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化思想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弘扬

2023-03-13 18:01叶政王菲
桂海论丛 2023年6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化

叶政 王菲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全球化形成和全球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经济、政治、文化、资本主义发展趋向等多重层面阐述了全球化思想的主要观点。全人类共同价值与全球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全人类共同价值旨在克服资本主义主导全球化的价值局限和固有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思想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探究《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化思想内涵,有助于深入领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时代意蕴及价值引领作用。《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化思想,对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有着重要的启示。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践中,必须凝聚各国价值共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支撑;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推进全球治理提供价值准则;促进世界文化融通,为重塑文明间关系提供价值指引。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全球化;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23)06-0024-05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WK21110700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1]全人类共同价值与全球化的发展密切相关,是符合人类共同利益、增进人类共同福祉的价值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思想在当代的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已经开始显现。在《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审视了全球化的起源,分析了全球化的历史作用,指明它最终导致全人类解放的历史走向。当今时代,全球化正深入发展,《宣言》对全球化本质属性、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向的理论阐发,仍然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探析《宣言》中全球化思想的深刻内涵,并揭示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启示,对深化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思想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宣言》中关于全球化思想的理论阐释

《宣言》中虽然没有全球化的明确概念表述,但在对人类走向“世界历史”和全球化早期形态的理论表述中,已经蕴含着对全球化本质、逻辑、过程的深刻洞见与论述。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扩张的历史,指明了随之而来的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全球化走向,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一)世界市场的开拓,形成了经济全球化的雏形

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进程以资本全球扩张为先导进而开启了人类社会的全球化时代。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资产阶级通过带有侵略性质的暴力征服等非正当手段进行掠夺。资本增殖的动机推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催生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由此带来生产力的巨幅提升,引发了工业革命,取代了过去效率低下的手工工场生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机器大工业阶段后,“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2]401,助力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在此基础上,商业、航海业等领域得到了巨大发展,又反过来为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助力。在资本逐利的扩张逻辑下,资本主义开拓出的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2]404。世界市场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打破了各民族和地方过去彼此封闭、孤立的状态,形成了世界经济联合的雏形,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坚实基础。

(二)资本逻辑的全球扩张,延拓了世界政治发展的空间

《宣言》中强调了与资本逻辑相伴的政治发展,“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2]402。随着资本占据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局势的形成,国家也将政治活动延展至世界范围,涉及政治方面的全球化成为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由此必然产生的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统一的民族。”[2]405然而,资本逻辑在全球范围的拓展,资本主义利用其在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殖民体系,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暴力统治下,资产阶级首先在本国内,使得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又在世界范围内使得东方附属于西方的统治。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上建立的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秩序,既维护了这些国家的既得利益,也掩盖了他们对发展中国家的压制和剥削,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三)全球化的普遍交往,奠定了交流融通的世界文化格局

随着世界市场的拓展,各民族和地方走出了封闭自守的状态,“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2]404。《宣言》展示了全球层面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拓展和文明的广域传播趋势。伴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全球化,文化作为从属于经济和政治的上层建筑,也隨之进入全球化的范畴。资本主义在全球各地的延展和扩张,使得资本主义文化以资本主义经济的商品、资本等为载体,以附属品的形式被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在客观上促成了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普遍交往使得各个国家和民族建立了相应的现代工业和与之适应的生活方式,致使不同国家间形成了许多相似的文化观念,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全球性传播和融通。全球的交互往来,使得文化不再为某个民族某个国家所专属,“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2]404,各民族的精神文化产品成为世界人民共享的公共产品。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所阐发的文化全球化思想,主张和支持各民族文化在交流融合的基础上平等地进行沟通和对话并相互借鉴,意在突破狭隘的民族、国家界限,以实现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和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

(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取代的命运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并没有因资本主义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而回避其终将走向灭亡的结局。资产阶级日复一日地使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聚集起来,不仅导致国内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在国际上也使得国与国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断增大。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日渐显示出它的落后性,高度社会化的现代生产力同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由于资产阶级不断追求剩余价值而导致生产相对过剩,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统治地位,利用它在全球市场中的优势地位,让世界共同背负经济危机的恶果,肆无忌惮地在全球暴敛财富,破坏全球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无法承载自身所创造的生产力,逐渐由生产力的推动力量转变为世界市场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桎梏。《宣言》立足唯物史观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明确指出资本的全球化扩张使全球范围内充斥着资本主义积聚起来的各种矛盾,资本主义“不再同社会相容了”[2]412,由此预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必然趋势。

二、从全球化视角看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深刻意蕴

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世界交往形成了全球化的格局,资本主义全球化所开创的世界历史只是历史的、阶段性的存在。作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和全球治理体系重塑的价值根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价值导向层面实现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历史局限的超越。它旨在摒弃资本逻辑主导下的“普世价值”,是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创造,是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文明交往危机加深的时代背景下促进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之间沟通的价值纽带。

(一)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逻辑转换

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开启了全球化时代,也带来了西方“普世价值”理念的全球性扩张。“普世价值”就其实质来说,是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一种价值表达,是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特定产物,反映了西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野心[3]。在西方现代文明中,“自我”是绝对的,而“他者”是缺席的,世界都被纳入资本逻辑所建构的体系中[4]。“普世价值”将特殊性的西方价值包装成普遍性的人类价值,以其对所有国家和民族的普适为名,行维护其阶级统治、剥削其他国家和民族之实。它是少数资产阶级利益诉求在价值观上的表现,无法反映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意愿,更无法反映全人类的价值诉求。

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体系。世界经济和科技的进展以及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活动,使得人类社会日益成为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在不同文明开放包容、交流融合的全球化环境下,全人类共同价值回应时代呼唤,凝练了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中生成的价值观念。

(二)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创造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提出的关于人类共同利益、价值与追求的新主张,是解答时代之问、应对时代之变所作的中国答案。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世界人民携手应对全球性风险和挑战,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和平、发展”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和繁荣稳定的重要前提。正因为现实世界客观存在着战争与冲突、贫困与落后,才更加凸显和平、发展的价值。“公平、正义”是国际交往秩序的伦理法则和道义规范。正因为国际社会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才更加凸显公平、正义的价值。“民主、自由”是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和价值追求。正因为还存在文明歧视等国际现象,才更加凸显民主、自由的价值。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应有之义。《宣言》中提出的“自由人联合体”这一人类社会理想,要求各个国家把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出各具特色的人类文明形态[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一系列物质、制度、精神等文明成果,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具体的历史的产物,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基本部分[6]。全人类共同价值是融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中華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创造。它既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宽阔的世界情怀,又传承了中华民族胸怀天下的内在品格,彰显出继往开来的价值意义。

(三)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世界各国进行文化沟通的价值纽带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在世界各国交往日益频繁情况下,基于世界各国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凝结成的价值共识,是一种真正关注人类生存现实和前途命运的崇高精神。全人类共同价值站在全人类的视角上,充分包容文化价值的多元性,并充分尊重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具体实践中实现路径的多样性[7]。全人类共同价值从多重维度表达了人类共同的美好生活愿景和道义追求,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在交往实践中提供了价值理念的“最大公约数”。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超越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差异、不同国家和时代时空界限的人类价值新形态,汇聚了全人类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价值基础。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各类文化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各文明之间地位平等,任何文明都没有将自身价值强加于人的权力。作为凝聚了人类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倡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奉行求同存异的理念,使得不同文化间得以更好地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互鉴。

三、《宣言》的全球化思想对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启示

当今时代,“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8]。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国全面融入全球化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价值创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价值,在于其所关注并力图解答的问题深度契合当代世界的重大问题。《宣言》中的全球化思想启示我们,一方面要辩证地看待全球化,另一方面要积极地应对全球化,以有效应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

(一)凝聚各国价值共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支撑

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当今世界已进入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的状态。世界范围内的矛盾、冲突、战乱、恐袭、贫困和灾难时有发生,国际形势动荡不安,人类难以摆脱生存与发展的困扰。当下,各种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社会价值观的撕裂、冲突,其根源之一在于全球治理的價值根基不牢。为此,只有凝聚起世界各国的价值共识,兼顾全人类共同意愿和共同利益,才能探寻出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无疑是凝聚价值共识的一个基本路向。全球化的形成,使人类历史从民族历史迈向世界历史,人类在交往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如果说,个人层面、国家层面需要价值规范来进行自我建构,那么,全人类层面同样需要共同价值观的塑造。全人类共同价值即是人类主体在当代实践过程中,基于共同需要、共同利益、共同发展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理想、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它从共同价值观层面上回答了世界、人类和文明的发展走向。正是基于共同的价值观,不同民族、种族、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通过社会交往而整合在一起,引导和规范国家、组织与个人行为,消弭世界多元利益诉求和多元价值观的差异,凝聚成命运相连的共同体力量,通过合作协商的方式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价值支撑。全人类共同价值能更好地将世界各国团结在一起,共同为建设人类美好家园而积极行动。世界各国唯有站在全人类道义制高点,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精神纽带,摒弃成见,同舟共济,才能打造属于世界各国人民共有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才能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行稳致远。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维护世界人民共同利益,必须正确认识国家、民族、阶级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关系[9]。在国际关系中,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但维护国家利益与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是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的关系。国家利益的实现离不开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处。

(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推进全球治理提供价值准则

回望历史,世界政治格局百年来的变迁始终囿于资本主义国家的霸权逻辑。资本主义曾凭借其在世界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建立了以剥削掠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基本特征的国际关系旧秩序,其实质是维护资本主义强国的利益与地位。诚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所言,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性布展,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2]404。资本主义主导下的政治秩序无视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念背道而驰。

与西方霸权国家的全球治理规则根本不同的是,全人类共同价值所倡导的价值准则不是建立在强权政治和利益控制上,而是建立在平等、尊重、公平、正义基础上。在全球利益和全球治理基础上,推动全球化发展,需要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面临全球治理难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10]。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应联合起来,迎接挑战、解决问题,积极友好协商,摒弃冲突和对抗,在各自能力范围内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在国际事务中,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要坚持以平等对话的姿态进行交流、合作与协商,秉持和平、主权、普惠、共治原则,打造合作协商的坚实平台。

(三)促进世界文化融通,为重塑文明间关系提供价值指引

全球化交往的深入推进使得人类命运日益相互依存,产生了共同的需求和利益,也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互鉴,使得基于平等互利交往的价值理念——全人类共同价值成为当今全球化交往实践的客观社会存在[11]。全人类共同价值承认世界广泛存在着价值差异,但“异”中有“同”,既展现了各民族的文化共性,又充分彰显了各民族文化的个性,旨在实现各民族文化的共生共荣。

如同《宣言》中所预示的,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导致民族共性文化越来越明显,“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2]404。在文化全球化日益深入的形势下,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需要正确处理本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首先,要传承好发展好本国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要把握好文化全球化的机遇,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和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向世界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魅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其次,文化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世界文化的同一以及民族文化的消融。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不同文明具有不同历史、国情和文化背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全人类共同价值正是生发于丰富多彩、多样共存的世界价值集群之中。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同和接纳,要继续推动不同文化间的互通共融,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优秀价值文化的合理性和先进性,不断丰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意蕴,助力推动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四、结语

当代的全球化与17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宣言》时所处的时代相比,无论是在广度和深度上,还是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宣言》对全球化实质和发展趋势的阐述并未过时。全球化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密切相关。探究经典著作中的全球化思想,有助于感悟经典的当代价值,对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立足于全球化背景,着眼于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全人类共同价值既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体现世界人民的需要和利益,对于推动构建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应对挑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价值引领作用,为参与全球治理、应对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王虎学,陈婉馨.全人类共同价值与西方“普世价值”:界定、甄别与超越[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3(1):72-79.

[4]韩升,王朋朋.世界文明进步视域内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阐扬理路[J].中州学刊,2022(8):94-101.

[5]宋才发.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1-10.

[6]沈湘平.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基于特殊性与普遍性关系的视角[J].哲学研究,2022(4):5-14,128.

[7]韩骁.文明视野下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及其哲学意蕴[J].哲学研究,2021(8):21-29,128.

[8]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2.

[9]房广顺.全人类共同利益与对外关系的价值定位[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114-116.

[10]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8.

[11]李威威.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哲学基础[J].哲学动态,2022(12):13-20.

责任编辑陆昱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化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全球化陷阱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