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

2023-03-21 17:17本刊编辑部
天津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着力教研育人

■本刊编辑部

2022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意见》有关内容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本刊摘编如下:

一、《意见》提出的总体要求

在指导思想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

在工作原则上,一是突出关键地位,把思政课建设作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各方面。二是强化统筹实施,完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思政课和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推进学校“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和网络“云课堂”协同育人。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思政课教学管理与教研工作,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强化实践育人,着力提高思政课教师专职化专业化水平,深入推进思政课内涵发展,持续提升思政课吸引力、感染力。四是深化改革创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守正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方法途径,切实增强思政课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大力促进思政课改革发展。

在工作目标上,提出到2025年,中小学思政课关键地位进一步强化、建设水平全面提高。课堂活力充分激发,优质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实践教学深入开展。思政课教师队伍专职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大思政课”体系更加完善,评价机制基本健全,思政课整体质量显著提高。

二、《意见》提出的主要举措

《意见》提出了五个方面的重要举措:一是深化教学管理创新,着力强化思政课关键地位。包括开齐开足课时、落实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依据国家课程方案,明确具体周课时,把开齐开足思政课作为严肃的政治纪律、教学纪律;落实课程教材内容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注重用好时政资源;坚持把讲好道理作为本质要求,着力增强课堂教学实效。二是丰富课程教学资源,着力解决教学辅助资源不足问题。包括汇聚优质课程资源、丰富社会实践资源、用好数字化资源平台等。遴选推出一批思政“精品课”,加强优质教学辅助资源包和活页、讲义等资源建设;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建立一批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拓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功能,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解决教师兼职比例过高、专业能力不够强问题。包括强化专职教师配备、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优化教师激励机制等。统筹使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有效保障思政课专职教师配备,并对兼职教师选配做出规范;建立思政课教师轮训制度,健全校外实践教育制度,鼓励支持教师进修思政教育专业、开展教学重点难点问题课题研究;在各类优秀评选工作中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适当倾斜,大力选树先进典型。四是完善教研工作机制,着力解决教研支撑不足问题。包括强化教研队伍建设、创新教研方式方法等。分学段配齐配强专职思政课教研员,将思政课教研员培训纳入教师“国培计划”;强化专业指导与引领,建立思政课教师教研共同体,广泛开展网络教研、远程教研和跨区域教研,鼓励有条件的教研机构、中小学校与各级党校、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干部培训学院等合作开展中小学思政课教研工作。五是构建大思政课体系,着力形成思政工作整体合力。包括提高课程思政水平、创新德育工作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制定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南,充分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各地各校“一校一案”研究制定德育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深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积极创建富有特色的班级育人文化,打造清朗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

猜你喜欢
着力教研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四个着力”让人大履职更出彩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坚持“三个从严” 落实“三个着力”
坚持“四个着力”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立足区县抓创建 着力创新促提高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