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置方法

2023-03-31 05:48马顺云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3年12期
关键词:鲁侍萍鲁镇周朴园

马顺云

现在,一些人认为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是有效甚至高效的。在语文课上,学生被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人手一份导学案,热烈地讨论,踊跃地发言,积极地互动,看着非常热闹,实际上却存在一些问题。那么,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种模式存在哪些问题?对此我们又该如何进行引导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拙见。

一、纠错与引导

如今,教学的理念和方法等都有了改变,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已经成为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常用的方法。教师循循善诱,以退为进;学生积极展示,踊跃参与。我们的课堂变得热闹非凡。但不可否认的是,采用这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尚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 教学过程程序化,没顾及基础较弱的学生

在语文课上,只要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自然心领神会,开始分组,立刻热烈地讨论,看似热闹非凡。然而能力較强的那些学生总能最先拿到发言权,他的发言也总能得到其他组员的认可,他本人甚至还会被推举为小组代表在全班发言。小组内的其他学生则随声附和,随大流。这种讨论交流的方式,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给掩盖了。时间长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就会失去思考和表达的兴趣和机会。

还有一些教师平时在语文课上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到了上“赛课”或公开课的时候才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各小组能看出是为了上公开课而临时拼凑出来的,组员之间没有团结协作的意识,不能很好地进行沟通和讨论。公开课成了能力较强的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而那些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则很少有机会表现自己。有的教师为了上好公开课,甚至把设计好的答案提前透露给小组发言人;而当教师让各组成员进行汇报的时候,小组代表就成了教师的“代言人”。这样的公开课看上去很流畅,但实际上存在教学过程程序化的问题,不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正确的做法是:在课前就精心策划,切实把教学过程设计好,让小组内不同的学生在讨论交流时都有话可说。要精心设计合作讨论的问题。问题最好是根据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而设置,力求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据可依。

比如,在讲解《雷雨》时,可以让学生探究:鲁侍萍一进周公馆就认出了周朴园,周朴园却没有认出她。鲁侍萍到底想不想让周朴园认出自己?

能力较弱的学生马上会想到课文中的内容,得出结论:鲁侍萍不想让周朴园认出自己。因为,当周朴园从鲁侍萍的动作、语言暗示中发现了一些疑点,猜测眼前的鲁侍萍就是当年的梅侍萍,想印证自己的猜想时,问她“你贵姓”,鲁侍萍却一再说“我姓鲁,老爷”,“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这样,就否定了周朴园的猜测,由此可以看出鲁侍萍不想让周朴园认出自己。

而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会由浅入深地思考:①鲁侍萍用话语让两个人的对话得以延续下去。周朴园要结束他们之间的对话时,鲁侍萍明明可以走开,却说:“老爷,没有事了?”当周朴园说“你的口音不像北方人”时,她马上接着说:“我是江苏的。”关于三十年前无锡的事,周朴园说:“提起来大家都忘了。”鲁侍萍说:“说不定,也许记得的。”这些话都延续了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利于让周朴园认出自己。②鲁侍萍在细节上做出了暗示。关于梅侍萍投河的细节、衬衣及衬衣上的窟窿、窟窿旁边所绣“萍”字的细节,不是当事人是不会知道得这么清楚的。这实际上是在告诉周朴园自己就是当年的梅侍萍。③鲁侍萍用动作进行暗示。在周家的客厅里,鲁侍萍主动去关窗户。鲁侍萍不是周家的仆人(她来周公馆是想等繁漪来后带走自己的女儿四凤),她没有必要去关窗户。她这样做,是因为她认出了周朴园,认出了自己曾经熟悉的环境,想用熟悉的动作勾起周朴园的回忆,让周朴园认出自己。④鲁侍萍委婉地进行了明示。当周朴园几乎就要认出她的时候,说:“你是谁?”鲁侍萍回答:“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读过原作的学生都知道,周家的客厅里摆放着梅侍萍的照片,大家都说四凤像当年的梅侍萍。这句话表面上否认了周朴园的猜想,实际上(只要把这些话联系起来)是在说她就是当年的梅侍萍。

这样的问题让不同的学生都有话可说,可以培养其提炼、分析信息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特别是“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这句话,既可以认为是鲁侍萍不想让周朴园认出自己的依据,也可以认为是她想让周朴园认出自己的理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是与不是两方面展开思考,培养其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对小组交流学习的过程进行适时监控;要营造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们踊跃参与,让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轮流上台发言,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

2. 在每节课上都用合作交流学习的模式,把小组交流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教法。

有的教师狭隘地把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作为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唯一形式,自以为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他们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交流活动时,不顾单元主题,不管课文的内容与难度,也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全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开展活动。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上让学生讨论了三四次。本来可以用别的教学方法轻松地达到教学目的,却要生搬硬套地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正确的做法是,在教学中要懂得变通,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利于学生学习的方法;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学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必须采用合作交流的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文学常识、字音字形等知识都是可以让学生自学的。

3. 教师的角色定位不明,导致活动的效果不佳

有的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的时候,不太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上课不讲、不教,要么在讲台前走来走去,要么干脆坐在旁听的位置上当“路人甲”。这样的语文课就缺少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正确的做法是,找准自己的定位,实现角色的转换。我们都知道,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又是评价者。我们要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而不是只当旁观者。

比如,在讲解《雷雨》时,可以让学生梳理剧本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其中,关于梅侍萍与周朴园的关系,他们概括出的有:夫妻、情人、前妻。

这时候,我们就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依据。具体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鲁侍萍、周朴园曾经在一起生活过,还生下了周萍,但他们的关系得到了家里人的认可没有?当事人对这段感情是怎么看的?怎么定位的?请找出相应的内容。

在文本中,鲁侍萍认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周朴园认为“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由此,可以分析得出,二人之间应该有夫妻之实,但无夫妻之名。因此,学生需要在夫妻这个词上加上一个引号。

又如,在讲解《祝福》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概括出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具体表现。其中,关于祥林嫂被迫嫁到深山里这个情节,学生将其概括为“第二次结婚”。

这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思考:祥林嫂对“第二次结婚”是感到悲伤还是高兴呢?怎样概括才能表明其是悲惨命运?

结合小说的内容可知,第二次结婚并不是祥林嫂自愿的,是被婆婆卖给人家当媳妇的。祥林嫂没有嫁与不嫁的自由,且是被卖到深山里一个非常寒苦的地方。

所以,要体现祥林嫂的“悲惨”,就应将她的这段经历概括为“被卖”。

在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中,我们不能无所事事,放任自流,而要当好活动的控制者、组织者,当好学生合作交流的协助者。每当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我们要适时引导他们,让他们可以继续交流下去。

在活动中,我们要深入到各学习小组中间,在了解情况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有时还要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去。我们要及时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当发现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出现了问题时,要及时向他们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加以指导,做到有的放矢。在参与小组交流活动时,不能过多地干涉学生的讨论,不能急于展示自己预设的答案,而要尽量给予其启发和鼓励,遵循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原则,只在他们讨论交流不下去时适时地点拨一下。当然,作为“裁判员”,我们也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

4. 分组不合理,导致学生学习的效率太低

在语文课上,一些教师经常是按座位来把学生分成几个固定小组的。其实,这样的分组不太合理,收效也不一定好。一些小组的成员在大家讨论时做和讨论无关的事,或者思想开小差,这样的活动看似热闹,却是无用的。

正确的做法是:优化组合,合理组建团队。

合理分配学习小组是引导学生合作交流的前提。这就需要我们真正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根据不同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设置不同的角色。

小组成员一般以4到6人为佳。每个小组内都应有各种层次和各种性格的学生,以实现优势互补。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每个人都要有机会担任组长、发言人等角色。小组内部要适时地进行角色交换,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组长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小组成员开展活动,分工合作,让大家有条不紊地进行研讨交流;发言人的职责是在課题中总结组内的观点,在语文课上进行展示。

在组织学生研讨交流的过程中,要把“兵教兵、兵训兵、兵强兵”的过程适时地展现出来,真正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5. “自主”“合作”“探究”之间缺乏连贯性

在语文课上,一些教师过分强调合作交流,忽视了自主学习和课后探究,人为地切断了“自主”“合作”“探究”之间的联系,使之缺乏连贯性,难以形成有机的整体。

正确的做法是,使“自主”“合作”“探究”三者之间形成有机的链条,缺一不可。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中的要求。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学生经过自学产生了一些不能独立解决的疑问,于是就有了合作交流的需求。在交流探讨之后,有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这时学生就要通过深入探究得到答案。所以,教师要使“自主”“合作”“探究”三者之间形成有机的链条,不能“厚此薄彼”。

二、示范

笔者在执教鲁迅的《祝福》时,让学生在“自学阶段”查阅鲁迅的资料,知人论世,了解那个“人吃人”年代的特点,为后面的活动作铺垫。学生通过自学,预习了文章,梳理了小说的情节,将故事情节整理为《祥林嫂年谱》:

二十六七岁前,跟祥林结婚。

二十六七岁,春天,丈夫死去。冬初从家中逃出,经卫老婆子介绍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工。

二十七八岁,春上,被卖到深山贺家坳给贺老六做老婆。年底生阿毛。

二十八九岁,卫婆子说她交了好运。阿毛两岁。贺老六患伤寒死去。

三十或三十一岁,春天,四岁的阿毛被狼叼走了。秋天,经卫老婆子介绍再到鲁镇。祭祠时只允许烧火。年底祝福时,柳妈建议她去土地庙捐门槛。

三十一二岁,近秋,到土地庙捐门槛。冬季祭祖时节,仍不能拿酒杯和筷子。

三十二三岁,头发花白,记忆尤其坏。

三十三四岁,可能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

三十七八岁,腊月二十四夜里或二十五凌晨离开人世。

在“小组合作交流”阶段,先让学生就“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一观点进行分组讨论,再让他们梳理文章的结构,由此引发其对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思考。

她的第一任丈夫祥林是在春天死去的,她是在春上被卖到深山里给贺老六做老婆的,她的儿子阿毛是在春天被狼叼走的,她是在年底祝福的时节离开人世的,也就是说,还没等到春天到来就死去了。祥林嫂的每一次不幸都发生在春天这个季节里,这使人联想到她的人生是没有“春天”的,是没有希望、没有温暖、没有活力的。春天本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的季节,可祥林嫂的“春天”却充满了苦难与绝望,她找不到生活的动力和人生的希望。

最后在“深入探究”阶段,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找到祥林嫂的死因。

1.封建家长制。祥林死后,祥林嫂只能瞒着婆婆逃到鲁镇,说明她没有人身自由。婆婆可以把她卖到深山,得到更多的聘礼,且周围的人还称赞她的婆婆是多么精明。祥林嫂第一次在鲁镇打工挣的钱也被婆婆拿走了。这说明婆婆对祥林嫂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这就是封建家长制。

2.封建宗族制。第二任丈夫贺老六及儿子阿毛死后,祥林嫂应该是其财产的第一继承人,但房子被大伯收走了。这展现了封建宗族制对妇女的压迫。

3.封建礼教。丈夫死后,祥林嫂到鲁镇打工。祭祀的时候,她不能像别的女人一样去拿碗、筷子等,更不能拿祭祀用的器皿,因为人们怕她(寡妇)亵渎了神灵。捐门槛后,她以为自己在神灵的庇佑下获得了与一般女人同等的“权利”,但四婶的当头棒喝使她像受了炮烙似的收回了拿烛台的手。可见,在封建礼教的影响下,人们是歧视寡妇的。這给祥林嫂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4.封建迷信。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打工挣了一点钱,但都捐了门槛。在被赶出鲁四老爷家后,她迅速地沦为乞丐。这加速了其悲惨结局的到来。

5.众人的冷漠。鲁镇的人,包括卫老婆子、柳妈等,都好像挺关心祥林嫂,但这种关心都停留在表面,或者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才关心她的。卫老婆子作为当中人介绍她到鲁镇,可以从中获利。来听阿毛的故事的人只是一时好奇,时间久了便开始借此奚落、挖苦祥林嫂。柳妈经常取笑祥林嫂额上的伤疤。当看到祥林嫂难堪的时候,柳妈“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没有人真正关心祥林嫂,不可能给予她安慰。鲁镇的人们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对祥林嫂的不幸熟视无睹。

学生在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深入探究的过程中了解了那个“吃人”的时代,并产生了思考。他们意识到,要建立幸福的社会,就必须破除封建家长制、宗族制、迷信等,更要真心实意地关爱身边的人。

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如图所示)。该理论显示了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时,在两周里的平均学习保持率。经过实验证明:通过传统的聆听教师讲解知识,学生只能记住5%的学习内容;而参与讨论、发言,他们能够记住50%的学习内容。可见,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能很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应大力倡导运用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模式,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灵活地应对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鲁侍萍鲁镇周朴园
鲁镇社会的“和”文化背离
《祝福》教学经验分享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雷雨》(节选)
论鲁迅小说中对“鲁镇”的民俗描写
《祝福》中的三个“剩”
浅析周朴园性格的二重性
硬、安、纯——鲁侍萍没有大改的“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