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探讨

2023-04-05 09:33孔丽华
江西农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农作物农产品农业

孔丽华

(曲阜市陵城镇人民政府,山东 济宁 273100)

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党和国家一直心系三农问题,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全民脱贫攻坚战”等惠民政策,刺激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受到技术、人员素质、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怎样通过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制定适宜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案,成为各地区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进而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以求为各地区农村经济的良好运行提供建设性意见。

1 农业经济管理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农业经济管理是以经济学、管理学、植物保护学、农作物昆虫学与病理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科学、有效地指导落实农作物的栽培、管理(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控等)、收获、深加工、再分配等工作,从而为高品质农产品的供应以及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农村经济发展是指以农业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实际收益来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带动农民发家致富的生产活动。

不难看出,农村经济发展以农业经济管理为基础,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才可以为农村经济的平稳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1]。

2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2.1 增加农民收益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经济收入日益提升,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较,由于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相对滞后,农村居民的实际收益较低,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乡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8931元,不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3834元的一半,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可以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减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为共同富裕奠定基础[2]。

2.2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与美国、荷兰、加拿大、日本等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相对滞后,导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与之仍有较大的差距。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可以加速我国连续在世界领域内取得较大突破的人工智能技术(简称:AI)、第五代通讯技术(简称:5G)、生物基因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从而推进我国农业产业逐步迈向以高端化、智能化、现代化为基础的4.0时代。

3 限制农业经济管理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3.1 农产品的品质较低

农产品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其综合品质较低,是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在农业种植方面,农民为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的现象较为普遍,不仅造成较为严重的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大气污染,甚至还会引发农业面源污染,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大量化学物质通过农作物根系富集到果实后,容易引发农药、重金属以及其他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的现象,降低农产品的品质,甚至引发农产品安全事故。其二,在畜牧养殖业方面,在畜牧养殖过程中使用违禁药以及在畜牧动物休药期用药的行为较为普遍,严重影响肉、蛋、奶等畜牧产品的品质。其三,在农产品检测方面,虽然各地区已经出台了农产品上市之前的检测标准,但是由于存在农产品流动性较强、检测技术不完善等因素,检测指标的科学性以及检测范围的覆盖率都有待提升。总而言之,农产品的品质较低,不仅严重侵害消费者的权益,而且制约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业务,从而影响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 从业主体综合素质较低

从事农业经营活动主体的综合素质是决定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现阶段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人员综合素质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高端知识分子匮乏,与计算机、IT、金融、生物医药等热门行业相比较,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差、薪资待遇一般等问题,导致高端人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意愿较低(调查研究显示,近几年以来,资源环境与植物保护专业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最低,但部分高校仍然存在招生不足的现象)。高端人才的匮乏,必然会拖延农业经济管理与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老龄化现象严重,伴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大量年轻劳动力流向就业前景广、福利待遇高的城市,导致留在农村的以受教育程度不高、年龄偏大的农民为主(部分地区的务农人员平均年龄已经接近50周岁),其对于国家惠民政策的解读和实践能力较弱,导致“高附加值农作物种植”“现代化农机推广”以及“稻田养鸭”等惠民政策在推广过程中困难重重,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3]。

3.3 技术与设备相对滞后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生产活动已经逐渐摆脱“农耕+人力”的生产模式,逐步进入以谷物联合收割机、半自动化播种机等现代化设备为基础的机械化时代。但是在病虫害智能监测设备、播种除草施肥一体机等高端技术与设备方面的应用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不利于农业经济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实。

3.4 农业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农业产业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实际需求之间匹配度较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使农民获得了土地耕种权,虽然阶段性地提高了农艺水平,增加了农作物产量,但是也导致了我国的农业种植方面呈现出规模较小且相对分散、农作物种植模式与农艺技术不统一等问题,农民在选择农作物种植品种以及种植时间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以往的经验,往往导致农产品的产量与市场需求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农产品价格浮动较大,不仅不利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且影响消费者的幸福指数[4]。

3.5 农业资源匮乏

农业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虽然我国地域广袤,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较大,人均农业资源相对紧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自然资源方面,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量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近年来伴随着全球温室效应以及土地荒漠化的日益严重,土地资源与水资源紧张的现状日益凸显。②生产资源方面,我国在高端农药、化肥方面的技术研发能力较弱,不利于种植业的稳定发展。③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大水漫灌技术、普通施药技术对于水资源、化肥农药资源的浪费相对严重。

3.6 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地域广袤,横跨多个经纬度,囊括多种气候类型,各地的农业生产活动结构差异性较大,导致现阶段没有一套相对完善的、适宜在各地区推广和应用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各地区的农业部门在进行农业经济的管理与运营过程中,由于缺乏理论支撑、技术指导与实践经验,采取的措施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匹配度较低,影响农村经济发展[5-7]。

4 农业经济管理推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对策

4.1 制定科学方案

实践证明,科学的方案是保障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在农业经济稳定发展方案制定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适宜性原则,该方案所囊括的各种措施须与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未来规划有较高的匹配性,且具有易于操作的特性,从而保证易于被当地农民所接受。②科技性原则,该方案应以现代化技术与设备为基本支撑,从而推进农村经济发展[8]。

4.2 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产量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匹配性,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①适时应用AI技术、大数据技术,对该地区各季节对于农产品的需求进行精准的预测,然后当地农业部门借助预测的数据,对该地区农作物种植种类、种植面积以及种植时间进行合理的调整,全面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从而与市场需求之间有良好的契合度,维系稳定的农产品价格,推动农村经济稳定发展。②进行资源下沉,通过发展第二产业(比如农产品深加工等),形成集农作物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区域农村经济闭环体系,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4.3 引入现代化技术

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可以根据本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时引入现代化技术,为农村经济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现代化技术的引入:①在农作物灌溉过程中,逐渐推广微喷技术、渗灌技术、滴灌技术等现代化灌溉技术与水肥一体机、抛肥机等现代化设备的应用,从而在保证农作物用水需求的同时,提高水资源与化肥的有效利用率。②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及时构建以AI技术、5G技术、检疫性害虫智能监测设备、靶标害虫智能监测设备、病原微生物智能识别、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小气候实时监测设备为基础的有害生物精准防控体系,形成“预防为主、综合防控”为基本理论支撑的病虫害精准防控方案,并合理运用物理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天敌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将靶标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基数控制在经济阈值以内(该类有害生物对于农作物的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抵御防治成本),一来有效提高化学资源的利用率,二来有效降低农产品的化学残留。③在畜牧养殖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畜牧医药管理条例》的相关准则,严禁使用违禁药,严禁在动物休药期用药,从而确保畜牧产品品质的达标[9]。

4.4 加强农产品的质量检测

加强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全面提升其综合品质,是推动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应从多方面着手,构建一套相对完善的农产品检测体系,具体有以下几方面:①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督,严禁使用违禁化学农药和违禁兽药、抗生素等,严禁在农作物采摘安全期和动物休药期使用药剂,确保粮食、水果、蔬菜、肉、蛋、奶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②要构建一套相对完善的农产品检测体系,加强农产品上市之前的各项指标检测,从而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③要逐步健全完善农产品安全溯源体系,对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用药、用肥情况进行全面的追踪,逐步塑造高端、无公害、有机的高附加值农产品,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4.5 组建农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团队

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团队是保证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因此应从多方面着手进行该团队的搭建:①由农业部门牵头,联合市场部门、司法部门成立农业经济管理专项小组,由农业部门主要领导担任组长,落实主体责任,保证农业经济管理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②要定期对该团队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从而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技术人员的综合水平和服务为农的使命感。

5 结语

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基石,尤其是在“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相结合”的发展体系下,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更是保障民生的关键,因此各地区的农业部门应注重农业经济管理,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构建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推动农村经济绿色、可持续、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农作物农产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