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16-2022年56-60周岁人群献血情况分析

2023-02-23 03:40丁鑫天津市血液中心天津30011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淘汰率初筛化验

丁鑫 (天津市血液中心,天津 300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1997年12月29日通过,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法律允许18-55周岁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献血年龄成为判断献血者是否能够进行献血的前提条件。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采供血事业正面临着适龄献血人群缩减,与医疗行业蓬勃发展所致的需血量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我国部分地区临床血液供应紧张成为常态[2]。针对这一社会问题,经卫健委、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于2012年7月1日起,本市执行新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国家标准。与原标准相比,新标准在献血年龄方面有所调整。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献血的,献血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年龄界限的设定是基于保护献血者和受血者,同时也要保证血液质量及预防出现献血反应。这一调整至今已有十年时间,为进一步加强献血者队伍建设,推动本地区的献血宣传和招募工作,现针对2016年-2022年天津地区56-60周岁年龄段献血者献血情况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数据来源于天津市血液中心唐山启奥现代血站信息管理9.0系统,选取2016年7月1日-2022年6月30日在本中心登记的56-60岁拟献血人群1100人次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18-55周岁献血人群作为对照组,这部分拟献血人群864398人次。献血前,献血者可自行了解献血常识,放松身心。献血当天,献血者切忌空腹,适当进食。献血过程约30分钟,包括体检、献血、休息、领证等流程。本文中献血均特指为捐献全血。

1.2 方法 研究组和对照组拟献血者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TC-QR-01),由查体岗医护人员测量献血者血压脉搏,并签署献血者知情同意及健康征询表。初筛化验,抽取1mL静脉血进行化验。初筛化验内容包括乙型肝炎病毒检测(HBV)、血红蛋白测定(Hb)(男≥120g/l、女≥115g/l)、梅毒螺旋体检测(TP)、谷丙转氨酶测定(ALT≤50U/L)、乳糜血检测。复检化验内容包括谷丙转氨酶(ALT)、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病毒(TP)、艾滋病毒(HIV)、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CV-DNA)、艾滋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IV-DNA)。所有检测程序严格依照各试剂仪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规范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16-2022年对照组与研究组查体初筛复检情况,见表1。

表1 2016-2022年对照组与研究组查体初筛复检分析表

2.2 2016-2022年56-60周岁每年献血人数情况,见表2。

表2 2016-2022年56-60周岁每年献血人数统计

2.3 2016-2022年各年龄段献血反应人数情况,见表3。

表3 2016-2022年各年龄段献血反应情况分析

3 讨论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阶段, 国家统计局公报数据显示,2012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94亿人[3],在2021年进行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激增至2.6亿人。根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预测,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8亿人。其实很多发达国家比中国更早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会议上[4],献血年龄界限就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议题。各国随之开始对高龄献血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5-7],以及年龄对血液质量的影响进行过系统性地研究探讨[8-9]。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改献血者的年龄上限。各国的重复献血者年龄上限要求不一,英国、荷兰为65岁,德国为68岁,澳大利亚、加拿大为70岁,美国大部分地区不设年龄上限[10]。由于我国国情、法律法规、医疗保障、国民身体素质等原因,直至2012年才放开献血年龄,延长至60周岁。本血液中心认为献血3次及以上,既往无献血反应,即可成为招募对象。

本文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分析56-60周岁年龄段献血者采前查体淘汰率、初筛化验淘汰率、采后复检化验淘汰率和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此年龄段可以再次献血的重要依据;二是分析延长献血年龄后每年的献血人数占比,从而反映社会接受程度及延长献血年龄的可行性。

从表1分析可知,56-60周岁年龄段献血者从查体淘汰率、初筛化验淘汰率、复检化验淘汰率均低于18-55周岁年龄段献血者。其中具体分析了初筛和复检各项化验指标淘汰率。初筛化验中ALT、HBV、TP、Hb阳性率18-55周岁年龄段人群均高于56-60周岁年龄段人群,乳糜血这项阳性率56-60周岁年龄段稍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56-60周岁年龄段人群体育运动减少、新陈代谢速度减慢有关。因此可以针对此方面加强宣讲,提倡这个年龄段的献血者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少吃油腻食物,多食用高纤维和优质蛋白食物。复检化验中各项淘汰率56-60周岁年龄段人群均低于18-55周岁年龄段。这说明56-60周岁年龄段献血者血液合格率更高。其中HCV和TP两项传染性疾病,56-60周岁年龄组淘汰率为零,ALT、HBV、HIV这三项淘汰率仅为0.10%、0.20%和0.10%,充分说明这组人群血液质量更高、更安全。核酸检测部分出现的淘汰率,可能与试剂的假阳性率有关,为了保证血液的安全性,不排除错杀的可能。总体来说56-60周岁献血者的血液质量更高且符合临床用血要求。分析原因可能与这部分人群大多临近退休或者已经退休,生活压力较小,作息更加规律,而且有多次的献血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献血知识有关。从表1中还发现这两组人群初筛化验中ALT淘汰率最高。ALT是体内一种参与人体蛋白质新陈代谢的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器官、肌肉和骨骼中,以肝细胞最多,是临床上作为检测肝功能的最常见指标之一,也是血站作为献血者筛查的必检项目之一。引起ALT升高的原因比较多,单从献血角度分析ALT升高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分别是:饮酒、高脂肪饮食;疲劳,睡眠不足;剧烈运动;服药[11]。为了使这部分因ALT升高而淘汰的献血者成功献血,工作人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献血前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献血相关知识,帮助分析查找原因,欢迎并鼓励他们在身体状态转好的情况下再次参加无偿献血。

从表2分析可知天津地区56-60周岁献血者占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说明这部分献血者能够接受延长献血年龄这一新政策。这个年龄段中大部分人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有幸福的家庭,可以说比年轻人更无忧无虑,所以这些原因促使他们更愿意投身于公益事业,帮助他人,为无偿献血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同时研究数据显示56-60周岁献血人次占比逐年增加,这与我中心近年来加强了献血宣传和服务精细化管理有直接关系,通过与主流媒体、电台逐渐加强合作,邀请阳光公益形象代言人,增加创新文创产品,组织灵活多样的宣传活动,以及实施有温度的采血后跟踪服务,加大了献血宣传和招募力度,使人们对献血不再陌生,对献血知识和献血要求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

表3分析了各个年龄段献血反应发生率,56-60周岁年龄段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低于各个年龄段献血者,成功献血者中仅有两例出现献血不良反应。因56-60周岁年龄段献血者有多次献血经验,了解了更多献血方面的知识,且心理、生理上更加成熟。参考德国西部血液中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2年,68岁以上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明显低于所有献血者平均水平,60岁以上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明显低于30岁以下献血者[12]。2019年,欧美澳洲5个国家12个血液中心联合对高龄献血者献血后不良反应后五年进行研究,他们将年龄组划分为24-70岁和71岁及以上年龄,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因24岁以下献血者出现献血不良反应较多,未列入研究对象)。结果显示,71岁及以上年龄组较24-70岁年龄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71岁及以上年龄组男性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两组女性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这是一项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凡是参加该项研究的国家均已取消了献血年龄上限[13]。结合国内外数据分析,其结果可作为56-60年龄段献血者献血安全性的论据,令人信服。

综上所述,56-60周岁年龄段献血者再次捐献血液的行为是安全的,捐献的血液是健康的。能够大大帮助解决临床用血难、血液短缺问题。献血中心对于这部分老年无偿献血者应给予支持与鼓励,照顾到他们的心理因素,许多老年献血者也将献血视为健康的标志,在未达到献血标准而被延迟献血时可能会略感失落,所以工作人员要为这些可爱的献血者们提供献血前和献血后服务,表达对其的关注与关爱,增强其成就感、幸福感[14]。并将在保证献血者身体健康、血液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做好宣传工作,带动更多人群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

猜你喜欢
淘汰率初筛化验
地质化学化验的误差及成因分析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铁矿石化验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街头献血与团体献血血液筛查指标对比与分析*
铁矿石粒度与化验环节的关系探讨
飞行学院2014—2018年招飞外科淘汰疾病谱分析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初产母猪淘汰率高的原因与解决办法
艺考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