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本草
——红曲

2023-04-06 08:30卫若楠张湘苑胡诗宛张琪棋
吉林中医药 2023年2期
关键词:红曲调脂降脂

卫若楠,张湘苑,胡诗宛,张琪棋,张 伟,4*

(1.十堰市中医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代谢病研究所,北京 100053;4.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兰州 730000)

红曲(Hongqu,Monascus purpureusWent.)为曲霉科真菌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Went.)菌丝体及孢子经人工培养使菌丝在粳米内部生长,最终整个米粒变为红色所得的制品。其性甘,温,归肝、脾、胃、大肠经,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的功效。此菌在自然界多存在于乳制品中,亦可用粳米作培养基进行人工培养,使之成红曲米。

1 临床应用

1.1 标靶

1.1.1 高血脂 红曲降脂历史久远,有“中药他汀”之美誉。仝小林院士认为红曲可化瘀消浊,凡血脂升高者均可用之。仝教授临床擅以红曲(3~15 g)活血化瘀、健脾消食,配伍山楂(30 g)消食化滞、五谷虫(3~30 g)清热消滞,以消膏降脂化浊,明显降低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临证可根据血脂高低来增减其剂量[1]。朴春丽治疗代谢综合征不同证型时多用红曲配伍不同的药物。若湿热膏浊者常用红曲(6 g)化浊消脂,配伍苍术燥湿化痰,以燥湿化浊,若为胃肠实热证,则用红曲(6 g)化瘀,配伍泽泻泄浊,二药相伍共奏消膏降脂之力,若为气滞痰阻证,则用红曲(6 g)化瘀血消痰浊以降脂,黄连清湿热厚肠胃而降糖,二药配伍,达糖脂通调之功[2]。

1.1.2 脂肪肝 适用于脂肪肝,证属痰浊血瘀者。临床以体型肥胖,嗜酒,腹部胀满,肢体困重,舌质暗红,舌苔白腻,脉沉弱为特点。林丹擅于运用红曲配伍红景天、泽泻治疗脂肪肝,其中红曲(6 g)健脾消积,活血行滞,化浊降脂,配伍红景天健脾益气活血,泽泻消痰化饮泄热,三者配伍共奏化痰泄浊逐瘀之功[3-4]。

2 现代药理研究

2.1 调脂 莫纳可林类化合物为红曲中的主要调脂活性物质,其结构与人体内的HMG-CoA 还原酶十分相似,为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莫纳可林类化合物能够和HMG-Co A 还原酶发生竞争性抑制,以减少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从而达到调节血脂的目的[5]。其中莫纳可林K 调节血脂作用更强[6]。莫纳可林类并非是红曲中唯一的调脂成分,有研究称红曲中分离出的豆甾醇同样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7]。

2.2 抗氧化 红曲分离提取物中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有亚油酸和α-亚麻酸[8]。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的红曲黄色素脂质体可有效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9]。

2.3 抗肿瘤 研究表明,红曲中的红曲色素、红曲多糖、莫纳可林K、麦角甾醇等均具有抗肿瘤活性[5]。莫纳可林类化合物发挥抗肿瘤活性主要是通过抑制甲羟戊酸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10]。另有研究称,红曲素可通过对人乳腺癌MCF-7 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从而发挥其抗肿瘤活性[11]。

2.4 抗骨质疏松 红曲中的麦角甾醇及他汀类成分是抗骨质疏松的主要活性物质,红曲醇提取物能够增加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在骨质疏松大鼠骨痂组织中的表达,增加骨量和骨小梁数量,降低骨小梁分离度,提高骨密度[11-13]。卢建华等[14]发现,红曲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核因子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 受体激活剂或骨保护素信号通路相关。

2.5 抑菌 红曲的抑菌成分主要有桔霉素、红曲内酯、红曲色素及其衍生物等[15-16]。红曲橙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等革兰阴性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革兰阳性菌抑菌作用较强[17]。

2.6 其他 红曲及其化学成分还具有降糖、抗炎、降血压、抗疲劳、抗抑郁等作用[5]。

3 毒理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毒理研究发现,红曲的有效成分桔霉素具有很强的肾毒性,能够导致肾脏肿大、肾小管扩张及上皮细胞坏死。毒理研究表明,桔霉素除具有神经毒性、肝毒性和肾毒性外,还可诱发细胞突变,导致恶性肿瘤[18]。红曲乙醇提取物灌胃检测药物对正常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连续观察14 d,未发现明显中毒反应,肝、胆、心、肺、肾等器官均未见形态学异常,认为其LD50>15 g/kg,通过对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发现,3 个剂量组(2.5、5.0、10.0 g/kg)并无诱发小鼠精子畸形的能力[19]。

4 用药禁忌

凡脾阴不足及无食积瘀滞者慎用。

5 用法与用量

《药典》用法与用量:水煎服,3~15 g。经验用法与用量:临床汤剂用量多为0.46~30 g,常用剂量6~15 g,散剂用量范围为20.7~37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止痢消食和胃治疗消化性疾病(细菌性痢疾,慢性结肠炎,食积,痞满,呕吐等),为0.46~15 g;降脂泄浊治疗代谢性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脂肪肝),为5~20 g。

6 小结

红曲作为活血化瘀的重要药物,在临床具有广泛的应用。从目前的整理来看,其标靶为高血脂,脂肪肝,暂未发现其症靶。现代药理发现红曲及其有效成分具有调脂、抗肿瘤、抗氧化、抗骨质疏松、抑菌等作用。本品有毒,且脾阴不足及无食积瘀滞者慎用。临床使用剂量为0.46~30 g,常用剂量为6~15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切莫刻意追求大剂量使用。

猜你喜欢
红曲调脂降脂
红曲黄色素的研究进展
轻身调脂消渴片的指纹图谱建立、化学模式识别及含量测定
蜜桑白皮的体内降脂作用研究
药食两用话红曲
天然及还原型红曲黄色素的差异与国家标准改进思考
红曲黄色素的多样性及产品标准的讨论
HPLC法同时测定三参降脂液中9种成分
食欲不振喝点山楂茶
UPLC-MS/MS法同时测定降脂活血片中5种成分
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用于冠心病调脂治疗未达标患者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