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技术在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23-03-05 22:36尚天翠
中文信息 2023年1期
关键词:生理学人体实验教学

卫 刚 尚天翠

(1.新疆伊宁卫生学校,新疆 伊宁 835000;2.伊犁师范大学生物与地理科学学院,新疆 伊宁 835000)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功能的学科,教学内容多,需较强空间想象力,但该学科教学内容较为抽象枯燥,不易被学生接受[1]。传统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满意教学效果,需运用PPT讲解、人体标本模型及动物实体解剖等诸多辅助教学措施,但上述措施缺乏形象化与立体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影响其形象思维及理解能力,故医学院校需探寻更为高效教学措施。VR技术具有不受时间与空间约束、克服实验限制及促进教学模式多样性等特征[2],运用到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中,能高度模拟真实世界或想象世界中情景,并将虚拟情景与周围事物实施交互,帮助学生亲身体验虚拟情景中事物变化,进而激发其主观能动性[3]。

一、VR技术

1.概念

该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及人工智能等诸多层面,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各传感器构成的三维信息人工环境-虚拟环境,能逼真模拟现实世界事物与环境,投入到该种环境中,能迅速体验到“身临其境”感,并能亲自操作,与虚拟环境实施交互。该技术是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等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技术将仿真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属于更高级仿真技术;同时,该技术以构建全系统完整性虚拟环境为特征,通过虚拟环境集成与管控为数众多的实体,实体可为模拟器,也可为其他虚拟仿真系统,更多的为计算机。该技术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难点与重点知识,尤其是在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中,运用该技术能帮助学生“触摸”“操作”人体结构,强化交互性,为教学提供良好辅助作用。

2.优势

2.1 改变教学模式

该技术通过教师指导性虚拟实验设计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设计,能够全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助于强化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思考与创新能力;同时,该技术作为一种认知技术,不仅能促使学生通过观察具体实验过程提出问题,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反馈,确保学生能通过屏幕提示逐渐思考与选择,极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人体解剖生理学理解力与掌握程度。

2.2 构建开放性教学环境

该技术能实现教材、方法、时间及空间等层面开放性,促使学生能自行设计与选取实验方式,并为其提供充分发挥想象力空间;同时,该技术可设计以学生探索为主的教学模式,允许其探索与创建虚拟环境,充分发挥其直觉思维技能、创造思维技能及实际创造力;此外,该技术能通过验证型、测试型、设计型、纠错型及创新型等多种形式开展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运用技能及创新技能。

2.3 丰富教学内容

该技术能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可演示繁杂、抽象、远离日常生活经验及不便直接观察的自然过程与现象,有助于全方位及多角度展示科学内涵,从而开拓学生思维能力,进而帮助其将已有知识向新知识转移;同时,该技术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生活中具有时间性、可变性、距离性、抽象性及运用其他方式难以观察的各类现象,促使枯燥、抽象及难懂的学习内容运用生动形象展现出来,从而极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理解能力;此外,将该技术运用到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中,能提升实验过程可重复性及实验结果可鉴别性,并能减少技术水平差异对实验结果影响性,确保学生能高水准完成实验操作,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2.4 改善教学方式与手段

教师通过运用该技术能实现“身临其境”与“自主控制”人机交互,由视觉、听觉及触觉获取“外界”反应,从而开展启发式教学;同时,学生通过运用该技术能实现自我组织、制定及执行实验设计,并通过实施自我评价,开展适应式学习;此外,运用该技术能刺激学生视觉与听觉神经,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2.5 避免资源浪费

该技术不仅能克服实验室器材品种、规格及数量不足或仪器损坏等问题,同时还可以减少购入实验室仪器费用,能够反复使用;同时,该技术能将现代医学中大量教学信息直接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学习与掌握。

3.不足

该技术属于高精尖计算机技术,科技投入与经济成本相对较高,部分配套设备正常运行及日常维护需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并且运用年限存在一定时效性;为确保医学院校可充分运用并确保教学质量,需对该技术信息化平台及设备等实施更新换代[4]。

二、应用

1.教学现状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不仅包含运动状态与空间结构,同时还具有难度较大的数量分析,为提升学生学习效果,需积极调动其形象思维,实验教学为调动学生形象思维有效措施。目前,实验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1)课堂演示法:该种方法是教师参考教学大纲,通过现场演示讲解等措施帮助学生了解实验现象及原理,并熟悉实验流程,全面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内容。(2)实际操作法:该种方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实验活动,教师介绍实验流程,由学生自行操作,教师从旁指导,促使学生全面掌握实验步骤,了解实验原理,并探析实验现象,最后由教师总结分析。上述两种实验教学方式对时间与空间等条件均存在严格要求,且实验室设备有限,难以保障每位学生均能参与实验操作,导致实验教学效果不佳。

2.教学设计

教师需参考教学大纲,并依据教学目标、学生特征、教学资源及预期效果等因素设计教学内容,针对课程要求划分多个项目,每个项目均包含理论目标与实际目标。在实验教学前,学生运用VR技术了解实验流程、原理及内容,在虚拟实验环境中,学生可自行操作各类仪器,并查看实验状况,获得实验成果,针对在实际操作中无法演示的实验,亦可通过VR技术进行模拟;在实验教学后,学生可再次点击网站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师生间可实现即时交流、互动及资源共享,即使学生毕业离校后,亦可通过该种方式学习,实现终身学习要求。运用VR技术进行实验教学,可将静态内容变得动态化,解决繁杂问题,降低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难度,通过立体化模式强化实验教学视觉呈现质量,确保学生能构建立体概念。

3.教学效果

3.1 提升教学效率

人体解剖生理学内容较为枯燥,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导致其无法理解与掌握重点知识,影响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而运用VR技术,可构建人体器官三维仿真模型,展现多层面人体器官模型,有助于学生直观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相关知识。谭慧等[5]比较了56名学生实施传统模拟培训(对照组)与BOPPPS结合虚拟仿真技术教学(试验组)教学评价差异,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技能提高程度为(8.64±1.25)分,独立完成操作为(8.46±1.40)分,了解学习目标与理论知识为(9.64±0.91)分,能够听懂重点难点为(9.75±0.70)分,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为(9.64±0.91)分,授课内容评分为(97.79±4.36)分;对照组学生技能提高程度为(7.75±1.00)分,独立完成操作为(7.29±1.38)分,了解学习目标与理论知识为(9.07±0.94)分,能够听懂重点难点为(8.68±1.91)分,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为(8.61±1.87)分,授课内容评分为(89.46±9.75)分;试验组学生教学评价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冯吉波等[6]比较了179名护理专业学生实施传统教学法(对照组)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混合式教学(研究组)自主学习能力差异,结果显示,研究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32.01±1.89)分,信息能力为(33.53±1.95)分,学习合作能力为(29.79±1.58)分,总分为(95.33±3.35)分;对照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30.82±1.47)分,信息能力为(31.99±2.12)分,学习合作能力为(22.26±3.34)分,总分为(85.07±3.47)分;研究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明VR技术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率。

3.2 降低学习难度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主要观察人体骨骼标本与器官模型,并进行各类验证性实验,因实验仪器有限,致使部分学生无法细致查看人体组织器官,难以掌握教学相关内容,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其解决问题综合技能,运用VR技术能将复杂系统结构实施形象化,有助于全方位展示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辅助教师讲解知识点,提升学生理解能力,进而全面掌握实验技能。宋春雪等[7]比较了150名护理专业学生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与虚拟仿真技术联合智慧职教云课堂教学(实验组)考核成绩差异,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理论知识为(87.76±4.86)分,实践技能为(82.26±6.62)分;对照组学生理论知识为(83.35±4.66)分,实践技能为(79.55±6.24)分;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王小洪等[8]比较了100名护理专业学生实施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对照组)与实体标本与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结合教学模式(观察组)考试成绩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为(76.1±1.2)分,实体标本考试为(81.3±1.8);对照组学生理论考试为(60.4±1.3)分,实体标本考试为(58.5±2.2);观察组学生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9-1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中运用VR技术教学效果较为理想,不仅能降低教学难度,同时还能降低教学成本,强化学生实验技能,有助于培养其实验环节创新技能,进而提升实验教学效果[14-15]。

猜你喜欢
生理学人体实验教学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人体“修补匠”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PBL在《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差分放大器在生理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