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师事业成就学生未来

2023-04-05 00:50王滨青岛通济实验学校高中部
教育家 2023年1期
关键词:先学新课标笔者

王滨 | 青岛通济实验学校高中部

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渠道。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当以课堂教学为抓手,通过对新课标和教学方式等的不懈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自身专业发展水平。在努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过程中,笔者进行了以下实践探索——

以生为本,变革教学

在学校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研讨”“新课标研讨”等系列活动,引导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和育人目标,在深入变革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笔者牢牢把握课堂教学效率这一生命线,从“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不断完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改变“满堂灌”和机械训练等传统做法,追求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完美结合,打造高效课堂。

体现教与学的互动,建立学习共同体。知识是生成的,不是预设的。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互动、合作的对象,作为教学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交流、沟通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为此,笔者从学习态度、意志品质、智力能力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然后把他们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组不同层次的学生按2:2:2的比例搭配,共由6名学生组成。学习过程中,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指导各小组开展互助、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活动、实现学习目标。小组评价上,制定学习小组评价方案,每周一总结、表扬。

落实“先学后教,当堂检测”教学模式。“以生为本,激趣探究,先学后导,愿学乐学”是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课堂中,教师和学生角色、课型相应地发生变化:教师的角色变成问题发现者、学习活动设计者和学生有效学习的服务者;学生角色变为课前主动学习者、课中体验学习者和课后回归学习者,教学范式由“知识传授型”转向“知识建构型”,学生调动认知、情感、意志等多方面能力,进行主动建构知识的高效学习。具体实施环节包括“目标定向—小组讨论—学生展示—总结提升—拓展练习”,即以新课标为基准,建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学习目标;学习共同体以质辩、研讨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各学习共同体多样化展示学习成果,在更高层面相互交流、借鉴、共享;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完善知识体系;设计变式训练,引导学生迁移知识、掌握方法、发散思维、形成技能。

重视教后反思。笔者对教学中产生的感悟、灵感、困惑、得失及改进意见等及时进行记录,以便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如导学案的实施,笔者认为应该有模式但不唯模式;要结合学科特点,大胆创新。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教研环境下,笔者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学科导学案编写、使用模式。

内化优化、借智借力

积极参与新课标研究活动。笔者会拿出专门的时间研究新课标,并撰写学习心得,与同组教师进行交流,对照新课标反思教学工作,特别是对照备课、上课、导学案编写等内容,以确定哪些方面是和新课标吻合、哪些是相悖的,以备课组为单位整理成文。

积极推行高效课堂,参加系列教学比赛。为保证高效课堂的顺利实施,笔者还参加了师徒展示课、十佳青年教师评选、新岗教师汇报课等系列课堂教学比赛。每次比赛均能得到锻炼和提升,每次参赛都能得到不一样的感悟。

进修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笔者每年都会参加各级骨干教师培训、专业进修,到先进学校参观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同时针对自身专业发展列出计划,积极参与深化教师成长发展促进工程、青年教师培养“135”工程、“名师工程”等。通过聆听专家讲座、同行交流、以赛促教、师徒结对等形式,不断得到发展和成长,努力实现以教师的事业成就学生的未来。

猜你喜欢
先学新课标笔者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浅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