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的路径探析
——以临沭柳编为例

2023-03-06 17:07岳婉婷临沂大学文学院
天工 2023年34期
关键词:临沭柳编进校园

岳婉婷 临沂大学文学院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的义务教育必修课程不同,“非遗进校园”活动与审美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相结合,有着自己独特的活动组织形式。“非遗进校园”活动立足临沭本地特有的非遗临沭柳编,聚焦艺术核心素养,基于《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和“突出课程综合”的课程理念,从教材、课程和活动三个方面提出了实现“非遗进校园”的有效途径。

一、整合美育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如何做好美育曾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1]美育,作为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教育方针之中加以强调。这给包括美育课程教材建设在内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美育工作带来了生机。而教材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也是教师教学的基础与依据。因此注重美育教材的研究与建设对于美育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明确编写要求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对于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几点要求。首先,教材建设应当“坚持育人导向”。在临沭柳编教材的编写上,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其民族自豪感,让学生能够自主地传承非遗,树立文化自信。其次,教材建设应当“精选内容素材”。教材所选择的内容素材应突出“思想性、时代性、民族性、实践性”。教材的样式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文字形式,要勤于创新,敢于突破,开发“以文字形式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新时代教材样式。教材的框架与内容应突出强调“主题化、生活化、情景化、项目式、任务驱动等”。

(二)丰富教材形态

在娱乐文化盛行的当下,“遗忘”的速度更快、覆盖面更广,民间传统“口口相传”的传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时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当下的文化传承者必须在用好多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提下丰富教材形态,探索新时代教材的多元化模式。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指出艺术教材的建设要“与时俱进,适应数字时代的要求”,并能够“体现直观性、交互性、趣味性”。近年来,“教材+微课模式”的融合出版方式逐渐兴起。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把部分不方便纸质展示的内容和补充拓展的内容以“二维码”的形式附于书中,师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教学内容。

(三)重视美育特质

我国的教育方针中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德育为其他教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美育则起到了动力作用。两者是不同的,教育者应当谨防将美育视为部分德育的观点。尤其是在美育教材的建设上,编写者要坚决抵触只抓德育、忽略美育或重德育而轻美育的观点。[2]因此,教育者应当大力发挥美育“以美育德”的作用,使美育与德育有机结合,从而实现“1+1 >2”的教育效果。

二、强化课程组织

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也可专指某一门学科。[3]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依据,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加强教师培训中的美育因素

为践行新课标理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讲好临沭柳编的相关课程,完善课程设置,学校邀请学科教育专家、民间手工艺人等组建了专业的培训者团队,并展开了相关培训。首先,培训内容要丰富全面,避免“单一化”的培训模式,将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其中,理论知识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和美术学科的文化知识,主要采用直接授课的方式进行培训。其次,教师还要学习柳编的相关知识和编织技艺,通过培训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4],逐步成长为柳编教学的专门教师。

(二)临沭柳编与审美教育的结合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指出,美术学科课程内容包括“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4 类艺术实践,涵盖16项学习内容。以此为依据,将美育与临沭柳编结合起来,构成“非遗进校园”的主要课程内容。

通过“欣赏·评述”,学习临沭柳编的传承发展史和柳编文化相关知识,学会欣赏柳编工艺品,对应“身边的美术”这一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如柳编纪录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造型·表现”,认识平面的柳编工艺品设计图和实物柳编工艺品,对应“多维造型”这一学习内容,为下一环节的动手实践课做铺垫。通过“设计·应用”,教师利用相关视频演示柳编编织技艺,结合在前两个实践环节学习到的知识,学习柳编工艺品的编织,对应“工艺传承”这一学习内容,这也是“非遗进校园”活动中最重要的实践类型。通过“综合·探索”,将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完成临沭柳编“非遗进校园”活动,对应“美术与其他学科”这一学习内容。

(三)“互联网+”教育模式的运用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几乎成了生活必需品,每个人都处在一张无形的网中。各个领域几乎都出现了“互联网+”模式,这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

“互联网+培训”模式主要应用于教师培训。这种培训模式可以解决教师培训过程中培训时间难以统一、培训内容无针对性等线下培训难以避免的问题,满足教师培训的个性化需求。由于受到师资力量和地域文化的限制,“非遗进校园”活动具有较浓厚的地域性特色,大部分学生只能学习到自己所在地区的非遗。如临沭柳编非遗课程的教授范围局限于临沂市内部,在其他地区难以拓展。“互联网+学习”模式便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重视教学活动

活动对学校教育十分重要,它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教学活动”伴随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从概念逐渐变为实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实际教学中。而学校教育也开始逐渐重视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社会文化活动、竞赛类活动等各类活动的开展逐步融入了学校教育的常规之中。通过活动的宣传与推广,打造情景化沉浸式体验方式,让人“身临其境”,而不是“走马观花”而“无心插柳”。[5]“非遗进校园”结合学校教育中的活动,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课内活动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活动教学法将活动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非遗进校园”的课内活动部分,可从课前热身活动和课上随机活动入手展开研究探讨。

1.课前热身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非遗进校园”活动面向的群体大多年龄较小,他们对自己注意力的掌控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从课下的放松休息状态到课上的紧张学习状态的转换,需要依靠教师进行引导。在课前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学生的状态调整到适合上课的状态,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听取教师的讲解。从形式方面,课前热身活动可以采用播放柳编相关视频、请学生讲述柳编故事、介绍柳编编织手法、欣赏柳编艺术品等形式。

2.课上随机活动集中学生注意力

非遗柳编进课堂活动

学生的有意注意有一定的持续时间,年纪较小的学生其有意注意不稳定,容易出现注意力的分散。这时便需要教师及时提醒学生,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教师可以借助随机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此缓解学生课上疲劳的状态,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后续的学习任务。譬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对柳编艺术品的看法,接触或传看柳编作品等。

(二)课外活动

除课内活动外,课外活动也是学校教育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外活动的形式多样,本文主要从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社会文化活动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面向义务教育阶段较高年级学生,该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研究部分内容。在整个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从自身的兴趣出发,以研究者的身份深入了解柳编,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对所学习到的相关柳编知识的印象会更加深刻。从搜集柳编相关资料,到材料整合汇报,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和讨论分享中学到丰富的柳编知识。

2.综合实践活动

除了从理论角度学习柳编文化以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多方位地感受柳编,更全面地接触柳编。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柳编加工厂、柳编艺术馆、柳编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等地,让学生在相应的环境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柳编的艺术魅力。从书面的知识中脱离出来,借助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用更直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补充教学。

3.社会文化活动

在完成柳编技艺的初步学习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文化活动,如举办柳编文化节,让学生参与到柳编非遗的推广中。在向他人介绍柳编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柳编的认识,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社会文化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宣传材料、售卖柳编文创、现场制作柳编产品等,将课堂学习的内容运用于实践之中,在社会文化活动中更好地体会非遗的传承。

四、结束语

从基础教育入手进行临沭柳编文化的宣传教育,是培养新一代青年人对临沭柳编文化的认同感、推动柳编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6]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将目光聚焦于非遗临沭柳编上,依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的相关要求,通过文献检索与实地调研,结合教学实际,探讨出美育教材、课程组织和教学活动三条路径。作为新时代教育者,应当有将非遗融入学校文化教育中的自觉意识,使学生能够扎根本土文化,体验非遗风采。

猜你喜欢
临沭柳编进校园
走出国门的临沭柳编
临沐县人大:一条建议催生的种植补贴
舞龙舞狮进校园
程河柳编 编出农家新生活
乌兰牧骑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拨亮写话那盏明灯
务柳·织柳黄土地上走出的柳编“神话”
传承柳编技艺 弘扬工匠精神
非遗柳编展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