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低年级生活语文校本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3-03-21 18:51邓娜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星辉学校
教书育人 2023年5期
关键词:智障校本教材

邓娜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星辉学校)

随着融合教育的迅速发展,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由原来的轻度智力障碍逐步向中重度多重障碍转变,包括脑瘫、多动症、自闭症等其他类别的多重智残儿童。2016 年,教育部颁布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明确了生活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与内容,包括总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和学段目标与内容,也提供了具体的教学实施建议。《课程标准》提出:“应积极开发地方教材,促进学生适应当地的社会生活;充分挖掘本地区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等,丰富生活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资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针对学校智障儿童障碍类型多样化,同障碍类型间差异大等问题,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语文组教师积极进行课程改革。

一、 依托课程标准,明确教材定位

教材不仅是学校的教育媒介,也是教师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必要工具和材料。 它的任务是满足学生需求、突出学校特色。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么,校本教材如何定位呢?依据《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的相应要求,结合教学目标、实际情况、学生特点、特殊需求等,开发了生活语文课程的校本教材。教材既要有全面性又要有针对性,它遵循“以生为本,尊重差异,关注需求,服务生活”的教育理念,选取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有机整合地域、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参与的学习方式进行语文的学习,学会用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提高文化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 整合各方资源,编写校本教材

培智学校的主要教育对象为中重度智障儿童,他们对自己现处的生活环境更为了解和熟悉。 而现有教材虽具有普适性,但很难照顾到本地域的文化风俗习惯。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分析和整合,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内容,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段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教材难度。

(一)以生为本,整体设计

培智学校学生语言发展迟缓,表达能力差,交流能力缺乏,学习主动性弱。在编写校本教材时,需要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整体编排。教材由课文、课后练习和附录三个部分组成。每本教材由4 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3 篇课文,共12 篇课文;每课课后均设置课后练习,课后练习涵盖了听、说、读、写,每单元后均有综合练习;附录部分有认字表和写字表。

课文内容和课后练习由易到难、分层递进,呈阶梯状、螺旋式上升。课文内容的呈现从单图单一信息到多图多信息再到单图多信息,句式设计从简单句的排比句到复杂的叙述性语言,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后练习形式多样,既考虑中度学生的水平,又顾及重度学生的能力,既有基础知识内容,又要有提升能力和实践操作内容。附录的认字表还分为学生必须认识和尝试认识的字词。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

(二)主题教学,贴近生活

从智障学生的真实生活入手,选取他们熟悉的环境和事物,从家庭、学校、个人、自然与社会这四个维度开展系统的单元主题教学活动。强调系统和连贯的教学内容,而不是零散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关系,加深印象,更好地进行迁移泛化。 如在“小小信息员”这一主题中电脑这一章节,设计了《电脑家族》——“小电脑,真奇妙,学习工作少不了。显示器,宽脸庞,五彩缤纷有图像。主机箱,高又方,肚里芯片功能强。 还有键盘啪啪响,一个鼠标尾巴长。大家一起来努力,组成电脑工作忙。”《神奇的电脑》——“小小电脑真神奇,鼠标键盘轻敲击。聊聊天,发短信,打打字,画图画。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查信息。大家遨游网络里,轻松快乐来学习。”一课介绍电脑的构成,一课介绍电脑的作用,两课知识衔接紧密,安排在同一单元中有利于智障学生系统地理解、接受并记忆学习内容。 同时,还会设计在生活背景下情景化的语文学习,如《给爸爸打电话》《郊游前的准备》等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式学习,让生活浓缩于课堂,使智障学生于小见大,掌握生活的本领。

(三)图文并茂,语言精练

低年级智障学生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和现实性的特点,他们亲眼看到、亲手摸到的东西,就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在编写语文校本教材时,可以选用大量色彩丰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物图片。以“看图学字词”的形式呈现每课的学习内容。这些图片与教学的重难点联系密切,是解读教学内容的关键,与文字巧妙结合,更能化难为易,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方面,拍摄学生真实生活的场景。如在编写“我的学校”这一主题时,教材没有选用精美的印刷图片,而是拿起相机将学生眼中的学校实景如宿舍、餐厅、教室等拍摄下来,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便于学生的观察和理解;另一方面,选择一些逼真的物品、美味的食物、颜色鲜艳的画面,如《交通工具》《喝早茶》等,诸如此类的形象生动的图片呈现在智障儿童面前时,能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更直观地记忆和理解学习内容。 鉴于智障学生智力水平的差异,学习能力的不同,可以为学生创编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有趣押韵,阅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课文。如《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我们全家人团聚在一起,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我喜欢中秋节。”简短几句话就描述出了中秋节的时间和习俗,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记忆和运用。

三、 创新教学方法,探索实施路径

通过开发贴近生活、色彩鲜艳、语法简单,朗朗上口的低年级生活语文校本教材为智障儿童打开学习语文的大门。如何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课堂中找到乐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找到学生的兴趣点,灵活调整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想学

一般来说,教师会根据学期的教学计划来安排课程教学的内容和顺序,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基于智障学生的心理特点,一些外在的环境因素会对他们形成干扰。在培智语文课堂中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抓住教育契机,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如有一次在学生吃完早餐后要上语文课,我发现同学们很积极地讨论,一问才得知李同学挑食,只吃肉包不喝粥,被生活老师批评了。根据教学计划今天要学习课文“好吃的水果”,但学生的兴趣显然不在这里。于是,我及时调整,将“均衡营养”作为本次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一起探究学习课文:“米面让我有力气,蔬菜让我更健康。肉能帮我快长大,牛奶水果不可少。不挑食,不偏食,均衡营养促成长!”我把学生乐于讨论的问题搬到教学活动中来,和他们一起分析怎样吃才能均衡营养。 学生既学习了课文完成了教学活动的任务又增长了知识,个个积极踊跃地争着说:“不挑食,不偏食,均衡营养促成长!”此次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活动的趣味性,使学生乐学

智障学生普遍存在注意力维持时间短暂,理解字词有困难等问题。 笔者所在班级有一半多的学生都有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只能说一两个字,甚至还有没有语言能力的学生,加之他们的记忆能力差、再现困难,说不出来也就记不住生字和词语, 语文学习就更加困难,渐渐地,学生们就对语文有了抵触情绪,认为语文课上学的内容抽象难懂。面对这样的现状,笔者开始探索适合智障儿童语文学习的教学方法。

1.实物教学法

智障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实物能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并作用于大脑,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在语文课堂中引入学生熟悉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实物,能够很快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缤纷的水果”“麦当劳”“蔬菜”等课文的教学,运用实物教学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感兴趣、有印象,易于理解课文。如在上“麦当劳”这篇课文的时候,用学生感兴趣的麦当劳欢乐套餐导入,再分别出示汉堡、薯条、可乐等物品,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再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读一读,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扫清理解抽象概念的困难。

2.游戏教学法

智障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大约在10 ~15分钟左右。合理地将游戏引进课堂,创设出有趣、多元的教学场景,并将知识渗透其中,能够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如在复习生字词时,通过游戏“击鼓传字”进行字词的认读复习。即一位老师击鼓,同学们传花,鼓声停后花落在谁手上,就要抽取一张字卡,迅速读出,看谁读得又快又对。 在句式迁移时,通过游戏“抽盲盒”进行句式运用的小测验。由老师出示盲盒,学生通过抽取盲盒里的物品,再运用句式“……可以……还可以……”说话。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既能及时地检验出教学效果,还能帮助学生自主内化和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课堂的参与度。

3.多感官教学法

智障儿童由于大脑功能存在缺陷,存在感知觉迟钝和缓慢、感知范围狭窄等问题。多感官教学法,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能促进智障学生的思维发展,增强领悟的能力。如学习课文《小草莓》——“小草莓,红艳艳。身上长满芝麻点。头上戴顶绿草帽。闻起来,香喷喷。尝一口酸又甜。”设计学生自主观察、感知和探究的环节,让学生动眼看看、动鼻闻闻、动手摸摸、动口尝尝、动脑想想,自己去感知、体验、发现和探究出草莓的色、香、味、形等特征。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不断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多形式地感知草莓的特征,理解和记忆文本内容。

四、 开展多元评价,总结实施成效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堂的评价会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情况,充分尊重学生差异,坚持目标导向、运用多样化的方法、采用多元化的主体进行评价,真实反馈学生的发展轨迹。

首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进行评价。以生活语文课程低年级段倾听与说话、识字与写字、阅读、综合性学习四大学习领域的目标和内容为依据,制定出每单元、每课的课后评价表,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激励与反馈功能。

其次,运用多样化的方法开展评价。采用观察记录、课堂测验、实物操作、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最后,采用多元化的主体开展评价。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和家长。评价模块还设置了不同维度的标准,如“我会读”这一评价项目,它的评价标准分别为“在语言提升下跟读”和“独立朗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他们的学习目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制定出不同的标准,允许他们有不同的学习速度。

有了教师的引导和激励和多元评价,充分激发了智障儿童在语文课堂的积极性,不仅让智障儿童在教学中体验成功,产生自信,而且能让智障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通过教材的开发和使用,学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教师实现了专业的成长,学校的办学特色也逐渐显现。

(一)学生进步明显,初具语文素养

学校开发了符合低年段智障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其特殊需求的生活语文校本教材,解决了学生个体差异大、特殊需求多、学习动机弱、课堂参与度低等问题。通过开发和使用教材,学生识字量迅速增加,倾听、理解、阅读及写作技能逐步提升,语用能力、思辨能力不断加强,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了语文素养,为适应社会、适应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师专业成长,初显教学成果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教师通过参与教材编写的工作,更新了教育观念,其研读、分析能力和理论水平不断增强,创编、教研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同时,以问题为课题,成功申报了省市区各级各类课题;积极参与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微课、课件等教学资源竞赛,形成了丰硕的教科研成果,多篇论文发表,相关成果获奖。

(三)学校特色凸显,初建课程体系

校本教材的开发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课程资源,补充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所缺乏的内容,为课程改革注入了强大动力,各类文本的改编、整合和补充,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传承了岭南文化,凸显出学校的特色。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探索出培智学校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为学校构建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生活性的生活语文课程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校本教材的编写应该做到学生发展需求和学校特色兼顾、时代要求和课程标准兼顾,实用性与灵活性兼顾。目前,校本教材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学生存在障碍类型多样化,同障碍类型间差异大等问题,给教材的编写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障碍类型的学生的身心特点,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注重个别化的辅导与教学,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我们将继续修改和完善校本教材,让它紧扣课标、紧跟时代、紧贴生活,为智障儿童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猜你喜欢
智障校本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