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探析

2023-03-09 21:38秦书生李瑞芳
关键词:社科类研究生人文

秦书生,李瑞芳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9)

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坚持创新引领,增强研究生使命感责任感,全面提升研究生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由此可见,创新能力是新时代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推进科技发展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动力,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各门学科来说,要将研究生培养成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把系统观念融入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全过程,加强各个培养环节的相互协调、互相协作,协同推进各项培养工作,以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逻辑依据

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是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

(一)基于推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加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从而有效提升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是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推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

第一,加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是促进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将研究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研究生教育阶段是个人提高自身各方面素养的重要阶段,直接关系到其能否实现自我价值。因而,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必须重视研究生的智力、体力、心理等方面的平衡发展,提高其综合素养。创新能力是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创新能力培养是实现研究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要促进新时代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必须重视提升其创新能力。而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涉及多个方面,只有将相关要素有机整合,加强协同培养,才能帮助研究生树立创新思维、提高创新素养,从而实现促进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第二,加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是推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具有决定意义。要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4]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研究生教育需要主动求变,肩负起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和产出大量高水平创新成果的重任。新时代需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此背景下,如何深化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教育改革,推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亟待回答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是在充分认识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基础上提出的,是推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

(二)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

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其创新能力关系着当前乃至未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整体水平的发展。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是解决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中的新难题的必然选择,是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一,加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是解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中新难题的需要。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催生了相应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热点,这就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不断与时俱进,积极介入和破解难题。但是,有少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仍缺乏对复杂多变社会现实的观照能力,其研究多停留于理论构建层面、拘泥于原有的知识框架、固守陈旧的理论观点,而忽视甚至漠视外界事物的新变化,不敢突破、不敢创新,因此导致其难以提出具有独创性的新理论。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加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相关培养单位要不断探索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规律和特点,根据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需要,创新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相关培养单位要站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前沿,持续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开拓新视野、注入新活力,从而破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难题。

第二,加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是培育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需要。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使社会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就要求各培养单位能够培养出更多具备独立思考与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不可忽视的是,其中部分成果是对前人已有研究的简单重复和总结,创新性和开拓性有所欠缺,难以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生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新生力量,是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断发展的“涌泉活水”,代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未来。因此,要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关键在于加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升研究生自主发现新事物、新现象并提出新见解、新观点及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三)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现实抉择

加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加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能够为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第一,加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是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需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5]。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批能力出众、专业过硬的引领人才、创新人才、精英人才。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是当代青年中的优秀群体,具有较高水平的文化素养和缜密的科学思维,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提升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育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有利于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有序、健康、持续开展。因此,要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提升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将其培养成为能够作出卓越贡献的拔尖创新人才。

第二,加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2]。当前,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各国文化软实力之间的竞争,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优势,成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人文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在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必须加大对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协同培养的支持力度,推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从而不断推进文化领域的创新,持续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二、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作用机制

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作用机制,具体表现为协同培养模式如何发挥提升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作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诸多复杂的影响要素,必须将这些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协同培养的合力。具体而言,相关培养单位要将协同培养贯穿于提升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过程中,通过课程协同、师生协同、资源协同等多元化途径实现协同增效,以提高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培养质量。

(一)课程协同: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加强课程协同、优化课程设置,是推进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重要途径。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提出:“培养单位应科学认识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功能,重视课程建设工作,全面承担课程建设责任,加强对课程建设的长远和系统规划。”[6]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对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具有突出影响。构建多维立体的课程结构体系,是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中的关键环节。

第一,优化课程设置,增设有助于激发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思维的课程。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方面,往往一般的知识性课程开设较多,深度的探究性课程较少,实践性课程更是短缺。这种课程设置不利于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以及聚焦学科前沿研究热点的敏锐意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综合性极强,要求研究生必须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开阔学术视野。因此,相关培养单位要设置符合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打造优质课程,构建多维立体的课程体系,打破人文社会科学与理工科的界限,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开设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的课程;同时应增设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在实践活动中突破专业限制,培育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激发研究生的创作灵感。此外,相关培养单位还要根据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多开设一些能够开阔研究生学术视野、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的课程。

第二,加强研究生网络课程建设,打造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在线学习平台。相关培养单位要打造优质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使人文社科类研究生能够根据个人兴趣和研究需求选择课程,充分保证其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大学MOOC”“微课”“云课堂”等网络课程平台不断涌现,满足了人文社科类研究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使研究生掌握学科前沿动态、获取实用有效学术资源更为方便、快捷。在此基础上,相关培养单位要进一步加强网络课程建设,构建网络课程平台,加强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从而让人文社科类研究生能够更直接便利地享受到高质的教学资源。

(二)师生协同:增强师生良性互动

“教师引导”与“研究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师生协同,是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重要形式,能够让教师与研究生共同参与到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过程中。

第一,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素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3]教师是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与为人处世的榜样,是研究生的“引路人”。优秀教师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能够培养研究生的专业学术能力、独立判断能力、严谨的学术作风、强烈的创新意识,在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要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打造一支科研水平高、创新意识强的教师队伍,是培养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保证。如果教师自身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就难以培养出具备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的研究生。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直接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带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增强批判意识、创新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指导能力,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感染研究生。在指导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开展学术活动时,教师要以研究生为中心,关注研究生的思维变化,增加与研究生的交流互动,鼓励研究生积极探索学术难题,以激发其创新激情和创新意志。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中居于主导地位。教师自身不仅要进行科学研究,还要将知识经验传授于研究生,为研究生指引研究方向,指导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激发研究生追求科研创新的兴趣和热情,培养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必须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创新能力。教师要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提高洞悉和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前沿问题的能力。相关培养单位也要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为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供充足的经费,并为教师提供参与国内外交流、出国进修的机会。同时,教师必须在科研工作中紧跟国内外研究热点,把握最新科研动态,积极主持或参与高质量的科研课题,带动研究生加入科研工作中,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和实践平台。而在从事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中,导师团队水平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7]。因此,相关培养单位更要正确认识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加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导师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积极性。

第二,增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随着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部分研究生创新意识淡薄、创新思维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过程中,相关培养单位必须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拓展科研创新能力。创新需要摆脱思维定式、敢于突破常规,创造性地提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新观点、新方法。当前,还有一定数量的人文社科类研究生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导致少数研究生在已有理论和权威观点的影响下,较易形成固定思维,习惯于墨守成规,不敢质疑、表达新见解,创新动力和科研素养不足,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较弱,难以参与和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判断一名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是否具备创新思维、创新精神,要从其是否具有发现问题的批判思维、求解问题的发散思维、论证问题的聚合思维来判断。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源泉,是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在学习及科学研究中必须具备的品质。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教师要鼓励研究生自主创新、追求真理,注重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鼓励支持研究生发现新问题、创造新事物,提出新观点、新方法。

第三,创新教学方式,推动教学形式多样化,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长期以来,部分人文社科类研究生课程沿袭传统教学方式,以“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为主。这种教育形式虽然可以使研究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但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培养。因此,相关培养单位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重视教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互动,采取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并运用新兴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改革教学方式,采取丰富多样的新兴教学方式开展教学。

(三)资源协同:整合培养单位资源和社会资源

实现培养单位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协同,是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重要一环。加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需要整合不同领域的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协同各种资源,形成推进协同培养的合力。而要实现资源协同,既应融合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有限资源,也应充分利用外部社会资源,建立健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资源协同机制。

第一,整合培养单位资源。相关培养单位要充分整合内部一切可以激发创新的要素,调动各部门、教学单位等各类资源,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提供充足优质的资源保障。

一方面,要加强培养单位的资源建设,解决校内教育资源分散、闲置、浪费的问题。目前,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过程中,部分培养单位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未发挥应有作用等问题。相关培养单位要根据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目标要求,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做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一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培养单位要充分考虑教师的专业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科学调配校内教师资源,使各部门、各单位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中各司其职、互帮互助。二是合理配置物力资源。培养单位要大力完善教学设备、优化教学环境、丰富优质教学资源,具有针对性地调配物力资源,提高物力资源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中的利用率。三是合理配置财力资源。培养单位要加大在培养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经费投入,优化财力资源管理。

另一方面,要推动培养单位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相关培养单位要集中优质资源,汇聚内部资金和技术支持,构建有利于加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基础条件。具体而言,培养单位要结合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实际情况,根据培养计划与专业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方案,健全资源共享机制,有计划地投入资金和技术支持,确保培养单位内部各种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二,统筹协调社会资源。2005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要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利用社会资源共建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8]新时代推进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要统筹协调全社会资源,不断扩大社会资源的投入,为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资源保障。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合力拓展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渠道,将社会资源转化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教育资源,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提供更多社会实践机会。相比于其他学科,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导致其创新实践能力不足。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要整合利用好社会资源,打破培养单位与社会之间的界限,实现培养单位与社会的资源共享,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鼓励其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创业实践、勤工俭学等方式,将专业理论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要建设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通过联合培养和科研合作,挖掘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社会资源。相关培养单位要加大经费投入,联合企业、社区、公益组织等多方力量,打造符合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发展特点的培训实践基地,定期对研究生进行实践锻炼和培训。

三、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环境支撑

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涉及政府、社会、培养单位、家庭等多元主体,需要这些主体共同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9]良好的环境支撑是协同培养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重要驱动力,应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培养单位层面、家庭层面出发,营造有利于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有利环境。

(一)国家层面: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不断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强化政策支持,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就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10]。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过程中,政府具有重要的主导作用,应通过政策支持、制度完善、资金投入、资源配置等方式对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管。

第一,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结合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特点,出台和完善有助于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政策。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过程中,政府要充分考虑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具体特点,紧密围绕协同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形成系统完善的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政策体系。

第二,政府“要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制度规范、强化监督责任,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与外部评估体系,努力开创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11],从制度上保障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开展。近年来,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招生人数呈突破性增长,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要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政府必须不断完善培养机制,健全培养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各种配套制度和具体规定。

第三,政府应加强补贴和研发经费支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建立完善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1],不断增加经费投入,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目前,部分培养单位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投入经费较为有限,与协同培养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难以充分保证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创新等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政府必须通过加大经费投入,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二)社会层面: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只有在鼓励和支持创新的社会环境中,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因此,要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到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实践中。尤其是开放发展的社会环境能够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提供丰富的资源要素,使研究生的眼界更为开阔、思维更为活跃。由此可见,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社会氛围对于提升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第一,要营造有利于创新、能够激发创新活力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加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重要外部条件。构建丰富的物质生活、民主的政治生活、多彩的文化生活、和谐的社会生活、优美的生态环境,对于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新时代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推进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2]。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过程中,相关培养单位要促进信息科学技术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深度融合。这是由于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载体的不断升级,改变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和手段,对于激发创新及营造良好的宏观社会环境具有突出的积极作用。

第二,要形成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社会风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激发调动全社会的创新激情[13]70,“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13]9。鼓励和支持创新的社会风气广泛渗透于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中,会使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更具有科研热情和创新愿望。

第三,要营造激励创新的社会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14]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需要激励创新、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的持续滋养。在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中,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能够得到充分激发,有助于其创造出具有创新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三)培养单位层面:推进研究生培养环境的建设

相关培养单位尤其是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人才的重任,是提升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前沿阵地,要加强“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着力打造优质培养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15]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培养单位文化环境的熏陶,因此必须全力打造鼓励创新创业的培养环境。当前,我国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环境建设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相关培养单位需要加大投入力度,从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个方面出发,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营造一个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发展环境。

第一,相关培养单位要加强“硬环境”建设,改善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物质环境,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丰富的图书资料、干净整洁的教室等硬件设施。目前,部分培养单位对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培养的投入力度不够,没有为研究生提供充足的学习场所及丰富的图书资料,无法充分满足研究生的学习需要。要解决这些问题,相关培养单位应加大对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经费投入,并通过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研究生创新中心等方式,优化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为研究生的创新活动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撑和物质保障。可以说,良好的硬件设施基础对推进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至关重要。

第二,相关培养单位要加强“软环境”建设,营造有利于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文化环境,烘托浓厚创新氛围,为研究生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营造良好学术创新环境。长期以来,各培养单位始终重视对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营造创新氛围,但存在学术活动形式单一、效果甚微等问题。部分培养单位主要通过举办学术报告或学术讲座来进行学术交流,较少进行其他形式的学术活动,对新媒体技术应用也不广泛,难以充分调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部分人文社科类研究生虽然拥有学术创新的热情,但缺乏良好的学术创新氛围,最终放弃前沿性、挑战性的创新性研究。相关培养单位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必须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学术观;二是要开展各种学术活动,通过组织学术沙龙、专家讲座等形式,加强师生之间、高校之间、院系之间、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三是鼓励研究生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和禁锢,进行大胆尝试和积极探索,采用新视角、新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第三,相关培养单位要加强“软环境”建设,还应健全有利于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术评价体系,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积极性。当前,针对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学术评价主要还是以科研成果数量来衡量,较少考虑科学成果的学术价值,以及研究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科研热情、学术道德、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特征。相关培养单位要完善对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学术评价体系,根据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制定符合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发展特点的评价标准,健全分类评价、应用成果与理论成果对等、定量与定性结合等多元综合评价机制,从注重成果数量转化为注重成果质量,鼓励研究生在遵守学术规范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相关培养单位还要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的学位评价体系,将研究生创新能力作为评价核心,尤其是“学位评价体系中的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指标及标准、评价方式等的选择与构建要按照创新能力评价的要求进行,并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评价”[16]。学位评价是监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相关培养单位要构建与创新能力评价要求相适应学位评价体系,重点评价考核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尤其要强化学位论文研究过程的管理和评价。在学位论文答辩中,相关培养单位既要注重对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中的创新观点、创新方法的评价,也要对研究生在答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进行评价。

(四)家庭层面: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协同培养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另一重要场域。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要充分考虑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切实发挥家庭在提升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中的积极作用。

第一,要营造家庭创新氛围,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9]家庭是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接触最早、影响最深的成长环境,是教育引导研究生自幼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障。家长的言行举止、教育理念、知识水平等都对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直接影响,这种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实现,也需要良好的家庭环境作为支撑。因此,家长要调动孩子的创新积极性,鼓励支持孩子的创新活动,给孩子营造一个有益于培养创新能力的家庭氛围。

第二,要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素养,使其重视对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将创新理念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过程中,家长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就要求家长在教育理念上必须作出一定的改变,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丰富教育知识和方法,密切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正面激励和引导孩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第三,要强化家校协同,促进创新氛围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无缝衔接。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的过程中,要打造家校合作平台,增强家校之间的联动,保持家庭与培养单位、社会、政府的密切联系。家长要积极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业情况,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总之,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是实现研究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协同培养不仅需要通过课程协同、师生协同、资源协同等多元化途径的作用机制来推进,而且需要完善的政府支持、良好的社会环境、优质的培养单位环境、和谐的家庭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社科类研究生人文
人文
一束光
一束光
一束光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社科类学术期刊应坚持的四个原则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