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方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

2023-04-05 20:50于广洋
南方农机 2023年6期
关键词:水层稻田节水

于广洋

(辽宁省东港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丹东 118300)

由于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本身对土壤、温度和其他生长条件都有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灌溉方面,需要充足的水源才能保证水稻的顺利生长。但在北方,如东北三省,冬季漫长,气候相对寒冷。与南方多雨天气相比,北方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了水稻种植和生长。然而,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水稻并非浇水越多,产量就越高。适当减少水稻的用水量有利于加强水稻根系的吸水率,提高水稻产量。在此情况下,北方水稻种植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对提高北方水稻产量极其重要。

1 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特点

为了满足水稻种植的需要,不仅需要适当的温度,还需要充足的灌溉用水。但在一些缺水地区,水稻的正常生长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水稻生长过程中,适当的灌溉可以提升水稻根系吸水能力,促进根系茁壮成长,提升水稻产量和品质。因此,节水灌溉栽培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水稻栽培管理中,获得了可观的效益[1]。

节水灌溉栽培技术对于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有助于促进根系和叶片发育。由于水稻自身特性,叶片和根系是主要结构,直接关乎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由于叶片蒸腾作用,可能导致农作物水分流失,通过节水灌溉,有助于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抑制叶片蒸腾作用,促进叶片分化并提升根系活力,对于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同时,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改善水稻生长环境,依托于先进技术来合理密植和水源灌溉,保证充足的通透性,降低病虫害概率,促进水稻生长发育[2]。

2 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的必要性

1)节水灌溉栽培技术可以节约水资源。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水资源需求量大,也是世界上水资源相对较少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全球变暖趋势加剧,降水量日益减少,使我国面临水资源短缺困境。水稻是一种需要大量水分的作物,与其他作物相比,水稻不仅需要充足的阳光和肥沃的土地,而且还需要充足的水资源[3]。水资源的供给是确保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农业用水量的不断下降,我国的水稻生产也面临着一些困难。为了有效地节省水资源,必须对水稻等农作物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科学探索。从宏观上讲,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北方地区的水资源不能很好地被利用,限制了水稻生产[4]。北方一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加剧了水稻的旱情。因而,节水技术在我国有着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2)节水灌溉栽培技术能够满足水稻的水分需求。首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是一种分阶段的灌溉方法,考虑到不同生育期水稻对水的不同需求,满足不同时期水稻对水的需求,大大减少水的浪费。其次,采用节水灌溉方法可以改善水稻种植习惯和用水习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该方法可以控制水稻种植的灌溉概率,降低成本[5]。

3)节水灌溉可以改善水稻种植条件。节水灌溉是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技术,有助于提高水稻种植的渗透性,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素,对水稻害虫的防治也具有积极的作用。采用节约型灌溉技术,改善了土壤环境,增加了地面含氧量,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降低了向土壤板结过渡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病害虫发生的风险,提高了水稻产量和质量[6]。

3 水稻不同生长期的灌溉要求

1)水稻幼苗期。此时稻田水不宜太多,一般来说,稻田水应该始终保持在“浅层”。考虑到水稻苗期高度,含水层高度应不超过水稻苗期高度的三分之二,既能提供水稻苗期生长所需的水分,又能与稻田层蒸发有效平衡。

2)水稻返青期。当水稻进入青绿期时,说明水稻移植已逐渐适应稻田生长条件,受损根系被修复,新根茎产生。此时,必须严格控制水稻灌溉频率和灌溉量,采用科学合理的灌溉方法,通常需要小灌溉,少灌溉,总是确保水稻在“浅层”的范围内,因为浅水层有利于水稻茎的阳光直射,阳光直射到底部,还能提高水温,增加土壤含氧量,有助于水稻分蘖早发生[7]。在水稻灌溉频率的具体控制方面,一般是根据稻田水层下降量来确定。在标准状态下,只有在水层下降约3 cm时才允许浅灌,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水稻灌溉水量。

3)水稻分蘖期。水稻分蘖期又称水稻物候期,是指水稻基叶腋第一个分蘖芽的萌发,也是水稻根系发育的重要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稻穗的数量。因此,该阶段稻田灌溉尤为重要。在水稻分蘖之初,应利用浅水灌溉,有效地提高水稻土壤温度,促进水稻更快地生长,提高分蘖效能。这种灌溉方式一直持续到水稻10叶期,然后采用间歇灌溉方式,可以为根系发育提供有效保障,提高叶片结构的合理性,减少无效分蘖的发生。

4)水稻拔节孕穗期。在此期间,由于缺水,导致了稻谷的小穗萎缩和籽粒的萎缩,只有用水才能促进花蕾的生长。所以,通过适当的灌溉,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5 cm~7 cm以内,对水稻以后进入大穗期和增产都是有益的。在这个时候,尽管必须要有一定的水分,但是水分不要太多,不然就会影响到水稻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水稻发生倒伏问题,降低水稻的增产效果。

5)水稻结实期。抽穗前期稻田水层应保持在浅水层,以提供足够的水分,避免叶片过早老化和对穗丰度的影响。但不要太深,否则会影响水稻根系活动,严重影响水稻正常灌浆[8]。在选择灌溉方法时,应采用间歇性灌溉方式,早期多灌溉、后期少灌溉。应注意水的灌溉量,不积水、不缺水,注意根系的调节、根系的保护、叶片的保护。低温时应适当增加灌溉量,为水稻生长提供有效保护。随着温度的升高,将含水层恢复到浅水区,从而有效地提高水稻的产量,实现高产。

4 北方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措施

4.1 雨水灌溉栽培技术

雨水收集灌溉方法用于水稻种植阶段,即在稻田周围设置足够的蓄水池,并从灌溉蓄水池中收集雨水。在水稻种植阶段,雨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因为它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约水资源,而且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具体采用雨水灌溉方法时,应认真考虑该地区的地理特点、经济条件和降雨条件,并作出相应的选择[9]。例如,在降雨量较多、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水稻通常种植在平原土地上。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适合修建蓄水池,雨水灌溉技术可以实现,对该地区的节水推广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实践发现,雨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当地水稻的产量,国家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

4.2 调亏灌溉技术

调亏灌溉是在作物生长发育某些阶段(主要是营养生长阶段)主动施加一定的水分胁迫,促使作物光合产物的分配向人们需要的组织器官倾斜,以提高其经济产量的节水灌溉技术,是一种改变水稻的遗传特性和生长机制而发展起来的灌溉方法。水稻的水分胁迫技术提高了抗旱能力,有效地减少了灌溉频率,并在种植期间节约了水。此外,灌溉技术标准规范后,改变了水稻植株的生长机理,采取有效控制水稻在繁殖季节内部结构的方式,提高水稻光合营养水平。但由于水稻种植阶段应用该灌溉技术需要对生产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该技术在国内使用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4.3 地下灌溉技术

为了促进我国水稻种植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水稻的正常种植和有效节水,并积极推广地下灌溉技术。地下灌溉技术在我国水稻种植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践中,这项技术不仅操作更简单,而且节约水资源也更高效,考虑到我国目前的情况,地下灌溉技术是水稻灌溉技术发展中最有希望的技术之一。水稻栽培过程中的地下灌溉方法是通过土壤毛细管自下而上灌溉。采用地下灌溉技术,可在水稻水分利用过程中有效地将地下水引入水稻根系层,使田地下层保持湿润,田地表面保持干燥,从而实现较多的水资源节约。如果有足够的水,水稻也可以有效地用于降低地下水水平,以防止水资源枯竭。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应用地下灌溉技术可以产生很好的灌溉效果,同时不会对土壤结构造成任何破坏,因此该技术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10]。

4.4 化学节水技术

化学节水技术,指的是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化学药剂,将种子的含水率控制在一定程度,从而保证作物的生长所需要的水量,在我国北部缺水、土壤干燥等自然环境较差的地区,普遍采用了这种技术。它的应用原则是通过使用聚合物薄膜材料的化学性质来调节和控制水稻幼苗的根和叶的水分,避免水分在光照下蒸发损失,以达到节水的目的。以当前使用的抗旱性1型化学药剂为例,对水稻的生长发育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它可以节省水资源,提高水稻抗旱性,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本研究以抗旱性1型化学药剂为原料,以促进水稻正常的生长发育。

4.5 无水层水稻的培育

利用无水层栽培技术,既能节省水资源,又能增加水稻的产量。在常规的水稻生产中,要求土壤具有一定的持水力,土壤水分维持期必须超过100日,才能确保水稻正常的生理活动。而在没有土壤持水层的情况下,栽培出的无水层水稻能正常地发育,但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水分范围内。在选择无水层的水稻时,要重点考虑其耐旱的特性。在实际栽培过程中,要根据土壤特性对土壤进行精细调控,从而确保无水层水稻的存活概率。这种技术与其他节流技术相比,既能节省水资源,又能预防病虫害,同时又能保证稻田的营养。从农业节水技术的适用领域来分析,通过无水层栽培,可以扩大水稻的面积,增加整个国家的水稻产量;有利于增加经济效益,促进农户增产增收。

4.6 秧苗节水灌溉栽培技术

水稻秧苗质量对水稻后期生产至关重要。强壮的秧苗生命力强,能与稻田中的杂草竞争养分,保证水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秧苗结实,稻穗更饱满,穗数更多,有助于提高稻田的单产。水稻苗期节水灌溉技术应重点发展和推广干旱育苗技术。传统育苗方法主要是湿育苗技术,即在平台上用水播种,以保证育苗过程始终处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干育苗技术主要通过育苗板技术和育苗优化技术,通过调配营养液和环境湿度、温度,智能调节空间,保证育苗在适宜的环境中,避免潮湿对土壤的渗透性造成破坏,有效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和叶片生长,同时能增强秧苗的抗病、抗倒伏能力。

4.7 积雪融水节水灌溉栽培技术

水稻种植期的灌溉水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自然降水、地下水、河水和冰雪融水,特别是在北方。冰雪融水作为灌溉用水的重要补充,可在春芽播种期为北方稻田提供充足的灌溉用水。冰水营养丰富,属于相对清洁的水源。利用好的冰雪融水不仅可以促进水稻播种,还可以缓解北方的春汛问题。提高灌溉技术的效率,确保水库在冰雪融化前有足够的储水能力。冰雪融水是一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资源,农民必须计划好灌溉时间,避免水资源被浪费。

5 结语

总的来说,在水稻栽培中应用节水灌溉技术不仅提高了水稻的生存能力,而且节约了水资源,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在选择节水灌溉方法时,应考虑水稻种植区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情况和自然条件,以确保水稻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水层稻田节水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稻田摸鱼记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长江口邻近水域仔稚鱼分层群聚特征分析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稻草人
水稻水层管理田间试验总结
稻田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