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声篇海》引《龙龛手镜》字形问题分析

2023-03-12 01:47魏娜
雨露风 2023年12期
关键词:字书注音用字

目前我们所了解的字书都是在前代字书的基础上逐渐趋于完善的,所收字数更是一部比一部多。如《康熙字典》收46,933字,《汉语大字典》收54,678字,《中华字海》收86,000字,尽管各字书收字数量庞大,但由于所收字过于繁杂,难免会出现形、音、义等引文方面的问题,而这些字书都直接或间接地从《四声篇海》(以下简称《篇海》)取字,因此《篇海》在字书史上有着不可忽略的价值。《篇海》是金人韩孝彦、韩道昭父子在前代字书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一部字书,共15卷,收单字54,595个,其中收录了大量的异体字和疑难俗字,分别引《龙龛手镜》 (以下简称《龙龛》) 《玉篇》《奚韵》《类篇》《馀文》等字书。其中《龙龛》系辽代僧人释行均撰,共4卷,该书意在帮助理解佛典,犹如持镜可明辨,收26,430字,按部首编排,注音方式有反切与直音两种,训释简要,不引书证。本文主要分析《篇海》引《龙龛》与传世《龙龛》在字形上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引用《篇海》的字书在整理上有一定参考意义。

《篇海》在引《龙龛》时,由于主客观的各种因素,字形上发生了裂变。通过观察字形变化的规律,熟悉疑难俗字的演变趋势,对快速辨别疑难俗字具有积极的作用。“汉字形体学强调‘以形为主的分析考释原则,注意文字产生发展中的各种倾向、趋势和规律,并指导分析考释古文字的实践意义。”[1]“汉字字形是指由部件组成的字根空间配置结构,《篇海》引《龙龛》在字形上的不同主要是部件上或笔画上的”[2],本文从字形角度出发,分析《篇海》引《龙龛》在字头、注音用字、释义用字与传世《龙龛》的差异。

一、字头的字形差异

《篇海》对《龙龛》的转引并不像传世《龙龛》将正、俗、或、通字形都列在一起,而是根据不同字母、声调、部首、笔画将一字的异体分列各处,这就容易形成除已有异体字之外的异体,从而在转引过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俗讹字,增加辨识的难度。究其原因,大多是编者在传抄过程中有所失误造成的,如字形笔画的增减延伸、形近部件混淆等。

(一)笔画上的差异

字形除了一级部件上的差异外,二三级部件内部各笔画之间也有所差异,如在转引过程中多出笔画、丢失笔画等。

1.多出笔画

(1)《篇海》卷二《金部》引《龙龛》:“,竹角切,擊也。”[3]262

按:《龙龛》卷一《金部》:“,竹角,擊也。”[4]21《篇海》在转引过程中部件“豕”上多出笔画点“丶”,与原字形的差异较小,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2)《篇海》卷二《見部》引《龙龛》:“,丑江切,又直降切,直視皃。”[3]275

按:《龙龛》卷三《見部》:“,俗。,正。丑江、丑絳二反,直視,目不明也。”[4]343《篇海》在转引字头过程中,“”字中部件“春”多出了笔画竖“丨”。

(3)《篇海》卷七《皮部》引《龙龛》:“,音遭。”[3]357

按:《龙龛》卷一《皮部》:“,音。”[4]122《篇海》 转引过程中,在“”字的基础上增加了笔画竖“丨”,注音字同。

(4)《篇海》卷二《金部》引《龙龛》:“,蒲末切,樂器也。”[3]262

按:查《龙龛》卷一《金部》:“,俗。,正。蒲末反,樂器也。”[4]19《篇海》在转引“”过程中多出笔画点“丶”。

2.丢失笔画

(1)《篇海》卷一《金部》引《龙龛》:“,古文證字,驗也。”[3]263

按:《龙龛》卷一《金部》:“ ,二,古文證字,驗也。”[4]19《篇海》在转引过程中,丢失了笔画“丶”写作“”。

(2)《篇海》卷二《巾部》引《龙龛》:“,於角切,大帳也。”[3]270

按:查《龙龛》卷四《巾部》:“幄,於角反,大帳也。,同上。”[4]139《篇海》在转引“”过程中,丟失了笔画撇“丿”。

(二)部件形近而误

《篇海》引《龍龛》过程中,产生混淆的字大多是因为形体过于相似,如“攴与攵”、“目与耳”、“名与各”、“羊与辛”、“日与月”等。

1.“目”与“耳”

《篇海》卷二《弓部》引《龙龛》:“,音襁,筋頭也。”[3]268

按:《龙龛》卷一《弓部》:“,居两反,筋頭。”[4]151《篇海》在转引“”过程中,误把“目”写作“耳”。

2.“各”与“名”

《篇海》卷二《戈部》引《龙龛》:“,音格,戰也。”[3]267

按:《龙龛》卷一《戈部》:“,音格,戰也。”[4]173《篇海》在转引“”过程中,误把“各”写作“名”。

3.“辛”与“羊”

《篇海》卷一《金部》引《龙龛》:“,音孤,丨也。,音卜。”[3]265

按:《龙龛》卷一《金部》:“,音孤,丨也。,音卜。”[4]10《篇海》在对“”转引过程中,误把“辛”写作“羊”。

4.“”与“”连写而误

《篇海》卷一《金部》引《龙龛》:“,音朔。”[3]263

按:《龙龛》卷一《金部》:“,俗,音朔。”[4]20《篇海》在转引过程中,因连写习惯将部件“” 前后笔画误接,误写为部件“”。

5.“月”与“日”

《篇海》卷二《冂部》引《龙龛》:“,音冝。”[3]271

按:《龙龛》卷一《冂部》:“,音冝。”[4]202《篇海》在转引“”时,误把其中一个部件“月”写作“日”。

6.“虍”与“雨”讹写而误

《篇海》十一《爪部》引《龙龛》:“,牛偃切,瓢也。”[3]269

按:《龙龛》卷二《爪部》:“,至偃反,瓢也。”[4]195《篇海》在转引“”时,误把“虍”写作“雨”。

(三)部件位置不同

《篇海》在转引《龙龛》过程中,因将某些字形的部件位置改变,使转引后的字形与原字形产生差异。

1.《篇海》卷二《戈部》引《龙龛》:“,雉日切。《說文》云:‘大也。”[3]326

按:《龙龛》卷一《戈部》:“,直日反,大也。”[4]358部件“大”原是横跨整个字,《篇海》在转引过程中改变了部件“大”的位置,把左右位置的字变为上下结构。

2.《篇海》卷二《瓜部》引《龙龛》:“,部田切,黄,瓜名。”[3]269

按:《龙龛》卷一《瓜部》:“?,部田反,黄,瓜名。”[4]195《篇海》在转引过程中将左右位部件的位置调换了,造成了字形上的差异。

(四)部件丢失

《篇海》卷二《見部》引《龙龛》:“,渠追、居位二切,人之婬視也。”[3]275

按:《龙龛》卷一《見部》:“,或作。,正。渠追、居位二反,婬視皃,二。”[4]344《篇海》在转引“”字时将其中部件“帚”丟失,转引为“”。

二、注音用字的字形差异

《篇海》引《龙龛》的注音用字能够切出相同音的不属于字形差异问题,注音用字的字形差异主要是在相同用字的前提下,字形内部本身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以注音用字形近而误为主。

(一)注音用字形近而误

1.《篇海》卷一《金部》引《龙龛》:“,於計切,又音烏。”[3]263

按:《龙龛》卷一《金部》:“,於許反,又音烏。”[4]16《篇海》在转引过程中,将注音用字“許”误为“計”,而字头中部件“木”与“方”也属于易混淆部件。

2.《篇海》卷一《金部》引《龙龛》:“,亡銜切。”[3]264

按:《龙龛》卷一《金部》:“,士銜反。”[4]11《篇海》在转引时,将注音用“士”字误为形近字“亡”。

3.《篇海》卷十三《壴部》引《龙龛》:“,意、巳二音,貪也。”[3]329

按:《龙龛》卷四《壴部》:“,意、乙二音,貪也。”[4]358《篇海》在转引过程中,把“乙”误为“巳”,“巳”与“已”形似,“已”与“乙”同音,因此,“巳”当为“已”的误写。

4.《篇海》卷十五《日部》引《龙龛》:“,丑唐切,正作瞠,直視也。”[3]528

按:《龙龛》卷四《日部》:“,俗。丑庚反,正作瞠,直視也。”[4]425《篇海》在转引过程中,將注音用字“庚”误作“唐”。

5.《篇海》卷七《白部》引《龙龛》:“,制、析二音,星光也。”[3]358

按:《龙龛》卷四《白部》:“,制、折二音,星光也。”[4]431《篇海》在转引过程中,误将注音用字“折”作“析”。“木”与“扌”为易混部件。

(二)注音用字妄增部件

《篇海》卷二《几部》引《龙龛》:“,音起。”[3]274

按:《龙龛》卷一《几部》:“,音走。”[4]333《篇海》在转引过程中,在注音用字“走”基础上妄增部件“己”,误为“起”字。

三、释义用字的字形差异

《篇海》引《龙龛》释义用字中形近字的混淆也占到多数,释义用字的字形问题直接影响到对所转引的字头意思的理解。

(一)释义用字形近而误

1.《篇海》卷二《戈部》引《龙龛》:“,尺尹切。丨,世也。”[3]267

按:《龙龛》卷二《戈部》:“,尺尹反。丨,出也。”[4]173《篇海》在转引过程中,將释义用字“出”误作形近字“世”。

2.《篇海》卷二《廾部》引《龙龛》:“,苦計切,也。苦結切,闊也。”[3]274

按:《龙龛》卷一《廾部》:,苦計反,丨約也。苦結切,丨闊也。”[4]527《篇海》在转引过程中,将释义中“約”误为“”。此外,还将表示字头的符号“丨”省略了,出现释义错误,“”应释为契约、契阔。

3.《篇海》卷五《疒部》引《龙龛》:“,音忽,在病,又許切。”[3]344

按:《龙龛》卷四《疒部》:“,音忽,狂病,又許反。”[4]478《篇海》在转引过程中,将“狂”字左右两个部件的笔画连接在一起,误为“在”字,两字形体相近。

4.《篇海》卷四《田部》引《龙龛》:“,音留,滞也,止也,人也,田也,住也,徐也,又姓。”[3]325

按:《龙龛》卷一《田部》:“,音留,滞也,止也,久也,田也,住也,徐也,又姓。”[4]125《篇海》在转引过程中,把释义中“久”误为“人”,释义中的“留”“滞”“住”“徐”均有停留、延时的意义。由此可知,正确释义应为“久”,“久”的衍生义中就含有延时义。

5.《篇海》卷二《革部》引《龙龛》:“,徒古切,,别名。”[3]277

按:《龙龛》卷一《革部》:“,徒古反,靫,别名也。”[4]449《篇海》在转引过程中误将“靫”写作“”,字头的点画“丶”位置也有所变化。

6.《篇海》卷一《金部》引《龙龛》:“,音歴,金也。”[3]266

按:《龙龛》卷一《金部》:“,俗。,或作。,正,音歴。《玉篇》:‘釡也,三。”[4]21《篇海》在转引过程中,将释义用字“釡”误为“金”。

(二)释义用字音近而误

《篇海》卷二《鬼部》引《龙龛》:“,荒鳥切,古皃。”[3]273

按:《龙龛》卷二《鬼部》:“?,荒胡反,鬼皃。二同”[4]323《篇海》在转引时,将音近字“鬼”误作“古”字。

四、总结

《四声篇海》引《龙龛手镜》字形上的变化主要集中于笔画、部件上,只要稍加熟悉笔画增减、形近部件之间的讹变、部件位置的变动趋势,就可以将众多常见的疑难俗字辨别出来,字形问题因时代的不同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客观原因包括汉字形体自身的演变、书写工具的更迭、字形规范政策等原因;主观原因包括书写人的个体风格、求简的心理趋势、后人编写传抄过程中的异写等问题。为满足用字实际需要,字形在不同时期会有所变化,形近的异体字占大多数,这就不免导致形近字的讹用、误用泛滥。将字形的误用按字头、注音用字、释义用字分开来考察可以使问题更加一目了然,而对这些问题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细致地把握字书字形演变的特点及趋势,有利于对疑难俗字的辨别。

作者简介:魏娜(1993—),女,硕士,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

注释:

〔1〕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杨霞.《四声篇海》引《龙龛手镜》研究(部分)[D].保定:河北大学,2004.

〔3〕韩道昭.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M].续修四库全书第229册影印明成化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释行均.龙龛手镜[M].北京:中华书局,1985.

猜你喜欢
字书注音用字
容易混淆的词语
用语文方法为数字分组
《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
科技论文表格的编排要求(五):用线和用字
《说文解字》注音释义识略
大型字书疑难字新考
无字书图书馆(节选)
辽代避讳用字“元”
雁字书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注音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