就能知晓“软联盟”和“硬联盟”之间并非仅仅是形式的不同,而是存在一定的阶段性。

从外在特征看,农村学校联盟对其他办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例如,联盟式教育集团即为集团化办学的一种重要模式,属于“大集团、小联盟”;而学校联盟也会适时采用集团化办学,这属于“大联盟、小集团”。又如,农村学校联盟面向农村区域的城乡学校,那么,这里的城乡学校联盟也属于农村学校联盟的表现形式。再如,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是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最佳选择,也是农村学校联盟的典型表现。但是,联盟强调紧密性使其与一般的学校集群相区别,强调民间力量为主又使其与学区化办学迥异,不宜将农村学校联盟视为一种泛化的概念。总之,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要顾及当前学校组织发展的趋势,考虑当地的实际,深刻体会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唯有如此,才能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二、农村学校联盟的现状审思

1.当前农村学校联盟的主要优势

(1)激活农村学校的自身潜力,适应学校发展趋势。自主性是农村学校联盟的内在特征之一,它反映了农村学校发展的内在诉求。实践表明,农村学校的最终发展还是需要自身的创新与变革,仅仅依靠外来支援是不明智的。建立农村学校联盟是农村学校主体性发挥的体现,势必提升农村学校的发展信心,彰显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另一方面,农村学校联盟突破了农村学校“单体薄弱、资源短缺”发展瓶颈,有利于农村学校发展范式的转变,适应了当今学校组织的发展趋势。它跨越学校之间的有形边界,强化了农村学校的共同体意识,能产生积极的规模效应。只有发挥农村学校的内驱力,才能使联盟的合作具有更高的水平;而联盟学校之间的通力合作必须基于自身发展的意愿,因而是其自主性的一种体现。概言之,自主是合作的基础,合作是自主的体现。

(2)扩大教育资源共享覆盖面,优化区域教育生态。新时代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平,就要关注农村教育的现实诉求,化解教育资源不足的困境。与其他的发展模式不同,农村学校联盟是从区域层面进行资源共享与整合,改变了单纯依靠学校层面进行共享的局限性,具有更高站位和全局眼光。农村学校联盟首先提供了广阔的资源共享平台,为学校之间的优势互补创造条件。跨越学校界限的资源共享具有更大的便捷性和更高的适应性,能满足不同学校的发展需要,有助于盘活农村地区现有的教育资源存量,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而随着教育资源共享覆盖面的扩大,农村区域整体的教育生态得以优化。区域差异、校级差异过大,造就的不过是一枝独秀,事实证明,个别地区的超级中学最终并没有促进区域教育的整体提高,反而严重破坏了地方的教育环境。而联盟的建立有助于锚定学校的发展方向,重塑农村教育的未来图景。

(3)强化乡村振兴的教育支撑,促进人力资本增殖。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支持建设城乡学校共同体”。农村学校联盟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学校的主动求变,也是联通农村教育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一是通过建立联盟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乡村振兴必须的人才支持;二是努力使农村教育真正嵌入农村社会,推动农村地区观念的改变。可见,农村学校联盟与一般的学校合作模式相比,强化了应有的使命。

2.农村学校联盟面临的发展难题

(1)主体参与不足,社会系统尚未形成教育合力。农村教育的复杂性是农村学校联盟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发展农村教育要处理多重关系,例如教育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关系。农村学校联盟的形成主体包括以学校为主的核心主体、以政府为主的应激主体、以社会组织为主的潜在主体。核心主体主要生成“教育作用力”,应激主体与潜在主体则主要生成“教育影响力”,过于强调农村学校的自主性,在外会削弱其他系统的支持力,在内会降低城乡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农村学校联盟所倡导的自主合作并不仅仅局限于农村学校之间,而是统筹区域内的城乡学校,在新的理念下重建城乡学校共同体。若固守城乡二元思维,必然会破坏联盟具有的多样性与包容性,降低城乡教育合作的积极性,使农村学校成为“孤岛”式存在。

(2)引领资源匮乏,影响了联盟学校的优质发展。农村学校联盟的组织均衡性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农村教育的薄弱性。农村学校的普遍薄弱是联盟发起的重要动因,但也是制约联盟优质发展的客观因素。首先,联盟学校人才引进乏力,优质师资短缺严重。农村学校的落后现状使其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仍然存在优秀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的难题。所以,优质师资成为目前制约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其次,联盟的优质学校欠缺,品牌学校建设相对滞后。学校之间的联盟是为了追求优质发展,而优质学校的缺乏容易使薄弱学校遭遇经验不足困境,甚至导致信心动摇。同时,农村学校因长期以来陷入对城市学校的机械模仿中,不注重自身特色的挖掘和开发,呈现同质化发展趋向。另外,农村学校的财政经费紧张,缺乏区域教育科研部门的高水平指导,也是造成引领资源不足的重要原因。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引领资源不足的困境,联盟开展的活动只是对原有教研活动低水平、低层次的重复,则联盟的存在就失去其本真意义[11]。

(3)融合程度不高,制约了联盟发展的综合效益。“多元融合”是农村区域学校联盟走向深度发展的关键,但当前由于理念与实践上的拘囿,导致融合的程度不高,综合效益不足。一方面,个人主义观念的存在,易使联盟陷入“集体行动困境”。集体行动困境是指在有限理性和道德风险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不确定性行为选择环境中,人们会在遵循个体理性的基础上选择更有利于个体利益实现的行为,致使集体行动目标达成受到阻碍的现象[12]。

农村学校联盟涉及到当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盟学校、高等院校、行业企业、社区、公益组织等不同的利益主体。它们在整合资源和协调发展这个共同利益面前是一致的,但是,涉及部门利益、分配和管理过程中的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时候,多元主体就可能“化整为零”,各自为战。调研发现,部分区域学校联盟和结对学校具有自身的职责和范围,因此,互动融合缺乏深度和广度,有一定成效但亮点不足[13]。另一方面,融合工作在实践中流于形式,成员校更看重具体任务的完成,而缺乏对行动效益的综合考量。农村学校联盟面临着人員短缺、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基本问题,必然要求提高农村学校融合的效益,使规模效应转化为规模效益,方能增强联盟发展的动力。但由于融合理念的僵化,融合方式的陈旧和单一,联盟学校难以在原有基础上找到新的效益生长点。另外,联盟对“多元融合”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容易造成平均用力、单维发展,进而延缓全面提高学校发展质量和革新教育面貌的速度。

(4)问题研判不够,忽略了联盟的适切性与阶段性。农村学校联盟是农村学校合作的一种模式,但并非唯一模式。当前我国教育行政部门热衷于推动共同体模式,在追求这种 “新时尚”的同时,必须寻找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种模式对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价值,同时拒绝学校进入那些没有明确共享目标的合作性安排形式[14]。缺少科学的论证,特别是缺少对学校需求的精准分析,联盟的发起可能只是一时兴起。没有因地制宜的考虑,联盟对区域成员校的适应性就会减弱,学校间的合作就容易形式化和表面化,薄弱学校更是难以从中真正受益。另一方面,联盟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参与者很难迅速见到效益与回报,易产生畏难情绪,或者盲目的行动。在参与积极性方面,会由最初的高涨而迅速回落。目前农村区域学校联盟的发展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不管在客观的物质条件上,或是在主观的理论构建上,都缺乏足够的经验。一些地方则缺少顶层设计,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往往一个会议就成立了一个集团,或者结成一个联盟。正是由于顶层设计的不足,导致联盟缺乏明确的发展理路,所谓的共同愿景也仅仅停留在文件上,联盟学校没有实质性的提高。通过学校联盟促进教育落后区域和薄弱学校发生根本变革的样本区县、亮点学校没有大量涌现,城乡差距仍然比较明显,落后地区、落后学校的传统痼疾仍然存在,教育面貌仍然没有实现根本的革新与进步。

三、农村学校联盟的实现路径

1.妥善处理核心作用力与外围影响力的关系

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发展的关键,当我们置身组织之中,就很难看清其整体的变化,因而常常把焦点放在系统的某一片段,导致一些根本问题得不到真正解决。也就是说,作为农村教育变革的农村学校联盟要想取得真正成功,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将核心作用力与外围影响力结合起来。从社会系统整体来看,必须理顺政府、联盟、社会三者的权责关系,发挥协同效应、互补作用。政府要引导不同利益主体通力合作,并为联盟发展提供资源协调及共享服务;联盟要推动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激活农村学校的生机与活力;社会要提供支持帮助,主动与政府、联盟学校形成理念一致的“价值共同体”。从教育系统内部来看,必须破除城乡二元思维,提高城乡合作的积极性。要彻底走出城乡二元对立思维,从城乡教育二分思维向城乡教育一体发展思维转变,必须认识到中国并不是存在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两种教育,而是完整的中国教育由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两部分构成[15]。在此基础上,明确城乡学校的不同定位,将农村学校的内生动力与城市学校的外部助力结合起来,促进区域教育整体发展。

2.创造条件发挥优秀人物与学校的引领作用

优质引领资源的匮乏严重制约着联盟学校的高水平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展的信心与动力。因此,要做到“三个结合”,改变引领乏力局面。一是要将理念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农村校长的领导力。查普曼、谬伊斯和马力特的研究表明:较强的领导能力是成功联盟的关键,实行行政领导的联盟要优于传统领导结构的联盟(一个校长领导一个学校)[16]。农村校长要开拓管理视野,提高领航能力。坚持共同体理念,聚焦学校之间的协作,而不应局限于个体学校。借助联盟平台,加强校长之间的交流,组建学习共同体,取长补短。二是要将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扩充优质师资的数量。在人才引进方面,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是基础,提供发展前景是关键,应给予充分重视。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教师轮岗交流、联合教研等活动,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这是解决优秀师资不足的治本之策。三是要坚持优势主导与特色主导相结合,打造优质学校、品牌学校。尽管联盟学校在力量上存在普遍薄弱的情况,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只能被动改造。联盟可以采取优势主导原则,发掘学校潜力,提高成员校的参与感与存在感,结合自身特色,创造品牌学校。

3.提升一体化程度破除多元融合的机制障碍

融合的本质是实现一体化,是一种不分你我、荣辱与共的状态。融合过程中的集体行动困境其实是由个人本位与集体本位的分歧引起的。因此,应发挥共同愿景的价值引领作用,厚植集体信念,强调共识和价值同一性。“共同愿景是全体成员共同对自身未来发展发自内心的一种理想和展望,能够淡化人与人之间的个人利益冲突,使全体成员紧紧地连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巨大的凝聚力”[17]。事实上,无论是共同体理论,抑或学习型组织理论,都把共同愿景看作是共同体的灵魂与核心。学校发展共同体的生命力来自于共同愿景,来自于联手的行动,以及和而不同的理解、尊重和包容[18]。融合的效益问题是农村区域学校联盟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应抓住关键,以人员融合为中心,提高融合的效率。“人员融合可以带动管理、研究、资源的流动与融合,人员融合在其他要素融合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19]校长与干部教师的轮岗交流,能带来新的管理经验、教学经验,教师的跨校交流对于教研融合大有裨益,而人作为一种关键资源,是资源融合的重要表征。同时,还要创新融合方式,建立融合考核制度,减少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4.因地因校因时推动联盟的有序发展与演进

推动学校组群建立共同体模式,仍然是地方政府教育治理的主要方向。但是,越过科学论证,不考虑学校的适切性而发起或加入联盟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所以,农村区域学校联盟的建设既需要地方政府的正确引导,又需要农村学校的科学分析。另外,要根据联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完善农村区域学校联盟的顶层设计,做好整体规划。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乡村教育治理需要追求整体性与长效性。与此相应,农村区域学校联盟也要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明确不同阶段的工作重心,努力推动联盟向深层次发展。在初級阶段,要让成员校看到明确的实在利益,提高参与动力和信心。在发展阶段,通过集体行动,解决发展难题,不断提高成员校之间的信任程度。在成熟阶段,制定新发展目标,实现高度一体化。总之,联盟的发展要兼顾自身的发展规律、农村的实际情况、人民群众的内心诉求,唯有如此,农村区域学校联盟才能成为农村教育振兴的可行选择。

参考文献

[1] 孟繁华,田汉族.走向合作:现代学校组织的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07,28(12):55-59.

[2] 王国道,孙树魁,学校联盟:21世纪中国成人高教发展战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2(02):17-19.

[3] 王继新,吴秀圆,翟亚娟.共同体视域下的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03):12-17.

[4]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6-11.

[5] 杨晓莹,杨小微.共享发展: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路径探寻[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02):34-41.

[6] 周彬.学校集群发展:理论突破与实践选择[J].教育学报,2019,15(04):43-50.

[7] 张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17,38(06):87-94.

[8][13][19] 成都市区域学校联盟发展报告编写组.成都市区域学校联盟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62-65,67,295.

[9] Galton,M.,Hargreaves,L..Clustering:A Survival Mechanism for Rural School in the United Kingdom[J].Journal of Research in Rural Education,Winter,1995,11(03):177-178.

[10] 吴丽萍,陈时见.英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合作发展的有益经验[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10):5-10.

[11] 徐莉莉.农村学校联盟构建动因与发展策略探析[J].教育评论,2017(10):44-46+143.

[12] 安富海.超越集体行动的困境:制度规约与重構边界: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的路径与方法[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06):78-84.

[14] 杜芳芳.英国中小学校际合作研究及对我国共同体办学模式的启示[J].基础教育,2021,18(08):94-102.

[15] 秦玉友.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教育现代化自信危机与重建[J].教育研究,2021,42(06):138-148.

[16] Chapman,C.,Muijs,D.,MacAllister,J.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school federation on student outcomes [EB/OL]. http://www.gorseride-jun. wokingham.sch.uk/Docs/NCSL_Impact_of_federation_on_student_outcomes.pdf ,2012-7-23.

[17] 安晓敏,邬志辉.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发展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09):50-54.

[18] 杜芳芳.校际互动:学校优质与均衡发展的新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9,27(24):48-53.

【责任编辑 关燕云】

*该文为2021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国家一般项目“农村区域学校联盟的运行结构与文化治理研究”(BFA200074)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融合农村学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学校推介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