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衍生出的文化产业形态和生成性因素分析

2023-02-06 16:51穆瑶璇
百花 2023年11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文化产业

穆瑶璇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由互联网为核心的相关产业的蓬勃兴起,网络文学异军突起,随之诞生的电子阅读在人们的阅读方式中占据了重要位置。随着网络文学市场的日渐繁荣,由网络文学衍生出来的影视剧、游戏等系列文化产品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内容和形式,同时也在创作繁荣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完整且相互融合的产业链。本文拟以网络文学为核心,探讨网络文学与影视行业、动漫行业及其他相关衍生文化产业的关系,展示其衍生产业丰富样态的同时深入分析其产业结构和生成性因素。

关键词: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文化产业;生成性因素

网络文学是指新产生的,以互联网为展示平台和传播媒介,借助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演绎等手段来表现的文学作品、类文学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学成分的网络艺术品。[1]根据《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02亿,占网民总数的48.6%。[2]从数据来看,目前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文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當下文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这从以网络文学为主体而衍生出的影视剧产业的发展状况也可窥见。

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249.8亿元,累计创作网络文学作品2905.9万部,网文作者累计超2130万人,IP的改编量为8059部。[3]从网民、网络作品、网络作者三大主体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的网络文学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从其发展趋势中可以看出,随着网络速度的不断提升、网民用户的不断增多以及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传统文学的发展特别是纸媒的生存空间被网络文学这种新兴传媒方式压缩,网络文学凭借其自身的优势迅速获得了大众的认可,成为当下人们最常采取的阅读方式。网络文学以自身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娱乐性强等特点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并在资本的扶持下衍生出了相关的产业。

一、网络文学所衍生的相关文化产业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资本市场的介入,网络文学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相较于之前单纯地通过互联网传播,如今的传播方式不仅有线上阅读,还衍生到影视剧、动漫、网游等文化领域,贯通付费线上阅读、线下出版实体书、影视剧改编、衍生品开发等环节,目前已经形成以网络文学为中心向多个领域衍生的完整产业链。

根据网易娱乐的数据统计,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剧《花千骨》打破了多项播放纪录,如中国电视剧历史播放总量第一达150亿、中国电视剧集均播放量第一近3亿、中国电视剧单日播放量第一最高达3.76亿。《花千骨》创造的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片方总收入约2.29亿元,其中电视剧版权费收入约180万元,番外定制剧收入合同额为2600万元,同名手游月流水过2亿元,周边产品总销售额约8.6万元。因为网络小说《花千骨》改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获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所以由此掀起了网络小说改编的热潮,并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文化产业。

(一)网络文学产业

网络文学依托数字化媒介发展,不仅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审美需求,还顺应了互联网时代与经济发展的特征,形成了文学与经济相互融合产业化发展的新局面。

1.由电子媒介向传统纸媒转变

目前许多文学网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业链,网络文学产业化模式主要以文学网站为主体,网络作者、读者、编辑为参与者,其中收入较高的收益方式有付费阅读制、会员制,一些点击量较高的网络小说还可以通过在阅读页面投放广告来获取其他利润,其中点击量超高可以产生更多经济收益的网络小说被印刷成实体书出版,以纸媒的形式继续产生利润。比如《盗墓笔记》,该系列小说于2006年开始在网上连载,2007年1月正式出版,2011年12月19日《盗墓笔记捌——大结局(上)》和《盗墓笔记捌——大结局(下)》两本实体书上市,首周销量破100万册。《盗墓笔记》系列共出版实体书九本,单本销量平均过百万册,九部总销量超过1200万册。

2.版权的售卖

还有就是以售卖网络文学作品的版权为主体,投资方、出品人、导演组为参与者,对网络文学作品进行影视化改编,使其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热门的网络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动画等,作者也可以从中获取版权费,其中许多仙侠题材的网络小说借助改编热潮,卖出了天价版权,为作者和出版商创造了巨额收入,如墨香铜臭写的《天官赐福》,其版权被卖到了4000万元,唐七公子写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版权费更是高达6亿元。目前网络文学产业创造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国家战略层面也关注到这个现象,开始大力支持网络文学的发展,推动网络文学阅读的主流化。

(二)影视剧文化产业

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极大促进了影视剧行业的发展。不论是从剧情创作来看,还是从后期发展的经济效益来看,网络小说改编为影视行业解决了不少的问题。比如“三生”系列网络小说,继由杨幂和赵又廷主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爆火后,该剧的支线剧情也得到了关注,资本方随后又改编了相关系列中的《三生三世枕上书》,系列故事的内容庞大繁多,不仅解决了缺乏优秀剧本的问题,IP版权的售卖价格还会翻倍。

热门网络小说因为长期连载被众多读者熟知,本身具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和热度,这就为影视剧的后续宣传节约了成本,而影视剧的热播又为网络小说带来了热度从而被更多的读者阅读,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了以版权交易为中心的良性循环,促进了网络文学和影视剧产业的共同发展。

(三)漫画文化产业

漫画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以“图文并存”的方式出现在大众面前。

1.共同合作或出售版权

网络文学作者可以选择和漫画作者合作共同出版系列漫画或者将版权出售给漫画公司,由漫画公司进行后续的创作,最终使网络文学以漫画图书带活周边的形式继续产生经济收益。网络小说《天官赐福》本身具有较高的热度和众多的书粉,资本看中了小说的经济价值而将其出版成网上连载漫画,漫画读者已经超过140万人,还荣获哔哩哔哩2020年度十大漫画之一、年度厨力最强月票之王等奖项。

2.网络文学的跨界发展

《天官赐福》的衍生道路并未止步于此,2020年肯德基与漫画《天官赐福》梦幻联动,推出的海报周边供不应求,实现了“网络文学+漫画+餐饮”三个不同领域的跨界联动发展。

(四)其他文化产业链

网络文学改编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除了主流的影视产业、动漫产业、网游产业,还带动音乐产业、旅游业、餐饮业等多种产业发展。

1.音乐产业

以《魔道祖师》的影视剧改编为例,该剧发行了《陈情令国风音乐专辑》,据百度百科的数据显示,《陈情令国风音乐专辑》同步上线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三大平台,累计销售额突破265万元,并位于三大音乐平台数字专辑畅销榜日榜和周榜的第一位。

2.周边系列

在影视剧火爆的同时,资本方还推出周边售卖系列,结合旅游和餐饮产业,形成了多元的小说+旅游、小说+餐饮的产业形式。如《陈情令》官方商城,一个无羁同款钥匙链的售价为28元,该网页显示共有1.8万人付款,单单一个钥匙链带来的收入就高达50万元。在餐饮行业中,阅文集团联合QQ浏览器、百草味,围绕《庆余年》《择天记》《庶女攻略》《从前有座灵剑山》《萌妻食神》五部优质网络文学作品,推出首个“小说礼盒”——书味阁,其中零食的名称还与网络文学作品的书名有关,如《庆余年》与抹茶麻薯组成“庆余年糕”、《择天记》与去骨凤爪(酸辣柠檬味)组成“择天鸡爪”。

在以往,网络文学作品只能衍生到影视剧、动漫等文化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文学作品的衍生已经渗透日常生活,涉及旅游、餐饮等行业,网络文学作品的改编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一部动画,更是形成了以这个作品为核心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二、生成性因素分析

由网络文学为出发点衍生出相关产业已经成为当前文化产业繁荣的一个主动力,其原因很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学接受方式的改变

人们接受文学的方式在发生变化。接受美学是一种研究受众审美接受的文艺理论,不同于以往的文艺理论聚焦于作者或者文本,接受美学更加强调读者的阅读感受以及对读者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关注。文学意义的产生不再是唯作者论,读者也是文学意义的生产者,也就是说创作者要通过关注读者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审美体验,将读者纳入作品创作过程中来,从而最终创作出符合受众接受心理和审美趣味的作品。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网络文学相对于传统文学更能考虑到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因为网络文学具有互动性,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是根据章节进行创作的,一般而言也都是按章发表。网络文学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在文学网站下方留言表达自己的观看感受和阅读期待,如果呼声高,作者可以参考读者的意见而对故事发展的走向进行更改,这种互动性在以往的传统文学创作中可以说是很少见的,也正是因为这种读者与作者互动性的加强,给予读者新奇舒适的阅读体验,所以读者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网络文学的发展。同样,接受美学理论也适用于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編的过程,在影视剧改编初期,制作方也会征求观众的意见去选角、改变原始小说的剧情,呈现给观众更符合自己内心期待的观看感受,从而获得收视率的提高。当然,这种新型的作者与读者对话的方式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作者牵着读者鼻子走”的状况,可以说这样的交互方式是“读者牵着作者的鼻子走”,走的方向也不再是传统文学的审美方向,而是获利的方向,作者一味地去顺从读者的意见,采纳读者的意见,那么作者的主体性实际上被解构掉了。在这样的交互方式之下,作品的审美性会随之降低,某种程度上文学成了娱乐的工具,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审美性较强、读起来需要一定门槛的文学。

(二)碎片化的阅读方式

短视频的兴起带来了碎片化的阅读方式,碎片化的传播内容,更符合融媒体时代新闻受众的需求与习惯,加之其简单性与即时性,使受众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最新信息。网络文学正符合这些碎片化方式的要求,大部分网络小说都是短篇小说,阅读速度快、接受性强、易理解;传统文学相较网络文学而言,篇幅较长、字数较多、难以理解深层含义。基于这些特点,网络文学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因此才会蓬勃发展。网络文学成为一种快餐文化,它快捷的传播促进了它的消费速度。网络文学追求的是即时性的文学享受和文学消费,这是它与传统文学区别较大的地方。

(三)文学特征的改变

在消费主义和娱乐至死的社会环境的推动下,文学的特征也逐渐发生变化。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写道:“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4]这里说的“娱乐至死”当然也包括文学,文学从挖掘深层含义、揭示历史意义等逐渐走向了浅层次浏览的泛娱乐化,从难以为大众所接受走向了满足大部分群众日常精神生活需求。网络文学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文学,大部分网络文学的存在价值也不再是传统文学所具备的获取知识,而是转向了娱乐大众。文学顺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其特征发生了变化,取悦大众、娱乐大众变成了当今社会的主流,大部分文学创作和影视剧改编也都刻上了娱乐的标签。

在泛娱乐时代下,网络文学的阅读只是一个IP开发的起点,网络文学的真正价值是其衍生的泛娱乐化产业——向外衍生出多个相关产业以实现更高的经济价值以及跨领域发展。

三、结 语

网络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消费主义下的产物,作者进行创作往往是为了获取收入,而资本通过对其价值的估算进行出版、发售、改编并衍生出一系列文化产业。文学消费本身便具有二重性,既是物质的消费,本身也是精神的产物,但网络文学则将其作为消费品的一面无限放大,这也是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重要区别之一。

在消费主义至上的文化背景下,我们注意到,网络文学多领域的跨界发展带来了娱乐消费市场的大爆发,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众多文化产业会围绕一个IP进行全方位开发,使一条完整的文化产业链逐渐形成。网络文学掀起了影视剧改编的热潮,其衍生的动漫、电影及其他相关文化产业也获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收益,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有推进作用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娱产业的多样性、竞争性。在开发网络文学的过程中,文学本身的审美意识、形态功能和同类型作品的相似性,缓解了观众的审美疲劳和影视剧质量的下降。为了保证网络文学市场的良好发展,在改编衍生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控作品的质量,不应当只注重商业化的创作。在此基础上,网络文学可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同时参与市场竞争,最终实现网络文学本身所具备的商业价值。

(新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杜慧然.手机阅读应用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5.

[2] 陈翌阳,朱松林.从接受美学视角看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出圈[J].传媒观察,2021(8):59-62.

[3] 陈淇.短视频新闻传播特点分析[J].采写编,2021(12):89-90.

[4] 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4.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文化产业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网络文学的诞生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对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分析:以传媒类文化产业为例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