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拓展能力的路径研究

2023-03-07 08:44甘肃省张家川县第二高级中学
天津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教师应高中物理物理

■甘肃省张家川县第二高级中学 王 升

相比其他学科而言,物理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实践科目,对学生思维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既要具备较高水平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要具备较高水准的实验操作能力。但是,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为了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教师往往倾向于一刀切的理论灌输讲解方法,以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大量的物理知识的传授,确保学生在综合考试中获得理想的成绩。正因如此,高中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不仅感觉身心疲惫,还对物理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甚至是严重的抵触心理,不利于高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制约了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物理教师应深刻认识物理教学的重要性,灵活地创新并应用多样化、新颖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在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思维拓展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拓展能力的现实意义概述

(一)实现物理教学的新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再局限于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为此,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不仅要通过多元化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理论知识,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随着一系列教改政策的落地,如五项管理、“双减”政策等,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学校教育已经摒弃了传统做法,并创新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物理内容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以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拓展能力的培养,是实现物理教学新目标的重要保障和基础。例如,在物理课程教学中,往往会涉及一些教学实验,其中,部分实验过程是相对简单的,且操作便捷,学生可以独立进行实践操作。而部分物理实验过程相对复杂、实验过程耗时较长,这种情况下,学生独立完成此部分的实验,显然具有一定的难度。此刻,教师往往会借助网络技术手段,如通过多媒体来直观演示有关物理实验,且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选择是否反复播放多媒体视频,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形成直观的感知,从而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并掌握更广泛的物理知识,对学生思维拓展能力培养大有裨益,无形中实现了物理教学的新目标。

(二)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级人才的基本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正因如此,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既要通过系统的教学实践来引导学生建构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又要通过相关课程教学,并辅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人才的综合素养,不断提高人才的市场竞争力。为此,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学习期间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并实现综合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进而在助力教育改革发展的同时,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拓展能力的有效培养路径分析

(一)举一反三,增强学生物理模型意识

通常而言,高中物理知识点是相通的,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新旧知识迁移教学让学生在新知识理解过程中,以旧知识为切入点,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旧知识的记忆,又能够让学生在物理新知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高中物理问题往往是以某种物理模型进行设计的,这意味着基于此物理模型来设计的问题,在物理知识点上存在一定的共性和规律性,可以相互引用、借鉴学习,从而能够在提升学生物理学习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拓展能力和核心素养。但是,在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绝大部分物理教师倾向于保证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导致其在问题讲解过程中,并不会主动举一反三,学生在遇到同一物理模型的问题,难以下笔解答。学生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是因为他们缺乏较强的物理模型意识,而且思维拓展能力培养不足。针对这种情况,物理教师应注重物理问题的变化,并要采取有效手段来增强学生的物理模型意识,才能让学生在此类物理模型中的不同物理问题练习中,深刻理解并掌握有关物理知识点,由此循序渐进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

例如,在打靶专业练习中,某运动员为提高打靶成绩,把目标从原来的6环提高到了10环,此刻,运动员具体可以通过哪些训练方法得以实现。学生在读题时,往往会表现出茫然的表情,且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会表现出无从下手的情况。针对此类问题,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用学生前期学习过的知识点,并通过多媒体来播放相应的动态图片,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干,在此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此问题来创建相应的物理模型,将本堂课讲授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学生熟悉的案例,可以让学生通过旧知迁移方式来理解和内化本堂课的内容,有利于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思维拓展能力的培养,最终有利于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注重问题分解,增强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一般而言,物理问题中往往包含了多个小知识点,或者说物理问题都是由多个简单的基础问题构成。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此类物理问题的解决存在较大难度,因为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时,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物理概念和知识,但是在问题解决时,往往局限于公式的照搬,这样显然会对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产生制约作用。因此,物理教师应培养学生严谨的物理思维,将物理问题进行分解处理,并将有关知识点进行串联教学,才能在引导学生有效解决物理问题的同时,循序渐进地提升他们的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并有效培养他们的思维拓展能力。例如,在道路上,假设一辆汽车的正前方有一辆自行车,与汽车同向以每秒5米的速度行驶,而汽车则是以每秒15米的速度向前追赶自行车,两车经过多长时间会第一次相遇。在汽车追赶上自行车后,进行刹车,将速度降至2米每秒,那么两车再次相遇需要多长时间?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第一个问题的难度相对低一些,可以通过套公式的方式轻松解决。但是,在第二个问题中,就出现了物理问题中的常见“陷阱问题”,即刹车陷阱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学生仅套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显然是难以获得正确答案的,此刻,学生需要进行思维拓展,对问题中汽车减速到零的时间进行分析,这段时间是分析车辆做匀减速运动,还是匀减速运动的同时存在中途静止问题,这是解决第二问的关键,也是问题思考严谨性的重要体现。因此,物理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时刻具有严谨的物理分析思维,不得忽视任何一个条件,才能帮助学生有效解决物理问题的同时,培养他们严谨的物理思维,进而才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

(三)发散思维,强化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新型教育环境中,物理教育任务不局限于理论知识讲授任务的完成,更为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物理教师应重视和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才能确保学生在进行物理问题分析时,能够深挖问题中的隐含条件,并清晰梳理问题和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而才能由点到面地进行发散思考,了解物理问题中的一般规律和思维,才能促进学生建构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最终能够在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例如,人乘船时以每秒0.2米的速度匀速向前运动,假设人以每秒10米的速度,从船头匀速走到船尾,并且船的长度是5米,人的体重为50千克,船的重量为150千克,在人移动的时间内,人的位移、船的位移分别是多少?基于问题解决方法角度考虑,学生可以尝试利用多种方法进行讲解。针对此情况,物理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进行思考,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深度分析,如以人和船为参考系数进行分析;以水面为参考系数进行分析。这样既可让学生深刻认识题干,并从多角度来解决问题。为此,在解决物理问题时,物理教师应鼓励学生针对同一个问题,从多角度探寻解决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总之,在物理教学实践活动中,为有效培养学生物理思维拓展能力,教师应注重零散物理知识的整合,以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让学生在每一章节知识学习结束后,能够自动进行知识延伸,这样即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发学生的联想,循序渐进地完整物理知识网络体系,从而能够在建构高效物理课堂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

(四)引导学生合理质疑,激发学生的思维

疑虑产生是学生思维创造的开始,也是学生思维拓展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纵观整个物理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其是一个不断质疑、不断创造的学科。为此,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应引导学生合理质疑物理现象,并且要鼓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才能让学生不断发散思维并进行创造,以期在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上,能够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不断强化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促使其自觉地参与物理学习活动,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理质疑,这样才能在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思维拓展能力。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有关知识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合理质疑,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进行实验演示,如静止的玩具小车,在用力推后,小车会进行运动,而撤掉推力之后,小车就会停止运动,结合此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得出错误结论:力是静止物体运动的根本原因。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此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探究此结论的疑点,从中发现“摩擦力”这一关键因素,由此帮助学生对结论进行完善,并得出“力可以改变物品运动状态”的结论。同时,在此结论基础上,总结出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会改变初始的运动状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总之,整个探究学习过程,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地独立分析、讨论中,进一步发散自身的思维,这样即可在高效实现物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有效培养学生思维拓展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思维拓展能力的培养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应用,举一反三,从增强学生物理模型意识、引导学生合理质疑,激发学生的思维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物理知识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

猜你喜欢
教师应高中物理物理
只因是物理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我不是教物理的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