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3-02-23 03:40刘赟湖北省松滋市新江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松滋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荆州4342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间质性血气炎症

刘赟 (湖北省松滋市新江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松滋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 荆州 434200)

结缔组织病属于临床上的一种自身免疫疾病,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异常,侵犯全身结缔组织的一种慢性炎症疾病[1]。其中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该病会累及皮肤、关节、肾、肺等多器官、系统的损伤。间质性肺疾病是与结缔组织病相关的一种常见肺部疾病,是由于累及到肺间质、肺泡腔,致使呼吸功能受到损伤,从而出现肺泡-脉细血管功能丧失而导致的疾病,又被称为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即CTDILD[2]。大部分CTD-ILD患者常伴有一个或多个结缔组织病,该病具有病发率高、死亡率高、易复发等特征,若不及时干预治疗,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可发展为弥漫性肺纤维化、蜂窝肺,患者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基于此,为研究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可行性,本文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80例患者分组并进行对比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患有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对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3];②患者肺活检示肺间质病理改变;③患者肺功能检查示:通气功能或换气功能障碍;④患者年龄大于40周岁;⑤患者及家属均已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患者年龄小于40周岁;②伴有严重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③合并其余肺部疾病的患者;④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⑤严重精神障碍、恶性肿瘤的患者;⑥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过敏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年龄45-69岁,均值(52.59±10.19)岁;病程1-7年,均值(5.23±1.34)年;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46-70岁,均值(53.49±10.49)岁;病程2-8年,均值(6.11±1.44)年;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激素治疗:患者口服醋酸泼尼松片,一次20mg,一天三次,饭后服用。以两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使用两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环磷酰胺片进行治疗,每次50mg,一天三次。以两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使用两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即为显效;若患者临床症状有改善,即为有效;若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进一步加重,即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4]。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使用FGY-200肺功能监测仪(合肥健桥医疗电子有限公司;皖械注准20162210290)测定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速(PEF)的含量。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患者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桡动脉血,采用PT1000湿式血气分析仪(明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鄂械注准20192222694)测定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患者治疗前后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中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4例;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5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的数据。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肺功能指标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组间相对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的数据。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n=40) FEV1(L) FVC(L) PEF(L/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04±0.15 1.18±0.17 1.32±0.10 1.42±0.13 2.38±0.62 3.07±0.64观察组 1.06±0.11 1.49±0.19 1.35±0.11 1.65±0.16 2.37±0.61 3.56±0.81 t 0.6800 7.6902 1.2763 7.0561 0.0727 3.0020 P 0.4985 0.0000 0.2056 0.0000 0.9422 0.0036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SaO2、PaO2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而PaCO2在治疗后低于治疗前,组间相对比,观察组血气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的数据。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s)

组别(n=40) SaO2(%) PaO2(mmHg) PaCO2(mmH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1.10±5.44 78.53±6.64 71.35±3.35 80.51±4.12 42.51±2.51 35.11±1.23观察组 50.99±5.47 96.75±6.68 71.15±3.34 93.46±4.42 42.34±2.48 27.12±1.12 t 0.0902 12.2345 0.2674 13.5547 0.3047 30.3773 P 0.9284 0.0000 0.7899 0.0000 0.7614 0.0000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后低于治疗前,组间相对比,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的数据。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s)

组别(n=40) CRP(mg/mL) IL-6(pg/mL) PCT(n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7.71±1.45 6.44±0.93 20.27±2.12 15.54±1.23 8.34±1.57 3.77±0.56观察组 7.67±1.54 5.02±0.71 20.15±2.13 10.11±1.12 8.25±1.51 1.18±0.14 t 0.1196 7.6757 0.2525 20.6444 0.2613 28.3777 P 0.9051 0.0000 0.8013 0.0000 0.7945 0.0000

3 讨论

结缔组织病发病后会累及肺部,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表现为间质性肺疾病。有研究认为[4],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病率约15%-20%与结缔组织病有关。间质性肺疾病是由于肺组织出现纤维化导致的一种非感染性疾病群,包含了超过200种急性或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肺部肺间质出现弥漫性渗出、浸润、纤维化,致使肺组织的结构、功能被破坏,肺纤维化、蜂窝肺形成,最终导致肺功能的丧失。当结缔组织病累及间质性肺疾病后,又被称为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CTDILD)。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介导的肺部损伤、炎症反应等有关[5]。CTD-ILD患者肺部CT可观察到肺间质渗出、磨玻璃影、网格影、蜂窝影、结节影等表现,患者早期无明显临床特征,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刺激性干咳、咳血、胸痛、逐步加重的呼吸困难等,最终出现呼吸衰竭的现象。除此之外,还会出现全身性的表现,如发热、乏力、皮疹、关节疼痛等。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现如今,临床上治疗CTD-ILD常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醋酸泼尼松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高效的免疫抑制剂,属于CTD-ILD治疗的首选药物[6]。醋酸泼尼松具有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的作用,通过对免疫细胞的抑制,减少T淋巴细胞的数量,抑制巨噬细胞的分泌,进而抑制机体免疫反应。除此之外,它还具有抗炎的效果。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对抗机体内的炎症反应,进而达到减轻患者炎症表现的作用。但CTD-ILD的治疗周期相对较长,而该药物长期使用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不宜长期使用。因此联合用药是十分必要的。环磷酰胺是一种烷化剂类药物。该药物可以抑制DNA的合成,抑制B细胞的增殖以及抗体的生成。同时还能减少淋巴细胞的数目,抑制机体淋巴细胞的功能,进而起到免疫抑制的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说明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后,临床效果显著提升。肺功能检查是临床上常用于判断肺组织受损的类型、程度的检查方法[7-8]。CTD-ILD患者常表现为通气功能的障碍,患者FEV1、FVC、PEF指标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此外,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能够帮助临床评估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评估患者病情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血气分析是临床上用于检查患者呼吸功能、缺氧严重程度、判断患者换气功能的方法。观察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说明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改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9-10]。IL-6是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当患者感染后,CRP就会升高,机体内毒素、炎症因子会促进PCT的合成与释放,使PCT水平升高。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说明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协调作用,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CTD-ILD患者采用激素、环磷酰胺联合进行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轻患者炎症,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间质性血气炎症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间质性肺炎不可逆转吗?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医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138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