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能训练为核心的体育教学方案分析

2023-03-23 03:47曹颖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3年3期
关键词:教学方案体能训练体育教学

曹颖

摘  要:体能是判断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决定学生体育行动能力的基础条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体能的训练,通过有效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各项体能素质。文章阐述了以体能训练为核心的教育方案设计,探讨如何在小学体育教育中提高学生的体能,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能训练;教学方案

体能训练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训练手段。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教师要抓住训练重点,提高体能训练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能和身体素质,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一、体能训练对学生的意义

1. 改善学生体质

体能训练能充分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锻炼身体,增强身体各项机能,学习运动技巧。例如,慢跑和快走等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代谢率,加快血液循环,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跳高、举重等无氧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总之,体能训练能充分改善学生的体质,对学生的身体发育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 加深运动感悟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体能训练为核心,能够让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完善的体育运动基础性理论知识体系,充分了解体育运动的基础性专业知识,促使学生深入认识并掌握体育运动的意义和内涵。学生通过赛跑、游泳、骑自行车、跳健身舞等运动,可以不断锻炼自己的专注力和耐力,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领悟运动的意义,明白运动的目的,了解体育运动与健康生活、健康体质、健康成长等的关联。

3. 强化运动精神

为了掌握体育项目的技术,学生需要反复地练习和试错,从而逐渐完善技术水平,强化运动精神。学生在以体能训练为核心的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为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以体能训练为核心的体育教学要点

1. 渐进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能训练、心理训练和技术训练都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和成绩,进而导致拔苗助长的后果。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参与体育训练的情况,遵循渐进性的原则,严格按照计划开展体能训练,让体育训练的效果实现最大化。

2. 主动性

运动结果的好与坏,在于运动者本身对运动的理解和投入情况。教师可以教授给学生科学、专业的训练方式,但要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最终还是要看学生自己对待体能训练的态度和参与程度。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能训练时要提升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对体能训练产生足够的兴趣和参与欲望,依靠学生自身的热衷度去驱动自己认真投入到训练活动中,最终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

3. 启发性

体能训练是一个相对主观的过程,教师需要遵循启发性的指导原则,采取合理的训练方法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逐渐形成独立的体能训练意识,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此达到提高体能的目的。

4. 时效性

时效性是体能训练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原则。例如,韵律操、慢跑等训练内容,是以燃烧学生的中性脂肪为目标,一般在饭后45分钟开展,如果错过合适的时间,会导致训练效果不佳。因此,教师要坚持时效性的原则,通过充分利用新型的体育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多元化的体育训练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能。

三、以体能训练为核心的体育教学方案设计

1. 创新体育教学理念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创新体育教学理念。在以体能训练为核心的体育课程中,教师的教学应当围绕“激发学生主动性”“提高学生能动性”“启发学生训练意识”来开展,在训练活动的设计上赋予活动内容趣味性、合作性和锻炼性,使学生能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改善体质、加深感悟和强化精神,如此,体能训练才算实现了学生身心一体化发展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体能训练内容时也要基于新的体育教学理念,采取多元化训练模式,实现对学生身心的多方面培育。

2. 采取合作互助的训练模式

教师要紧密结合体能训练的目标,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运动水平,采取合作互助的训练模式,为实现体能训练的目标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促进体育教学效率提高。例如,在进行跳远训练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跳远成绩优异的学生总结自己的经验,给予其他学生参考。小组合作互动可以加深学生对跳远动作技巧的理解,通过小组合作找到解决难点的方式,这样也能增强学生在体能训练中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提高跳远的能力。

又如,在长跑训练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接力跑竞赛,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接力,并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在小组在接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总结出相关的接力经验,巩固接力跑训练。这样的训练模式符合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使学生在合作互助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在接力比赛中的互助能力和体育精神。

3. 创新体育评价方式

为了有效提升以体能训练为核心的体育教学实效性,教师要结合学校体能训练的实施情况制订完善的考评体系。根据体能训练的核心目标,可以将评价标准分为参与评价、合作评价、表现评价和效果评价。参与评价主要用于评价学生在训练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和参与程度;合作评价主要是指评价学生与他人的配合情况和协作情况;表现评价主要是指评价学生的运动表现和成果取得;效果评价则是借助BMI计算公式或者体脂秤,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改进情况加以评价。其中,效果评价属于长期评价,要区别于前三者,是在学生经过多次训练之后开展的评价,用以检验体能训练方案的有效性。

4. 注重体育运动量分配

在以体能训练为核心的体育教学方法的优化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体育运动技巧教学,以此达到强化学生体能训练效果的目的。在培养学生的耐力和持久力时,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进行有氧运动,将学生的基础素质提升到一定程度,再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训练。在培养学生下肢的爆发力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和训练的目的有针对性地调整训练内容,依照下肢训练的要点,安排学生进行高抬腿、负重跑或者蛙跳等训练活动。另外,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体质的强弱将训练内容分解。对于体质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训练内容,使其接受更多的训练任务,实现自我体能的增强;对于体质较弱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训练内容,让学生接受的训练量适当降低,避免训练内容过多导致学生身体超负荷,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总之,训练技巧的教授和训练内容的安排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匹配,使学生在能够完成训练任务的前提下充分鍛炼自己的身体机能。教师为学生安排的训练内容应当根据学生的体质等级划分进行针对性调节,时刻保证训练内容与学生的身体素质贴合,对学生的身体起到良好的锻炼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以体能训练为核心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渐进性、主动性、启发性和时效性的优化原则,同时根据体育活动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以体能训练为核心的体育教学方法,创新体育教学理念,采取合作互助的训练模式,创新体育评价方式,注重体育运动量分配,提高体能训练效率,构建科学训练体制,从而有效增强体能训练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万增. 竞技体育体能训练创新方法分析与研究[J]. 体育风尚,2020(4).

[2]杨磊. 基于体能训练在体育教育中的创新体系分析[J]. 参花(下),2020(4).

猜你喜欢
教学方案体能训练体育教学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方法探索
O2O模式下电子商务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浅谈"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电子商务O2O模式的实践教学方案及应用考核
浅谈关于服装局部工艺制作的教学方案设计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