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的效果

2023-03-27 07:22周阳阳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5期
关键词:眼压青光眼组间

周阳阳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辽宁 沈阳 110031)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损害视神经、影响视觉功能的综合征,属于眼科常见疾病类型之一,随着患者病情的进展,可导致患者失明。流行病学显示,因为青光眼导致的致盲患者数量在20%左右,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均产生较大影响[1]。近年来,国内青光眼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激光、手术等方式,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适症,但在患者的预后效果往往较差[2]。分析原因在于,大多数青光眼患者以及家属缺乏对青光眼相关知识的正确认知和了解,导致治疗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影响远期疗效[3]。因此需要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以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常规护理方法仅关注青光眼本身的恢复以及治疗效果,忽略了患者自身的行为对疾病预后效果的影响。认知行为护理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模式,可显著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4]。为了研究更加合理的护理方案,本文就青光眼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的效果进行了探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2例青光眼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青光眼的诊断标准[5]。②遵医嘱行手术治疗。③患者同意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严重器质性功能不全。②心脑血管疾病。③高血压病。④手术禁忌证。⑤合并其他眼病。⑥沟通障碍。⑦精神疾病。采用红蓝双色球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35~82岁,平均(57.31±6.82)岁。观察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36~81岁,平均(57.09±6.35)岁。两组组间基线数据均衡性良好,P>0.05。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定期复查、营造舒适、干净的康复环境、药物指导、遵医嘱抗感染处理、定期检查等内容。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护理:①由护士长1名、主管护师1名、责任护士7名共同成立认知行为护理小组,其中主管护师负责进行责任护士专科培训,待确认护士各项专业技能知识考核合格后方允许上岗展开护理工作。在护理前结合患者年龄、性别、日常喜好、性格、病况、检查结果等内容,综合评估患者实际情况,制订认知行为护理方案,实施期间结合患者反馈意见灵活调整护理计划。②心理认知护理,设置心理治疗室,采用一对一宣教、视频案例讲解、发放健康知识手册等方式,为患者讲解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做好答疑解惑工作,使患者充分了解到遵医用药、定期检查、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对术后恢复的重要性,意识到术后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导致心理压力增加,眼压上升,影响病情恢复。同时护士应耐心询问患者感受,引导患者倾诉内心的烦闷,对患者表示理解,争取获得患者的信任,为患者介绍预后良好案例,增强治疗信心。积极争取家属支持,使患者家属了解到家人陪伴对患者康复的重要影响,悉心照料患者。③行为干预。与患者沟通和交流,针对患者存在的错误认知和不良生活习惯展开护理,促使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叮嘱患者多进食新鲜果蔬,加快胃肠蠕动,使患者日常液体饮用量<300 mL,切忌暴饮暴食,戒烟戒酒。为患者说明多饮水的益处,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叮嘱患者避免在暗光下用眼。辅助患者制订日常活动计划,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病情、兴趣喜好制订日常活动计划,帮助患者合理安排日常生活,提高患者协调自身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定期组织联谊会,邀请预后良好病友现身说法,促使患者互相鼓励,树立抗病信心,丰富患者的日常生活,使患者保持愉悦、乐观的心态。护士为患者讲解眼部生理解剖构造、青光眼临床特征、表现、影响因素、治疗和护理方法、药物使用方法、药物作用机制、日常保健措施等,叮嘱患者避免过度劳累,多让眼睛休息,指导进行视功能变化状态的自我监测,当患者出现流泪、畏光等不适反应后应即刻回院治疗。实行个体化护理,遵医嘱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各项生理、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并采用躯体按摩、音乐疗法、肌肉放松训练等方式,指导患者进行放松锻炼,发挥镇静、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的作用。

1.3 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态评分对比。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SAS分界值为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SDS分界值为53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6]。②借助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7]评价护理前和护理后1个月患者的自护能力,内容包含自我概念(8条)、自护责任感(6条)、自我护理技能(12条)、健康知识水平(17条),使用5级评分法评价(0~4分),满分172分,得分与自护能力呈正相关。③对比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借助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选择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等6项作针对性研究,总分100分,生活质量与得分呈正相关。④对比组间护理前后心境状态评分。采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心境状态进行测评,包括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混乱、精力等,共7个维度,每维度有5种选择,分别对应0~4分,分值越高,患者对应的心境程度越深。⑤术后随访6个月,疗效评价标准:完全成功,眼压6~21 mm Hg,无须使用抗青光眼药物;部分成功,眼压6~21 mm Hg,局部仍需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失败,眼球萎缩,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后眼压>21 mm Hg,或眼压长期<6 mm Hg,需再次接受手术护理。总有效率=(完全成功+部分成功)例数/总例数×100%[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负性情绪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

2.2 自护能力评分对比 护理前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评分分别为(99.17±11.56)分和(126.32±10.53)分,对照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评分分别为(99.25±11.67)分和(113.28±10.74)分;组间数据对比,护理前,t=0.035,P=0.486;护理后,t=6.191,P=0.000;观察组和对照组本组护理前后对比,t=12.399、6.317,P=0.000、0.000。由此可知,护理前组间自护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护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自护能力评分低于与本组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比组间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组间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2 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2.4 对比组间护理前后心境状态评分 护理前,组间心境状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境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组间护理前后心境状态评分对比(分,)

表3 组间护理前后心境状态评分对比(分,)

2.5 疗效对比 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完全成功33例(64.71%),部分成功15例(29.41%),失败3例(5.88%),总有效率94.12%(48/51);对照组患者完全成功23例(45.10%),部分成功16例(31.37%),失败12例(23.53%),总有效率76.47%(39/51)。组间数据对比,χ2=6.331,P=0.011。由此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青光眼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失明的主要病因之一,属于不可逆致盲眼病。原发性青光眼是临床最常见的类型,在我国的患者数量占85%以上,且主要发生于成年患者。高眼压、家族史以及近视程度较严重的患者发生青光眼的风险相对较高。同时受近年来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不断改变,对手机、计算机等电子产品的应用逐渐广泛,导致青光眼的发生风险出现上升。临床中部分青光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导致治疗依从性欠佳,致使病情反复发作,影响预后效果[9]。朱金香和庄沁红[10]对70例青光眼患者研究后发现,采用认知行为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SDS、SAS评分,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组间心境状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境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降幅高于对照组,自护能力评分增幅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自护能力改善效果更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应对治疗的积极心态。分析后可知,青光眼发病急促,患者受视功能减退、视力丧失的影响,内心容易出现较大波动情况,且患者术后容易忧虑恢复效果,因此通过认知行为护理能够结合患者个体情况予以心理护理、认知行为干预等护理服务,纠正患者既往错误认知,如在饮水方面,部分患者认为过多饮水会导致眼压升高,而通过积极宣教、认知行为干预等措施,能够使患者了解到多饮水对眼压并不影响,转变期错误认知。同时使患者真切感受到家人和护士对自身的关爱,疏解其不良情绪,增强康复信心,促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组间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采用认知护理方法在改变患者自护能力以及心理状态的同时,对治疗效果提供有效保障,以提升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眼压改善效果更加理想,预后效果更加卓越。临床中每位青光眼患者都真切地渴望回归原有的社会生活,实现自我价值。而通过认知行为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有关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使其坦然面对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遇见的各类问题,从内心深处接受自己,形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提高远期疗效。

综上所述,采用认知行为护理方案对青光眼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患者的自护能力,预后良好。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样本量选取少、样本选取不典型、未开展多中心长期随访研究等,未来研究中可进一步规避不足,作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眼压青光眼组间
青光眼问答
改善青光眼 吃什么好呢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