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淡与峻烈的相反相成谈
——戴明贤先生的书法艺术

2023-03-06 17:07高夫欢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
天工 2023年34期
关键词:草书书法作品书法艺术

高夫欢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

戴明贤先生的艺术成就不局限于书法一途。他在文、史、哲、艺等领域也有着深厚的造诣,这在今天的艺术界尤为难得。他能将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融合在自己的书法创作中,使自己的作品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思想的深度对话。这种跨学科的知识广度使他在艺术创作中游刃有余,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

一、戴明贤先生独特的艺术风格

戴明贤先生作为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兼文学家,他的艺术创作展现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对比,即“冲淡与峻烈的相反相成”。这种矛盾统一的艺术特性不仅使他的作品独树一帜,而且深刻地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和文学创作的深入理解。戴明贤先生的文学作品,特别是他的散文,通常展现出一种温和而淡雅的气质。他的文字流畅,富含情感,但却不失为一种含蓄、冲淡的美。这种风格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却表现为截然不同的形态。他的书法作品充满力度,显示出一种峻烈雄浑的美感。这种在散文的温婉与书法的刚猛之间的鲜明对比,恰恰展现了他艺术创作的多面性。在书法艺术方面,戴明贤先生不仅精通各种书体,更是形成了独特的书学体系和美学范式。他的书法作品不拘泥于传统,既有遵循经典的庄重,又不乏突破常规的创新。他的笔墨形态个性鲜明,既有传统书法的严谨,又融入了自己对艺术的独到理解,这使得他的书法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此外,戴明贤先生的书法与其文学创作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虽然两者在风格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但实际上,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他的书法作品在借鉴其文学修养的同时,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灵感。这种跨界的艺术实践不仅丰富了他的艺术表现,也使他的作品更加立体生动。在戴明贤先生的艺术生涯中,我们看到了一位艺术家如何在不同领域之间游刃有余,他的书法和文学作品虽然在风格上相反,却又相互成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美学。他的艺术实践不仅是对传统书法和文学的继承,更是对现代艺术的创新发展,展现了一位真正的全能艺术家的风范。

二、戴明贤先生的书法观

戴明贤先生的书法观,深刻地揭示了书法不仅仅是一种书写艺术,而且是一种蕴含深远哲学和美学理念的综合艺术形式。在戴明贤先生的眼中,书法是艺术的“独行客”,它通过人工制作的符号系统表现世界,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他认为书法与国画、戏曲等艺术形式虽然有共同的文化血脉,但在表现手法和艺术内涵上却各具特色,它们共同体现了形式美的极致追求和对客观世界的艺术化、意象化处理。戴明贤先生强调,书法艺术的精髓在于将观念与造型融为一体,使同样的文字内容在不同的书写状态下,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意味和精神内涵。他将书法视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认为形式既是书法的躯体,也是其灵魂。这种观点深刻地揭示了书法艺术的独特性,即通过视觉形式对文字的内涵进行多角度的阐释,从而拓展书法作品的审美价值。在戴明贤先生看来,书法艺术的真谛在于表达和传递内心的情感与思想。他借鉴了韩愈对张旭草书的评价,认为草书是心灵情感的直接表达方式,强调书法创作不仅要从整体观念上抒发心中所动,还要追求作品中“书”与“心”的一体共呈。这种观点反映了他对书法艺术深度的理解,即书法不仅仅是文字的排列组合,而且是一种思想情感的传递媒介,一种心灵与手艺的完美结合。戴明贤先生提出成为一位书法家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对形式美的极致敏感、掌握程式化艺术的表现手段和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他认为,书法家应当拥有独特而丰富的精神生活,以及不断探索新境界的勇气。这些观点不仅反映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见解,也揭示了他对艺术创作的严谨态度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戴明贤先生的书法观为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他的艺术实践无疑为后来的书法家和艺术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三、戴明贤先生书法艺术的内质

戴明贤先生的书法作品,既展示了多样的面貌,又蕴含着深邃的内质。在他的书法世界里,“峻烈”不仅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表现,更深刻地指向了作品的内在精神。在中国传统美学中,通常强调恬适、疏淡的风格,以褚遂良、赵孟頫等为代表,这类书法作品在追求形式美方面达到了极致,注重点画字形的美感,追求技艺的精湛和纸笔的精良。这种风格的书法,虽然赏心悦目,但有时却缺乏深刻的情感震撼力。相较之下,戴明贤先生的书法则显得更加生动深刻。他的书法不仅是一种技艺的展示,更是思想情感的流露。这种风格上的选择与他作为一位作家的身份密切相关。他用作家的心灵来驾驭笔墨,将对人生的感悟融入书法创作之中。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情感气息、一种浓郁的人文关怀。戴明贤先生的书法作品中没有冷漠超然的态度,也没有扭捏作态的虚伪,而是直面人生的复杂多样,展现了真实的人性和情感。另外,戴明贤先生在书法艺术的实践中,突破了传统审美观念。戴明贤先生的作品既不追求风流俊美,也不拘泥于优游逍遥,而是更加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和个性的鲜明展现。他的书法作品,如同他的文学创作一样,体现了对人生深刻的体察。戴明贤先生的书法艺术是他对生活、情感和艺术的深刻体验。他的书法作品既不局限于传统的形式美学,也不满足于仅仅作为技艺的展示。他的作品是他个人精神世界的反映,是他对生活和艺术深刻理解的展示。在他的书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强烈的生命力、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以及一种不断探索和突破的艺术精神。

四、适意之中的冲淡与峻烈

戴明贤先生在书法艺术的实践中,以“适意”为核心理念,展现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书法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展示,更是个人性格和哲学思想的体现。在这个框架下,我们可以看到他作品中“冲淡与峻烈相反相成”的特点,这不仅体现在他对不同书体的掌握上,更深刻地反映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戴明贤先生自号适斋,他的书法艺术追求的是一种顺应自己天性的自在适意。他认为,无论是生活还是艺术创作,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种自然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创作才能达到“澹宕自足”。他在书法集的自序中提到,尽管他对各种书体都有涉猎,但他对草书的钟爱尤为深厚。草书的自由奔放和随性的特点与他的个性相契合,使他在书法艺术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在戴明贤先生的书法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如何将“适意”的理念融入书法创作中。他的书法作品不拘泥于传统,而是展现出一种自由放纵的风格。这种风格在他的行草笔法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即便是在篆隶、甲骨、真书这些相对静态的书体中,他也能以草书的灵动自由来表达,从而使这些书体也充满了生命力。这种对草书情有独钟的态度,让戴明贤先生的书法作品充满了峻烈动感。他的书法不仅是对字形的书写,更是对内心情感的释放。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强烈的情感表达,一种对生活和艺术的深刻理解。他的书法作品既不追求外在的华丽装饰,也不满足于单纯的技艺展示,而是追求一种从内心深处发出的真实声音。在他的作品中,既有草书的奔放自由,也有对传统书法美学的尊重和继承。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更在精神上给人以深刻的震撼。他的书法艺术,正是他个人哲学思想和艺术追求的真实反映,是他对生活、情感和艺术的深刻体验。在戴明贤先生的书法世界里,“冲淡与峻烈”的融合不仅是形式上的结合,更是精神和情感上的深度融合。

五、“表现主义”的书法美学

戴明贤先生的书法美学可以归纳为一种独特的“表现主义”风格,这在他对草书的处理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他的书法艺术深受多位历史书家的影响,但也展现出了他个性化的艺术追求。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对王铎章法布局的学习,祝枝山和杨维桢空间错综和行气茂盛的运用,以及傅山和张瑞图笔法的多变性。此外,黄道周和倪元璐的影响也体现在他强调书写的自然状态和线条的弹性上。戴明贤先生对徐渭的崇拜尤为深刻。徐渭的书法艺术对他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深入临习和揣摩徐渭的《春雨》长卷和草书千字文,从中汲取灵感。徐渭在书法上的成就,可以类比于凡·高在绘画领域和摇滚音乐中的地位。徐渭将悲喜之情在书法中表达到了极致,他的技艺精湛、变化莫测,给后来的书法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戴明贤先生认为,徐渭在书法上实现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这种对自由创新的追求深深影响了戴明贤先生自己的书法创作。在戴明贤先生的书法艺术中,他的表现主义风格不仅仅体现在对传统书法技法的掌握上,更重要的是他如何将这些技法融入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中。他的书法作品不拘泥于传统的规范,而是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他的书法作品中既有峻烈的力度,又有冲淡的雅致,这种对立统一的美学特点使他的书法作品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戴明贤先生的书法艺术是他个人性格、哲学思想和艺术追求的综合体现。他在书法上的探索和实践,不仅是对历史书家技艺的继承,更重要的是他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他的书法作品在形式上多变而丰富,在精神上深刻而鲜明。戴明贤先生的书法艺术,正是在冲淡与峻烈的相反相成中找到独特的平衡,展现出一种深邃且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境界。

六、戴明贤先生书法艺术的生命哲学

戴明贤先生的书法艺术深刻体现了“书如其人”“人书俱老”的传统书法观念。在他的作品中,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的方式,更是一条自我观照和自我认识的路径。这种艺术实践几乎达到了哲学上的“至善之境”,代表了一种生命的成熟态度。戴明贤先生在书法创作中所展现的是一种终极态度,这种态度并非表面上的技艺表达,而是一种深层次内在状态的展现。他的书法作品不仅是字的组合,而是他个人生命阅历、体验和状态的真实反映。在他的艺术实践中,只有当个体的生命达到了清明澄澈、从容自在的状态时,才可能创作出真正有深度和内涵的作品。戴明贤先生本人虽自谓“三不沾”,即不完全沾附于儒、释、道任一教派,但其作品却无疑地展现了儒家的仁心、佛教的悲悯以及道家的超脱。这种生命态度在他的书法艺术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他以原初的儒家态度,即从生活的平实之处修养人格,来进行艺术创作。他平生追慕苏东坡,无论逆境还是顺境,都以一种审美心态来面对生活。熊秉明先生的观点也深刻地影响了戴明贤先生的书法艺术。中国传统士人在“经虚涉旷”后往往会回归到“日用常行”的生活态度,戴明贤先生的书法正是这种平淡却深远、寻常却超拔的智者存在状态的体现。他所书写的杜甫《屏迹》一诗,尤其是“杖藜从白首,心迹喜双清”这两句,恰好反映了他退休后从容恬淡的生活状态。戴明贤先生的书法艺术既展现了他内在的“峻烈”,也体现了外在的“苍翠”。这里的“苍”指的是他作品中风骨遒劲的特质,“翠”则象征着他作品中生机勃勃的气息。这种艺术风格的融合,不仅是技艺上的结合,更是一种生命哲学和情感态度的融会贯通。在戴明贤先生的书法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真正理解生命、情感和艺术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不仅是字的书写,更是一种深刻的生命态度和哲学思考的展现。

七、结束语

戴明贤先生的书法艺术既有草书的奔放自由,又有对传统书法美学的尊重和继承,展现了一种深邃的艺术境界。戴明贤先生的书法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多变而丰富,在精神上也是深刻鲜明的。他的作品展现出一种从内心深处发出的真实声音,不拘泥于外在的华丽装饰,也不满足于单纯的技艺展示。他的书法是他个人生命哲学、情感态度和艺术追求的综合体现,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更在精神上给人以深刻的震撼。在戴明贤先生的书法艺术中,“冲淡与峻烈”的融合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结合,更是精神和情感上的深度融合。通过他的作品,我们能感受到他对生活、情感和艺术的深刻理解,他的书法艺术不仅是字的书写,更是一种深刻的生命态度和哲学思考的展现。戴明贤先生的书法艺术,正是在冲淡与峻烈的相反相成中找到独特的平衡。

猜你喜欢
草书书法作品书法艺术
汉 蔡琰 草书我生帖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书法作品选登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康里巎巎草书谪龙说卷
战“疫”书法作品选登
所谓书法艺术
《阳泉 草书赋》
雄强飘逸的书法艺术
我行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