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3-03-27 07:22黄碧惠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5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个体化出院

黄碧惠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华侨医院,福建 漳州 363806)

在目前社会中,人们的工作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等原因导致高血压病患者人数增多,且患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1]。其中,老年群体在发患者群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也已成为我国老龄化加速发展的首要指标。高血压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对人们身体健康危害较大。其在老年人中高发,研究发现其与生活、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其他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故通过纠正不良行为与饮食习惯有助于病情的控制[2]。因此,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开展健康指导工作,从而促进疾病康复。其中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和实施,有助于增强患者自我控制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开展个性化延续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个体化延续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已逐步得到应用,作为院内护理的延伸,能有效解决患者出院后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对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3]。本研究主要对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究,选取本院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8例进行对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78例进行分组研究,时间为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39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40~77岁,平均(59.47±5.28)岁;观察组39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龄41~78岁,平均(60.29±5.1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成员一致举手表决批准实施,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患者在患者出院前需告知其注意事项,同时调节患者的情绪,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对用药和饮食进行安排,按时到院门诊复诊。观察组患者实施个性化延续护理。①组建延续护理团队。采取电话回访或者上门访视等形式,和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给予知识指导。由具有丰富经验和良好素质的护士组成小组的成员,能够有效地保障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患者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协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4]。②对患者的个人资料和病情进行了解,并结合不同的特点,对于随访的方案加以拟定,通过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手册,经常电话回访和家庭访视,调查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情况。加强与家属沟通,及时帮助患者解决问题。③在患者出院之前,将疾病的相关知识手册发放给患者,也可以结合多媒体、视频、图片等来帮助患者了解更多和疾病相关的知识,教会如何自主使用血压计测量血压,从而定期监测血压水平,对自我进行更强的管理。通过构建微信平台,使患者进入群聊中,护理人员在群中发送相关的信息,便于患者及时进行浏览,并与护理人员展开交流,有助于后续护理的开展[5]。建立电话随访制度,定期与患者沟通。每日为患者推广相关护理方法,鼓励患者做好自身管理工作。在患者及家人之间建立良好关系,消除紧张情绪,增加彼此信任与合作,共同做好高血压病的预防工作。通过上述举措,使高血压病的疗效得到改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每周随访2次,可以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来对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加以了解,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同时随时对于护理方案加以整改。针对不同年龄患者生理心理需求,制订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对血压控制不佳或合并其他疾病者应给予适当药物干预。④加强对患者行为的干预。年龄大的患者多存在冠心病症状,护士应注意给予适当指导和帮助。此外,提醒患者坚持定期用药,定期复查血脂指标等,预防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在患者出院前,要详细的向患者指导各类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时间,并叮嘱其按时用药,避免引起并发症,使疾病加重。嘱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生活习惯,对于抽烟、饮酒等不良行为,应该戒掉,以免引起血压波动[6]。采取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心理咨询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介入。⑤加强心理指导。根据不同类型疾病特点及病情变化情况有计划的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在鼓励患者参加社会活动的同时,增加和他人接触的机会。在随访期间,要对患者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估,采用适当的交流方式,使患者勇敢的表达内心,树立自信,通过强化沟通与患者保持良好关系,使其能够提高治疗配合度和依从性。定期开展膳食指导及健康宣教,有助于患者建立科学饮食观念。出院后加强心理护理和生活规律的指导,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⑥加强饮食指导。重视膳食纤维摄取和微量元素补充,忌高脂食品,为了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患者的口味和饮食喜好进行了解,制作饮食计划表,保证患者摄取足够的营养,促进体质的改善。加强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系统,使其在良好心态下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7]。通过健康教育增强患者自我护理的意识与能力,鼓励患者从事体育运动。在疾病治疗中加强心理干预,使其积极配合医师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⑦强化锻炼指导。定期到医院门诊复查,并在检查中加强监督,督促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合理使用药物。对于高血压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应开展血糖控制教育,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针对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结合患者的情况,对于运动计划加以制订,叮嘱其适当运动,按照康复情况延长运动时间和增加运动量。此外还要做好饮食和饮水的护理,防止低血糖及高血压引起并发症。⑧对血压监测加以强化,告知患者出院之前准备血压计,便于回家之后及时测量血压,了解血压水平,并定期记录。如果出现血压波动剧烈,需要立即询问医师或回院复诊,防止发生不良结局[8]。

1.3 观察指标 ①自我护理能力:参考自我护理能力测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EA)评价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包括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健康意识水平,分数与自我护理能力呈正相关。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等级。③对比两组患者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水平。④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⑤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QOL)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使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n(%)]表示,使用χ2进行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各维度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44%vs.82.05%)(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SBP、DBP水平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BP、D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对比(mm Hg,)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对比(mm Hg,)

2.4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7.44%vs.84.62%)(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n(%)]

2.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5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高血压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也较为多发,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比正常值要高,对血管紧张素敏感,使肾损伤危险加大。同时高血压病还可导致冠心病以及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高血压病作为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之一,治疗周期长,并发症多而重,易诱发心脑血管功能障碍及其他病症。在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病已经成为主要致死原因之一,严重降低生活质量。近年来,由于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高血压病在我国发病越来越多,临床愈加对其重视。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会导致心血管功能受损和肾功能不全,严重时甚至可引发脑卒中或肾衰竭[9]。但临床上尚无根治高血压病的方案,只有使用降压药物才能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在出院后患者仍需继续治疗,但因患者年龄特殊,不了解病情,出院依从性差,影响了血压的控制。同时,患者在医院内停留时间短,易出现病情波动,不利于患者的恢复,所以在临床上加强高血压病患者院后护理是十分必要的[10]。

由于高血压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和致死率都很高的特点。高血压病与其他疾病比较,出院时康复时间延长,患者在医院的疗程是短暂的,出院时遵医用药对疾病康复影响很大,同时,出院时患者生活和行为习惯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疾病控制效果[11]。常规护理为传统高血压护理方式,虽可不同程度的改善预后,但没有系统化、个体化的护理方案,没有重视身心呵护,缺少院后随访,致使临床护理效果不尽人意。将个性化延续护理应用到高血压病中,对其病情变化和生活质量有良好影响,这说明个性化延续护理,能够有效地调节血压和改善血压波动。当前,我国仍处于初步探索个性化延续护理的时期。个性化延续护理属于整体护理的范畴,可使护理范围扩大及满足了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需求,同时也能够使患者在居家其仍得到有效的护理,保证疗效的平稳[12-13]。个性化延续护理主要指通过对患者实施全面的健康指导和教育来达到预期的目的,包括饮食指导、运动训练及药物预防等内容,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护理,增强院后治疗的疗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舒缓患者的不良心理[14]。

目前个性化延续护理主要应用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疾病管理及家庭随访等方面。在当前,网络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网络为人民群众提供便利。通过对高血压病开展个性化延续护理工作,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提升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将网络平台引入个体化延续护理工作中,可及时答复患者提出的疑问,对患者进行正确护理,持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15];通过微信平台实时推送健康指导信息和相关知识,便于护理人员了解并掌握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以及存在的各种疑问,帮助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自我调整及自我保健;敦促患者家属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监督患者遵医嘱用药,防止患者由于漏服或少服引起的血压控制效果不佳,较好的控制了血压水平,促使疾病早日平稳并缓解焦虑、紧张和其他负性情绪的影响。

延续性护理是将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扩大到院外进行护理的模式,通过在患者出院时进行治疗和康复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加强患者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能力,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发展。我国的老年人口已经越来越多,其中患有高血压的占据很大部分的比例。90%的高血压病患者可以通过降压药使血压水平恢复正常,但是多数患者对于疾病缺乏足够的了解,出院时难以坚持规律用药,病情控制效果常常不理想[16]。

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高血压和饮食有很大的关系。老年人味觉敏感度和咀嚼能力减弱,摄入食物盐分高,加之年龄、性别等原因导致其心理状态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针对性地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如定期电话随访和上门回访。②老人缺乏运动。有氧运动不足时,体质量控制不够理想。因此,针对此类人群开展个性化延续护理服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个体化的延续护理,将护理内容扩大到院以外,及时了解患者院外遵医和治疗的状况。同时,向患者主动解释疾病治疗和健康生活习惯的有关知识,切实促进患者自我管理,树立健康生活习惯和规范治疗,有效地控制血压。另外,针对出院后长期服药及用药依从性较差等现象,开展家庭访视活动,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并给予适当帮助与支持。以延续性干预的方式,个体化随访患者,不仅有利于保持护患关系,同时能及时改正患者出现的问题,发挥监督和指导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维度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护理总有效率、SBP水平、DBP水平、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主要是由于通过护理人员加强对于患者的健康教育,并选择多种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满足了不同患者的需求,使患者能够客观看待疾病以及自身形成规范的生活习惯,加强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保护行为,同时通过对于各类行为的管理,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睡眠。

综上所述,给予高血压患者个体化延续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改善患者血压情况及生活质量,同时还能提高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个体化出院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第五回 痊愈出院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