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校长的领导力:研究回顾与展望

2023-03-09 09:03马浩原
煤炭高等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领导力学者校长

马浩原,刘 林

校长作为学校教育的掌舵者,其领导力不仅是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影响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2018 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促进骨干校长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着力培养一批教育家型的校长,提升其在教育教学各方面的领导能力”。可见,校长领导力在实现学校目标、推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提升校长领导力是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的重要诉求。本文对校长领导力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回顾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校长领导力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本研究使用的CiteSpace 是一款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将某领域的发展脉络及研究热点呈现出来,并对研究前沿进行预测的信息可视化软件[1]。该软件可计算发文量贡献突出的作者和研究机构,并以图谱的形式展示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和机构之间的合作情况,还可以通过计量文献关键词的频次及中心性来判断某领域的研究热点等。

本文以CNKI 数据库作为研究样本的数据来源。为了确保数据样本的权威性与可靠性,在CNKI 中选择“高级检索”,检索主题为“校长领导力”(精确检索),期刊来源类别选择“北大核心”和“CSSCI”,检索日期为2023 年3 月23 日。此次检索共得到406 篇文献,为了保证文献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剔除无效文献,最终得到有效文献386 篇。

一、研究概况

1.发文数量

对收集到的386 篇文献按发表年份和数量进行统计,得到我国校长领导力研究的发文量趋势图(见图1)。从图1 可以看到,我国关于校长领导力研究的文章总体呈现波浪式趋势。2006 年前发文量较少。2007—2009 年,关于校长领导力的论文量增长速度较快,研究成果丰硕, 2009 年时达到26 篇。2010—2022 年,关于校长领导力研究的文献数量虽有波动,但除了2017 年与2021 年,每年的发文量均为20 篇以上,其中2018 年的发文量达到最高值36 篇。总体来说我国关于校长领导力的研究热度自2009 年以来没有较大变化。

图1 校长领导力研究的年度发文量趋势

2.发文作者和机构

运用CiteSpace 软件对我国校长领导力研究的发文作者和机构进行分析,得到关于发文作者和机构的知识图谱与统计数据。总样本的386 篇文献涉及451 位作者,其中发文量超过4 篇的有7 位学者,排名第一的发文数量为9 篇。表1 列出了校长领导力研究领域发文量前五的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发文量为13 篇,为发文量最高的研究机构;其次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发文11 篇;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紧随其后。这表明各师范类高校是现阶段校长领导力这个问题研究的主力,并且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学术成果。

二、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对一篇文章核心内容的高度提炼与概括,体现着文章的研究方向。因此,出现频次高的关键词常常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用 CiteSpace 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得到高频关键词表(见表2)。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14 个聚类。表3 列出了聚类大小值在10 及以上的7 个聚类,以及聚类的标识词。中心性反映了某一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的关联程度,而中心性大于0.1 的称为关键词的关键节点。表2 中“中小学”一词的中心性为0.13。可见,校长领导研究的范围主要在义务教育阶段,研究对象多为中小学校长。

表3 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

以上述我国校长领导力研究的关键词以及关键词聚类为参考,结合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可将我国校长领导力研究的热点内容归为校长领导力的内涵、校长领导力的类型和校长领导力的提升策略三个方面。

1.校长领导力的内涵研究

国内学者主要基于以下角度对校长领导力的内涵进行界定:

一是人格特质说。从“心理权威”“人格魅力”等词可以看出,一些学者基于校长的人格特质来界定校长领导力的内涵。如学者郭晓娟认为,校长领导力是校长的个体素质、思维方式、实践经验以及领导艺术等心理特征和行为过程的总和[2]。这种观点认为校长的人格特质是构成校长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长的个人权威和人格魅力对校长领导力的发挥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是能力说。从“学校改进”“学校发展”“学校变革”等关键词可以看出,提升校长领导力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校发展与改进。因此该观点认为校长领导力就是校长促进学校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校长在学校文化、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方方面面引领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综合能力。如学者张爽认为校长领导力由引领学校实现目标的组织发展引领力、及时调整优化学校内部结构的团队效能提升力和与其他老师构建关系的二元关系构建力组成[3]。这种观点侧重从校长管理学校的能力的角度去定义校长领导力,而且持这种观点的学者颇多。

三是影响力说。从“领导者”“教育管理人员”“员工特征”等关键词可以看出,学者们在研究作为领导者的校长时,也在关注被领导者。如学者刘欢认为校长领导力是校长以学校发展目标为导向,在带领全校师生开展学校建设过程中对教师、学生、家长及相关群体产生影响的能力[4]。因此,该观点认为校长领导力是校长对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代表的被领导者所施加影响的能力。

四是综合说。该观点认为校长领导力是多种因素综合发挥作用的过程,即校长领导力是多方面要素的综合,包括校长的素质、能力、领导环境及被领导者的反馈等要素。如学者邱心玫认为,校长领导力是一种综合作用力,除了包括校长自身的个人素质和能力,还受特定的领导体制、领导环境的影响[5]。这种观点除了关注校长本身,还强调组织环境和人际互动对校长领导力的影响。

2.校长领导力的类型研究

从关键词与关键词聚类中的“学校文化”“信息化领导力”“道德领导”“教学领导”“课程领导力”可以看出,具体类型的校长领导力研究成果丰硕。其中最为广泛关注的是课程领导力、信息化领导力、道德领导力、教学领导力和文化领导力。每种类型的校长领导力都以其特有的价值和实践功能来促进学校的发展。

课程领导力:校长课程领导力研究的成果较为丰硕,其研究主要围绕着课程改革展开,着力探讨校长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进行课程领导。韩春梅探讨了在校本课程计划、执行和总结过程中校长的课程领导[6];王金福认为,校长要从思想引领、组织策划和科研创新等方面在教育实践中加强课程领导力[7]。除此之外,一些学者还对如何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出了对策。学者们认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长需要领导师生逐步实施课程改革的目标,进而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

信息化领导力: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结构模型研究、影响因素研究和评价研究。董同强构建了高职院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8];杨鑫等人借鉴国外经验,构建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模型并探讨了发展途径[9];赵磊磊探讨了农村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影响因素[10];孙祯祥、谢忠新、张立国等学者分别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和评价测量进行了研究[11-13]。可见,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水平是决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的关键因素。

道德领导力:学者们对校长道德领导力的研究主要从内涵、结构、影响因素和意义等方面展开。崔振成对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力的内涵、结构和意义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道德领导力的构建策略[14];梁国利等人分析了影响大学校长道德领导的因素[15]。满建宇等人认为,既然《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以德为先”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第一理念,那么校长的道德领导力是当前校长教育领导的价值追求和努力方向[16]。校长作为学校的道德领导者,只有具备卓越的道德领导力,才能更好地推进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学领导力:我国校长教学领导力研究的主要内容以探讨教学领导力的影响机制为主,即研究校长的教学领导力如何对学生和老师产生影响。陈霜叶等人研究了校长教学领导力对中学生学校幸福感的作用机制[17];刘晓玲以大学校长为研究对象,探究校长教学领导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机制[18];王恒等人揭示了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力对教师幸福感的影响机制[19]。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教书育人都是其主要职责。校长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领导者,其教学领导力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水平与办学质量的优劣息息相关。

文化领导力:学者们对校长文化领导力的研究主要围绕校长文化领导力的结构展开。岳伟等人认为校长文化领导力包括校长对学校整体文化氛围的把控能力、促使师生认同学校文化的能力、提高师生文化素养的能力和塑造学校文化形象的能力[20];官珂认为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和源动力,现代学校的领导首先体现为对文化的领导[21]。由此可见,学校文化的建设成效与发展水平离不开校长文化领导力的作用发挥。

3.校长领导力的提升策略研究

校长是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升校长领导力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关键词“提升路径”“提升策略”可以看出,许多学者在研究校长领导力时都关注校长领导力的培养与提升,以促进校长专业成长,提高其工作效能。通过文献梳理可知,学者们提出的促进校长领导力提升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完备的校长管理制度。不少学者提出应从校长的选拔、培训、考核、评价等方面建立完整的制度和标准,以对校长进行管理和监督,保障和促进校长领导力的发挥。孙锦明结合校长“拟入职—入职—在职—退职”等各个环节,提出要建立资格制度、选拔制度、激励制度、考核制度等相关制度[22]。李玉芳认为,开发校长领导力应从校长的选任、绩效评估、培训、晋升等方面建立制度,其中绩效评估制度是核心与关键[23]。

二是校长应通过个人努力来提高其领导力水平。多数学者都认为校长应通过加强自我管理、不断学习、积极沟通、勇于探索、注重实践等方面来提升领导力。鞠伟认为,校长可以从“自我修炼、团队赋能、创新实践”三个方面来培养提升校长领导力[24]。李玉芳认为中小学校长要通过加强对政策的解读、注重调查研究等来提升校长的决策能力,并通过加强学校内部沟通、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来提升校长的执行能力[25]。

三是开展提高校长领导力的培训。校长领导力的培训多针对中小学校长,不少学者对培训内容和方法展开了讨论。王娟认为,校长领导力的培训需要对培训目标和需求进行分析,并需要不断完善培训内容、方法、途径[26]。陈紫龙等人探索了以提升区域中小学校长领导力为目的的“四横三纵”式多维立体培训模式,并给这种培训模式划分了既有长期培训项目也有短期培训项目的四种培训方式[27]。

三、研究趋势展望

为更好地掌握我国校长领导力研究的趋势和动态,本研究利用 CiteSpace 获得关键词突现图谱。本研究得到的关键词突现图谱中有10 个关键词突现,其中突现强度大于2 的关键词有“学校改进”“领导者”“信息化”。根据呈现的突现词和相关文献,下面对我国校长领导力研究的未来进行展望。

1.理论发展:探究校长领导力发挥的深层机制

探究校长领导力发挥的深层机制要考虑校长领导力本身的构成要素和领导环境的变化。首先是对支撑校长领导力作用发挥的结构模型进行探析。国外学者如萨乔万尼、雷斯伍德等都提出了校长领导力的结构模型。我国一些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校长领导力的组成结构,但未形成合理的理论体系。为促进我国校长领导力理论的完善和发展,研究者们应根据我国的教育实际,在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校长领导力的发挥机制进行更深入、系统的研究。其次是从权变理论的视角探究校长领导力的作用机制。当前的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教育也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学校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多样的变化。这一变化使学校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对校长领导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复杂、多变的真实学校教育情景下,校长如何发挥自己的领导力去应对这一挑战?校长领导力如何通过影响学校师生来促进学校发展和变革?校长领导力的发挥受到哪些复杂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需要学者们在当前研究基础上,结合校长的领导情境,进一步深挖校长领导力发挥的深层机制,促进校长领导力理论的发展。

2.范围拓宽:关注不同教育层次的校长领导力

当前校长领导力研究的范围主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校长领导力的研究较少。不同的教育阶段有不同的政策引领,学校发展目标、教学制度和培养模式具有明显差异,存在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教育部在2015 年发布的《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中明确指出,学前教育的质量是影响儿童发展的关键,并对园长的职责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与中小学教育不同,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实施的更多的是一种保育教育,这就需要园长了解幼儿发展特点,并具备情感关怀和氛围渲染的能力。为使幼儿园园长更好地发挥领导效能,需对其领导力的研究加以重视。而相比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更有其独特的特殊性。除了教书育人,大学还肩负着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职能,这对校长的学术水平、政治素养和领导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学是一个更为开放的场域,大学校长不仅要发挥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领导力,还要有正确把握大学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践行大学理念和推进大学治理。可见,大学校长领导力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复杂庞大的体系。不同教育阶段校长身处不同的政策环境,拥有不同的权力资源,面临不同的学校发展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需重视各级教育之间的差异性,将校长领导力研究的范围拓宽到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

3.方法转变:加强校长领导力的实证研究分析

近二十年来的校长领导力研究,尽管在研究内容上产生了丰富的主题,但这些研究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校长领导力是一个复杂庞大的问题阈,无论是纯粹的理论思辨研究还是单一的量化或质性研究,都无法更好地诠释研究内容。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实践问题,促进校长领导力的提升,需要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未来要更深层次地探究校长领导力的结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等,研究者要在当前理论思辨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实证研究,运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理论模型,设计本土化的测量量表,为校长领导力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增加研究的可信度。

4.时代指向:聚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新变革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迅猛发展,人才需求和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教育工作者们也面临着专业发展的新问题、新挑战。2018 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提出教育信息化2.0 概念,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已从过去的1.0 时代迈进崭新的2.0 时代。校长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者,其信息化领导力是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关校长信息化领导的政策文件。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新规划(2011—2020 年)》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2021 年公布的《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在基础设施环境建设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见,教育信息化2.0 时代战略重心的转移和目标任务的升级,对校长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长如何把握新技术发展动向?如何处理技术、管理和育人的关系?其信息化领导力的结构与发展又会发生怎样的新的变化?这些都是今后校长领导力研究领域值得探讨的问题。

四、结语

从对我国校长领导力研究的文献梳理分析可知,当前我国校长领导力研究的成果较为丰硕,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的各类师范高校是校长领导力研究的主力军。在研究对象上,学者们更多地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以研究中小学校长领导力为主;在研究方法上,学者们多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进行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学者们在分析校长领导力内涵的基础上着力探讨提升校长领导力的路径来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同时对课程领导力、信息化领导力和道德领导力等具体类型的领导力进行了深入探索。在今后的研究中,学者们应深入探究校长领导力发挥的机制以促进校长领导力理论的不断发展;拓宽研究范围,加大对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校长领导力的研究力度;重视实证研究,注重多种研究方法的运用;关注校长信息化领导力随时代发展的新变革。

猜你喜欢
领导力学者校长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领导力愿望清单
论新态势下领导力的开发与运用
学者介绍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