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联合平衡盐溶液对老年重度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β2微球蛋白、FT4水平的影响

2023-02-23 03:40单秋妹于宏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天津3017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盐溶液电解质重度

单秋妹,于宏 (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天津 301700)

DKA属于一种较为严重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属于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具体来说是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发因素的作用下所发生的一种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高血糖、血酮、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表现,属于内科常见的一种急症[1]。可能导致DKA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糖尿病治疗不当、急性感染、饮食失控、胃肠道疾病以及外伤、精神、妊娠、麻醉等相关应激均可能导致其出现。根据DKA患者的相关症状可以分为轻度、中度与重度三种情况,其中轻、中度患者的病情并不严重,而重度DKA则可能伴有昏迷的情况,对于并未陷入昏迷的重症患者来说,其二氧化碳结合率也非常低,很容易就会进入昏迷状态,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重度DKA以老年患者较为常见,为了更好地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与质量,须做好及时、有效的治疗,在这样的情况下分析更为理想的治疗药物与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次实验研究将2021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老年重度DKA治疗的患者78例作为实验对象,分析了在为老年重度DKA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胰岛素联合平衡盐溶液对其β2微球蛋白与FT4水平造成的影响。现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老年重度DKA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39)与对比组(n=39)。试验组中男患者有22例,女患者有17例,年龄最高者为79岁,年龄最低者为62岁,平均(72.14±3.91)岁,糖尿病病程介于3-10年之间,平均(5.69±0.51)年;对比组中男患者有23例,女患者有16例,年龄最高者为78岁,年龄最低者为61岁,平均(71.98±4.03)岁,糖尿病病程介于2-10年之间,平均(5.71±0.47)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后可知,试验组与对比组患者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①符合有关于DKA的相关判定标准[3];②经过实验室检查发现其尿酮体呈阳性,血pH值在7.35以下;③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④知晓本研究相关内容、方法并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者是障碍的患者;②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情况的患者;③合并甲状腺肿大、结节以及癌变等相关甲状腺病变的患者;④进入本研究前3个月服用过可能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关药物的患者;⑤中途退出本次实验研究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在入院之后要协助患者完成包括血尿常规、血糖、心电图、尿酮体、肝肾功能和血pH值等相关检查,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为其提供抗感染、降血糖以及纠正营养不良等相关的对症治疗工作,在此基础上,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2.1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胰岛素联合平衡盐溶液,其中胰岛素用药的过程中均借助胰岛素泵,按0.1U/kg·h的剂量持续泵入,在患者尿酮转阴且血pH值恢复正常后按照0.6-1.0U/h加餐前负荷量持续泵入,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胰岛素的用量进行调整。平衡盐溶液为浓度1.86%的乳酸钠溶液与复方氯化钠溶液的混合液,其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3与2/3,用药的方式为静脉输入,用于为患者补液,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药物需要在使用胰岛素前应用。

1.2.2 对比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胰岛素联合生理盐水,胰岛素的使用方法与试验组患者相同,生理盐水也用于补液,用药的方法为静脉输入,其使用的时间依然为胰岛素使用前。

1.3 评价指标 本研究试验组与对比组患者的观察与评价指标分别为治疗效果、临床指标(血糖稳定所需时间、尿酮转阴所需时间、血pH值恢复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治疗前后血清指标(FT4、β2微球蛋白、尿素氮、血肌酐)与电解质指标(血氯、血钠、血钾)。

尿酮水平借助尿酮试纸进行检测,血pH值借助动脉血气分析仪进行测定。

疗效判定标准[4]:治疗后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指标均显著改善,血糖基本稳定,尿酮转阴且血pH值恢复认定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指标、血糖水平、尿酮与血pH值均有所改善为有效;并未达到显效、有效的标准则认定为无效。

血清指标的检测方法为:在患者空腹状态下取剂量为4ml的静脉血,并以13.5cm作为半径开展速度为每分钟3003转的离心处理,时间为5分钟,实现血清分离后保存等待检测,FT4的检测方法为放射免疫分析法,β2微球蛋白的检测方法为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尿素氮的检测方法为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血肌酐的检测方法为肌氨酸氧化酶法。

电解质指标的检测方法为:在患者空腹状态下取剂量为4ml的静脉血,并以13.5cm作为半径开展速度为每分钟3003转的离心处理,时间为5分钟,血清分离后通过电极法实现各项指标的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9.0实现本次实验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的处理与分析,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为百分数(%),借助卡方(χ2)完成检验,临床数据、血清以及电解质等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为均数±标准差(±s),并借助独立样本t完成检验,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且存在显著差异的标准为P值小于0.05。

2 结果

2.1 试验组中有39例患者,其中21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17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有效,1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7.4%;对比组中有39例患者,其中17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1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有效,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4.6%,经过计算与对比后可知,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比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两组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χ2=16.922;P=0.035)

2.2 试验组与对比组各有患者39例,其血糖稳定所需时间分别为(5.40±0.69)h、(6.86±0.78)h,比较后可知差异显著(t=2.074;P=0.035);尿酮转阴所需时间分别为(16.45±2.51)h、(22.89±2.48)h,比较后可知差异显著(t=2.069;P=0.033);血pH值恢复所需时间分别为(0.66±0.23)h、(1.41±0.68)h,比较后可知差异显著(t=2.056;P=0.046);胰岛素用量分别为(0.76±0.09)U(kg·h)、(0.92±0.12)U(kg·h),比较后可知差异显著(t=2.048;P=0.048),对比分析后可知,试验组患者血糖稳定、尿酮转阴以及血pH值恢复所需时间更短,同时胰岛素用量更少,与对比组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2.3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T4、β2微球蛋白、尿素氮、血肌酐等血清指标后可知,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显著差别于对比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相关血清指标比较

2.4 治疗前两组患者电解质指标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氯、血钠、血钾等电解质指标水平与对比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电解质指标水平比较(±s,mmol/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电解质指标水平比较(±s,mmol/L)

组别(n=39) 血氯 血钠 血钾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65.23±3.48 102.54±6.32 124.36±6.87 143.26±12.54 3.59±0.51 5.02±0.33对比组 66.38±3.51 91.59±5.87 125.42±6.54 133.15±11.34 3.67±0.54 4.51±0.34 t 3.078 4.303 2.920 2.447 1.415 2.365 P 0.121 0.040 0.097 0.038 0.108 0.044

3 讨论

老年重度DKA患者在发病后可能会出现诸多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不仅加重了糖尿病的症状与体征,同时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一些胃肠道症状,以及呼吸频率明显加快,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出现脱水、休克、意识障碍与昏迷的情况[5]。对于老年重度DKA患者来说,做好及时且有效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实现病情的有效控制,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还有助于其保持良好的身心与生活状态,因此,分析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

对于老年重度DKA患者来说,临床对其治疗的过程中常以合理控制血糖水平,纠正酸中毒、脱水以及调节电解质紊乱作为基本的目的。在为老年重度DKA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胰岛素是必需的一种药物,其属于蛋白质类激素,一般由人体内的胰岛β细胞分泌,具有较为理想的血糖调节作用[6]。一般用药过程中主要的途径与方式包括静脉注射与皮下泵入,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对于老年重症DKA患者来说,皮下泵入的方式有助于药效的更好发挥,通过人体正常胰腺组织对于胰岛素分泌模式的模仿可以更好地控制输注的方式、速度,保证了流速的稳定性与精确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低血糖情况的出现,成为一种应用较多的胰岛素使用方法。同时,对于老年重症DKA患者来说,补液也属于非常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在预防机体细胞缺水、避免脱水情况出现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般临床上往往运用生理盐水实现补液治疗,但是其所获得的效果有限,无法满足患者的治疗需要。平衡盐溶液也属于临床补液过程中应用较多的一种药物,它是电解质含量与血浆内含量相对较为一致的一种盐溶液,其可以在预防脱水情况发生的同时将电解质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为理想的平衡状态,为机体提供了更多的能量,在实际补液治疗的过程中更加符合人体生理,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补液效果。由此可见,胰岛素联合平衡盐溶液治疗为老年重症DKA患者的一种理想用药方案。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比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血清指标与电解质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相关指标显著差别于对比组患者,P<0.05”,说明胰岛素联合平衡盐溶液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以及临床、血清、电解质等相关指标上可以获得显著效果,所以这一用药方案在临床疗效上值得肯定。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重症DKA患者来说,胰岛素联合平衡盐溶液是一种相对理想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盐溶液电解质重度
固态锂离子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三类题型探究
宫斗剧重度中毒
水的温度对盐的溶解度有影响吗?
电解质溶液高考热点直击
锂皂石在不同盐溶液中溶胀性能的研究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固体电解质Li1.3 Al0.3 Ti1.7(PO4)3烧结片的制备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