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引领 快乐美术
——浅谈小学美术趣味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3-03-21 17:17甘肃省酒泉市玉门油田小学秦玉柱
天津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画作趣味趣味性

■甘肃省酒泉市玉门油田小学 秦玉柱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与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每一位教育者所关心的重点话题,美术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学科之一,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曾经作为副科的美术时常会在教学中坐“冷板凳”,如今美术学科所受到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如何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成了每位美术教师都应着重思考的问题。为了推动美术教学不断发展,美术教师应当摒弃“固守陈规”的老思想,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依照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年龄特征进行课程设计。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活动多为兴趣主导,因此美术教师就应当采用科学的策略构建小学美术趣味课堂,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尽兴,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构建美术趣味课堂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绝大多数美术教师都沿用了“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知识的讲解,却忽略了学生体验与创造的过程。创造能力对美术学习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影响,只有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有体悟、有灵感时,他才能更好地运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美术趣味课堂的构建打破了“固守陈规”的现状,让学生体会到美术的趣味性,由兴趣引导学习,由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高雅艺术,也有低级趣味,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审美能力有待增强,因此很容易受到低级趣味的影响,走入歧途。构建趣味美术课堂,就是在用学生们容易接受与体悟的方式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感受美、体会美,乃至于最后产生了追求美与创造美的想法。美术趣味课堂的构建能让学生通过兴趣的指导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美,明白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艺术形式,从而在生活与成长的道路上自觉培养起高尚的审美情操,自主抵抗低级趣味的诱惑。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还处于发展的过程中,他们更容易接受学习具象化的事物,而难以将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相结合。美术课程就是一条沟通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的桥梁,每一幅具体的画作背后都蕴藏着作者千丝万缕的情感,学生可以通过趣味性的美术学习,品味每一幅画作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并且在绘画过程中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二、小学美术趣味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设备,丰富小学美术课堂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中,教材几乎是美术教学的唯一辅助工具,教师的教学围绕教材,却又局限于教材,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的时代已然来临,多媒体设备走进了校园,为许多科目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机遇。将多媒体设备与小学美术课堂相结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直观性,构建出一个理想的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设备能够为美术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并通过影像、音频等方式,让学生更生动具体地学习课程内容。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应当基于教材,不能脱离教材,是对教材的补充与升华,助力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对课程知识有更为深刻与广泛的了解。

以湘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学期第一课《计划明天》的教学为例。这一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不同职业的人物通过绘画很好地表现出来,并且大胆地预测憧憬自己的明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通过“照本宣科”的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那么学生可能难以掌握不同职业人物绘画的侧重点,并且难以对自己的未来职业产生合理的想象,无法实现教学的目的。基于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展现不同职业人物的工作片段,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职业的人”,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影音视频,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与兴趣爱好,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展开合理的想象。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都对教学内容表达出了强烈的好奇心,想通过自己的画笔传递出对未来生活的理想与期待。不少学生的画作打破常规。例如,在班级中有一位男生希望自己在未来能成为一名警察。绝大多数同样以“警察”作为未来职业的孩子,都会在画作中体现“抓捕坏人”的内容,而在他的画作中,一位年轻的警察正在引领一群小学生走人行横道过马路,他骄傲地举着自己的画作对全班同学说:“我不仅想成为一名抓捕坏人的警察,还想成为一名无时无刻不在帮助别人的警察!”这位学生的画作正是他对于未来职业深入思考的体现。

多媒体技术与美术课堂的结合有利于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从全方位、多角度来看待美术教学的主题,在绘画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二)增添竞赛活动,提高学习体验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中,学生的活动都是静悄悄的,在听完教师的讲解之后,每一位学生都面对着自己面前的一张白纸开始绘画活动。然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喜动不喜静”的,这种教学策略容易让他们丧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低下的情况产生。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快乐,由乐趣引领实践。基于此,美术教师应结合小学阶段的学生特点,适当为学生增添竞赛类活动,激发起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比拼之中展开美术学习。

以湘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十三课《彩墨游戏》的教学为例。这一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加深学生对用笔、用墨方式的了解与熟悉程度,并且运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完成一幅小水墨画作品。在完成课程内容的教学工作后,教师让学生们进行了一场名为“水墨大比拼”的游戏。在游戏前,根据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要求他们通过侧锋用笔、中锋用笔的手法,以及使用淡墨、浓墨的不同墨色,通过接龙与配合,以组为单位完成一幅水墨画的创作。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们先沟通了彼此的想法,确定了绘画的主要内容与主题,并且通过相互配合、互相帮助的方式进行了接龙创作,每一个学生都兴致勃勃,将自己所学的美术知识与技巧充分发挥到了实践过程中,每一个小组都忙得不亦乐乎。当每组成员都完成了本组的绘画作品,教师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进行展示与讲解,每一幅画中都体现了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努力,每一位小组成员都在展示的过程中无比自豪。

(三)释放学生个性,培养创造性思维

如果美术教学的内容过于“高深莫测”,那么在学生眼中,美术课程便如同镜中花、水中月,容易让他们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如果想让学生真正对美术产生兴趣,在兴趣的引领下开展美术学习,教师就应当注重释放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生活的基础上开展美术学习,从生活中感悟美术,并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以湘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学期第一课《教室一角》为例。这一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悉心观察,描绘出教室一角的画面。许多学生在这一主题的绘画创作过程中,经常会以教室的图书角、卫生角为主题展开画作,画作的内容千篇一律、缺乏创新。这时候,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仔细想一下教室的什么地方让自己印象深刻。通过教师的启迪与引导,学生笔下的画作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各有千秋,有些学生描绘了透过班级窗边的一角看到的操场上的美景,有些学生描绘了黑板的“作业角”以及认真帮同学们记录作业的课代表,还有的学生以“班级的后窗”为主题,画出了上课时班主任通过后窗巡视班级的一幕……每一幅创作都丰富多彩、趣味盎然,反映出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创建小学美术趣味性课堂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动学生美术素养的培育与提升。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并积极把握美术趣味性课堂的优势,采用科学的手段,推动小学美术课堂趣味性的提升。

猜你喜欢
画作趣味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学生画作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