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2023-03-06 17:07蒋美玲杜明君陈可欣
天工 2023年34期
关键词:情感化本能关怀

蒋美玲 姜 淑 杜明君 陈可欣

江苏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

唐纳德·A.诺曼教授指出,一个产品真正的价值在于它能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1],因此关注情感化体验在儿童产品创新设计研究中很重要。当下儿童成长面临着各种压力与挑战,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所以研究儿童的情感关怀类产品非常重要。在儿童产品设计中,运用情感化设计能够带给儿童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的愉悦体验,对缓解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有积极的作用。

一、儿童情感需求分析

著名的马斯洛需求理论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和五个层次,两个阶段包括缺失性需求与成长性需求,五个层次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感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2]。

2021 年7 月,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性成就反映了我国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当今社会以及家庭已经可以为儿童的缺失性需求提供足够的保障,但是成长性需求方面却有所缺失。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家庭和学校可能对儿童的学业成绩、竞争能力和社交技巧有着过高的期望,现代社会对于成功和成就的强调给儿童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其次,忙碌的生活方式令家长及抚养者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导致投入儿童的情感需求方面的时间和精力可能减少。最后,现代科技和媒体的广泛普及虽然给儿童带来了新的社交互动方式,但也削弱了面对面的交流,儿童可能更多地依赖虚拟互动,而缺乏真实的情感联系和归属感。

基于以上原因,近年来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频发,情感需求的缺失已成为儿童健康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因此,设计针对情感化体验的儿童产品对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鼓励积极互动、提供支持和指导,可以帮助儿童建立稳固的情感基础,从而为儿童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情感化产品设计理论

情感化设计理论最早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所提出,根据人类的情感需求将设计心理学分为三个层次,即本能层、行为层以及反思层,并且认为在体验真正实际的产品时都同时包含了以上三个层次[3]。本文对儿童产品情感化设计三个层次进行了整体性分析(见表1)。因此,对儿童产品的情感化设计进行以上三个层次的系统考量是有必要的,设计时需要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在三个层次中保持恰当的平衡。

表1 儿童产品情感化设计理论分析

当涉及儿童情感化设计原则时,需要考虑儿童的本能需求、行为反应以及反思能力。本能层的设计原则关注产品的吸引力、安全性和亲和力,以引发儿童的情感共鸣;行为层的设计原则注重产品的功能性、易用性和互动性[4],以激发儿童的参与、学习和表达;反思层的设计原则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性、责任心和创造力,以培养儿童积极的情绪态度和有效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设计儿童情感关怀类产品时,还应该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和发展特点。儿童情感关怀类产品除了需要具备审美性、易用性、趣味性外,还需要帮助儿童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感,提高情感表达能力,并培养积极的情绪和心态,同时需考虑培养其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主性,通过设计有挑战性、启发性和参与性的功能,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决策能力。

三、基于情感化体验的儿童产品创新设计实践

(一)本能层情感化设计

本能层的设计原则是关注产品的吸引力、安全性和亲和力。本能层是诺曼所提出的三个层次中的第一个层次,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人的本能反应。当一件产品被交到使用者手中时,使用者做出的最快速的反应,就是本能层。与本能层相关联的是人体最基本的肌肉,其所做出的反应都是潜意识的反应。而从人的本能层进行分析,可以从人的观感入手,也就是从形、色、声、味等角度入手,是使用者最基础的潜意识的反应。所以,在设计儿童情感关怀类产品时,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儿童的本能层,也就是当一件产品放在眼前时,儿童将会做何反应。

本设计以桌面解压玩具作为设计对象(见图1),其在本能层设计上表现优秀。桌面解压玩具在外观和使用上兼具美观性和互动性。其一,产品采用模块化拼接。儿童喜爱鲜明的色彩,因此使用饱和度、纯度较高的粉色、黄色、蓝色,体块的拼接和颜色的碰撞,增加了与儿童互动的趣味性和亲和力。其二,粉色模块(左)为情绪发泄模块,当儿童感到心理压力时,可以呐喊发泄出来。通过内部零件,将声音转化为跳跃的灯光,根据声音的频率,改变灯光的跳跃。黄色模块(中)为音乐模块,当儿童感到心理压力时,为排解内心的负面情绪,旋转风车,聆听音乐,缓解压力。蓝色模块(右)为感应投影模块,拍击该模块,可开启投影灯。拍击的行为可以排解儿童的压力以及负面情绪,投影灯也可以转移儿童的注意力,使儿童不再困于压力中。通过多种模块与交互方式来缓解压力,并消除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从而使身心获得放松和愉悦。

图1 模块化桌面解压玩具

(二)行为层情感化设计

行为层的设计原则注重产品的功能性、易用性和互动性。行为层的设计其实是通过一些意符来向用户阐述产品该如何使用,在迪特·拉姆斯提出的“好设计的十大原则”[5]中提到“好设计有助于产品的传达”,其指出当进行设计时行为层的重要性。以深泽直人提出的无意识设计为例[6],其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首先对人的行为层进行透彻的研究分析,进而设计出可以让人不假思索就可以使用的产品。所以,儿童情感关怀类产品应当是简单、易用的,并且符合儿童的认知操作和操作能力,避免复杂的操作流程,以便轻松理解和使用。

智能亲子盆栽设计(见图2)在行为层设计上有突出表现,在功能和使用上兼具趣味性和关怀性。其一,通过亲子共同种植的方式来促进儿童的情感发展,用植物生长过程和自然生态激发儿童的种植兴趣,进而培养儿童的责任感、关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其二,智能盆栽设计的核心是结合物联网技术和用户友好的界面,为家长和儿童提供便捷的交互和反馈。通过智能盆栽的传感器和数据收集功能,家长可以实时监测植物的生长状态、土壤湿度等关键指标。这些数据可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或在线平台进行可视化展示,让家长与儿童一同了解植物的健康状况,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此外,亲子互动程序鼓励家长和儿童一起制定种植计划、记录成长历程,并分享彼此的观察和体验。亲子互动能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情感需求,建立更亲密的家庭亲子关系。

图2 智能亲子盆栽

(三)反思层情感化设计

反思层的设计原则关注培养儿童的自主性、责任心和创造力。诺曼教授认为,反思层是设计师在设计中最应该关注的一部分,是在经过思考之后做出的反应与反馈,是设计师必须重视的一个层次。反思层带给人的印象是最深刻的,比如使用一个产品后的心情是愉悦的,那么每次想到这个产品的时候都会产生愉悦感。而当一件产品给人的感觉是沮丧的、是挫败的,那这个产品将会避免使用。

智能宠养机器人(见图3)可以提供儿童情感支持和培养儿童责任心。其一,智能宠养机器人具有宠物陪伴功能,可以真实模拟宠物生命体的动作行为,儿童使用时能直观地感受到机械狗的情感和需求变化,从中收获养宠物的幸福感和照顾其他个体的成就感。其二,智能宠养机器人具有宠物试养功能,通过发出叫声、散发异味、随机排泄等消极功能展示宠物不可控的天性,对想要养宠物的儿童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从而培养儿童的责任感。

图3 智能宠养机器人

四、儿童情感关怀类产品设计的改进建议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儿童情感关怀类产品,如陪伴机器人、情感关怀绘本和关怀玩具等,在满足儿童情感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增强儿童情感化体验的互动性、加强定制化和个性化设计、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首先,增强儿童情感化体验产品的互动性。互动性以创设情境为核心,而且注重情感体验互动,让儿童在实践中学习如何表达和调节情感。对于交互类的儿童产品而言,对交互本身的强调也是一种创新性设计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好的交互玩具必须能激发儿童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吸引儿童的参与,产品应增加更多的互动元素,如角色扮演、问答、讨论等。其次,还需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心理背景、不同情感需求的儿童进行定制化和个性化设计,以满足不同的情感发展需求。要完善儿童情感关怀类产品,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是非常关键的。产品可以设置明显的反馈渠道、建立实时响应的反馈系统,并将数据分析与用户反馈相结合,让家长和儿童可通过产品收集反馈信息或数据,深入了解彼此的表现和进步,以此进一步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性。

五、结束语

事实表明,基于情感化体验的儿童产品创新设计能更好地提升儿童产品整体的趣味性,并能为儿童提供情绪价值,还能通过沟通、情感依赖来缩短儿童与产品之间的距离。设计师要关注儿童心理,以情感化设计为基点,帮助缓解情感缺失对儿童情绪的影响,让儿童在交互过程中获得心理上的慰藉与愉悦。

猜你喜欢
情感化本能关怀
本能的表达与独特的个性
逆本能
吉米问答秀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负情感化设计和它的度
基于情感化的耳机产品设计
情感化在智能家居发展趋势中的影响
情感化在台式电脑设计中的应用
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