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纬之间》看如何用纪录片讲好产业发展故事

2023-03-07 02:02刘如良
视听 2023年9期
关键词:经纬轻纺城柯桥

◎刘如良

2022 年是中国轻纺城冠名30周年,由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融媒体中心等单位创作拍摄的产业发展题材纪录片《经纬之间》(上、下集)于2023 年2 月18 日在央视二套播出。这部纪录片通过大量的现场采访同期声,向世人介绍了中国轻纺城由小到大,逐渐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纺织品集散地的辉煌历程,生动描绘了勇于发扬“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的创业者群像。笔者认为,真实性是纪录片创作的核心原则,故事性是增强纪录片可看性、吸引力和传播力的有效手段。就介绍产业发展的纪录片而言,追求视觉传播符号与听觉传播符号的有机结合,是让作品体现出与众不同创作特色的有效路径。

一、通过现场采访,反映创业艰辛

我国的纪录片已有60 多年的发展历史,始终与国家和社会同步共进,记录时代的影像文本已成为回望中国现当代历史的重要窗口。①纪录片讲述的是真实故事,对象必须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人和事。用平民化的视角进行叙事,能够增强纪录片的贴近性。《经纬之间》一开头就用讲故事的话语进行叙述:“浙江绍兴,一个叫作柯桥的古镇,乌篷船载着布商而来,自发形成了一百多米长的水上布街,布街聚成了集市,集市变成了市场,市场发展为城市。30年前,它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中国轻纺城。今天中国三分之一、全球四分之一的纺织面料都在这里交易。这是一个大时代的故事,也是无数普通人的故事。”

中国轻纺城的前身是柯桥轻纺市场,开始只是个单一的纺织品交易场所,目前已成为硬件设施齐全、交易环境良好、管理服务到位,内贸外贸、线上线下、上游下游一体化的现代市场综合体,并朝着品牌营销中心、创新孵化中心、供应链金融中心的方向转型。这部纪录片之所以取名为《经纬之间》,首先是寓意中国轻纺城的产业形成和发展由经线与纬线交织而成,其次是寓意千千万万的创业者一直在编织安居乐业、走向世界、追求美好的中国梦。

英国纪录片运动创始人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片是对真实的创造性的诠释”,其中的“创造性”是指在真实发生的基础上加之故事性的修饰。②《经纬之间》采用跟踪纪实与写意再现相结合的方式,以小人物口述宏大题材,一丝一缕,牵连古今中外;一针一线,关乎国计民生。为了拍好该片,绍兴市柯桥区融媒体中心的创作团队与浙江佳平影业合作,先后跟踪采访和拍摄了200 多位创业者,收集了大量鲜活案例,积累了500 多个小时的画面素材,最终精剪出了上下两集的4K电影工艺版本。

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进程中,纪录片除了承担宣传和教化作用外,更多的应该是对“人本位”进行探索,这既有突出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也能够通过人物故事的讲述,带给观众思考与启迪。③纪录片要通过真实情感去感染观众,丰富的采访同期声可以直观地展示人物,精练的解说可以补充画面和表达抽象的观点,而用大量同期声来讲述故事则能够增强纪录片的生动性。《经纬之间》通过大量现场采访,请众多人物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诉说创业的艰辛。

讲好人物故事是纪录片创作的重点之一。《经纬之间》中有一位自2006年就在柯桥创办公司的布商,他虽然经历了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近3 年的新冠疫情,但仍对中国轻纺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他说:“有了产品交易平台后,布艺生意发展得非常好,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辐射到东南亚甚至全球,许多客商都来进货。我这个展厅人最多时每天有一二百个老外在选购产品。这仅是个缩影,其实柯桥每个地方都是这样欣欣向荣。”有位已年逾八旬的老布商对记者说:“我一直认为,柯桥能有今天的发展,不一定是它的区域优势,而是人的原因。柯桥人能包容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柯桥是建在一块布上的城市,我们有这么勤劳的人在这里,有这么大的市场,有几万个懂得外贸的人,以后会更加好。”

采访同期声、画外解说、现场音响是纪录片的三大听觉传播符号,其中边拍边录的同期声因自然而逼真,能够还原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给观众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虽然《经纬之间》的画面语言非常丰富,但只能展示现状,在回顾往事时则用的是资料镜头或者图片。用声音进行描述和表达,能向观众传达许多过去的信息。在《经纬之间》中,采访同期声非常丰富,并且始终贯穿全片。这些同期声既描述了创业者的艰辛,弥补了因年代久远而难以用画面表现的不足,又反映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对于增加作品的信息量、增强作品的感染力都产生了明显效果。

二、通过时空跨越,优化全片结构

纪录片的结构如何,关系到能否讲好真实的故事。这既取决于创作者对拍摄素材的取舍,也受制于创作者对作品的精心谋划。纪录片要优化叙事结构,就必须注重情节的展开和细节的刻画,通过设置悬念和戏剧冲突,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经纬之间》以人物故事为核心,采用集锦单元剧结构,围绕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坚持戏剧化、年轻态的叙事风格,叙事手段独特。中国轻纺城的冠名已有30 年,需要讲述的产业发展故事很多,因此《经纬之间》的结构是浓缩性的,实行的是主线和辅线的交叉叙事。主线是现在进行时,讲述2022 年中国轻纺城面对新冠疫情冲击、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严峻挑战,攻坚克难、砥砺前行;辅线是过去进行时,回望30年来绍兴柯桥如何从“水上布街”发展成为“国际纺织之都”的传奇历程。无论是通过主线还是辅线叙事,作品都突出了核心人物在不同时间节点的故事片段。

最常见的纪录片结构有两种:一是凸显纪实主义美学特征的顺序安排,就是以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时间为主线;二是用蒙太奇手法组接的非自然时序安排,通常借助逻辑性的推导,或行为主体追溯式的认知活动带动“视域”推进。④优秀的纪录片都离不开合理与完整的结构,这需要视觉符号与听觉符号来搭建。中国轻纺城冠名以来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纬之间》的时空跨度虽然比较大,但结构自然合理,叙事平稳顺畅。这主要得益于全片的叙述以采访同期声为主,以画外解说为辅。同期声和解说把一个个故事串起来,推动了情节的展开,增强了整部作品的历史纵深感。

纪录片的结构是创作拍摄者对素材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视听状态,要合理安排纪录片的结构,就必须在一个具体的框架下进行流畅叙事。《经纬之间》属于客观记录式作品,创作者基本上已融入记录对象的生活环境之中,不干涉拍摄对象,解说词也不多,因此该片呈现出一种非常自然的本真状态。虽然任何题材的纪录片都离不开创作拍摄者的主体意识,但这种意识需要借助具体的人物和事件来反映。选择哪些人物和事例,直接关系到作品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完整性。《经纬之间》的结构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即通过对典型人物的采访来介绍典型事件。

纪录片跨越时空叙事,需要优化的结构来支撑。如何优化纪录片的结构,不同的题材有不同的做法,但大多是把松散的素材进行合理排列,通过安排矛盾冲突、悬念设置、情节展开、细节刻画等手段,逐步向观众讲述完整的故事。《经纬之间》的创作者把创业者作为讲好纺织产业这个故事的主体,让他们讲述亲身经历,以此回望中国轻纺城30年的发展历史。作品采用的是“串珠式”叙事结构,就是由不同的讲述者把中国轻纺城冠名30年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典型事例像珍珠一样串起来,通过微观的视角来传递宏观的信息和理念。

纪录片的叙事结构除搭载内容外,还可以通过对视听符号的科学排列,凸显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这既是一个完整的记录过程,更是创作者对素材进行筛选的结果。因此,创作者在客观陈述事实的基础上,也有可能掺入自己的价值理念与审美倾向。不同题材的纪录片有不同的框架结构,科学合理的框架结构既可以有效反映事件发展的全过程,也可以有效展示片中各个代表人物的心路历程。

在时空叙事方面,《经纬之间》主要体现为对中国轻纺城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观念的现代跨越。时间是线性的,基本存在形态是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纪录片要复原过去时态,通常是把荧屏时间和真实时间进行故事化的对应,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能体验到比较完整的时间逻辑。而不同类型的空间相互交错,则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趋向。列斐伏尔曾在《空间与政治》一书中对都市空间的中心与边缘性进行过探讨,认为空间不只独立于主体之外,而是汇聚了主体性与客体性、真实与想象、抽象与具象、可知与不可知、重复与差异、意识与无意识等。⑤《经纬之间》不仅有地理空间的交错,还有宏观空间与微观空间、现实空间与历史空间、生活空间与心灵空间的融合审美。

三、通过典型事例,凸显重大主题

主题宏大而深刻的纪录片,在叙述时应努力避免说教式的故事讲述、脸谱化的人物展示、鸡零狗碎的内容呈现,要通过对典型事例和鲜活人物的介绍,以小见大地来凸显重大主题;要从国家战略维度、历史演进维度、经济社会发展维度、民生福祉维度、中华文明维度、全球协作维度来思考主题。⑥通过典型事例进行故事讲述,在回首往昔、立足当下的同时展望未来,是《经纬之间》的主题诉求。《经纬之间》作为地域题材纪录片,在讲好一个产业发展故事的同时,既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传播了区域特色文化,又立体化地展示了区域形象,对内可以形成凝聚力,对外可以扩大影响力。

纪录片在表达主题时,并没有像专题片那样直接,而是通过画面、人物采访同期声、解说等来不动声色地影响观众、感染观众,其手法是潜移默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⑦在中国轻纺城的发展历程中,不同背景的人在奋斗并追逐梦想,无数个家庭在代代传承,由人而家、由家而城。《经纬之间》以中国轻纺城及其背后的纺织业为中心,全景记录和回答了当前中国纺织业如何成为最具有全球竞争力产业的问题,系统地展示了柯桥“市场+产业”的独特发展之路,在国际贸易面临巨大不确定性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轻纺城市场群实现纺织品成交总额2501.76亿元,同比增长6.96%;网上成交额为809.13 亿元,同比增长15.31%。新注册市场主体6262家,净增2632家;新注册企业1902家,净增1167家。如今,中国轻纺城已进入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体+数字”双向并进、“国际+国内”双向循环的新阶段。《经纬之间》讲述的是中国轻纺城冠名30年来发展和创新的柯桥故事,折射出的是中国纺织产业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的时代精神,弘扬的是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演进、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拓展的重大主题。

纪录片的主题通常是在潜移默化中呈现出来,渗透在作品内具体的事例和人物之中。《经纬之间》用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创作拍摄手段,在传播经济发展理念的同时注重人文内涵的“触发”,用普通人的创业经历和生活轨迹描述了一代代人奋发图强的纪实图景。这些真实鲜活的视听符号,在观众中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纪录片是有思想的影视作品,主题要通过对真实的人和事的叙述来反映。《经纬之间》记录了中国轻纺城发展中具有很大关联度的众多人物,其中对寻样师、设计师和卖布者等典型人物的介绍,可以说是浓墨重彩。该纪录片从微观的视角反映了经济转型、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讲透了普通人勤劳、勇敢、奋斗、善良的感人故事。

四、结语

因受到地域、资金、人才、技术和覆盖面等一系列客观条件的限制,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纪录片创作题材选择范围相对较小。只有努力挖掘人无我有的本地特色题材,并创新内容和形式,才能实现跨地域和跨层级的传播。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融媒体中心打造的纪录片《经纬之间》用平民化的视角,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了中国轻纺城冠名30年来给绍兴市柯桥区(原绍兴县)带来的沧桑巨变,用丰富的视听传播符号讲述了一个产业发展和一代代人奋力拼搏的生动故事,由此及彼地说明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奇迹的创造过程。

注释:

①史岩,史哲宇.历史溯源与现实图景:关于纪录片故事化的再思考[J].中国电视,2022(05):73-79.

②吴桐.试析纪录片的故事性与真实性[J].北方传媒研究,2022(06):65-67.

③戚雪,杨明品.当前中国纪录片发展态势和走向[J].现代视听,2022(10):31-38.

④姚洪磊.纪录片审美经验现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86.

⑤[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第二版)[M].李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27.

⑥卢战.纪录片讲好重大主题故事的四重辩证关系——以《跑好最后一公里》为例[J].当代电视,2023(02):78-82.

⑦孙愈中.试论纪录片题材选择的导向问题[J].当代电视,2017(11):34-35.

猜你喜欢
经纬轻纺城柯桥
游柯岩风景区
稳中求进,中国轻纺城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工会经纬
绍兴市柯桥区柯桥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柯桥印象
市场经纬
柯桥产业五记
纺织新生态系统正在形成——访全球纺织网、网上轻纺城CEO韩冲
轻纺城建管委APP和手机站正式上线
数据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