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静脉泵入奥曲肽在恶性肠梗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23-03-11 01:50王喜毅
健康之家 2023年23期
关键词:奥曲肽临床症状不良反应

王喜毅

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静脉泵入奥曲肽在恶性肠梗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恶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奥曲肽给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奥曲肽,观察组给予持续静脉泵入奥曲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电解质紊乱、腹痛、肛门排气与排便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學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不同给药方式均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持续静脉泵入奥曲肽对恶性肠梗阻可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效果相对更为显著。

关键词:恶性肠梗阻;奥曲肽;静脉泵入;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疼痛

恶性肠梗阻是晚期癌症常见并发症,多由腹部及盆腔恶性肿瘤引起。患病后患者,肠道内体液聚集,肠壁通透性增加、肠黏膜受损及肠腔内压力升高,引发代谢紊乱,体内酸碱、电解质失衡,器官及腹部组织受到损伤,进而出现恶心、呕吐及腹胀等症状,且会有疼痛感。若不及时接受治疗,还易引发肠瘘、败血症、肠道坏死等严重并发症[1~2]。由于该病患者多为恶性肿瘤晚期患者,采用手术治疗难度大,患者耐受性低,故临床治疗中多采用解痉止痛、胃肠减压等非手术姑息疗法,但疗效不佳,且难以持久[3~4]。奥曲肽是一种半衰期较长的人工合成八肽环状化合物,作用效果与天然内源性生长抑素相似,适用于治疗恶性肠梗阻[5]。鉴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恶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进一步探讨奥曲肽不同给药方式对恶性肠梗阻患者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恶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奥曲肽给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58.34±5.16)岁;发病时间1~10 d,平均(6.24±0.96) d;不完全性肠梗阻36例,完全性肠梗阻24例。观察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47~82岁,平均年龄(58.46±5.23)岁;发病时间1~10 d,平均(6.27±0.81) d;不完全性肠梗阻35例,完全性肠梗阻25例。两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梗阻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对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均存在排便排气停止及呕吐、恶心、腹痛、腹胀等症状;小肠部位经腹部平片显示积液、积气,气液平面数量较多;小肠梗阻经腹部CT确诊;生存时间>3个月;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其他病因如克罗恩病、嵌顿性疝所致肠梗阻;入院6周内外科手术史;存在盆腹腔手术史;精神异常;合并食管梗阻;对本研究药物有过敏反应者;脑膜转移引起呕吐患者;严重器官功能衰竭者;表达障碍或精神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镇痛、解痉、止吐,纠正电解质紊乱、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

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83116),0.2 mg/次,每8 h皮下注射1次,连续治疗7 d。

观察组给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83116)持续静脉泵入,泵入速度为25μg/h,根据患者病情适量增减,连续治疗7d。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愈,患者影像学显示均基本复常,各种症状如排便障碍、呕吐恶心、腹痛腹胀等基本消失;好转,患者排便状况改善,前述症状减轻或部分消除;无效,患者各项症状无明显改善。好转+治愈=总有效。

(2)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症状包括恶心、呕吐、电解质紊乱、腹痛、肛门排气与排便缓解等。

(3)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皮疹、腹胀、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佳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电解质紊乱、腹痛、肛门排气与排便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恶性肠梗阻可发于多种因素,肿瘤手术或化疗出现肠道狭窄、肠粘连等均可导致恶性肠梗阻;肿瘤侵犯肠腔,导致占位可引起梗阻。恶性肠梗阻发病机制通常为机械性肠梗阻,患者患病后,肠腔液体堆积在梗阻部位,引起梗阻近段肠腔扩张,肠道受积聚胆道分泌物、胰液、胃液的刺激,增加肠液释放,造成肠腔继续扩张,肠壁变薄,肠道吸收水电解质能力下降,肠腔表面积因扩张而增大,形成分泌—扩张—分泌恶性循环。此外,肠道内积液过多,可造成肠道所受压力增加,使肠道膨胀,影响肠粘膜吸收作用,并使血液循环受阻,易导致肠壁坏死。肠道内积液会造成炎性反应及细菌繁殖,易使肿瘤水肿增大,病情进展[6~7]。

奥曲肽是一种安全长效的药物治疗手段,近年来在恶性肠梗阻治疗中开始被广泛应用,但其给药方式不同,对疗效及不良反应都有影响,故临床需选择恰当的给药方式,以提高疗效,确保安全性[8~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电解质紊乱、腹痛、肛门排气与排便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不良反應发生率为11.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持续静脉泵入奥曲肽对恶性肠梗阻能发挥较好治疗效果,可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奥曲肽是一种八肽环状化合物,由人工合成得到,作用与肠上皮细胞内源性生长抑素相似,该药有多种生理活性,可抑制胰酶、胃酸、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胰腺和肠道分泌,适用于多种疾病。对于恶性肠梗阻患者,奥曲肽可通过抑制胃肠激素释放及活性、调节胃肠道功能,减缓胃肠蠕动,抑制胃酸及胆汁分泌,促进肠粘膜吸收电解质及水,减少内脏血流,因此改善患者呕吐、腹痛等症状。奥曲肽常用给药方式为皮下注射及持续静脉泵入,其中采用皮下注射给药,短时间内血药浓度过高,易引起患者呕吐、腹泻、恶心等并发症,且血药浓度不能长期维持,药物存留体内时间短,易导致疗效不佳。而采用持续静脉泵入方式给药,具有精确度高、操作简单等特点,有助于保持血药浓度稳定,促进患者吸收,能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调整,安全性高,能发挥药物最大疗效[10~12]。此外,持续静脉泵入奥曲肽,可使肠道菌群易位减少,抑制肠道过度分泌,降低肠道通透性,保护肠绒毛,还可改善小肠运动,抑制细菌过度滋生。因此,持续静脉泵入奥曲肽治疗恶性肠梗阻能阻断继发性损害,中断恶性循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延缓病情发展。

综上所述,奥曲肽不同给药方式均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持续静脉泵入奥曲肽对恶性肠梗阻可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效果相对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张洪辉,章新琼,丁金霞,等.胃肠道肿瘤患者并发恶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分析[J].军事护理,2022,39(10):1-4.

[2]刘翠,王龙,周颖,等.以通立法采用大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联合通络刮痧治疗恶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7(7):1384-1387+1392.

[3]刘洋,彭焘,万源,等.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所致肠梗阻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21,9(4):388-394.

[4]李丹.生长抑素在恶性肠梗阻中的应用及对血液炎症指标的影响[D].北京:中国医科大学,2021.

[5]张波,陈帝,康奎,等.奥曲肽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对晚期恶性小肠梗阻的应用效果分析[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23,9(2):166-169.

[6]许鹤洋.恶性肠梗阻的治疗进展[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2,12(6):469-472.

[7]袁野.奥曲肽治疗恶性肠梗阻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25):121-123.

[8]裴常英,袁晓平,任长明,等.奥曲肽静脉微量泵持续泵入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伴难治性肠梗阻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5):864-865.

[9]张仕东,张景敏.恶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69):356-357.

[10]张波,陈帝,康奎,等.奥曲肽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对晚期恶性小肠梗阻的应用效果

分析[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23,9(2):166-169.

[11]许佳伟,梁丙乾,郭建昇.奥曲肽联合常规治疗用于缓解恶性肠梗阻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9,30(22):3138-3143.

[12]邢玉庆,殷东风,高宏,等.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5(5):450-452.

猜你喜欢
奥曲肽临床症状不良反应
生长抑素、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对比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