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穴位按摩联合护理措施干预价值

2023-02-23 03:40匡小兰刘自谌匡唐光刘小飞刘小艳江西省泰和县人民医院江西吉安3437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体温穴位家属

匡小兰,刘自谌,匡唐光,刘小飞,刘小艳 (江西省泰和县人民医院,江西 吉安 343700)

高热惊厥,即热性惊厥,以小儿为主要发病群体,患儿发病后多表现为阵发性四肢、面部肌肉抽动,双眼凝视等,且多数伴有口吐白沫、意识丧失等现象。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与缺乏完善的体温调节功能和神经系统功能密切相关,当体温超过39℃,大脑神经元放电会发生异常,导致一过性不随意收缩突然发生在骨骼肌群中,造成惊厥[1]。小儿高热惊厥发生后,会对日后智力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严重损伤脑部,为使患儿预后改善,需立即实施急救,并在急救过程中配合科学的护理。以往,临床护理高热惊厥患儿时,多采取西医护理措施,护理后患者症状可明显改善,病情也能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部分患儿无法获得理想的干预效果[2]。近年较多研究发现,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促进护理效果明显提升,与西医饮食指导、体温监测等护理措施联合应用后,能快速降温止惊,使患儿尽早康复[3]。基于此,本研究治疗高热惊厥患儿时,采取穴位按摩联合护理措施的方法,取得较好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2.91±0.88)岁;发热原因:上呼吸道感染25例,扁桃体炎9例,支气管炎和肺炎6例;体温39.2℃-40.9℃,平均(39.76±0.24)℃;发热持续时间1-4d,平均(2.75±0.44)d。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6个月-6岁,平均(2.96±0.82)岁;发热原因:上呼吸道感染23例,扁桃体炎10例,支气管炎和肺炎7例;体温39.3℃-41.0℃,平均(39.71±0.30)℃;发热持续时间1-4d,平均(2.70±0.42)d。经比较,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①与西医、中医相关诊断标准相符;②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出血性疾病、白血病等其他系统重大疾病;②合并皮肤感染性疾病;③过敏体质;④合并精神类疾病。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采用相同方法治疗,包含抗感染治疗、退热治疗、止惊治疗、吸氧等。

治疗期间,对照组仅行西医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发热护理:退热药物遵照医嘱使用,给药后密切监测患儿体温,间隔1h测量一次并准确记录测量结果,如发现体温未明显降低,及时通知医生更换退热药物,待患儿心率和体温平稳后,体温测量间隔时间延长至5h;患儿应用退热药物期间,护理人员要积极开展物理降温,措施包含冰敷、乙醇擦拭颈部及腋窝皮肤等,可指导家属掌握物理降温方法,嘱咐家属可反复多次进行,促进体温快速降低。②惊厥护理:惊厥发生后,患儿衣领要立即解开或剪开,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要及时清理干净,并将头部偏向一侧,预防窒息;压舌板放置在患儿口腔内,避免唇舌被咬破;做好吸氧准备,如果吸氧中患儿出现不规则的呼吸节律,将吸氧流量适当地调小,如果发现发绀,立即使用呼吸机,如果出现窒息,要开展人工呼吸,并在人中穴和合谷穴给予适当的刺激;在惊厥持续发生的情况下,应遵医嘱应用苯巴比妥和地西泮,并利用水合氯醛灌肠,用药后要对患儿情况密切注意。③强化基础护理:对患儿神志、体温、血压、呼吸等密切监测,对惊厥发作时间、发作次数、伴随症状等情况准确记录,及时告知医生异常情况;静脉通道及时开放,留置穿刺针,便于使用各种药物;若短期内反复出现抽搐发作,遵医嘱进行20%甘露醇静脉滴注,剂量1-2g/kg,促进颅内压降低;对既往病史、高热惊厥持续时间、首次惊厥时间等详细询问,准确掌握患儿病情;患儿降温的同时会伴有出汗,汗湿衣物、床单等要及时更换,选择柔软、舒适、透气的衣物;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清除,利用蘸有盐水的棉球擦拭患儿嘴唇。④日常起居护理:待患儿清醒后,对于需母乳喂养的患儿,口腔利用淡盐水清洁,涂抹石蜡油;对于能进食的患儿,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且食物要易吸收,蛋白质、维生素、热量含量要丰富;告知家长患儿要保持睡眠充足。⑤认知行为干预:将健康手册发放给患儿家属,定期组织高热惊厥讲座,宣讲高热惊厥发病原因、危险因素等知识,促进患儿家属提高疾病认知程度,消除其负性情绪;指导家属学会识别高热惊厥的方法,同时嘱咐家长配备体温计等物品,便于准确掌握患儿体温,控制高热惊厥相关因素。

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穴位按摩,按摩穴位选取合谷穴、水沟穴、太冲穴、涌泉穴、液门穴,采用拇指重掐方式,待患儿停止抽搐后,按压即可停止。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干预效果,惊厥在2min内停止,且消除高热和惊厥症状、体温恢复正常判定为显效;惊厥在2-5min内停止,惊厥次数减少,惊厥时间缩短,体温降低判定为有效;惊厥5min仍未停止,且未改善高热和惊厥症状判定为无效。②记录退热时间、惊厥持续时间、惊厥复发次数、复发间隔时间、住院时间。③观察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具体症状包含高热、惊厥、倦怠多汗,每项症状以0-3分评价,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④调查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采用自制问卷评估,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利用t和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效果比较 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效果比较[n(%)]

2.2 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退热时间、惊厥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惊厥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复发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关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n=40) 退热时间(h)惊厥持续时间(s)惊厥复发次数(次)复发间隔时间(h)住院时间(d)观察组 20.51±3.77*36.52±6.68*1.96±0.76*12.03±1.57*6.92±1.27*对照组 27.46±4.01 65.38±8.39 4.48±1.42 5.39±1.68 13.06±1.93

2.3 干预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n=40)高热 惊厥 倦怠多汗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2.49±0.25 0.27±0.02*对照组 2.47±0.25 0.39±0.08*2.28±0.53 0.37±0.03*2.14±0.39 1.04±0.11 1.06±0.24 2.26±0.55 0.97±0.12 2.11±0.41

2.4 患儿家属总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比较[n(%)]

3 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发作时,因体温显著升高,可导致神经细胞代谢异常,使血氧消耗增加,加速机体代谢,造成异常改变神经功能,引发惊厥[4]。目前,尚未完全明确高热惊厥的致病原因,但临床多认为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由于小儿年龄较小,并不具备发育完善的神经功能,对外界刺激无法有效识别,引发神经异常放电,发生惊厥[5-6]。临床治疗高热惊厥患儿过程中,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急救效率、提升救治效果。

现阶段,临床主要采用西医护理措施护理高热惊厥患儿,具体包含惊厥护理、发热护理、病情观察等方法,通过医护人员专业的配合,可使患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为患儿赢取更多的救治时间,促进患儿预后改善[7-8]。不过,临床研究发现,西医护理措施多为对症干预,虽然能快速缓解症状,但缓解后的复发风险仍然比较高,导致整体干预效果并不理想[9-10]。近年来,中医特色护理在高热惊厥患儿护理中越来越突显出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小儿高热惊厥属于“急惊风”范畴,其发病与小儿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小儿脏腑娇嫩,且五脏六腑尚未发育完全,容易被外邪侵袭,再加上乳食不当引发的损伤,使惊厥发生[11-12]。治疗及护理该疾病患儿时,应注重清热、息风、镇惊、豁痰[13]。穴位按摩属于常用的中医特色护理手段之一,本研究按摩时选取的穴位为合谷穴、水沟穴、太冲穴、涌泉穴、液门穴,合谷穴、太冲穴具有通络活血、疏肝安神的作用,水沟穴属于昏厥急救的要穴,发挥醒神启闭、开窍镇惊的作用,涌泉穴则能降逆、泄热、开窍,液门穴可降浊升清,诸穴相配,共同发挥平肝镇惊、清热息风、开窍醒神的功效[14-15]。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干预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中医症状积分、患儿家属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穴位按摩联合护理措施有助于增强干预效果。

综上所述,小儿高热惊厥应用穴位按摩联合护理措施干预后,可尽快消除高热、惊厥症状,促进患儿体温尽早恢复正常,并减少惊厥复发情况,利于具体康复,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猜你喜欢
体温穴位家属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夏季穴位养心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