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清颗粒联合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炎症指标及肾功能的影响

2023-02-23 03:41黄祖奕欧华群陈玮吴增富黄境蓉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广东廉江5244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尿毒终末期肾衰竭

黄祖奕,欧华群,陈玮,吴增富,黄境蓉 (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广东 廉江 524400)

终末期肾衰竭是指肾脏已完全丧失排毒及水分活动的作用,导致残留毒素在机体内聚集,进而损伤肾脏[1]。终末期肾衰竭治疗以肾脏替代为主,而其中以血液透析方式应用最为广泛,能够通过弥散、吸附、超滤等原理完成机体的物质交换,清除体内残余毒素及代谢废物,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2]。但血液透析仅能清除小分子毒素,对中分子或大分子毒素物质无法有效清除,致使部分毒素残余。部分患者血透治疗效果不理想,仍需实施辅助治疗以提高疗效[3]。尿毒清颗粒是一种中成药,由党参、黄芪、桑白皮等多味中药制成,具有活血祛瘀、通腑降浊功效,常用于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中,具有一定保肾作用[4]。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尿毒清颗粒联合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炎症指标及肾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86例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34-68岁,平均(52.25±4.68)岁;病程2-10年,平均(5.64±3.45)年;透析时间3-28个月,平均(12.35±4.25)个月。观察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32-70岁,平均(53.46±4.54)岁;病程1.5-9年,平均(5.52±3.42)年;透析时间4-30个月,平均(12.41±4.31)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纳入条件:①符合慢性肾衰竭[5]诊断标准,且已发展至终末期;②血液透析时间>3个月;③具有认知及沟通能力可配合临床治疗;④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条件:①合并恶性肿瘤疾病;②合并严重脏器及心血管疾病;③伴有精神疾病;④入组前3个月有输血史或出血史;⑤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纠正贫血、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治疗,透析仪器为贝尔克formula 2000型透析机,F15聚砜膜透析器,膜面积为1.5m2。使用碳酸氢盐作为透析液,钙浓度为1.5mmol/L,钠浓度为140mmol/L,血流量设置为200-300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透析器及管路均为一次性,每周透析3次。观察组实施尿毒清颗粒联合血液透析(方法同对照组)治疗,使用温水冲服尿毒清颗粒(规格5g/袋),1袋/次,4次/d,连续用药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评估,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肌酐(Scr)及尿素氮(BUN)降低30%及以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提高30%及以上为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Scr、BUN降低20%及以上,Ccr提高20%及以上为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改善,Ccr或Scr增加<10%或未降低为稳定;临床症状及体征未有改善或加重,Ccr或Scr增加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稳定。②炎症指标:抽取患者治疗前后清晨空腹静脉血5ml,离心(转速3000r/min,半径10cm,时间10min)取血清,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③肾功能:取待检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素氮(BUN)、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④不良反应:包括皮疹、头晕、恶心、腹泻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校正检验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炎症指标 治疗后两组hs-CRP、TNF-α、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n=43) hs-CRP(mg/L) TNF-α(ng/L) IL-6(p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5.46±2.18 61.58±6.43a观察组 15.52±2.20±1.57a 38.64±5.76 7.46±3.46a 67.25±8.46 27.65 52.16±5.76a t 0.127 6.678 0.305 4.923 0.424 7.156 P 0.899 0.000 0.761 0.000 0.673 0.000±1.18a 39.02±5.81 5.46±2.18a 66.48±8.39 24.58

2.3 肾功能 治疗后两组BUN、Scr均降低,Ccr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UN、Scr更低,Ccr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肾功能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肾功能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n=43) BUN(mmol/L) Scr(μmol/L) Ccr(mL/min)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7.46±4.52 30.46±7.85a观察组 17.54±4.56±3.15a 815.64±121.25 15.24±102.36a 22.86±6.45 524.61 36.75±9.05a t 0.082 5.185 0.222 4.675 0.136 3.443 P 0.935 0.000 0.825 0.000 0.892 0.001±2.46a 809.86±119.86 12.08±71.45a 23.05±6.51 435.62

2.4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期间血尿、大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未出现异常,且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历史悠久,并将慢性肾衰竭归属于“水肿”“虚劳”等范畴,认为阴阳失调、脾肾虚弱、血瘀浊留为主要病机,故中医治疗主张应行活血祛瘀、通下泄浊、清热解毒、健脾利湿之法[7]。尿毒清颗粒是由茯苓、大黄、黄芪、丹参、车前草、党参、白术等多味中草药制成的一种复方制剂,其中黄芪可健脾益气、脱毒排脓、利水消肿;党参可补中益气;大黄可凉血解毒、泄热通便;车前草可清热利尿、凉血解毒;茯苓可利水渗湿;白术可健脾除湿;丹参可活血通经、祛瘀止痛[8]。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肾、活血祛瘀、泄浊排毒之效。结合尿毒清颗粒药效机制,将其与血液透析联合应用于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治疗中,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BUN、Scr更低,Ccr更高,说明尿毒清颗粒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保护肾功能。分析其原因为,尿毒清颗粒中的大黄能够促进机体内氮的排泄,清除内毒素,抑制尿素合成,降低BUN水平,减少肾脏负担,起到保护肾功能作用[9]。丹参可增强肾小球滤过率,改善肾脏局部血液微循环,增加肾脏灌注量,继而降低BUN、Scr水平,改善肾功能;黄芪可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抑制肾纤维化,保护肾脏。而尿毒清颗粒与血液透析两者联合,能够发挥协同作用,促进机体内大小有毒物质的排出,保护肾单位代谢,控制肾脏恶化进程,发挥保护肾功能作用[10]。

hs-CRP作为一种及时性蛋白,在组织发生损伤后可快速升高,参与机体诸多生理反应。IL-6主要由炎症细胞释放,参与全身炎症反应,是重要的炎性介质;TNF-α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可有效促进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是诱发机体炎症反应的强效诱导剂[11]。而肾衰竭患者机体常因内毒素及微生物等刺激,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释放多种炎症细胞因子,包括hs-CRP、TNF-α、IL-6,而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会使机体形成持续性的微炎症反应状态,并形成恶性循环,增加对患者机体脏器的浸润性损伤[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hs-CRP、TNF-α、IL-6低于对照组,说明尿毒清颗粒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降低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分析其原因为,尿毒清颗粒联合血液透析能够进一步提高清除机体内毒素的效果,减少机体残留有毒物质对单核巨噬细胞的刺激活化,抑制机体内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改善患者机体微炎症状态,调节炎症指标,减少炎症反应对肾脏的恶性损伤,促进肾功能的改善[13]。且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提示两者联合治疗具有较高安全性,临床可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尿毒清颗粒联合血液透析可调节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炎症指标,改善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联合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尿毒终末期肾衰竭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尿毒清颗粒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励志大学生与肾衰竭做斗争,追求自己的梦想
姑息护理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尿毒清颗粒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心理支持
利肠汤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益肾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蛭龙通络胶囊联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