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 教学理念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究

2023-03-15 01:38张丽芳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
教书育人 2023年6期
关键词:双创高校学生大学生

张丽芳 (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

创新创业能力是现代大学生必备的素养,国家与民族的进步需要创新作为驱动力,大学生作为新一代发展力量,对社会发展起着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培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努力为个人的发展创造机会,还能够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因此,找到有效的方法路径对高校学生的这种能力进行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双创教育已成为高校教学体系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对此也很重视,为鼓励双创教育制定了许多有关政策,这些都为增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并尝试结合OBE 教育理念,对培养高校学生养成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法、思路进行初步探究。

一、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容概说

创新是人们发现事物已有矛盾,并利用现存思维方式提出新想法,在当时所具备的条件下改进旧事物、发明新事物的过程;创业则是人们通过培养独立能力、管理能力、事业心等品质,开创新事业的过程。而创新创业则并非将二者直接糅合在一起,它是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创业为导向,其目标在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激发人的创造性。[1]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所认为的,教育并不只是传播知识,其内核在于对一个人心灵的“唤醒”。对于大学教育而言,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加大力度是至关重要的。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发现探寻、化解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自主性、多元化的学习有很大裨益。[2]

“创新”与“创业”是两个既有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概念,创新可以为创业提供思想与物质上的支持,创业则能够反过来推动创新的实现。

从根本上看,创新创业是在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其包含了个体性质与社会性质两大方面。从个体层面讲,创新创业是在对自我认知进行革新,并在行为模式上产生一系列转变;而从社会层面来讲,崭新的理论、思想经由创新而出现,创业则为社会发展创造了物质或精神财富。在双创教育中,个人最不应该被疏忽,因为这是最基本的层面。培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也应该从最基本的方面入手,双创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大学生在这方面的意志与能力,而并不只是通常所认为的就业技能。[3]

二、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结构组成

创新创业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的能力体系,对于体系中包含的具体内容,学者们众说纷纭。王洪才等人(2020)认为,创新创业能力重点包括七个方面,即自我认知、谋划设计、实践尝试、合作交流、机遇把握、风险规避与挫折抵抗。对于不同类型的学校,譬如研究型院校、教育型院校及职业型院校,由于其培养目标体系的差异,能力培养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此外,这些能力也并非静态的,而是可以通过锻炼而不断发展的。学者林珍(2019)从科学人才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需要有四方面的能力,即追求人生目标的毅力、接触新事物并分析的能力、多方面实践的能力以及面对社会问题的能力,其中个人毅力是比较重要的。[4]孙媛媛(2018)则认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从三个角度入手,即创新思维模式的培养、创业本领的培养和实践本领培养。而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制的《培养创业精神报告》(曼谷,1994,UNESCO),创业能力共有四个衡量标准,即起始能力、强化能力、持久能力与实行能力。[5]具体的内容见表1。

表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培养创业精神报告》(曼谷,1994,UNESCO)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素质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任何一项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上述内容只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基本点。实际上,我们还应考虑到大学生个体间在知识结构、心理素质以及个人特质方面所具有的差别,以及不同院校的性质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别,因此在界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时,应当较为全面并且根据实际有所侧重。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状况

(一)高校学生相关理念的状况

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是双创教育所要达成的重要目标,具体而言就是培养学生看到问题、开拓进取的能力。因此,通过对高校学生创新方面的理念进行调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有关这个问题,王艺昊(2019)对我国30 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获得的反馈信息进行整理,结果发现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表示认同,认为“创新创业是实现理想的途径,对社会有积极的影响”;此外,大学生群体普遍认为自身具有优势,具体表现在“朝气蓬勃,敢于拼搏”“思维开阔,开放自信”“好学上进,锐意进取”“视野宽广,勇于创造”等,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是有积极看法的,并且对于发展前景较为看好。但与此同时根据王艺昊的调查归纳,可以发现目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意识不浓;2.观念陈旧;3.理想偏颇;4.精神缺乏;5.思维单一。多数学生缺乏独立自主意识与创新创业知识的学习,虽有创新创业的理想,却缺乏坚持奋斗的精神;在观念方面,多数学生不能很全面地看待创新创业,只是简单地将其理解为就业,过于重视技能而轻视精神;在理想价值方面,部分学生不能妥当处理集体价值与个人价值间的关系,过分强调自我实现,而忽视了集体与社会的发展;在精神方面,当代学生主要表现为依赖性较强,独立自主能力有一定不足;思维方面,则表现在不少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缺乏规划,不习惯团体合作。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双创教育的不足之处。[6]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状况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获得离不开双创教育培养,因此通过了解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方式,也可一窥双创教育的发展现状。学者向春霞(2019)基于“三螺旋理论”,从学校、政府、企业三者行使功能的角度入手,分析多所一流大学的双创教育模式。结果显示,从这三方面来看,学校起到实施的作用,通过设置相关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等,直接实行双创教育;企业起到协助的作用,通过与政府、学校共建平台、提供资金,从而推动双创教育发展;而政府则起到引领的作用,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资金等方式引导高校双创教育的开展。[6]具体内容见表2。

表2 学校、政府、企业三方协同分析(向春霞,2019)

薛成龙(2016)等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报告》,对我国在十二五期间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回顾,根据他的研究结果,在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校双创教育的发展在以下几个方面有较大进展:1.实验室与实验基地建设;2.大学生科研训练;3.大创教育及大学生就创指导的开设;4.学分制管理模式改进;5.校内外联合培养制度的建立。[7]

创新创业类比赛也是近年来很受关注的一个方面,其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相关比赛如“‘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在各大高校积极开办,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许多学校也以比赛为依托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总体来说,现阶段在双创方面,我国对人才进行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以创新创业类相关赛事为主体,对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进行拓展;2.将创新创业体系与学科具体培养方式相结合,重视铸造学生的专业品质;3.就业竞争力为重要目标,培育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也有学者将不同的高校分为研究型院校、地方综合性院校以及职业型院校,并比较它们之间双创教育的异同点,这也是很有道理的。

四、OBE 教学理念下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

(一)OBE 教学理念概说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的提出者是美国的Spady 等人,他们在1981 年提出这种理念,即以目标成果为导向进行教育。与以往的教学方式相比,该理念更注重学生的发展,即通过教学需要让学生拥有什么能力,并以此为基础,自上而下进行整体课程思路的构建。

完整的OBE 结构模式包含五个方面:一个执行范式(1 Paradigm)、两个关键愿景(2 Purposes)、三个关键前提(3 Premises)、四个执行法则(4 Principles)和五个实施要略(5 Practices)。其中,一个执行范式是指在教育开始就要设定相关目标,并由此反向设计教学策略、评价体系等;两个关键目标则是要设立预期要达成的目标,并且努力为此创造成功的机会;三个关键前提是认为学生均能有成就、教学的每项工作都对此有影响、成功的学习是一个正向的体系;四个执行原则包括聚焦最终目标、自顶层向下设计、对结果积极期待和寻找达成目标的机会,即要明白最高目标,并以此向下进行创设;五个实施要点包括明确成果、建立体系、明细策略、自我评价、逐渐攀登。[8]

(二)OBE 理念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关于OBE 理论在大学生教育中的应用,许多学者从不同研究方向进行了探究。理论上讲,OBE 理论是一个方法体系,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教学,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自然也包含在其中。

教学设计对于专业教育而言是很重要的,学者李志义(2015)曾就应用OBE 进行教学设计做过相关探究。该学者认为,结果导向教育应遵循反向设计方法,从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开始,向下逐级分划五个不同的方面,分别是毕业目标、与毕业目标相应的指标点、课程体系、教学要求以及教学内容,并从每一个方面进行规划设计。

在李志义的观点中,教学培养目标包括内部目标与外部目标两大方面,前者是学生自身与学校教学的期望,而后者则是整个行业、社会和国家的需求。在设立目标时,需要内涵准确、条理清晰,每一个培养目标都要与毕业要求相联系,同时毕业要求也都要有相应的指标对应;通过这些要点的明晰,教学人员要设置合理的教学体系,建立课程间及课内外的纵横联系,防止知识点与总体目标的孤立,从而使教学大纲能够真正根据能力培养需求而设置。[9]

申天恩等(2016)则根据美国工程与教育技术认证协会(ABET)的建议流程机制等实践成果,提出了四个方面的OBE 设计理念,即目标指向、横向联合、纵向连贯、设立能力检验机制,并建立了教学成果圈、教育质量内圈和教育质量外圈三循环的成果导向式教学设计模型。第一个回圈检验老师和学校的教学能力,第二个回圈检验学生是否拥有毕业时需要具备的能力,第三个回圈则检验学生是否具有国家、社会所需要的能力。[8]

由此可见,在运用OBE 理念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本领时,首要的是明确目标,目标要点在于通过教育使学生具有创新创业相关的意识、知识及经验。在意识培养方面,个人内在动机、兴趣与价值观念是重要的三点;在知识方面,要注意一般性知识与个人同化的知识;在经验方面,则要注意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综合一些学者的看法,在进行创新创业的OBE 理论模式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应注意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可以设置相关比赛活动,增加实践机会,同时学校、企业与政府联合搭建平台。2.将创新教育和总体课程内容构架融合。传统的课程模式可能只是开设一门创新创业课,这不但对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作用不大,同时与专业体系也有脱节。因此,我们需要改革现有教学体系,使其更适应创新自主性学习的需要,并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同时,也要在已有课程中增加一些创新性的环节,并与当下的行业发展紧密结合,鼓励同学进行创造。3.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有些学生可能有意愿继续在学术上深造,有些学生可能更加偏向于就业,对此,学校应尽力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4.建立科学、客观的学生评价机制,尽可能进行个性化的评价,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以免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是关系到国家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因素,对于这种能力的培养我们需要从根本的方面进行考虑,教育工作者应当全面理解创新创业的含义、积极学习不同教学案例中的方法,采取先进的教育手段,更好地通过教育使大学生真正拥有创新创业能力。文章综合以上几方面分别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以期为高校双创教育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双创高校学生大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大学生之歌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