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信息平台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再入院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3-02-02 01:20杨爱萍周鹤勤
循证护理 2023年2期
关键词:代偿肝硬化出院

杨爱萍,圣 月,周鹤勤

东台市中医院,江苏224200

肝硬化已成为全球健康负担的主要原因。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特征包括静脉曲张出血、腹水和肝性脑病,对病人生存质量存在不利影响[1]。研究表明,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出院后30 d内再入院率高达27%,早期再入院不仅对病人健康产生危害,也增加了医疗保健系统的负担[2]。因此,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需要广泛的持续医疗支持。利用“互联网+”对肝硬化出院病人实施延续性护理是院内护理的延伸,主要目的是通过强化护患互动,增强病人对疾病的认知,保障其身心健康[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平台逐渐应用于医疗护理体系,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延续护理研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该模式可为病人提供连续不断的医疗护理和随访服务等,使优质护理延伸至院外[4]。本研究将基于“互联网+”信息平台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再入院率和生存质量进行干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5]中失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③意识清楚,能理解并配合研究;④可以电话联系、使用QQ、微信、能接收电子邮件等;⑤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心、肾等器官衰竭者;②伴有认知、意识障碍及精神性疾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男33例,女20例;年龄39~73(51.62±5.44)岁;病程2~11(4.77±0.54)年。对照组:男35例,女18例;年龄41~78(53.34±6.29)岁;病程3~12(5.02±0.68)年。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出院常规护理,在病人出院时发放肝硬化失代偿期健康教育手册和病人手册,并对手册内容进行讲解。健康教育手册的内容为:肝硬化的病因、预防对策、治疗对策、情志护理、注意事项,如何正确监测腹围、体重,观察大便颜色、量,尿量,识别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病人手册包括服药清单、1周食谱、门诊复查时间、大便、尿量、腹围、体重监测、血生化及影像学检查的记录。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进行电话随访1次,出院后1个月每月随访1次,了解病人目前存在的健康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康复指导。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延续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成立延续护理小组并建立信息化护理平台,由我院感染性疾病科成员组成,其中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2名主治医师负责病人疾病相关解答及健康咨询,2名主管护师对病人的“互联网+”护理方案进行制定和实施,2名低资历护士负责日常资料收集、微信或QQ随访等工作,建立病人电子档案并进行维护。小组成员均进入到组建的科室微信、QQ群。②每日护士在微信群和QQ群推送日常保健、疾病相关知识及护理相关知识,形式包括图片和短视频,内容确保科学且易懂;监督并提醒病人监测腹围、体重、观察二便情况并做好记录;鼓励病人在群里讨论和分享个人经验,充分发挥同伴支持的作用;小组成员做到不与其他护理工作冲突,每日16:00~17:30集中对微信及QQ群中病人提出的治疗、饮食、心理问题作出相关解答。同时通过提问等方式获得病人反馈,进一步了解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和效能,为完善干预提供基础。③通过互联网平台提醒出院1个月的病人每周进行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出院1个月后每个月进行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并上传至微信群或QQ群,并由科主任医师进行解答和制订后续治疗方案。④根据病人病情制定个性化饮食指导,鼓励病人均衡饮食和健康饮食,每天将饮食拍照发送到群里进行打卡,起到互相监督和学习的效果,提高病人营养状态,促进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1.3 观察指标

比较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后两组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再入院率和生存质量。再入院由研究小组记录病人出院后再入院情况。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EF,WHO-QOL-BREF)[6]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4个维度,共26个条目,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生存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再入院率(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再入院率比较 单位:例(%)

2.2 生活质量(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WHO-QOL-BREF得分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失代偿期肝硬化被定义为肝硬化病人肝功能的急性恶化,其特征是黄疸、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或静脉曲张出血[7]。肝功能失代偿的常见诱因包括感染、胃肠道出血、大量饮酒、酒精相关性肝炎或药物性肝损伤等,是急诊科住院的常见原因[8]。此类病人通常有复杂的医疗需求,可能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院内死亡风险显著增加[8]。研究显示,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病人因长期服用药物且药物治疗方法和计量变化较快,肝硬化病人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下降[9]。因此,其出院后第1个月的再入院率高。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已逐渐引入医疗行业,其可弥补因出院后病人与医护人员因距离和空间的增加导致医护不能及时监管和照护病人的不足,是延续护理的重要形式之一。因此,基于“互联网+”信息平台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进行干预可有效指导和监督病人院外健康行为和自我管理,降低病人再入院风险,提高其生存质量。

3.1 “互联网+”信息平台可有效降低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再入院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再入院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互联网+”信息平台可有效降低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再入院率。研究表明,37%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出院后1个月内再次入院,高于老年心力衰竭病人[10-11]。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血清钠、使用的药物数量等是病人再次入院的预测因素,医护人员应积极制定疾病管理干预措施预防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再入院。本研究中使用基于“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延续护理能在病人出院后不间断地为其提供疾病相关知识,满足其健康信息需求,并通过视频等形式监督病人用药、运动、饮食等,帮助病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有利于病人居家自我护理。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医护人员与病人在院外的沟通,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病人的疑问,降低其焦虑和疾病不确定感等不良情绪,有利于医护与病人信任感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病人用药依从性和医疗配合,提高治疗效果。创建交流的微信群,在微信群中病人既可以交流病情和分享个人经验,也可以互相监督打卡,完成康复任务。研究表明,运用互联网技术的手机应用程序可实现远程监控病人病情,增加病人复查和随访依从性,促进病人康复[12]。建议未来研究应紧密结合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弥补病人院外护理不足和不及时,有效为病人提供健康信息和行为技巧,提高病人康复水平,降低再入院风险。

3.2 “互联网+”信息平台可有效提高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院外接受了基于“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延续不断的专业护理指导,虽然两组生存质量都有所提高,但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无论是常规护理模式还是基于“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延续护理都有利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生存质量的提高,但“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干预效果更有优势。王茹真等[13]采用互联网联合康复干预模式对肝硬化病人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康复知识掌握程度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中,基于“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延续护理可以为“医-护-患”之间搭建及时、有效的沟通平台,实时为病人解答问题和指导治疗,避免了传统门诊就诊模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同时,病人可以有更多时间了解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医护也有更多时间实施专业治疗和护理。同时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病人更是获得了连续不断的个性化护理,所以会更加有效地改善病人的远期生存质量;病人也能通过微信群随时向医护人员寻求个人相关问题指导,同时,群中护患之间的在线互动有助于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增强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依从性和配合度[14],促进生存质量。

4 小结

综上所述,将“互联网+”信息平台应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中,可有效降低病人再入院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代偿肝硬化出院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阿德福韦酯联合加味逍遥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观察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第五回 痊愈出院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观察中的作用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