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导师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
——基于导师介入时间视角

2023-03-15 01:38张倩孙爽徐晗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书育人 2023年6期
关键词:科教导师制创新型

张倩 孙爽 徐晗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型人才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1]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输送创新型人才的手段,不仅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2]本科生作为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来源,对其培养也亟须从“粗放经营”转化为“精耕细作”。在此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应运而生,即为在校本科生配备导师,在其学业规划、学习过程、科研探索以及品德素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辅导。然而对于本科生导师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的效果,学界依然存在分歧。杨仁树[3]认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创设了师生学习、科研与生活经验的互动空间,进而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化奠定基础。侯明艳[4]研究表明,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ush Cosgrove[5]通过访谈与观察,验证了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从批判思维素养的不同细分维度提升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但也有一些学者持相反态度。何齐宗、蔡连玉[6]认为,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系统工程中发挥的作用往往形式意义高于实质价值,与提升本科生批判创新思维素养相关度不高。Brubeck[7]“政治论哲学”理论认为,本科生导师制作为形式主义的“舶来品”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与本科生批判创新思维的培养没有现实意义。

本文认为存在分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已有研究大多以定性理论分析为主,缺乏针对本科生导师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二者关系的定量研究,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有待验证补充。第二,当导师介入时间不同时,本科生导师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的影响也可能存在差异,但已有研究并未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为弥补以上研究的不足,本文引入科教融合作为中介变量来剖析本科生导师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影响的中间路径。科教融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其本质是在“科研、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发现、传承与创新。[8]科教融合在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创造力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9]由此,本文运用定量分析法探究本科生导师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并探讨科教融合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旨在揭示本科生导师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二者之间的内在机理。同时引入导师介入时间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在导师介入时间不同时,本科生导师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的影响,对深入挖掘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科学路径具有的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文献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本科生导师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10]本科生导师制则是指学生自大学本科低年级至毕业年级的在校学习期间, 为其配备本科生导师, 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和个性化指导,从而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11]杨仁树[3]从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目标和指导内容出发,认为其是以本科学科专业为依托,旨在提高本科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本科生导师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并通过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方面,学生可以得到充分的导师支持与快速获得信息反馈。本科生导师制能够使学生在与导师沟通交流中得到充分的导师支持,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从而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Overall、[12]吴剑琳[13]等学者提出,导师尊重学生观点与想法并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和指导对学生创造力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基于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人们对自己通过行动顺利达到预期目标的自信程度对其行动结果有决定性作用。[14]导师给予学生自我选择的权利,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参与感兴趣的研究主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程度与自我预期,激发学生更强的创造欲望,[15]从而缩短创新周期,促进学生创新成果的产出。

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充分吸收导师指导过程中溢出的隐性知识。本科生导师制能够使学生获得常规教学模式之外的知识与技能,对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和个人能力有着积极影响。本科生导师制使学生与导师之间建立了更加密切的联系,导师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会产生隐性知识溢出,而学生则通过与导师面对面交流、干中学等方式吸收隐性知识。通过导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有利于学生掌握隐性知识,[16]激发学生的潜在势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尉建文[17]和黄荣怀[18]等的研究也证实了上述论证,即导师将其自身的科研经验及处事技能以干中学等形式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即是隐性知识溢出的过程。而学生在与导师交流过程中可以有效获得隐性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本科生导师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正向影响。

(二)本科生导师制与科教融合

科教融合是指将知识的创新与文化的传承两种过程结合起来, 将发现新知识与传授传统知识两种任务连接起来, 将科研与教学两种专业工作形态统一起来。[19]本科生导师制对科教融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师生互动和谐度促进知识和教育信息的传递、内化与创新[20]

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师生积极情感的建立,从而增强师生的互动频率,良好的师生互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互动中深化对知识的学习、积累与运用,进而为知识的传递与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促进科教融合。

2.教学共同体的搭建为新知识的发现与传授营造有效的学习环境[21,22]

建构主义理论提出,本科生导师制可以使导师和学生组成教学共同体,[23]使学生在与导师互动过程中接触到最新的科研信息,开拓学生的信息渠道,在学习书本上传统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挖掘适应性和价值性的行动方法及理论,从而促进科教融合。

3.学生对于科研工作参与积极性对于科教融合有重要影响[24]

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制度下,导师采取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优势,引导学生进行适合的、长期的科研项目研究,从而使学生增强对科学研究探索的兴趣,有效提升了学生对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科教融合。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本科生导师制对科教融合具有正向影响。

(三)科教融合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科教融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一方面,科研与教学的相互融合能够提高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25]刘柏岩等[26]认为,教学内容越具有广度与深度,越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开阔学生视野与培养问题意识。马海泉[27]等提出,将导师的科研成果与最新科技前沿问题转化为教学内容,能够在基础知识体系上拓宽其广度与深度,从而使学生学到最新的科技创新思想、理念,丰富创新思维与问题意识,进而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科研与教学融合能够提高科研训练强度与水平。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28]卡恩(Kahn)[29]通过对149名社会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调查发现,高水平的科研训练通过提升学生的学术兴趣改善其科研投入机制,从而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升。Healey&Jenkins[30]认为,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注重学生的科研体验,有助于丰富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意识。科教融合的关键是学生参与长时间的科研训练。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到真实的科研情境中,有助于将其所学知识应用于科研工作中,从而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Ryder&Leach[31]发现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发展了科学推理能力,并做了进一步解释:学生只有从事了需要认识论参与的研究活动,例如提出研究问题、用证据验证研究假设,才会在科学推理能力方面有所发展。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科教融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正向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形成了如图1 所示的研究框架:

图1 本文研究框架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分两步考察本科生导师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的影响。首先,采用定量分析法探讨本科生导师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之后,在第一步检验的基础上比较导师介入时间不同时,本科生导师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以检验导师介入时间的最佳阶段。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考虑到问卷应答率、时间成本等因素,采用实地和电子邮件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正式问卷的发放。选择中国不同行政区域内高等院校的本科生作为调研对象,主要原因是各区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同,所属本科生的培养手段也不同。在2020 年9 月到2020 年11 月期间发放调查问卷500 份,回收问卷443 份,整体回收率为88.6%。对回收问卷进行数据统计、整理和筛选,剔除作答不完整的以及作答明显存在重大漏洞或疑点的问卷32 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11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2.2%。样本的分布特征如表1 所示。

表1 样本的基本特征

(三)变量测量

本研究问卷分为3 个部分:本科生导师制、科教融合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保证问卷问题描述的准确性,本研究通过前期广泛阅读文献,并根据研究目的对每一个题项进行仔细推敲和修正,制定适合本文研究的量表作为收集实证资料的工具。因此,可以认为本研究具有良好的构思效度与内容效度。具体测量如下:

因变量: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量表借鉴林崇德[32]经典研究,从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产出等方面衡量创新型人才培养。根据本研究需要,对成熟量表进行修改,共涉及8 个测项。

自变量:本科生导师制。借鉴马艳秀、[10]王颖和王笑宇[33]研究,从本科生导师分配方式、导师指导频率和导师指导方式等方面衡量本科生导师制,共涉及7 个测项。

中介变量:科教融合。借鉴史静寰、黄雨恒[34]的研究,从课程体系设置、学分设置和学术氛围等方面衡量科教融合,共涉及 5 个测项。

调节变量:导师介入时间。本研究中将导师介入时间作为虚拟变量,探究为本科生配备导师时间不同时,本科生导师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的不同影响。

控制变量:为了控制其他因素干扰,选择所属院校层次、所属专业类别作为控制变量。以上涉及的题项均采用Likert 五级量表进行测度,1 为完全不符合,5 为完全符合。

三、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本文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主要分析方法包括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在检验中介效应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层次回归分析对上述假设做出验证,参考 Muller&Judd 等的检验步骤进行分层检验。[35]在回归模型中放入调节变量,通过对比导师介入时间不同时,本科生导师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影响的差异。

(一)数据同源偏差检验

由于在本问卷调查时,所有问项在均由同一填写者填写的情况下,就会容易出现同源偏差(简称CMV)的问题。为了检验数据同源偏差,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将411 份问卷的所有测项都进行了因子分析。在没有旋转时,第一主成分所能解释的方差仅为26.73%,低于50%,说明同源偏差不会对研究结果造成显著影响。

(二)信度效度分析

使用SPSS17.0 对本文3 个变量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 所示。结果显示Cronbach's α 系数均大于0.7,表明量表内部一致性较好,具有较高的信度;通过对量表结构效度检验发现,所有变量的KMO 值均大于0.8,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到各变量AVE 值与CR 值。测算得到各因子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6,AVE 值均大于0.5,CR 值均大于0.8,表明该量表聚合效度较好。

表2 量表测量、效度、信度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3 列出各变量相关系数、平均值和标准差。由表3 可知,本科生导师制与科教融合显著正相关(r=0.641,p<0.01),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显著正相关(r=0.585,p<0.01);科教融合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相关系数为r=0.644,p<0.01。由此可见,本研究假设均得到了初步的支持。多重共线性检验的结果显示,VIF最大值为2.179,表明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3 变量描述性检验和相关性分析

(四)主效应检验与中介效应分析

在表4 中,模型1—模型4 依次为主效应检验结果。其中,模型1 只包括控制变量,模型2 在模型1 的基础上加入了解释变量本科生导师制;模型3 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了中介变量科教融合。模型4 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中介变量科教融合。3 组变量加入回归模型后,R2 和F 值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模型5 与模型6 为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其中,模型5 只包括控制变量,模型6 是在模型5 的基础上加入了解释变量本科生导师制。

H1 提出本科生导师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根据表4 中模型2 的检验结果,在放入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加入本科生导师制,发现本科生导师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显著正相关(β =0.612,p<0.001),H1 得到了支持。

H2 提出本科生导师制对科教融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根据表4 中模型6 的检验结果,在放入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加入本科生导师制,发现本科生导师制与科教融合显著正相关(β =0.726,p<0.001),H2得到了支持。

H3 提出科教融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根据表4 中模型3 的检验结果,在模型1 的基础上,加入科教融合,发现科教融合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显著正相关(β =0.561,p<0.001),H3 得到了支持。

(五)调节效应检验与分析

如表5 所示,模型7 至模型10 依次表示在非毕业年级导师介入时的主效应检验结果。模型11 到模型14 依次表示在毕业年级导师介入时的主效应检验结果。其中,当导师介入时间为非毕业年级时,如模型10 所示,本科生导师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显著正相关(β=0.533,p<0.001),科教融合存在中介作用(β =0.21,p<0.001)。当导师介入时间为毕业年级时,如模型14所示,本科生导师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显著正相关(β=0.422,p<0.001),科教融合存在中介作用(β=0.298,p<0.001)。构建 “导师介入时间为非毕业年级模型”与 “导师介入时间为毕业年级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非毕业年级导师介入效果优于在毕业年级导师介入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的效果。该检验结果表明:导师介入时间越早,学生与导师接触时间越早,越有利于导师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并进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缩短创新周期,进而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通过表5 验证结果可知在非毕业年级为本科生配备导师更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验证导师介入时间的具体最佳阶段,即通过对比导师介入时间分别为大一年级、大二年级与大三年级时,本科生导师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的影响差异。石荣传[36]认为绝大多数高校在大一、大二年级时设置英语、马列和计算机等课时较多的基础课程,专业知识储备过少,因此未对其低年级本科生配备导师。同时,通过具体数据回收整理时发现,在非毕业时间段,各区域高校为本科生配备导师主要集中于大三年级,在大一与大二年级为本科生配备导师的高校较少。因此,本文将大一年级与大二年级合并与大三年级进行对比,以检验本科生阶段导师介入的最佳时间。

如表6 所示,模型15 到模型18 依次表示在大一与大二年级导师介入时的主效应检验结果。表7 中,模型19 到模型22 依次表示在大三年级导师介入时的主效应检验结果。检验结果表明:当导师介入时间为大一大二时,如模型18 所示,本科生导师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显著正相关(β =0.537,p<0.001),科教融合存在中介作用(β =0.173,p<0.001)。当导师介入时间为大三年级时,如模型22 所示,本科生导师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显著正相关(β =0.429,p<0.001),科教融合存在中介作用(β =0.069,p<0.001)。构建“导师介入时间为大一、大二年级模型”与 “导师介入时间为大三年级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大一大二年级为本科生配备导师产生的效果优于在大三年级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其原因在于,大一、大二年级是学生形成专业认知、进行学识积累的重要阶段,也是在大学学习生涯的基础阶段,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可以帮助其制订学习计划,解决专业问题,促进本科生快速适应学习环境。同时也可以使本科生在积累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较早接触科研,为本科生科研素质训练奠定良好基础。

表6 调节效应结果分析(大一、大二年级与大三年级)

表7 调节效应结果分析(大三年级)

四、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1.本科生导师制积极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为本科生配备导师能够促进其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一般而言,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别具特色的教学制度,是学生获得充分导师支持与快速信息反馈的重要来源,同时配备导师的本科生往往能吸收更多导师溢出的隐性知识。因此,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主体意识,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2.科教融合在本科生导师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本科生导师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发挥可以通过科教融合实现。科教融合是建立在科研与教学、导师与学生紧密联系与合作基础之上的,一方面,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可以有效提高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另一方面,导师与学生的紧密联系可以使学生较早投入到导师科研项目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科研训练水平,从而通过科研训练提升其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3.导师介入时间在本科生导师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之间发挥调节作用

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非毕业年级为本科生配备导师更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其次,通过对比在大一大二年级与在大三年级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的影响可知,为大一、大二年级本科生配备导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二)理论贡献

本研究对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建设、科教融合理论、创新型人才培养都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

1.系统揭示了本科生导师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

已有研究揭示了本科生导师制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4]与实践能力,[15]但没有明确二者之间的作用过程和内在机理。本文引入科教融合剖析了本科生导师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确定了科教融合在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丰富了本科生导师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

2.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本科生导师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之间关系进行验证

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实证研究,打破了现有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偏重于定性的桎梏,可以为深入挖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科学路径提供参考依据。

3.基于导师介入时间视角,检验导师介入本科生学习的最佳阶段

本文从导师介入时间视角出发,深层次探讨在导师介入时间不同时,本科生导师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的影响差异,是对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理论的有益补充和重要扩展。

(三)管理启示

本文研究结论可以为本科生成长提供新的思路,也能够为高等院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借鉴。

1.各高校应适当前置为本科生配备导师的时间,并严格遵循双选制度

首先,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为大一年级或大二年级本科生配备导师,让其较早根据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进入导师的科研项目。其次,在进行师生双选时,高校应在本科生选择导师前给予充分的时间考虑,并做好导师信息共享工作,如建立导师资源档案并及时更新学校官网导师信息,让学生全方位了解每个导师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水平与能力、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等相关资料,让学生更多地根据个人的兴趣或未来的研究方向选择导师。最后,高校也应赋予导师选择学生的权利,确认导师的研究领域是否与学生感兴趣领域匹配度较高,避免出现师生沟通不畅的现象出现。

2.在导师指导方面,应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导师指导形式

一方面,高校应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新型虚拟导师网络工作平台,导师在网络平台上可使用论坛、留言板、便条等工具设置固定解答问题的时间与固定交流的时间,让本科生随时有提问题的机会,导师在固定时间内及时解答,也可通过网络进行个别辅导为学生快速得到导师的信息反馈提供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导师应对本科生进行不定期面对面的个性化指导,并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会、座谈会和报告会等线下学术交流活动。

3.高校应建立灵活的退出流动机制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双向交流活动后,应及时关注一些僵硬且固定的师生搭配情况,并根据学生真实的需求情况与高校的师资力量等再次安排合理、有效的师生互选,在导师的建议下向所在院系提出转换导师的申请,允许本科生在一定的时期之后能够重新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导师。

4.量化与健全导师评价激励机制

在导师考核评价方面,应采取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不应只看学生的论文或奖项数量,更要从学生的专业素养、道德观念等方面来评价导师的工作成效。在对导师激励上,一方面将导师工作的考核与评价情况与教师的报酬和职称评聘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将导师指导工作的效果同职务晋升与评奖评优相结合。例如,导师所指导的本科生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或在相关级别的学科竞赛中获奖时,学校应对导师所做的贡献予以表彰和奖励。

(四)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基于导师介入时间视角得出了一些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益启示。但是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热门研究课题而言,依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实证研究的样本数量和范围局限,样本均来源于东北、华北、华中或华东地区的高等院校,而不同区域的高校实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差异,对于我们研究的推广性可能存在不足。在未来的研究中,可扩大样本范围和样本数量,获取其他区域高校本科生数据,并与本研究结论进行比较分析。其次,本研究仅基于导师介入时间视角探讨本科生导师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的影响,并深入剖析科教融合的中介作用。未来研究还可以从多导师视角,进一步检验本研究理论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本文分析了科教融合对本科生导师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关系的影响,而本科生导师制可能通过其他中间变量(如深度学习、默会知识等)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影响,未来可进一步深化本科生导师制的作用机制研究。

猜你喜欢
科教导师制创新型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