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大会》的文本特征与受众契合

2023-03-07 02:02刘腾雪
视听 2023年9期
关键词:大会受众文本

◎刘腾雪

《脱口秀大会》是一档脱口秀竞技节目,自2017 年开播以来一直深受观众喜爱和追捧,如今已经成为一档现象级的综艺节目。《脱口秀大会》第五季节目延续之前的辉煌,截至收官当日,其正片有效播放量达4.7亿次,相比于第四季的3.62亿次增加了1亿多次。该系列节目已经慢慢成熟起来,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作为一门语言艺术,优质的文本内容是其成功的关键。《脱口秀大会》第五季的冠亚军分别由注重文本创作的呼兰和鸟鸟获得。本文以2022年播出的《脱口秀大会》第五季为切入点,分析节目的文本特点与受众需求之间的契合之处,为同类型的脱口秀节目提供参考。

一、《脱口秀大会》的文本特征

社交媒体中的文本意义丰富多样,且不易界定其准确含义。在《脱口秀大会》的场景下,文本的含义包括节目话题、脱口秀演员的话语表达,以及为品牌方创作的广告文案。①

(一)节目主题多元,贴近生活

《脱口秀大会》基本每期都会确定一个主题,脱口秀演员通过自己的视角和亲身经历向观众传递观点。节目的话题内容取材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探讨的内容并不是严肃深刻的宏大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事物,话题涉及婚姻爱情、工作职场、人际交往、外貌焦虑等方面。在脱口秀纪录片《“见笑”——笑有引力》中,编剧说节目话题并不是随意设置的,而是根据社会生活的启发,选取几个备选话题,让脱口秀编剧进行文本内容创作,然后在线下“开放麦”进行表演,根据观众的反馈确定最终的节目话题。《脱口秀大会》第五季中有两期节目的话题分别是“躺和卷,怎么选?”“退网吧,我累了”,就是针对如今各行各业的竞争压力以及乱象丛生的互联网现状的思考。鸟鸟的犀利吐槽“营造了一种好像我们有得选的假象”,道出了打工人的无奈;孟川对考公考研现状的讲述,引起了众多努力拼搏人士的共情。

《脱口秀大会》的参赛选手不仅有程璐、王建国等专业脱口秀演员,更有来自各行各业、拥有不同生活经历和学历背景的跨界选手,由此形成一种“老将宝刀未老,新人层出不穷”的脱口秀演员阵容。素人脱口秀演员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他们讲述的内容更加贴近大众的生活,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比如,鸟鸟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学做饭的经历,极具画面感,引起了很多初学做饭者的共鸣。

(二)话语表达多样,喜剧雅化

脱口秀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具有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脱口秀演员由于拥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表演风格,从而使这种喜剧形式以一种雅化的方式加以呈现。《脱口秀大会》除了有“正话反说”和“谐音梗”这两种被观众熟知的、符合中国传统语言习惯的语言形式外,还有许多新的表达方式,比如“漫才”“音乐脱口秀”“one-liner”“call back”等,节目将具有深度的文本内容与多样化的表演方式融合起来,呈现出一个个精彩的表演。

在往季节目中,“call back”的表达方式更多的是在一段表演中起到前后呼应的作用。在第五季节目中,“call back”一个比较突出的表现是在不同期,甚至是不同季表演中的呼应。这种表达方式不仅表现了文本内容的深刻性,还给予观众一种陪伴感。庞博在第五季第一期节目中说到蔬菜盲盒的段子,表示自己遭到了“报应”,因为他在第四季节目中说“蔬菜这种东西是不可能有盲盒的”。邱瑞在半决赛中说王涛是自己的女朋友,以一句“谢谢王涛,我是邱瑞”作为表演结尾。在第四季节目中,邱瑞的表演多次提到了王涛的名字,但是没有说出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少观众都以为“王涛”是他编造的名字。在邱瑞获得决赛第四名并发表获奖感言时,舞台大屏幕展示了他最想说的话也是“谢谢王涛,我是邱瑞”。

《脱口秀大会》的文本内容通过尖锐的观点,直接击中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让观众在欢笑的同时,也能对节目的文本内容进行反思。经过四季的积累,《脱口秀大会》已经拥有了较为固定的受众和坚定的粉丝群体,他们也会对节目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录制的时候,现场观众可以通过笑声和投票来对脱口秀演员的表现做出反馈,网络上的观众可以通过弹幕和微博的热搜来获得演员的反馈。这是一种双向性的反馈,脱口秀演员在得到反馈之后,会将观众的反馈内容巧妙地融合到自己的文本创作中,在表演中将更新的文本内容传达给观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和语言形成了一个闭环,从而产生了一种良性的互动。例如,在节目播出过程中,有观众发表“就没有人骂小北吗”的弹幕内容,小北在之后的表演中将该弹幕融入自己的文本中,以幽默的方式引导观众发这样的弹幕。

(三)广告文案与节目内容互相反哺

在《脱口秀大会》中,文本的呈现除了表现在脱口秀演员对特定话题输出自己观点的内容表演中,还表现在将广告文案潜移默化地融入文本内容中,以及定制化、生活化、幽默化特征的场景式广告。

在这个“流量为王”和“眼球经济”的时代,高热度背后代表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所以,很多广告公司都会利用一些热门的综艺节目来提高自身品牌知名度。《脱口秀大会》除了像大多数综艺节目那样由主持人在节目刚开始时以传统口播形式播报硬广告外,还通过脱口秀演员将广告文案融入自己表演的文本中。在观众聚精会神地收看节目时,制作方将广告文案悄无声息地穿插其中,既出其不意,又毫无违和感。这样既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满足了广告客户的需求,让节目有充分的资金基础对广告商形成反哺,同时将广告文案融入文本之中,又能为脱口秀演员的文本创作提供素材。例如,在第五期主题赛“退网吧,我累了”中,当讲述高中同学沉迷网络游戏而妻子不给做饭该怎么办时,王建国说“用心拌”,由此巧妙地引出海天拌饭酱广告。

经过前四季的铺垫,《脱口秀大会》第五季在广告传播方面也不断追求创新,从以往单一的硬性广告转变成了生动、个性化、幽默的情景式广告。在第五季第六期节目的场景式广告中,步惊云教何广智学会甜,何广智以当时爆火的“爱你哟”进行表演,以及利用他形似周杰伦这一外貌特点,模仿周杰伦“哎哟,不错哟”的动作表情,从而引出步惊云让何广智自信做自己的理念,与益达无糖口香糖的理念不谋而合。这些富有生动个性的演绎片段和故事情节,为广告文案增添了几分趣味,也能让观众通过这种场景化的演绎对品牌所传达的理念形成更深刻的印象,从而更加认可该品牌形象的塑造。

二、《脱口秀大会》的文本与受众需求的契合

第五季节目的理念由“每个人都能说五分钟脱口秀”改为“每个人都能快乐五分钟”。理念的转变表现了节目对受众的迎合,节目视角从台上转移到了台下,更加贴近观众的生活。节目的文本迎合了受众在快节奏、高压力生活状态下解压的需求,私密性的内容迎合了受众的好奇心理,温情内容引起了受众的情感共振。

(一)快节奏内容满足受众减压的需求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人群中普遍弥散着焦虑、紧张的情绪,因此,大众需要轻松愉悦的综艺节目来排解心中的不快。而《脱口秀大会》正是让人短暂忘记焦虑、享受快乐的节目,每位演员在短短五分钟的表演里既需要以幽默的表达方式传达自己的观点,又不能使文本内容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媚俗化。因此,节目对文本的创作具有非常高的要求。作为一档现象级综艺节目,《脱口秀大会》的成功已经让“吐槽”变成了一种强势发展的网络文化,这种调侃的处事心态和语言表达方式也为人们面对生活压力和困境提供了一个宣泄口。

《脱口秀大会》第五季冠军呼兰的文本所具有的内涵和深度,不仅让其他脱口秀演员心服口服,也让观众赞不绝口。在主题赛“躺和卷,怎么选?”中,呼兰爆出金句“躺有躺的价格,卷有卷的价格”,道出了打工人的辛酸,他也成为打工人的互联网嘴替。亚军鸟鸟的文本创作也非常出色,结构完整,爆梗不断,“中悲大悲超大悲”的段子炸翻全场并登上微博热搜,搭配她不紧不慢的表演形式和她个人的社恐标签,很容易让人把她和她的创作连在一起,毫无违和感。

新媒体时代,人们时刻被裹挟在巨大的信息洪流中,碎片化阅读成为大多数人日常阅读的方式。基于此,《脱口秀大会》与时俱进,捕捉时代痛点,契合现代人的阅读和观看习惯,在文本的写作上主张叙事内容的碎片化,用一个个小段子构成一场完整的脱口秀表演,向观众传达不同的观点。相较于长篇大论需要层层逻辑推进的演讲来说,脱口秀的节目风格和文本写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观众的观看压力,轻松欢乐的氛围贯穿节目始终。不同演员的表演基本没有关联性,除了在腾讯视频播出的完整节目内容之外,节目组还将一个个表演剪辑成短视频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播出。如此一来,没有大量闲暇时间的观众可以观看剪辑的短视频,看完完整节目的观众也可以对感兴趣的精彩内容进行反复观看。

(二)私密性内容迎合受众的好奇心理

每个人都具有窥私心理。如今互联网便捷、快速的特征,再加上注意力经济的影响,为大量的群体性窥私行为提供了便利。《脱口秀大会》能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一方面是因为它能给观众带来一种解压的乐趣,另一方面是因为它能从某种意义上迎合观众窥探隐私的欲望和好奇心。

《脱口秀大会》揭示了脱口秀演员的私人生活、内心世界等方面的内容。比如,何广智把住进“72平方米大房子”的体验讲出连串笑点,邱瑞的“三块九防滑拖鞋”引得现场笑声连连,这些生活化的描述不仅满足了观众对于脱口秀演员生活的好奇心理,也拉近了脱口秀演员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节目中有一些脱口秀演员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他们在节目中分享行业内幕、行业趣事和工作经验等内容。比如,第五季新人、曾经是海军的毛豆在节目中讲述自己在去索马里护航的战舰厨房里卤大肠;脊柱科医生曹鹏提起“脑化指数”,说人的脑化指数比大象还要高。这些趣事和专业知识满足了观众对于行业内部信息的好奇心理,同时也向受众普及了一些专业知识。有的脱口秀演员在节目中分享自己的个人隐私,如恋爱经历、家庭背景等,这些内容能够让观众更加了解脱口秀演员的真实生活和个人习惯。

部分观众较为关注脱口秀演员的婚姻状况,以此满足八卦心理。思文的回归无疑是第五季最大的亮点。思文和程璐在第三季节目播出期间离婚,之后思文中途退赛,也没参加第四季节目,她在第五季的回归引发了观众的期待。在第五季节目的集结篇中,第四季的前七名选手(冠军周奇墨未参加第五季节目)没和其他选手出现在同一场合,王建国的一句无心口误“前六没来,前七(妻)来了”当即引发哄堂大笑,激起了观众的八卦心理。在第二赛段,思文和程璐同组竞争,更让观众充满了期待。二人离婚后,节目中关于离婚的文本内容也频频出现,满足了观众的窥私心理。

(三)温情性内容促进受众的情感共振

脱口秀诞生之初并非简单地为笑而笑,并不仅仅为了取悦观众而存在,而是伴随着对社会、生活的关切和思考。《脱口秀大会》第五季以“每个人都能快乐五分钟”为理念,在让观众哄堂大笑获得身心愉悦的同时,也能引发观众对相关话题的思考,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从第一季一直陪伴观众到第五季的庞博,在第五季依然能拿出“18 岁的我自己”这样令人感动的段子。观众被他的真诚和阳光深深打动,瞬间回想到了18 岁时的自己。

对于《脱口秀大会》这档喜剧节目来说,疾病、死亡等沉重话题是很多脱口秀演员不敢触碰的话题,因为很容易将场子冷下来,令节目氛围变得沉重,往季节目也从未涉及死亡这一话题。然而,在第五季节目中,杨笠和小佳都讲述了父亲死亡的内容。在第八期,小佳的脱口秀主题直面死亡。段子里的那对父子很普通。小时候,儿子挨爸爸揍就满村子跑。儿子上了大学,爸爸开始天天发微信,“你知道曾经好严肃的人突然间对你撒娇示弱的感觉吗,太变态了”。后来,爸爸老了,走路也开始慢悠悠,他调侃儿子,“你看我越老越像你了”。再后来,爸爸去世了,儿子在他去世两个月后收到他提前订的柚子。本该感动的时刻,朋友却玩起了谐音梗:“这就像爸爸的爱,欲言又止(柚子)。”小佳一面讲述着死亡,一面用幽默消解着死亡的沉重感。表演完之后,李诞问小佳:“有没有担心过这篇稿子的效果?”小佳回答:“之前准备了两篇稿子,一篇角度偏向观察,这篇讲述死亡,我权衡了一下,如果这轮有可能被淘汰的话,那么就讲死亡这篇。国内很少有人会直接谈及死亡,大家都有些害怕、有些不敢,那么我在这个舞台上讲,就会有意义。”说破无毒,真正释怀的人才能以讲笑话的方式陈述自己的伤痛,当我们真正打开心扉的时候,才是我们可以诉说痛苦的时候。

用笑点去抨击痛点,用喜剧与生活和解,才是脱口秀节目的最大“笑点”。《脱口秀大会》第五季让丰富的社会议题和斑斓的社会景观进入到了节目现场,多元选手尤其是残障选手的加入,比如有身体缺陷的小佳和视障人士黑灯,他们的讲述不是为了博取大众同情,而是让观众了解到他们内心的所思所想,向观众传达一种积极面对困难的生活态度,使节目更加具有温度和包容性,让观众看到人和人之间的温情包容,以及互相之间的认可。

三、总结与反思

《脱口秀大会》已经播出五季,它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一群具有创新力和拼搏精神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纵观第五季的10 期节目不难发现,节目的文本内容存在着过度娱乐化、媚俗化以及内容同质化的问题。

一是过度娱乐化,出现庸俗化内容。《脱口秀大会》因浓厚的娱乐倾向而与传统形式的脱口秀有所不同,有些内容缺乏主题本身所反映的深度,观众和评委的关注点往往在于段子是否好笑或者表演形式是否跳脱,而有些脱口秀演员为了迎合这一心理,呈现了很多缺乏深度和过度娱乐化的内容。节目中频繁出现的离婚梗以及脱口秀演员之间的内部梗,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老观众的审美疲劳,以及新观众的疑惑不解。这对于脱口秀的发展和普及不利,如果不加以干预整改,节目只会慢慢走下坡路。

二是文本同质化,缺乏创新性内容。每期节目内容虽然都紧随时事,迎合观众的需求,但是存在着内容同质化的问题,如徐志胜总是以外貌和“脱口秀鹿晗”为中心进行创作。脱口秀等语言类节目需要持续的内容输出能力、新颖的观点和话题,这离不开专业的训练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如果仅仅通过“炒冷饭”、蹭热点的方式,可能会让受众产生审美疲劳。前几季《脱口秀大会》中抛出的一些争议较大的观点,比如杨笠的女性议题,以及程璐和思文的离婚梗,在第五季中仍然换汤不换药地呈现给了观众。

《脱口秀大会》作为一档语言类节目,从长远发展来看,仍然是文本内容本身的创作,有笑点、有观点、有内涵的文本才是观众真正需要的优质内容。因此,要进一步精细化文本内容,坚持文本创新,将文本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不断挖掘精辟、犀利、有深度、有价值的话题。与当下的受众情绪产生共鸣,诞生特别犀利的表达,将文本内容与受众的媒介期待进行巧妙的契合,这是每一季节目最应该花费精力的地方。

注释:

①窦雯.社交媒介语境下脱口秀节目文本认同的传播路径探析——以《脱口秀大会》为例[J].视听,2022(06):69-71.

猜你喜欢
大会受众文本
WAIC与WIC大会简介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声讨大会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大会选举
用心感动受众
第39届ISO大会撷英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