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现状与效应提升研究
——以济宁市为例

2023-02-24 23:06谷绪东
山西农经 2023年22期
关键词:济宁市农产品物流

□谷绪东

(山东济宁高新区柳行街道办事处,山东 济宁 272073)

新时代乡村振兴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集中概括,总体体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社会、组织等方面的振兴状态,最终实现农村、农业、农民的和谐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农村只有实现产业兴旺才能实现其他方面的振兴[1]。

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快速发展,极大促进农村物资的流动,成为助力农村扶贫、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2018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将农村电商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山东省济宁市是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优势明显,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基地、特色农产品基地、淡水渔业和名优畜牧品种繁育基地,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积极借助电商发展,依托互联网销售特色农产品,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与意义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让沟通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赋予了农村经济更顽强的生命力,进而促进了乡村经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等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农村电商的高质量发展对于乡村振兴有着重要作用。

农村电商的发展有助于“产业兴旺”的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离不开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更需要与互联网经济配套的商品销售模式。在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越来越低,农民越来越希望脱离“一亩三分地”的约束,不再固定于农民这一身份[2],所以农村电商的发展有助于农村产业兴旺的实现,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

农村电商的发展促进农村“生态宜居”的建设。农村存在不宜居、“空心化”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员流失,其根本原因是农业经济活力差、就业岗位少,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足。发展农村电商能够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岗位,农民有了经济收入才能安居乐业,才能更好地吸引农村人口回流,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最终促进乡村振兴。

农村电商的发展引领“乡风文明”的兴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农村电商经营者大多是年轻群体,其行为品质、思想意识等水平较高,在农村获得稳定岗位后必然会促进乡风文明的发展,有助于邻里关系融洽、邻里相望风气等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兴盛。

农村电商的发展强化“治理有效”的开展。农村治理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综合素质与民主意识,实现乡村振兴后农村能够留得住人才,农村经济发展能够保障农民生活,形成参与基层治理的意识,优化乡村治理体系,治理有效可谓是乡村振兴的政治基础。

农村电商的发展有利于“生活富裕”的创建。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农村电商的发展带给乡村更多的经济活力,只有农民富裕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条件。

从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而言,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是实现总要求的基础,是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必经之路。

2 济宁市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不足

电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是借助网络进行的商业活动,其本质是促进产品的流通,降低产品流通成本,扩大产品销售范围[3]。然而受限于农村电商从业人员意识、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以及农产品的特殊性,济宁市农村电商发展也面临一定瓶颈,无法支撑农村电商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相关人员对济宁市农村电商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该地区农村电商发展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2.1 济宁市农村电商所需人才供应不足

农村电商发展离不开大量具有创新思维、计算机素养、企业管理、农产品生产的综合性人才。只有在人才的保障下,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工作岗位少、薪酬待遇低以及教育、医疗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导致大部分农村青年人选择去城市打工,农村留守的大多数为儿童与老人,电商发展中缺少新鲜“血液”与劳动力。农村电商发展所需人才供应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商的高质量发展。

2.2 济宁市农村电商所需物流配套不完善

电商的发展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网络、物流、包装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发展水平。例如,许多农村地区虽然已经被快递网络、邮政系统等覆盖,但送快递依然是主营业务,农村快递网点收发快递较少、服务质量不高,仅能满足农村群体网上购物需求,无法满足农产品销售物流需求。

随着农村电商的发展,淘宝、京东等大型互联网企业纷纷建立了淘宝村、拼多多、农村淘宝版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电商的创新性发展,农民可以自主选择平台将农产品在网络销售,但大多数是一些农村手工业者制作的手工产品[4]。真正的农副产品仍然缺少简便专用平台,大多数农村电商只能选择抖音、快手等各类短视频平台销售,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济宁市金乡县的大蒜是全国知名农产品,但销售过程中依然借助传统渠道,主要原因是物流配套不完善、快递成本高,从而影响了农村电商发展。

2.3 济宁市农村电商产品附加值不高

电商的发展让农产品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各地,极大地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从农村电商发展以及品牌建设情况来看,农产品特色产区多,但未能形成品牌化效应,导致农产品销售中产品附加值不高,存在一些不可控风险,影响农民的增产增收。例如,在某地农村电商发展中,主要采用农户与电商合作的方式,农民在收获农产品后,经过初加工与包装将农产品销售给电商,农村电商售出产品后再付款给农户,但是交易成本较高,农民收入没有明显增加。

2.4 济宁市农村电商产品缺乏统一标准

农产品品牌统一管理、制定统一质量标准决定着农村电商发展的可持续性。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电商群体缺乏创新与品牌保护意识,在小作坊生产中没有关注农产品的用药、肥料等情况,很难建立统一标准,对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意识不足,在互联网上销售时会受到各种限制。一旦出现农产品农药残留、化肥残留超标等问题,将会影响农村电商的发展,对乡村振兴工作带来消极影响。

3 济宁市农村电商促进乡村振兴的具体策略

济宁市农村电商的发展对于乡村振兴意义非凡,但存在人员缺乏、配套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在地方政府引导下增加投资,鼓励、引导农村电商的发展,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 增加对农村电商的投资

乡村振兴是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农村电商发展需要政府的强力引导,从而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需要通过增加投资的方式推动地方电商的发展。

首先,在农村电商发展中由政府出台政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地方政府为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顺应农村电商发展形势,应重视电商发展优势,坚定不移地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在实际工作中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可以为电商从业者开展专题讲座,激发他们参与电商创新创业和兴趣和信心。通过各种政策扶持促进农村电商的持续发展,例如出台金融优惠政策,以资金扶持促进农村小型电商企业的发展。

其次,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制约、阻碍农村电商发展的因素。针对广大农村青年远离乡村打工,不愿意回乡创业的现象,政府要强化在农村道路建设、网络建设、新媒体发展等方面的投入,促进农村电商发展[5]。同时,完善开展社交电商活动的条件,给农村电商提供便捷的网络空间,切实提高新农人在农村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社交电商的质量。

3.2 完善农村电商发展配套服务体系

以快递为代表的物流体系工作效率与质量对于农村电商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构建生态宜居乡村的基础性保障。为切实打通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相关部门必须引入更多社会物流企业,在政府引导下构建集统一的集合物流、快递信息、数据查询等于一体的数据平台,探索农村电商物流协同配送机制,打破物流对贫困地区农村电商的瓶颈,实现电商与物流的良好衔接,使得产业链逐渐完备升级[6]。

首先,创新农产品物流方式,提升农产品快递效率。相对于其他产品而言,农产品物流必须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发展农村电商时,要关注农产品物流的高效性,需将配送中心设置在距离农村地区较近的位置,并对其进行统一管理,既要保障农产品物流质量,又要保障运输效率。例如,在物流集散地建立生鲜农产品冷藏保鲜库等[7]。

其次,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物流生态系统,建立以物流信息、物流大数据等为基础的物流系统。引导企业加快建设区域性商品仓储配送体系,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提升农产品物流效率。例如,济宁市任城区为农村电商企业提供集中化办公场所,实行农村电商免收一年房租的政策,吸引多家快递点入驻,提升了农村电商快递效率,降低了农村电商运行成本[8]。

3.3 重点培养创新型新农人,满足人力资源需求

人才是支撑农村电商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只有满足农村电商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才能真正让农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针对农村电商发展中创新型、综合型人才数量不足的问题,相关部门要通过培养人才的方式,提升农村青年电商工作水平;优化农村电商环境,吸引更多青年投入到农村经济发展中[9]。

首先,创建能够满足电商发展的创新型新农人队伍。在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农村电商不再是简单的将农产品上传至网络,而是需要新农人具有一定综合能力,包括短视频拍摄和剪辑、内容创作解说、电商运营经验、物流仓储、线上线下营销等。应通过培养的方式,为农村电商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提供大量的人才,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例如,济宁市金乡县积极发展电商销售,支持培训“乡村主播”队伍30 余个,开展直播活动235 场,销售金额超过3 200 万元,带动当地农民稳定增收[10]。

其次,优化农村电商发展环境。利用农村电商、乡村经济优势吸引网络农业红人、农产品代理商、农村电商专家等加入,壮大新农人队伍规模,优化农村电商从业人员队伍结构,吸引更多青年农民、青年学生投入到农村电商发展中。本地农村青年对地方特色有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乡村振兴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农村电商能更好地与地方农业深入结合,届时将会吸引更多农村青年回乡创业,形成良性循环。

3.4 加强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农产品品牌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提升农村电商发展质量,而且能够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这也是保障农村电商长久发展的基本要求。针对目前农村电商农产品规模小、竞争力弱、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必须强化农村电商品牌化,通过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电商发展。

首先,根据本地特色农产品或者文化特点,注册符合地方特点的地理产品标识。近年来,西北地区许多文旅局长亲自上阵,将地方文化特色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吸引大批“粉丝”后,开展带货活动,对推广地方农产品具有显著作用。例如,新疆尉犁县的何淼局长在微博等平台推广当地葡萄,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其次,可以与地方网络名人合作,带动地方农产品形成品牌效应。济宁市在“电商+农产品”发展的基础上,集中选购优质特色农产品,发挥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第一书记等新生代年轻力量,鼓励其走进电商直播间,为本地特色农产品代言,形成了长沟葡萄、金乡大蒜、邹城蘑菇等多个农产品品牌,通过品牌溢价、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4 结束语

农村电商具有门槛低、投入少、见效快等特点,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民将生产的农副产品通过网络销售,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有效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但是面对农村电商发展中人才缺乏、农产品附加值低以及物流配套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必须发挥政府引导与协调的作用,增加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为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与运营环境,引导农村电商树立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切实以农村电商为抓手,促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济宁市农产品物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山东省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活动掠影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