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财务视角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产教融合途径探索*

2023-04-05 04:20
智库时代 2023年8期
关键词:产教会计专业职业院校

冯 佳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20世纪末,国务院结合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提高对整体职业教育的发展的重视程度,并且提倡产教结合、工学结合,这些都是在为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助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国务院办公厅围绕着深化产教融合也提出了相关的意见,认为深化产教融合能够帮助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之间达到密切联系,这样能够推动整体人力资源不断的优化突破,这对整个经济的发展、产业创新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当前时期,国家的产业正在面临着转型的重大变革,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要想实现产业升级,就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助力。职业教育既是产业发展的需要,又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围绕职业教育自身的实际,要通过对其发展模式进行创新,围绕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予以突破,只有这样,才能帮助职业院校的相关专业实现进一步的提升。对于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而言,会计对专业性要求极高,也对新技术要求极高。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基地,现阶段的职业院校内部跨专业培养缺乏深度和广度,缺乏实践性经验,这样就会造成最终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智能财务视角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产教融合价值

(一)智能财务应用的相关情况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分为感知、决策、认知技术。感知技术就是为了获得和事物相关的信息,借助物理、化学、生物上的技术。认知技术更加主观,是感知技术的深化,它围绕着客观的感知作为基础,借助自身的理解,让计算机能够识别想要表达的含义。决策技术则是对感知和认知的进一步深化,决策技术围绕前两种技术所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联系互联网、云计算是人工智能的高级阶段。

在财务应用领域,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每一次更新都会对会计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和财务层面的融合,它并不是逐一对应的,而是相互交叉,人工智能每一项技术都贯穿于财务应用的层面。围绕着智能财务化的宏观大背景,职业院校会计体系也正在发生着一定的改变,原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创新化时代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会计专业面临这么大的挑战,传统模式也需要做出变革,围绕着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做好有力调整,这样才能够帮助职业教育和产业融合相联系,让人才培养和企业实现有机对接,让课程的设置和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这样能够帮助人才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有效解决了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深化产教融合,对促进会计专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产教融合基本概述

产教融合作为当前职业教育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模式,它源自于三螺旋理论。这一理论就是指由三个主体相结合,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这三个主体主要包括职业院校、企业和政府三者在合作过程中各自的地位是平等的,发挥的功能也是十分突出的,在运行过程中,三者呈现螺旋式上升,所以该理论名称由此而来。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常常被认为是借助产业和教育有机融合,由企业和学校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实习机会,学生能够进入企业,提前了解整个行业所需要的人才,这样就能帮助学生从学习环境直接转向就业环境,达到两者之间的无缝衔接。

产教融合教育模式能够培养更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让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情况符合企业的需要,达到学校和企业共赢的结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最早起源于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德国拥有和职业教育相匹配的工业化程度,所以在产教融合方面的研究和中国相比也更为透彻,也更为提前。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学校主要职能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专业理论学习宏观环境,企业的主要作用就是让学生可以将学校所学习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够帮助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更好的发展,早在19世纪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就提出做中学理论,这是当前教育中所体现的教学做一体化。这两个理念有着一致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展开实践,也能达到突出的效果。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国家、社会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应用。然而在这样的智能财务视角下,大数据和会计专业产教融合却面临着一定的困境,这些困境主要集中在政策导向不足和课程体系有待优化,另外师资队伍建设滞后,这将直接影响会计专业在智能财务大背景下的良性发展。

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产教融合面临的困境

(一)政策导向相对不足

现阶段国家出台多项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但是并没有围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政策保障,大部分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非常有限。现今国家的经济教育发展迅速,很多政策已经无法贴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不能符合新时代职业教育的要求。面对这些情况,就要与时俱进的做好政策制度调整。国家已经颁布的关于职业教育决定和相关法律法规中,大部分情况下,围绕着职业院校经费和接受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做出了相关规定。除此之外,对于企业或者是职业院校,并没有其他有力的措施做好保证。大部分的企业最终的目的就是盈利,在追求盈利的过程中,如果企业参与产教融合这一模式而自身无法获得任何利益,那企业就无法主动高效地投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即使参与也停留在表面,这样降低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无法帮助产教融合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产教融合模式就无法顺利推进。

表现在现实层面就是产教融合过程中,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现阶段校企合作的情况是学校热,企业冷,表现在学校对于校企融合的模式非常肯定,也给予极大的关注。但受到资金制度的制约,开展遇到一定问题。

对于企业而言,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相对薄弱,学校来了之后,企业就逐渐应付,真正落实的过程中,企业的意向是非常薄弱的,这样缺乏有力的动力支持,就会造成校企合作裹足不前。另外,因为利益的冲突,造成企业无法从校企合作中获得直接的利润。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一个企业内部需要的是成熟的员工,需要实习学生的数量非常有限,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不能够帮助自身更好地提升,也无法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发展[2]。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只能接收两到三人,企业接收学生之后所获利的层面有限,也享受不到国家的优惠政策,这样就造成产教融合在实践过程中的执行力度不足。

(二)课程体系有待优化

职对于职业院校而言,经过多年发展,相关课程体系虽然已经完善,但并没有与时俱进贴近社会的实际情况。现阶段智能化,数据与会计岗位的有机融合让会计不仅仅局限在手工核算方面,更趋向于整体化的智能财务管理,所以在传统模式下核算课程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企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贴近实际情况。面对这些问题,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就要做好有效调整,依托现阶段的信息化平台大数据与会计岗位相适应,可以让会计岗位朝着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财务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大部分企业不愿意与高职院校之间进行合作,也不愿意把学生安排在企业内部的财务等关键岗位,所以在进行产教融合时程度相对较浅,没有办法达到一定的深度。在当前阶段,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矛盾性,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职业院校追求大而全,各种专业都开设,造成学生入学后缺乏学习劲头,后期转专业热潮十分突出,直接影响人才培养。以会计专业为例,在2021年所调查的职业院校中,上千所院校开设大数据会计专业,让该专业成为卷王专业,然而随着调查过程的延长,能发现会计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从事对口工作人数不足25%,这样的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发展严重脱节,是人才的浪费,也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归结相关的原因,这与课程体系的优化有密切关系。课程体系保持原有状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透过学习感受到和自身生活的联系,也无法进行相关的实习。在毕业后想要找到对口岗位变得非常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会选择转专业,换专业。如果课程体系能够优化,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相关的实习岗位,为学生未来的工作积累经验,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前的现状。除此之外,产教融合大背景下,对于职业院校也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为教学做好准备[3]。职业院校现阶段已经充分意识到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但是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却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学校有的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缺乏相关实践经验,即使有教师获得双证书,他们在会计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和大数据融合的过程中仍然有着很多问题。围绕企业层面而言,大部分的教师虽然具备丰富的实践操作,但是缺乏相关的理论水平,不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所以无法为学生做好有效指导,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综合能力有限,建设相对滞后,就直接影响产教融合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三、智能财务视角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产教融合途径

(一)宏观层面,政府加大力度

现阶段,围绕产教融合的实施情况,已经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完善,要围绕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要素进行推动,各地区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宏观层面下,围绕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管理方法。另外还要设置相关管理部门,围绕产教融合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关的指导和帮助,为发展提供有效助力,这样能够帮助产教融合校企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另外一方面,要给予积极的参与产教融合模式的企业给予相关激励,例如可以由政府层面通过免税或者是增加财政拨款等形式改变现状,调动企业的积极参与度,让企业能在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发挥突出的作用[4]。

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施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可以向发达国家进行学习,例如德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实施。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进行为期三年的销售学习,这时候的学生是处在企业具体的岗位进行实践练习。对于会计专业而言,学生不仅要学会相关的会计知识,还需要经过综合性管理内容,对此有全面了解。另外德国还实施再培训、再就业模式,这样的模式非常符合新时期终身学习的需要,可以帮助人才的综合质量得到鲜明的提升,给人才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助力。在法国,所开展的职业教育模式又有了明显差异,法国各地区的职业教育借助产教融合政策,会计类的教育明确要求,在实施相关的实操训练教学时,如果想要进一步申请相关的职业学位,就需要确保两年内达到3000个学时的训练,并且保证其中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时间要进行一线实践练习。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了突出的贡献,我国也可以借鉴这些发达国家在产教融合层面所做出的有力举措。通过政府加大力度,有效突破传统模式下所存在的问题,让学校和企业以及政府三方主体参与其中,助力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产教融合的发展。

(二)构建课程体系,提升教学队伍

结合实际情况再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后,要制订相关的人才培养计划。围绕着职业教育,在大数据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体系是培养的重点内容,结合智能财务大视角和大数据会计专业产教融合的实际,要对相关的课程体系进行不断优化,围绕会计岗位进行深入分析,从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着手,构建相关的课程体系。以职业发展为导向,遵循产教融合的原则,重构相关的教学内容,在实际过程中达到书证互通,学做互促的课程体系,在满足学生日常理论学习的情况下,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全面的训练,满足相关专业对于职业技能证书的要求。在课程体系中增加相关的信息化、大数据方向专业技能证书类的考核,可以把会计专业的相关资格证书融入到专业教学中,达到岗证一体化,帮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专业和信息技术等领域有着更深入的交叉融合。在今后所需要的人才将是大数据和跨专业融合的复合型财会人才,作为职业院校,在进行产教融合时,要抓住相关重点,联系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帮助提高学生的综合数据分析能力,让学生的发展真正的贴合市场的需要,为未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5]。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优秀的教师队伍就是必不可少的,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保障,教师素质高低将会直接影响最终人才培养的质量。职业院校在提高教师综合能力的过程中,除了定期以线下为形式举办培训讲座之外,还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构建线上培训模式,不同老师的排课情况有所不同,学习情况有所不同,借助线上的模式能帮助不同的教师在学校授课之余,利用信息化平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借助线上线下的综合模式,为院校培养双师型队伍做出有力的贡献[6]。除此之外,还可以构建一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机构,围绕着职业院校产教融合途径的落实,在其中包含学校、企业、政府三方面主体,三者利益相互交错,利益不均使就无法帮助产教融合顺利推进,面对这样的情况,需要构建一个相关的中介机构,给予中介机构特定的身份,搭建三者之间的沟通平台,这种平台帮助三者之间顺利沟通,为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做出突出的贡献。通过校企合作,编写课程教材,再确定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围绕着相关的教材进行编写,这样的编写教材能贴合企业真实的需要和行业发展的环境。另外校企融合的过程中也需要相关的案例和数据,这些案例数据可以从企业之间经营活动中取得,并且围绕着往年企业的相关数据做好分析,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这样生成可供教学实习所用的数据与案例。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在国家政府高度重视以及提供的政策支持下,围绕着当前智能财务大视角,依托大数据和会计专业之间的密切联系,职业院校要加强探索创新,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改革,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突出的贡献。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冲击,大部分的院校都意识到会计教育和人才培养要做好转型,围绕相关课程的开设,都要做好有力地改善,这样才能帮助人才培养转型得到有效实施,让课程加快落地速度,最终培养适合智能财务时代的高质量复合型会计人才。

猜你喜欢
产教会计专业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