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施

2023-04-05 05:05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思源实验学校王晓燕
天津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趣味性数学知识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思源实验学校 王晓燕

作为一门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若单纯地沿用传统教育模式,不仅不利于各阶段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落实,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因此,在实际授课中,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索,尝试更新颖有趣的教学策略,以构建更生动高效的数学课堂,让学生获得更愉快的学习体验,为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一、创设生活教学情境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趣味性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为教学品质的有效提升提供有力支持,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学习数学知识。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实际需求,通过生活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高效地为学生传授知识运用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其实只要足够细心便可以发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蕴含着数学知识,通过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够显著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以“认识人民币”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具体讲解中就可以联系实际,为学生创设一个贴合生活的超市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对元、角、分的概念知识有透彻理解。可以安排某个学生充当超市售货员,其他学生则扮演顾客,在模拟的超市购物情境中加强对人民币的认识。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为其布置购买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可以完成商品购买任务。在购物中,通过尝试使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以往学习的加减法运算知识可以得到高效巩固,学生也可以在愉快的购物中完成对相关知识点的准确掌握。模拟生活教学情境能够全面契合学生天性,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增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学生整体的课堂参与度也会显著提升,在充分领略数学学科魅力的同时,更加热爱生活,为之后的学习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二、灵活应用现代媒体

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背景下,为了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数学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模式,灵活应用现代媒体,将各类教学资源有机整合,以显著增强数学教学效果。一系列实践证明,在现代媒体的有力支持下,教师能够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诸多局限,有助于活跃教学氛围,为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创造有利条件,顺利落实各阶段教学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对现代媒体的灵活运用,将与数学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图片及文字生动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学生也可以高效地完成知识内化,充分展现小学生的能动性,全面激活数学思维。在多媒体技术的有力支持下,现代教学活动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教师应重视对多媒体的灵活应用,完善教学成果的内化与巩固,让学生在观看课件的过程中对所学数学知识产生深刻印象,突破学习难点。为此,在教学设计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对每节课的授课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将知识难点梳理出来,并结合小学生各阶段认知发展特点,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在增强教学趣味性和有效性的同时,强化小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以“圆锥体体积公式”这一内容为例,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一知识点,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诸多局限,以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展示圆柱体、圆锥体图形,让学生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透彻理解,完成圆柱体体积公式的复习后,再将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来,顺利落实各阶段教育培养目标。另外,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举例身边的圆锥体,然后计算体积,构建更高效的数学课堂,全面激活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使课堂教学趣味性和有效性显著提升,为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发展创造条件。

三、增加师生互动交流

增加师生互动交流同样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优化师生互动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成长环境不同,面对同一问题时思考方向和解决思路也会有所不同。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可以多增加一些集中讨论的环节,有效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学习体验,掌握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增加师生沟通交流有助于学生各方面潜能的挖掘,充分发挥其在数学学习中的优势,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更多信任。

以“克与千克”知识为例,通过将数学游戏与一些趣味小故事有机融合,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为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保障。比如,教师可以引入“曹冲称象”这一趣味故事,从整体上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完成理论知识讲解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天平、电子秤等工具,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克与千克”的相关概念知识,促进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显著提升。

四、有效组织数学游戏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为了合理地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小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所学知识,取得更理想的数学成绩,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数学游戏活动促使更多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全面激活学生数学思维。尤其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比较跳脱,对内在逻辑感较强的数学知识学习起来可能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可以围绕教材内容设计数学游戏,有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促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学习探究活动,从整体上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逐步提升学习成绩。

以“倍数”教学为例,为了确保学生准确理解并把握倍数含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让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逐个报数,开展“逢3过”这一数学游戏,即只要遇到3 或3 的倍数就要跳过,若学生报出了3或3的倍数的数字,就要接受一些有趣的小惩罚。这样既可以促使小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也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熟练掌握3的倍数,对倍数概念进行透彻理解。这种教学策略呈现出较高的灵活性,既可以改变学生以往对数学课的固有印象,又可以提升反应能力,为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五、不断强化小组合作

要想顺利落实各阶段教育培养目标,强化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培养,在教学设计中还要综合考量多项因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障数学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数学知识竞赛等各类活动,为学生合作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不同层面来体会数学学科的魅力。

以“多边形”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七巧板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对多边形特征进行深入探究,确保每位学生都可以在小组讨论中将自身真实想法主动表达出来。同时,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合理延伸教学内容,可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合理融入实践环节,如“剪一剪”等,让学生在掌握多边形知识后,可以通过亲手剪出多边形来巩固所学知识,既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完成知识内化,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剪纸这一传统手工艺的乐趣,其教育意义不可忽视。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不断推行下,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探究中进一步体会数学这一学科的魅力。因此,为了整体提升小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全面激活数学思维,培养合作探究能力,数学教师应给予趣味性教学法足够重视,以优化数学教学环节与成果。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趣味性数学知识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