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内效贴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病人康复疗效的Meta分析

2023-02-02 03:53晨,刘萌,史梅,王
循证护理 2023年2期
关键词:效贴踝关节异质性

王 晨,刘 萌,史 梅,王 峻

1.云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云南650500;2.昆明医科大学;3.云南大学附属医院

踝关节损伤在运动训练、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其中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约占踝关节损伤的80%[1-2]。踝关节扭伤在美国报道的发病率为每年0.22%[3],欧洲为每年0.53%~0.70%[4]。急性踝关节扭伤(acute ankle sprain,AAS)病人最显著的症状是疼痛和肿胀,如果在急性期治疗不当,可发展为滑膜炎、肌腱病变、关节僵硬、肌肉无力、关节不稳定以及持续疼痛和肿胀[5-6]。肌内效贴(kinesio taping,KT)是Kenzo Kase博士在20世纪70年代发明的,肌内效贴布具有类似于人体皮肤的弹性以及厚度[7],还具有透气性和防水性,可以持续佩戴数天[8]。有研究表明,肌内效贴的应用可以通过支持肌肉衰弱来改善肌肉收缩力,通过增加淋巴和血流量来减轻炎症和疼痛,通过调节肌纤维、肌筋膜和关节的错位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9-10]。肌内效贴可通过减轻疼痛、改变肌肉功能、改善循环、增强本体感觉和复位半脱位关节[11]来辅助踝关节扭伤的治疗。许多随机对照研究[12-21]已经检验了肌内效贴的疗效,但目前肌内效贴是否能改善急性踝关节扭伤病人的踝关节功能情况尚无系统研究。因此,本研究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肌内效贴在急性踝关节扭伤病人早期康复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佳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纳入标准

①研究类型: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肌内效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病人的随机对照试验。②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种族、病程不限,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3]、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24]、坎贝尔骨科手术学国际分类标准[25]中任一踝关节扭伤的诊断标准。③干预措施:试验组给予肌内效贴治疗(贴扎方式、持续时间和疗程不限),对照组不接受肌内效贴治疗或给予安慰剂贴布治疗。④结局指标:主要结局指标为肿胀程度(采用改良踝关节8字测量法或患侧与健侧的踝关节周径差)、疼痛强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或数字疼痛分级量表(NPRS)评定];次要结局指标为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骨科足和踝关节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AHS)、Kofoed踝关节功能量表等评分系统]。⑤语种:中、英文。

1.1.2 排除标准

①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②重复发表的文献;③相关数据不完整或无法使用的文献。

1.2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收集从建库至2022年1月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方式为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英文检索词为:athletic tape*、orthotic tape*、kinesio tape*、kinesiotape、ankle injury*、ankle sprain*、syndesmotic injuries*等,中文检索词为:肌内效贴、肌效贴、功能型贴扎布、踝关节扭伤、踝关节扭挫伤、脚踝扭伤等。以中国知网为例,具体检索策略如下:

#1 “肌内效贴”OR “肌效贴”OR “功能型贴扎布”

#2 “踝关节扭伤”OR “踝关节扭挫伤”OR “脚踝扭伤”

#3 #1 AND #2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根据研究目的和纳入标准,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若存在异议,则咨询第3名研究人员并由其决定是否纳入。采用NoteExpress 3.4软件提取资料,资料提取的内容主要包括:①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②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③干预措施的具体情况;④结局指标和评价工具;⑤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信息。缺乏的信息尽量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与文献作者联系,以获取相关信息。

1.4 文献质量评价

文献质量评价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并采用Cochrance协作网推荐的Cochrance系统评价手册 5.1.0版偏倚风险评价标准[25],主要从随机序列的产生、分配方案隐藏、对参与者与研究者实施盲法、研究结局的盲法评价、结局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其他偏倚来源7个方面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每项以“低偏倚风险”“不清楚”“高偏倚风险”进行评价,若完全符合上述标准,则发生各种偏倚的可能性最小,文献质量等级为A级;部分满足上述标准,则发生偏倚的风险可能性为中度,文献质量等级为B级;完全不满足上述标准,则发生偏倚的可能性最大,文献质量等级为C级。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RevMan 5.3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数值型变量资料选用均方差(MD)或标准化均方差(SMD)及其95%置信区间(CI)进行描述,二分类变量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CI表示。采用χ2检验确定研究间的异质性,若P>0.1且I2<50%,则研究间无明显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若P<0.1且I2>50%,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亚组分析寻找并确定异质性来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流程及结果

初步检索获得相关文献750篇,采用NoteExpress 3.4软件去重后获得文献451篇,阅读文献题目、摘要及全文筛选后,最终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12-21],包括7篇中文文献[12-18]、3篇英文文献[19-21]。详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及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纳入的10项随机对照试验[12-21]中,4项研究[14-15,19,21]干预组采用肌内效贴治疗、5项研究[12-13,16-18]采用肌内效贴治疗结合常规治疗或物理治疗、1项研究[20]采用肌内效贴联合针灸治疗。纳入研究的量表特征详见表1。

表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续表)

2.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纳入的10篇文献中,6篇[13-14,16,19-21]报告了随机序列产生的具体方法,主要为随机数字表法和随机抽签法,3篇[13,19-20]报道了分配隐藏的具体情况,4篇[13,19-21]提及了盲法的使用情况,2篇[19-20]描述了失访对象的具体情况并分析,所有研究结果数据完整且均未报道其他偏倚,根据Cochrane手册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最终评定10篇研究质量等级均为B级,详见图2。

图2 纳入研究的风险评价结果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肿胀程度

4篇文献[12,16,19,21]报道了肌内效贴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病人消肿程度的影响,且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病人足踝的测量均采用踝关节8字测量法。按照肿胀测量时间将4篇文献划分亚组,分别进行Meta分析。其中2篇[12,16]文献选择在干预第1天测量病人足踝的肿胀度,异质性检验,P=0.09,I2=65%,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08,95%CI(-1.94,-0.22),P=0.01]。4篇文献[12,16,19,21]在干预第3天测量病人足踝肿胀度,异质性检验,P=0.003,I2=78%,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肿胀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76,95%CI(-1.96,0.45),P=0.22]。4篇文献[13,16,19,21]选择在干预3 d后测量病人足踝肿胀度,异质性检验,P=0.93,I2=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肿胀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20,95%CI(-0.43,0.83),P=0.53],详见图3。

图3 肌内效贴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病人消肿效果的Meta分析森林图

2.4.2 疼痛

8篇文献[13-18,20-21]报道了肌内效贴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病人止痛效果的影响,并按照疼痛评分测量时间划分亚组,分别进行Meta分析。8篇文献[13-18,20-21]在干预后即刻测量病人疼痛评分,异质性检验,P<0.000 01,I2=86%,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79,95%CI(-1.30,-0.29),P=0.002]。6篇文献[14,16-18,20-21]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病人进行肌内效贴干预治疗后疼痛进行了随访,异质性检验,P<0.000 01,I2=89%,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87,95%CI(-1.52,-0.22),P=0.009],详见图4。

图4 肌内效贴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病人止痛效果的Meta分析森林图

2.4.3 踝关节功能

8篇文献[13-18,20-21]报道了肌内效贴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病人踝关节功能的影响,异质性检验,P<0.000 01,I2=93%,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踝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15,95%CI(0.39,1.92),P=0.003],详见图5。

图5 肌内效贴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病人踝关节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森林图

2.5 敏感性分析

对肿胀程度及踝关节功能进行敏感性分析,任意删除1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不变,表明本研究具有较好稳定性。

2.6 发表偏倚分析

由于本研究中的3个结局指标纳入的研究数目均不足10项,因此未制作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检验。

3 讨论

3.1 肌内效贴能在短期内减轻急性踝关节扭伤病人踝关节肿胀

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干预第1天,肌内效贴组的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08,95%CI(-1.94,-0.22),P=0.01],但在干预第3天及3 d后的肿胀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肌内效贴治疗可以在早期减轻急性踝关节扭伤病人的踝关节肿胀,但长期效果不明显。根据Kase等[11,26]的研究,肌内效贴贴扎时黏附力及弹性回缩力可以使胶带区域的皮肤卷曲,从而增加踝关节皮肤和肌肉之间的空间,鼓励组织液在胶带的引导下,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区域,从而减轻水肿,也为组织的修复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在应用肌内效贴时,贴布的形状及其持续自然回缩力类似治疗师双手于患肢踝关节进行轻柔的按摩淋巴引流。这与Ristow等[27]得的研究结果一致:应用肌内效贴能显著影响口腔颌面部(OMF)手术后病人面部组织反应和肿胀率,且在干预第2天,肌内效贴组肿胀程度明显低于非肌内效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建议在急性踝关节扭伤早期使用肌内效贴,科学设计肌内效贴路径,可以有效减轻踝关节肿胀,科学且规范的肌内效贴贴扎方案仍是以后研究的方向。

3.2 肌内效贴能减轻急性踝关节扭伤病人的疼痛

几乎所有的急性踝关节扭伤病人都会有疼痛的症状,如果在急性期疼痛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影响病人的康复锻炼以及生活质量,可能还会导致病人后期持续性疼痛[28]。尽早减轻病人疼痛,有助于病人踝关节的康复。本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在干预后即刻、随访时疼痛程度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项系统评价也表明,使用肌内效贴可立即减轻疼痛[29]。其机制可能是肌内效贴布黏附于皮肤组织,与身体运动产生的机械性位移,引起皮肤中的机械感受器受到刺激,与痛觉传入信号竞争传播通路,从而抑制痛觉信号的传递[13]以及减轻对痛觉感受器的压力[30],达到降低疼痛的效果,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3 肌内效贴能改善急性踝关节扭伤病人踝关节功能

本研究纳入的踝关节功能评分包括AOFAS-AHS、Kofoed踝关节功能量表、DORS量表等,这些量表包含了患肢活动度、功能和日常活动、疼痛等情况。本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踝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lson等[31]通过汇总分析也得出,肌内效贴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外侧踝关节损伤。一项系统评价报道,肌内效贴的使用对运动和肌肉活动产生了微小的改善[32]。这种改善的机制可能是肌内效贴布粘连在皮肤上可以使用3~5 d,在此期间可以持续不断地发挥作用且不影响其他必要的治疗[33],既不影响踝关节活动,又能很好地提高踝关节处本体感觉的输入,在病人步态行走及日常生活中起到一定的治疗及保护作用。但部分研究中肌内效贴干预方式与时间不统一,肌内效贴的疗效是基于哪种贴扎方案还不够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3.4 局限性

现阶段报道肌内效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较少,本研究仅纳入10篇文献,且研究样本量均较小;纳入研究整体质量较低,且可能存在发表偏倚风险,部分文献未对分配隐藏、盲法等的实施进行描述,导致分配和实施阶段均存在一定偏倚,可能会夸大肌内效贴临床疗效或增大Meta分析各研究的异质性;各研究中肌内效贴贴扎方式和保持时间并不完全一致,对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各研究结局指标评估时间并不完全一致,不能进行全面比较。

4 小结

综上所述,肌内效贴能在早期减轻急性踝关节扭伤病人踝关节肿胀,长期效果不明显,能减轻急性踝关节扭伤病人疼痛,改善其踝关节功能。但未来仍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设计科学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肌内效贴的疗效,为肌内效贴治疗踝关节扭伤提供更加可靠的循证依据。

猜你喜欢
效贴踝关节异质性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肌内效贴与电子竞技的应用实践及机制讨论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肌内效贴对一年级学生不良执笔姿势矫正效果的研究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融合感知差异的货代和货主选择行为异质性揭示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