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

2023-03-11 10:31赵子颖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作业设计小学英语

赵子颖

[摘 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强调英语课程目标已全面转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业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在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方面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据调查,在实际教学中,作业设计往往形式单一、内容随意、缺乏分层。基于此背景,笔者对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现状和策略进行研讨,以素养为统领,课标为导向,学生为主体,使作业设计多元化、规范化、层次化,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核心素养,也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 核心素养;思维品质;小学英语;作业设计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义务教育的实际出发,提出英语课程目标已全面转向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核心素养包含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其中,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且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提升思维品质,对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有极大的帮助,也有益于其对事物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

笔者通过实际调查和深入追踪发现,当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形式单一,缺乏多元性;内容随意,缺乏规范性;要求统一,缺乏层次性:不利于小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和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本文将立足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现状,以译林版《英语》4B Unit 5 Seasons Period 2为例,研究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当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现状

(一)前置作业形式单一

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布置简单的预习作业,如听录音跟读课文,或抄写单词、短语和课文,还有完成教研室统一配套的练习册、习题等。这种机械单一的前置作业缺乏新意,内容枯燥,限制了学生思维品質的发展,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长此以往,学生对待前置预习作业的态度会变得消极,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甚至扼杀本可以激发的创造性思维。

(二)课堂作业内容随意

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作业内容比较随意,想到什么就布置什么,毫无规范性可言,内容严重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非常不利。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教师没有认真研读教材与教参,对语篇的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到位;二是教师缺乏思考,不会根据本班的学情灵活机动地利用教参等,生搬硬套。

(三)课后作业缺乏分层

一些教师忽略了作业分层布置的重要性,意识不到课后作业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暴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设计作业时忽略了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对全班学生布置“一刀切”的作业。作业难度较大,会导致学困生没有成功的体验;作业难度较小,又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个别教师布置背诵作业时,要求全班学生必须两天内背完。小学英语高年级课文词汇量较大,篇幅较长,这对部分后进生来说要求非常高,极大地打击了后进生的自信心。缺乏分层的课后作业设计,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更不利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基于以上实情,笔者认为,开展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作业设计研究对小学英语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及其智能的独特性,为每个学生提供操作、实践、探索、创造的机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其思维品质,发展其核心素养。

二、提升思维品质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策略

(一)以素养为统领,前置作业多元化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核心素养是英语教学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新课标的首条就强调要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

以译林版《英语》4B Unit 5 Seasons Period 2为例,可以设计如下前置作业:仿照下图制作一张明信片,主题为“我最喜欢的季节”。要求学生画一画自己在最喜欢的季节里从事的活动,并根据所画内容说一说。

这项前置作业是为了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有关季节特征、从事活动等的单词、短语和句型,并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不同于以往单一机械的抄写、默写和背诵,此项前置作业立足学生的日常生活,体现了作业设计的多元新颖性。且制作明信片、画一画再说一说实现了劳技学科、美术学科和英语学科的融合,学科融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跨学科思维。

(二)以课标为导向,课堂作业规范化

1.巧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犹如“点睛之笔”,它具体化了发散性思维,凸显了思维的条理和层次,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及归纳能力得到锻炼。小学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知识储备和语言运用能力,也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喜欢思维含量较高的课堂活动。本课可以设计如下第一项课堂作业:

四人一组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季节,并制作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的思维导图。

这项作业满足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认知策略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生活经验,结合课前自主查阅和准备好的季节相关知识卡片,以小组为单位,通力合作,集思广益,全部较好地完成了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的思维导图的制作。将思维导图融入课堂有意识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英语学科的魅力所在。

2.提高语言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总目标中提出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在感知、体验、积累和运用等语言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语言意识,积累语言经验,进行有意义的沟通与交流。

本课可以设计如下第二项课堂作业:

根据思维导图,有条理地用所学句型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给出参考句型)。

思维导图作为提升思维品质的工具,也可辅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借助思维导图,学生能够条理清晰、从容大方地向别人介绍所选季节,在此过程中,无疑加强了对重要词句的掌握和运用,提高了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

3.坚持学创结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有知识,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

本课可以设计如下第三项课堂作业:

根据思维导图和参考句型写出一首形式正确且完整的关于最喜欢的季节的诗歌,并试着进行诗歌朗诵。

从零散谈论四季,到通过思维导图有条理地介绍四季,再到创作关于季节的诗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输入—输出”体系。学生在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本着学创结合的宗旨,更好地把握本单元的主题意义。整个课堂作业设计从点到线再到面,难度一步步加大,给了学生足够的支撑。在朗诵创作的季节诗歌时,学生能充分感知英语的语言之美和家乡的景色之美,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整个过程,学生的思维品质大大提升,更凸显了新课标所倡导的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

(三)以学生为主体,课后作业层次化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道:“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与学习能力的差异,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长处的机会。不同的学生先天禀赋及后天成长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学习能力与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设计的课后作业合理分层,才能让不同的学生在做作业时都有所收获。

1.自主选择乐趣多。课后作业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分为必做与选做两个层次。

本课必做作业可以设计如下两项:一是采访身边的朋友,了解他最喜歡的季节和原因;二是阅读课外材料《纽约的四季》,并完成几道相关题目。

第一项作业是对课堂语言知识的巩固,学生在采访中不仅学会了将语言知识运用于日常交际,而且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第二项作业是阅读一篇关于纽约四季的课外文章,由此,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激发,跨文化意识也得到了提升。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了解到了纽约的四季特征,在与家乡四季比较异同的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有效激发,思维品质进而得到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提高了其英语语言能力,增强了其跨文化意识,进而达到了学生文化意识与思维品质并行提升的效果。传统的英语阅读中,教师更倾向于让学生多读课文,死记硬背书上的英语词汇,其实这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难度适中的英文课外材料或者篇幅适当的英文报纸,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思维能力。

本课选做作业可以设计如下:

将明信片中的季节小诗配乐朗诵,并录制视频进行分享。

这一作业具有灵活性,可以让学生发挥所长,增加学习趣味性。当下是“微时代”发展黄金时期,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微视频创新作业形式,给学生布置新颖的英语作业,如让学生录制微课视频等,以此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强调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重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英语课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最大限度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价值,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提供支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多,英语课时少,学生在课上锻炼的机会有限,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录制视频,在对话中使用所学句型,也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要点。

2.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三项课后作业,笔者均设置了不同的评价方式和标准。评价方式有师评、生评和自评。评价标准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分成三个层次。这符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教师推动“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的教学建议。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评”在育人过程中的不同功能,树立“教—学—评”的整体育人观念。“教”主要体现为基于核心素养目标和内容载体而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学”主要体现为基于教师指导的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系列语言实践活动,“评”主要发挥监控教与学过程和效果的作用。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发挥协同育人作用。笔者尝试建立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并重的多维评价体系,把评价重点拓展到学习状态、学习能力等方面,这样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全面主动地发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的教学效率等也自然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三、结语

整个作业与课堂融合的过程,以多元化前置作业为基础,以规范化课堂作业为核心,以层次化课后作业为拓展,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更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在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优化英语作业的设计,布置更加多元化、规范化、层次化的作业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及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得到提升,教学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纪亚娟.试论“双减”政策下的英语作业设计[J].江苏教育研究,2021(35):49-52.

[2]俞良燕.素养视域下的英语单元作业设计与载体创新[J].教学与管理,2021(11):68-71.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作业设计小学英语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