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猪只营养风险与技术对策

2023-02-08 23:46刘若愚
中国猪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饲料原料猪只饮水

刘若愚 唐 冰

(1 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湖南邵阳 422000;2 湖南省绥宁县关峡苗族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绥宁422601)

当前,有些猪场因饲料品质不高或饲喂方式不科学,猪只摄入的营养未能与实际需要基本吻合,出现生猪营养不足或饲料浪费。轻则影响猪只生产性能发挥,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重则影响猪只健康,增加疾病发生率。因此,依照猪只实际营养需求进行精准饲喂,已成为规模养猪场饲养工作的关键点。本文从日粮、饮水以及生猪本身出发,综合分析猪只营养保障风险,并提出相应技术建议及对策。

1 猪饲料营养中存在的风险

1.1 原料质量不优

1.1.1 缺乏质量鉴别能力

当前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越发普遍,不仅污染范围广,而且污染程度严重[1,2]。玉米、小麦、花生、豆粕等产品的副产物均易受到霉菌污染[3-6],2019 年1—11 月全国部分地区收获的玉米副产物中污染率高达95.24%[7]。精准识别霉菌污染,以防止购入经水洗再晒干的霉变玉米。此外,鱼粉等的掺假也需要通过感官识别[8]。如果采购人员感官检验经验不足,则应签订好保证产品质量的合同。

1.1.2 比价采购能力不强

一些饲料采购人员把握不准采购过程中的质量价格辨证关系,非理性采购“廉价”原料,造成采购的原料性价比不高。

1.1.3 囿于传统养猪观念选购粗饲料

有些猪场为了节约成本,购买稻糠、粗麸、麦秸,不测定营养成分,而简单地与其他饲料原料配合,可能造成饲料营养价值不足,且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9],饲养成本不降反增。

1.2 饲料配方不合理

1.2.1 盲目复制饲料配方

有些中小养殖户不考虑猪的生长阶段、饲养方式、饲养条件、原料质量和价格因素,盲目复制他场饲料配方,可能造成饲料浪费或猪生长缓慢。

1.2.2 更换饲料配方不及时

大部分饲料配方都是按照猪的生长、生理阶段进行调整,有些猪场因人员或生产等原因,日粮配方的调整严重滞后于猪对营养的需求。如炎热天气仍使用高能量饲料配方,寒冷天气使用高蛋白配方[10],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含量高达20%以上,却延续老玉米的饲料配方等;这些均会导致猪的生长和生产性能减缓。

1.2.3 忽略饲料的营养效果

养猪企业对饲料的适口性考虑不够,过度添加防霉剂、抗氧化剂、防腐剂等添加剂。没有考虑饲料的可消化性,限制了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表达效果。

1.3 饲料加工工艺不良

1.3.1 粉碎或混合不良

有些养猪企业自己加工饲料,所用加工机械时间较长,加工机械磨损后未及时修复或更换,生产过程物料之间摩擦产生静电而出现添加剂原料粘附于某种原料或设备上,筛片孔径区分度小,造成粉碎不充分,混合不均匀,颗粒粗细度未能与猪的生理阶段精准匹配[11]。

1.3.2 配料不精准

称量器未及时校验,导致原料称量不准确[12]。微机控制配料的方式,虽然减少了人为因素,却在喂料绞龙停止喂料时,出现部分物料因惯性作用继续流入配料秤,添加量少而流动性好的原料配料误差大。

1.3.3 原料替换随意

受市场上大宗饲料原料涨价影响,养猪企业在选择饲料替代品时比较随意,不测定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而直接替换全部或部分饲料原料[13]。此外,有时因原料短缺,饲料加工人员擅自做主,轻易用其他原料代替。

1.4 饲料保管不当

饲料仓库或猪场饲料间通风性差,没有保持干燥,地面不垫木板。运载工具防雨不到位,导致优质饲料原料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发霉变质。有些猪场的饲料储存间比较简陋,鼠、鸟等动物聚集较多,造成严重的饲料损耗而增加养殖成本。此外,近年来,非洲猪瘟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污染严重,猪场的生物安全管理不到位,饲料原料在产地或运输途中受到污染,而饲料进入猪场时不检测或抽样检测不严格等,均会导致生猪出现疫病而给猪场带来严重损失[14]。更有个别退养场的余料,未经消毒即直接入市,引发其他猪场发生疫病。

1.5 饲料使用不当

未根据猪的生长阶段或生理时期或生长季节等的具体需要来制定饲料喂量,或未执行用量标准,导致营养不足、过剩甚至出现生猪发病。如徐泽高等[15]发现,由于饲料饲喂不当,导致生猪出现水肿病;向毅等[16]发现由于饲料饲喂不当而使猪出现黄脂病等。

此外,有些养殖企业饲喂计划更改频繁,饲料生产易出现盲目性,为杜绝浪费,出现小猪吃乳猪料、中猪吃小猪料、大猪吃中猪料等乱象。尤其是用育肥猪料饲养后备猪,会大大推迟母猪发情时间,影响正常配种。

2 猪只饮水保障

2.1 猪只饮水不足或过量

无备用水源的规模化猪场,一旦遭遇重大供水故障或恶劣气候条件,极易出现全场猪只缺水。此外,水压过高或过低,饮水器数量过少、位置不合适或损坏,均可能导致部分猪只饮水不足。猪只持续口渴一段时间,恢复饮水时易过度豪饮,出现水中毒应激。尤其表现在炎热夏季或长途运输后。

2.2 忽视饮水温度管理

未建设地下管网系统的猪场,水管暴露在空气中,水温浮动较大。夏季因暴晒导致水温升高,导致猪只胃液分泌不充分,影响消化吸收。冬季水温过低则影响猪只体内消化酶的效果,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腹泻等[17]。

2.3 饮水水质不佳

使用山泉水和深井水作为水源的规模化猪场,其水质具有不确定性。有研究表明,细菌总数超过100 个/mL、大肠菌群超过3 个/mL 就会引起动物腹泻、营养吸收障碍和其他多种疾病[18]。水质太硬,会抑制机体对药物、疫苗和微量营养素的吸收。当水中可溶物总量超过5 000 mg/L 时,会引起猪腹泻,影响生产性能,使猪的运动能力下降。水中含铁量过高会促进肠道病原菌的增殖,水中含有铅、汞、镉等可能引起猪的中毒,硫酸盐过高会引起下痢,硝酸盐含量和亚硝酸盐超标可能引起猪中毒[18]。通过饮水给药后,水管内壁容易孳生病原微生物。此外,饮水器具尤其运动场上的饮水器具易脏污,清洗消毒不及时,水质必然受损,饮水卫生难以得到保障。

3 猪的消化功能受损

生猪养殖期间随意更换饲料、投料时间和数量不规律,均会造成猪只消化不良;生猪长期处于低温潮湿阴暗的环境下、通风不畅、养殖密度过高、热应激可能引发猪消化不良疾病;部分寄生虫病、传染性胃肠炎、口腔牙齿疾病等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滥用抗生素,肠道菌群失衡,造成猪只营养吸收障碍等,均会导致生猪的消化系统受到损伤,而导致生猪出现免疫力下降、腹泻或感染其他疫病。

4 对策建议

4.1 加强饲料质量管理

4.1.1 把好原料选购和消毒关

根据营养素种类和数量评定饲料价格的合理性,按照消化率高、营养变异小、有毒有害成分低、种类多样化、营养成分能互补、性价比高、卫生指标良好、货源相对稳定的原则选择饲料原料。需选择信誉良好的原料生产厂家或供应商签订购销合同,并抽取样品,双方签封后保存。加强猪场生物安全,采购的饲料原料经熏蒸消毒后方可进入猪场。

4.1.2 把好饲料配方和加工关

以不同种类和不同产地的饲料营养成分实测值为基础,把握好各阶段猪的饲料配方,兼顾饲料的适口性、消化吸收性和代谢产物对环境的影响性等,不断提升饲料配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并根据原料价格波动和饲喂效果,及时调整优化饲料配方。改进饲料加工条件,选择合理的饲料加工设备,严格按照饲料配方和加工工艺实现精准加工,生产出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消化吸收好的配合饲料。

4.1.3 把好饲料保管和使用关

完善饲料保管条件,做好饲料储存间防潮、防霉、防鼠、防虫、防污染等措施。同时,严格按照猪的生长、生理时期和生长季节投喂饲料,同一阶段要做到定时定量饲喂,不同阶段猪的日粮变换时要逐步更换,给猪只1 周左右的适应期。

4.2 强化饮水管理

4.2.1 训练仔猪饮水

哺乳和断奶仔猪最初6~12 h 内存在找不到饮水的现象,可采取饮水器滴水或设置水槽的方法引诱其饮水。母猪分娩后会异常口渴,需及时保证6 L 左右的温水。腹泻病猪,要灌服适量温盐水。对暴饮后水中毒猪只,轻者停止饮水6~8 h 后少量多次供给0.5%盐水,重者服用强心利尿剂[18]。

4.2.2 保障水源、水温、水流率和清洁卫生的管理

猪场建设前应考虑水源保障,确保不少于2 处水源,其中1 处作备用水源。最好选择自来水和地下深井水的组合。定期清理水塔、管网系统,检查饮水器是否有漏水和损坏。每天对饮水器、饮水嘴进行清洗消毒。有饮水给药时,需在完成饮水加药(尤其是维生素等营养性药物)后,及时采用脉冲式清洗法清洗输水管和饮水嘴。

4.3 提高猪只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

4.3.1 提高饲喂方式的精准性

对母猪进行分阶段精细饲喂,未配种母猪应保证营养充足,配种后母猪与未配母猪分开,并饲喂妊娠母猪料,母猪配种当天立即减料,妊娠后期加料以保障乳腺发育。炎热季节调整饲喂方式,饲喂时间可调整为清晨及夜间,增加日饲喂次数。有条件的猪场,可实行生猪智能化精准饲喂,实时采集猪只头数、日龄、采食规律,通过系统合成,精准调整饲喂时间,匹配水料配比。

4.3.2 改进饲养环境,提高猪体抗病能力

通过提升猪场设施设备条件,使猪舍保持合理的温湿度和良好的采光通风,减少各类应激,为猪只创造清洁卫生、舒适安静的小环境,保障猪只健康,提升猪的生产能力。采取猪舍内小环境优化、免疫接种和消毒杀虫等预防措施的同时,提高猪的整体抗病能力。

4.4 建立生猪营养保障效果评估机制

设立饲料样品保管室,对每批饲料原料和成品均取样封存。建立饲料管理档案,对原料采购、运输、加工、保管等环节,需执行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签字备查。完善养殖档案,对猪舍环境、猪只群体的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尽量使用智能化设备,方便记录和查询。

5 小结

商品猪的营养评估以每批生猪全进全出的起始端体重为基础,通过各批次生猪料肉比来衡量;种猪则以繁育性能来衡量。在衡量产出性能的基础上,对饲料、饮水和饲养管理等因素进行比对分析,从中找出技术或管理的偏差,不断优化改良生猪营养保障方案。

猜你喜欢
饲料原料猪只饮水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简易饮水鸟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防丢干伞饮水杯
常用谷物饲料原料营养成分
广东饲料原料报价
广东饲料原料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