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

2023-03-22 23:36邵帅
海外文摘·艺术 2023年13期
关键词:传承者技艺文化遗产

□邵帅/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人民智慧的结晶,虽然是非物质的,以一种传统、技艺或者文化现象的形式存在,但是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社会和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风险,因此保护、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将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问题,强调传承人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技艺传承、项目保护与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与建议。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其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这些传统的技艺和习俗往往是一个社群的身份认同的象征,是人们对自己文化根源的认同。通过代代相传,人们能够建立起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形成一种紧密的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在于其承载着人类文明的独特精神和价值,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这种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传统、习俗和技艺,这些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通过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有效地维护各个群体的独特文化特色,防止文化同质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也具有积极意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独特的手工艺技艺、表演艺术等,这些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通过传承,不仅可以保存这些技艺,还可以激发人们对艺术的兴趣,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修养水平,培养更多的人才,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品、表演艺术等具有独特的市场价值,通过传承可以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经济结合起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投资,是一种可持续的文化资源。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2.1 传承人的角色与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文化传统的守护者和传递者,肩负着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责任。传承人是具有一定文化底蕴、掌握着相关技艺的人才。传承人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掌握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技艺和精髓,具备了将其传承给后代的能力。他们不仅传递技术和技艺,更传递背后的文化价值观、道德规范以及社会伦理。通过言传身教,传承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生活,使之成为一种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从而使得这些文化具有持久性和延续性。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传承到现在,历经时代变迁和风风雨雨依然保有生机,就是因为传承人的存在。一代一代传承人的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从过去到现在,从不断绝,又能从现在走向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传承人承担了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责任,确保文化传统在时间长河中得以保持完整和不断发展[1]。

传承人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努力,吸引更多的人投入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中。传承人的榜样作用不仅激发了后继者对文化遗产的热爱,也为社会营造了更加浓厚的文化氛围。传承人因此需要与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合作,共同制定并执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计划,更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承人可以积极参与制定政策、提供专业建议,使政府、传承人和社会形成合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深入开展。

2.2 技艺的全面、细致、深层次传承

对技艺的全面、细致、深层次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键环节。这种传承方式不仅包括对技术的传递,更涉及文化、精神层面的传承,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真正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全面的传承涉及技艺的各个方面,包括实际技术操作、相关的理论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等。传承者不仅要熟练掌握技艺的实际应用,还要深入了解技艺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以及与其他相关技艺的关联。这样的全面传承能够确保技艺在传承的过程中不失真、不失其根本特质,保留其丰富的内涵和多元的价值。

传承者需要深入研究技艺的每一个环节,从最基础的技巧到高级的工艺,逐一传授给后代。这种细致传承是通过刻苦钻研、反复实践和长时间的经验的积累来完成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技艺的每一个细节都得到恰如其分的传承,不至于因为疏漏而使得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其原有的魅力。传承者需要将技艺所承载的文化、信仰、哲学等深层次的元素传达给学徒,使其不仅能够掌握表面的技术,更能够理解技艺的精神和文化内涵。这样的深层次传承能够使技艺真正融入当代社会,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为了实现这样全面、细致、深层次的传承,一方面,需要传承者本身具备高水平的技艺,一定的文化素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独到理解。另一方面,在传承过程中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传承计划,考虑到包括系统的教材、实践指导、理论探讨等多方面的内容。传承者还应该注重与学徒的互动,通过面对面教学、亲身示范等方式,使学徒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传承者的知识和经验。

2.3 项目保护与扶持

有力的项目保护措施和积极的扶持政策,可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得以保留,传承人有足够的支持,才能促进这些独特文化元素在时代的变迁中也能够延续。对于项目的保护,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当明确重点项目和濒危项目的范围,在科学而全面地鉴别后,确定哪些项目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和技艺价值,哪些项目正面临失传的危机。这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保护计划,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集中精力保护最具代表性和价值的项目。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提供专项资金用于项目的保护、修复和传承;设立专门机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监测和评估,及时了解项目的传承状况;建立相关法规,规范项目的使用和保护,防范不当利用和侵害[2]。

在项目扶持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经济支持,激励传承人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手段包括直接的经济补贴、提供场地和材料支持,以及为传承人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学习机会等。政府通过提供这些扶持,可以降低传承人的经济负担,激发其对传承工作的积极性。政府还可以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产业相结合,促进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和融合,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保护传统文化,还能够为传承人提供更广泛的发展空间,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共赢。

3 创新与发展

3.1 利用现代技术的可能性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高精度的记录和保存。三维立体(3D)扫描、虚拟展览等手段,可以在数字空间中还原传统手工艺品、传统建筑等,使其即使在物质世界可能被破坏的情况下也能在数字空间实现永久保存。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参与传统节庆、亲身感受传统表演艺术。这种互动体验不仅能够吸引更多人参与,还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开发智能化的传承工具,辅助传承人学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可以帮助记录口头传统、传统技艺的细节,保留并传承那些可能因时间而逐渐流失的细微之处[3]。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资源,可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独特的支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常涉及手工艺品制作、传统表演艺术等活动。通过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开发,例如文化旅游、手工艺品销售等,不仅能够增加就业机会,还可以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的是社群的凝聚力和认同感。通过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们能够保持和谐的关系,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传承活动也有助于传递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社会共识,从而为助力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贡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涉及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例如,一些传统的农耕习惯、生态知识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形成一种可持续的生态模式。大力倡导这些传统做法,有助于传承环保理念,促进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发展。

3.3 创新性保护方法的探索

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创新性的保护方法显得尤为至关重要。传统的保护方式在现代社会的变革和冲击面前,可能显得力不从心。因此,需要探索更具创新性的途径,以更好地迎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并吸引群众更广泛的参与。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通过在平台上分享传统技艺的视频、传承人的故事,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形成一个线上的传承网络。这种传播方式不仅保持了传统文化的纯粹性,同时也迎合了现代社会年轻人的传播习惯。通过与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可以开创更多元化的保护途径。例如,将传统元素融入现代设计,创造出具有时尚感的手工艺品,激发市场需求,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发展。这样的合作不仅有助于为传统手工艺注入艺术性和创意,同时也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是基层保护的关键,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社区文化中心、传承基地等机构,为居民提供更直接的参与平台。这些机构既可以作为传承活动的场所,也可以促使社区居民更深入地了解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社区文化中心举办各类传承活动,如工艺品展览、传统表演艺术演出等,为居民提供更直接的接触机会,激发其更深层次的兴趣与参与[4]。

4 结语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必须不断寻求创新、拓展思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变革。通过制定明确的法律与政策,设立文化机构和组织,制定教育计划和培训,能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体系,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间的长河中得以永久传承。创新性地利用现代技术,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传播,与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领域达成合作,以及鼓励社区基层参与,都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迈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步伐。■

引用

[1] 陈英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扎染工艺的传承与发展[J].西部皮革,2022,44(15):27-29.

[2] 张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探究与思考[J].大众文艺,2022(4):1-3.

[3] 姚国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发展及关键技术应用[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4):106-116.

[4] 宋林.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长沙弹词传承保护路径探析[J].新纪实,2021(17):78-80.

猜你喜欢
传承者技艺文化遗产
弘扬中国精神 坚定文化自信 树立民族形象 做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蔡思雅 古老木偶背后的年轻传承者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
“铁人精神”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