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的叙事空间研究

2023-03-06 15:27刘子萌
今传媒 2023年1期
关键词:动画色彩价值观

刘子萌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000)

一、引 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24个字浓缩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央广播电视台发布的系列公益动画短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分别用12个小故事全面深刻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原本晦涩难懂的文字通过大众容易理解的形式表达出来。短片在叙事中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同时,也将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文化展示在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面前。民族文化是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进程中的积累,世界各国人民都在用不同的形式输出本国的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也作为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力量,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取向。

二、动画的叙事空间

首先,动画的叙述需要一个承载故事情节发展的空间环境。程雯慧在 《动画的叙事方法》中曾提到,“动画所述故事的开展离不开一定的空间环境,研究动画的叙事规律就不能回避叙事空间的问题。”[1]这也说明了叙事空间是动画叙事的重要环节,贯穿着故事情节发展的始终,它不仅建构了故事发展的时代背景,为角色的存在设定了特定的画面场景,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现了人物形象的特点。动画的叙事空间与小说、漫画等其他静态媒介的叙事空间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可以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现空间形象。相比较于电影或纪录片等使用摄像机真实拍摄记录的动态媒介,动画的制作技术特性不仅为动画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创意空间,也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增加了张力与活力,使动画拥有独特的魅力。

其次,动画的整体风格大多会受到叙事空间的影响,通过不同的文化背景丰富画面的表现,使各民族的动画呈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比如,中国水墨动画《山水情》运用中国水墨画的语言技法,展现了虚实结合的空间背景,画面中,从烟雾缭绕的群山到涓涓细流都构建起了一个生动巧妙的意境空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与民族的艺术审美[2]。因此,动画的叙事空间可以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民族化进程的切入点,通过叙事空间的构建使民族文化融入其中。

三、叙事空间为民族化风格奠定了基础

动画的叙事是将连续不断的画面镜头,通过蒙太奇的剪辑手法组接到一起,从而达到叙事的效果。动画的每一个镜头都在特定的空间下进行,叙事空间也根据线性叙事的发展更迭变换。动画创作者在有限的叙事时间内,结合叙事空间使动画的叙事更加真实、富有感染力。画面中构建的空间是由动画创作者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创造的虚拟世界,场景具有动画特有的主观性和绘制性的特点,这种主观性意味着画面中的空间元素或许不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只因动画风格需要而进行了主观的创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在构建叙事空间时,就为民族化风格奠定了基础,并通过动画的场景、色彩等构成要素来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场景设计中的民族化构思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通过动画的绘制技术与民间剪纸艺术来表现雷锋形象,这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比如,在 《我们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动画短片之《友善篇》中,以“关心别人,快乐自己”作为全篇的宗旨,将叙事空间设定在某个小区中,通过邻里矛盾的争端引出友善相处的主题。在动画空间的场景设置中,通过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来表现小区公示栏上贴着的雷锋形象标签。在动画短片中,以家喻户晓的道德模范先锋——雷锋为形象素材,通过他助人为乐的事迹来增加场景元素中对友善的隐喻。剪纸艺术是指通过剪、刻、撕、烫等手段在纸、金属箔片、皮革、树叶等材料上进行艺术创作,运用平面造型展现时代精神风貌的艺术形式,具有实用性、时代性与艺术性[3]。在 《友善篇》片头的动画画面中运用了民间剪纸艺术形式,比如,第一个动画镜头选用了借鉴剪纸艺术绘制的莲花和三人同行的小学生,并以对角线的构图形式出现。剪纸莲花纹饰色彩明快,红白两色产生了鲜明的对比,造型天真质朴,体现了我国古代民俗艺术的审美趣味。右上角三个小学生同行的简洁造型,生动地展现了小学生背着书包边走边嬉笑的场景,虽然只运用了平面静止的画面元素,却给人以立体生动的画面错觉。由此可见,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民族符号放置在动画的叙事空间中,不仅有利于构建动画的民族风格,也有利于中国民间艺术的传承。

其次,在场景的建筑设计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动画短片也增加了民族元素。在 《我们的价值观》系列公益动画短片中,画面空间的建筑大多带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比如在 《民主篇》的教室与《文明篇》的博物馆的设计中,都运用了传统窗棂、柱梁等传统建筑元素。其中,《民主篇》的场景设定在一个现代化教学设施丰富的教室中,窗框选取了中国传统窗棂设计元素,上面雕刻的花纹规则地排列着,呈现出一种秩序感与年代感。此外,在 《民主篇》的教室内部与 《文明篇》的博物馆外部设计中,都借鉴了传统宫殿式设计中以木架构为主体的柱梁建筑形式,使叙事空间中的画面充满了民族色彩。

(二)色彩的民族性

各民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不同的色彩表现,通过不同的故事题材、运用不同的色彩来表达影片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的搭配组合上[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以传播中华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为主要目的,在叙事的过程中,运用中国传统色彩构建了动画的叙事空间和民族风格,表达了传统色彩规律背后的文化意义。中国自汉代衍生的“五色观”,以“青、赤、黄、黑、白”五种单色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五色对应五行,“青、赤、黄、白、黑”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由此衍生出五色的象征意义。中国人对红、黑、白、黄、赭的色彩偏好流传至今,在历史传统中色彩根据五方被分为了“正色”和“间色”,五色为“正色”,五色调和的颜色为“间色”[5]。在 《我们的价值观》系列公益动画短片中,主角大头儿子身着橙黄相间的上衣和绿色短裤,身边的小头爸爸身着青色上衣和藏青色长裤,而围裙妈妈则身着黄色上衣搭配青色围裙,这种色彩搭配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大头儿子一家人的上衣均为“正色”即黄色或者青色,而下身均为“间色”;在大头儿子的家中,黄色的出现次数也是最多的,大头儿子和围裙妈妈的上衣颜色,以及房屋外墙、地板砖、室内墙体等空间元素的颜色大多为明黄色。中国人崇尚黄色与农耕文明有很大的关系,自汉代刘邦之后,黄色成为了“正色”之首,曾一度成为皇家才能使用的颜色,清代的 《大清会典》也规定了“皇帝在祭天时必须身穿黄色朝服。”

此外,在短片叙事空间中,传统色彩的另一个特点是色相上的色彩明亮,这也是传统民间色彩艺术所追求的。虽然两种纯度较高的颜色能够产生强烈的对比,但是纯色的对比并不是传统色彩的全部,其中还强调“中和”之道,即在“主色”之中搭配少部分“间色”,并在主色人物出现的叙事空间中将细碎的主色融入其中以配合主色调[5]。比如,在 《我们的价值观》系列动画短片中,大头儿子的上衣选取了橙色作为“间色”,与黄色相互配合;在部分叙事空间中,将黄色融入客厅的颜色中,又使之具有和谐之美。

(三)叙事空间中民族形象的构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国家、社会、公民三个方面,用24个字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形象,《我们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动画短片也将这24个字融入12个故事中,从国家、社会、个人的角度,构建起了多重叙事空间以及通过一个个绘制符号构建起的意象空间。比如,在 《富强篇》中,开篇以一架飞机降落引出故事,主人公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带着爷爷去飞机场接他的朋友,并一起参观了多个中国标志性建筑。在短片中,以天安门、升旗仪式、圆明园、鸟巢体育场、火箭发射、卫星、传统陶瓷、军舰等多个绘制符号,将一个个镜头画面根据叙事顺序组接成一个整体的叙事空间。这些绘制符号象征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与经济科技发展的脚步,其中,利用动画绘制的圆明园提醒着人民要铭记历史;太空卫星、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代表了中国的繁荣富强。此外,在表达富强主题时,通过叙事空间塑造了良好的国家形象,通过画面中出现的绘制符号使观看者建立起了丰富的意象空间,进一步加强了人们的民族自信心。

在 《我们的价值观》敬业篇中,大头儿子的爸爸因医院工作需要而无法回家,随后引出故事的主题——敬业。全篇出现了医生、质检员、教师、列车员、铁路安全员、环卫工人等多个职业,结合叙事空间的设计展现了各个职业中爱岗敬业的人们,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社会才得以正常运转,也正是通过这些绘制符号,建立起了社会的故事背景。

四、结 语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中,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展现离不开叙事空间的构建。在画面场景的设计中,通过传统民间艺术元素构建了动画的民族风格,抓住了传统色彩的搭配规律并将民族文化融入其中;在搭建叙事空间的时代背景时,围绕绘制符号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维度进行了构建,体现了叙事空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的重要性。因此,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将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通过叙事空间传达给观众,传递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猜你喜欢
动画色彩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
神奇的色彩(上)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