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方法

2023-03-11 17:04董玲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小学语文

董玲

[摘 要] 教师如何针对“双减”政策合理优化作业设计,推动学生适应“双减”政策的进程,减轻家长焦虑成为主要研究问题。文章认为,“双减”政策下设计小学语文课后作业,需要从关注自主设计、创新作业形式、设计分层作业、鼓励实践探究、落实学科融合等方面入手,创新课后作业内容和形式,落实“双减”政策,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双减”;作业设计

“双减”指的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教师如何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这是每个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研究的课题。语文作为众多学科之首,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在落实“双减”政策创新作业设计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榜样责任。笔者认为,应该从创新课后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角度入手。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语文課后作业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借助生活学习语文,还需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关注自主设计,凸显学生主体

“双减”政策下,设计小学语文课后作业,教师需要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语文教学应将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主动自觉,感受语文的魅力,体验学习语文的成功,发展自己的个性,提高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学习活动都需要学生自主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完成。因此,语文课后作业必须基于自主性原则设计,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不同、个性差异、学习能力差距等。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参与作业的设计。

例如,在完成《猎人海力布》教学后,教师就设计自主性作业:“同学们希望当一回小老师吗?针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情况,自己设计一次作业吧!”在教师激励下,学生设计的作业形式丰富多彩。生1:我要将“猎人海力布”的故事表演给爸爸妈妈看;生2:我要找出更多民间故事来阅读;生3:我会将这个故事画成一幅连环画,还为它配上对白……孩子们的创意无穷,角度各不相同,设计的作业形式也种类多样。自主设计的作业,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也让个性化的作业有趣、多样化,而这些有趣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提高综合能力。

二、创新作业形式,培养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语文课后作业往往以知识巩固与强化为目标,以“抄写”“默写”“背诵”等形式呈现,导致学生对语文课后作业提不起兴趣,常常是抄写几遍还错漏百出,既浪费时间,又无法提高作业效率,容易激化家长和学生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适合学生的小学语文作业形式,一定要基于趣味性的原则。语文作业设计既要重视语文认知目标的达成,又要重视学生应有的审美价值和发展价值的培养,即从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提高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等,以此促成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与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味性的作业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基于此,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业,要为学生亲身经历活动的过程创造机会。教师需要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学生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贯穿活动之中,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提高学习质量。

1.做一做。在完成《落花生》教学后,教师设计作业:“如果有机会的话,与家长一起去田地里看一看花生的生长情况,再剥开花生吃一吃吧!”“如果想选用其他植物、蔬菜,也是可以的,看一看你感兴趣的蔬菜是怎样生长的。”从课文中的“花生”发散学生思维,减小实践难度,从学生在生活中可接触到的、感兴趣的蔬菜入手,实现语文学科和科学的融合。

2.画一画。在完成《鸟的天堂》教学后,教师鼓励学生将课文中描绘的“鸟的天堂”画下来。既能够展现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解读,又能够让教师多角度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同时也给了部分有特长的学生以展示的平台,使学生在语文学科上收获成就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3.演一演。在完成《将相和》教学后,教师鼓励学生分角色扮演,和好伙伴一起演一演这个故事。在揣摩人物台词的过程中品味人物性格特点,在戏剧的起承转合中感受故事一波三折的趣味性,在小组配合演出的过程中学习与他人的合作交往,在展演的过程中感受“趣味”语文课堂的魅力。

4.查一查。在完成《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后,因为事件发生背景离学生所处时代较远,仅仅依靠文本很难让学生融入情境,所以教师鼓励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或者书籍资料等,查一查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资料。从多角度感受圆明园被毁给整个国家乃至世界带来的损失。同时加入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创新作业形式,契合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减轻了学生的书面作业负担,也让学生在多样化作业形式导向下,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三、设计分层作业,落实因材施教

适合性作业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语文作业设计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盲目追求同一。需要合理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让学生能自主选择和完成作业,实现不同程度的提升,落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政策。

分层次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学生基于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难度的作业。可以设计铺垫型作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完成这部分作业能够打好基础。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扩展和延伸。竞赛类作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不断提高综合能力。根据作业完成时间,可以设计预习型、课中型、课后型、应用型作业。还可以设计特长类作业,或是撰写读书笔记、读后感。

不同难度的作业,能让学生灵活选择,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发展与提升。基于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套餐,学生选择不同的套餐来完成作业,达到巩固和提升学习的效果。教师通过布置不同层次的套餐式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有效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鼓励实践探究,发展综合能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基于实践性原则,关注学生动手实践、综合探究,在生活中运用新知识、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设计融入生活的实践性作业,鼓励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例如,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的主题是“父母之爱”。这个单元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这样设计作业:“你的父母之爱有什么特点?是严厉的、温柔的,还是有智慧的?”教师继续提示:“试着想一想生活中你的父母对你的感情是怎样的,如果有想对父母说的话,可以找个时间认真对父母说一说,表达你们对父母的爱。”学生参与生活实践,制订感恩、回馈父母的计划,督促自己要努力学习,尊敬和回馈父母。教师设计实践性作业,鼓励学生融入生活、参与生活实践探索,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养。

五、基于学科融合,提升核心素养

“双减”政策下,教师需要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但是不能降低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教师创新作业形式和作业设计理念,关注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关注学科融合,创新作业形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风向袋的制作》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内容,课文清晰阐述了风向袋的制作方法。课文主题与数学、科学有所关联,还涉及说明文写作方法相关知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选取一个主题,参与动手制作,并模仿这篇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说明文。在学科综合理念下,设计独特的动手类作业,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之,“双减”政策下,教师设计的语文课后作业应契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作业,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双减小学语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