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肺气肿的治疗

2023-03-11 14:56吴轶
健康之家 2023年23期
关键词:阻肺肺气肿气道

吴轶

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道受限为典型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表现为不完全可逆,40岁以上是高发年龄段。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气道炎症、黏膜纤毛功能障碍、气道结构异常等病理改变。据临床病例研究报道,吸烟是诱发慢阻肺的主要病因之一,其次是环境污染、化学药物、粉尘、高龄、家庭呼吸病史、职业暴露、免疫功能失调等。早期多数无显著的自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胸闷气短、食欲减退、咳嗽咳痰等。若不及时的诊治,可能诱发气胸、肺栓塞、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肺气肿为机体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组织发生弹性减退、过度充气膨胀、肺容积增大,伴随细支气管和肺泡壁被破坏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气促、口唇发绀等症状。

如何从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自身耐受、个人体质、过敏史等基础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慢阻肺、肺气肿进行诊断、治疗及预防。

慢阻肺、肺气肿的临床诊治手段

临床诊断

慢阻肺的早期体征通常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表现为肺部呼吸音降低、肺肝界下移,皮肤紫绀,部分患者可闻及干湿啰音等,呼吸功能受限。在肺功能的检查中,可见残气量、肺活量以及肺总量指标的下降;CT胸部检查中,肺容积明显增大,肺部的纹理异常增多。

肺气肿发病缓慢,在早期可见劳作性气促,皮肤、黏膜紫绀,伴随体重异常下降、食欲不振、咳嗽咳痰等症状;肺底部可闻干湿啰音,呼吸运动减弱,心浊音界缩小。该病无季节规律,可反复发作,给患者的日常活动带来极大的影响。

治疗原则与方式

慢阻肺、肺气肿的治疗包括氧疗、药物控制、手术治疗等,主要降低气道的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和体征症状,纠正并维持呼吸功能、神经系统的正常。在治疗方案选择上,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生命指标特征综合考虑。常见的药物类型包括茶碱类、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药等。对Ⅲ~Ⅳ级慢阻肺患者,持续性规范吸入激素具有较佳的效果;对于一些慢阻肺危急加重、慢阻肺晚期、伴严重肺气肿等患者,在符合指证的前提下,通常会选用外科手术治疗。

慢阻肺、肺气肿的护理及预防

培养健康饮食

多数慢阻肺患者会出现咳痰、气短、呼吸受限等情况,具有较长的病症周期。患者受疾病影响,肠胃功能会有所降低,或在日常生活期间因体能消耗和症状表现无法正常进食,导致抵抗力降低。因此,要重视饮食的合理搭配,保证营养均衡,以提升机体抵抗力。在日常饮食上,避免食用过硬、生冷、辛辣刺激类食物,尽可能选择易于消化的半流质食物,可减少呛咳、噎食等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食物宜选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如瘦肉、鱼肉、胡萝卜等。可适当摄入百合、鸡蛋、杏仁,具有养肺阴、排脓毒、清肺热、补血止喘的作用。尤其是杏仁,具有较好的止咳化痰效果。搭配薏仁可祛除湿气;搭配红枣有润肺补血的功效。

保持乐观心态

由于肺功能长期受疾病影响,患者会因反复的呼吸困难、咳嗽等出现焦虑、等消极悲观情绪。而长期的情志不畅,可能会引起肝气郁结、气滞伤脾等,导致病情加重或反复发作。因此,患者平时应保持心情舒畅,对肺气肿、慢阻肺的发病机制、注意事项、并发症、治疗方法等知识有正确的认知;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轻运动、病友交谈等多种方式转移注意力。家属可通过适当的鼓励、关怀,能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严格戒烟,少去污染物严重、粉尘多的环境场所,做好日常室内的通风保暖。对于痰多且黏稠的情况,可以适当服用祛痰药物或雾化,促进痰液排出。对于年老体衰的患者,家属可以协助翻身、拍背等帮助排痰。注意个人清洁和口腔卫生,对于存在轻度的口腔感染情况,可使用生理盐水饭后漱口。此外,由于过热、过冷的室温均会刺激到呼吸道黏膜,影响到排痰,加重咳嗽症状,故保持适宜的室内温湿度也很重要。

进行有计划的运动锻炼

为了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可每天进行有计划的运动锻炼,内容包括打太极拳、八段锦、慢跑、散步等,方式由简到难,循环渐进。对于缓解期的患者,可加强呼吸运动方面的锻炼,包括基础的腹式呼吸、呼吸操等。

(1)腹式呼吸。使用鼻子吸气、口腔呼气,在呼气的时间缩拢嘴唇,一手按压腹部,呼吸节奏缓慢有序,尽量将气体排出,每日锻炼时间维持在20 min为佳。

(2)立式呼吸操。站立位,两脚分开和肩同宽,双手叉腰呼吸5次;一手搭同肩,一手平伸旋转身上,进行旋呼复吸,左右交替4~8次;双手放于肋缘吸气,压胸时呼气4~8次;双手叉腰、交替单脚抬高5次,进行抬吸复呼;双手搭肩,旋转上身进行旋呼复吸。

养成遵医用药习惯

慢阻肺、肺气肿作为一种慢性病,患者需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规范用药。如根据日常的生活方式和病情控制效果,遵醫备用一些止咳平喘的药物;服用止咳糖浆后,需注意在短时间内勿过量饮水。

结束语

慢阻肺、肺气肿的进展往往会带来不可逆的损伤,为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需加强对相关疾病的健康知识宣教力度,增强群众对疾病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防范知识的掌握,以提高日常自护能力,维持情志舒畅,养成积极乐观的抗病心态,降低疾病复发率,维护身心健康。

猜你喜欢
阻肺肺气肿气道
慢阻肺可防可治(下)
慢阻肺可防可治(上)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临床诊治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
右旋糖酐联合活血化瘀方治疗肺气肿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