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新课程改革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2023-03-21 17:17山东省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莲海学校陈祥香
天津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教师应新课改物理

■山东省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莲海学校 陈祥香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初中物理教学迎来了新机遇,却也面临着新挑战。在传统物理课程中,部分教师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与唯一目的。这不仅打击了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无益于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状,“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新课改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物理教师,应当基于新课改,深刻思考物理教学的发展方向,在物理教学中切实践行新课改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物理。

一、创设物理教学情境,让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社会中去

长期以来,物理一直是许多学生眼中最难学的科目之一。这是因为相比其他理科学生,物理的知识更为抽象,初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还处于发展时期,因此将抽象思维进行具象化的理解对他们而言有不小的难度。然而,有些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刻不离课本,从课本中来,到课本中去,让一切教学活动都服务于课本。对物理教材予以足够的重视本身没错,但如果教学只是一味地为教材服务,则难以拓展学生的物理思维,更不利于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许多学生对物理学科缺乏兴趣,还是因为物理教学中,教师过度强调理论知识,脱离了实际生活情景,让学生觉得学习物理如同看水中花、镜中月,物理学科恍若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亭台楼阁,让人望而生畏。基于此,创设适合的物理教学情境,让物理教学源自生活并依托生活,更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教师应让学生的物理学习从生活中来,到社会中去,在生活情境中认识物理、学习物理。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物态变化》的教学中,学生学到了“蒸发”这一知识,并且认识到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形式,蒸发只发生在物体表面。有些学生认为这一概念过于抽象,因此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个生动形象的小故事来解开学生心头的疑虑。教师在开始“蒸发”这一内容的教学之前,可以先结合生活给学生举一个小例子:“有诗云:‘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时刻?你们伤春悲秋,吹着小风,站在阳台上默默流泪。可是没过一会儿,你们脸上的泪珠没了,皮肤还特别干,你们的眼泪去哪里了呢?是被风吹走了吗?”由这个故事来引入所讲的内容。同时,鼓励学生讲一讲生活中关于蒸发的事例。将物理知识联系实际生活更容易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印象,教师应在教学中让物理知识尽可能地贴近生活,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出现的常见现象,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自信心。

作为物理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提高物理成绩,而且要帮助学生提升物理的综合实践能力,让物理学习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综合性人才。

二、提倡多元化学习方法,让学生高效合作提升教学效果

在传统物理课堂中,学生往往“孤军奋战”,而教师唱“独角戏”,既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又没有生生之间的互动。在新课改中,合作学习法备受师生的推崇,它实现了学生由“孤军奋战”化为“集体奋战”的转变。在开放的交流中,师与生、生与生都可以平等和谐地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然而,当今的合作学习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时流于表面形式,让小组合作式学习从高效互动变成了无效讨论。在这种情况下,小组合作式学习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因此,作为物理教师,应从选择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加强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做好合作学习的收尾总结三方面入手,让小组合作式学习真正发挥“1+1>2”的效果。

首先,教师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优化选择。如果教师选取的合作学习内容过于简单且讨论的意义不大,学生便难以将注意力放在“合作”之上,反而这种“合作”的形式有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选取合作内容时应重点关注两个方面——合作学习的内容是否具有探讨性、合作学习的内容是否具有一定难度。

其次,教师应加强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部分学生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小组合作学习,因此在小组合作时总是“手足无措”,这就导致部分小组在学习过程中较为混乱,没有将小组学习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甚至还有可能影响正常的学习进度。因此,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开展之前,做好小组成员的分工,并在组内成员分工学习的过程中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确保每个小组都能保持良好的学习效率。

最后,教师应做好合作学习的收尾和总结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及进行评价与组内总结,帮助组内成员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让学生优化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熟练且高效地运用这一教学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与深入,越来越多优秀的教学法顺势而生,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收获了广泛的好评。

三、确定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改革为各科教师都带来了一场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上的深刻变革。曾经,在传统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一堂课上,学生很少有自己的提问与质疑,即使对某一部分知识存在疑问,也不敢贸然向教师举手提问。不仅如此,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也紧紧跟随着教师的节奏,具体表现在教师让做哪些题目就做哪些题目,教师让复习什么就复习什么。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完全不知道自己应当怎么学习,甚至完全不学习。这就是应试教育给学生造成的影响,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丧失了自主性。

众所周知,物理学习需要创造性思维,只有当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并且学会运用,能够创新,才算是真正完成了物理学习。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把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充分发挥自主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体现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先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适当“脱离”大部队,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在学习与复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思考“老师要我学什么”,而且要独立思考“我有哪些内容需要夯实巩固”,从而针对个人情况开展有规划的系统性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后提问,把当堂课的疑难点在当堂课上解决。另外,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要担心学生的“打断”,要让学生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与自己进行争辩与讨论,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深入理解与思考。最后,教师应多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明白:有疑问不可怕,解决疑问才是学习的目的。

作为物理教师,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应将自己由学生学习的“控制者”调整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帮助者”,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猜你喜欢
教师应新课改物理
只因是物理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我不是教物理的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