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生活真情境,让学习任务群落在实处

2023-04-10 01:30徐云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3年2期
关键词:真实情境学习任务群

徐云

[摘 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它强调实践活动、真实情境和读写融合。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清平乐·村居》时,教师围绕本单元学习主题的大情境,聚焦乡村生活真情境,通过画面想象、情境体验、勾连对比、吟诵感悟等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词的意境中,与古人对话。这样教学,不仅在学习内容上尝试了重组,还在学习方式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让学生在任务驱动的真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获得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真实情境;乡村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04-0005-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温儒敏教授也指出学习任务群是“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基于此,我们深入钻研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将这一单元定位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并科学安排教学过程。首先,创设本单元主题学习大情境“快乐乡村行”。其次,打破教材原来的编排结构,将本单元课文进行重新组合,让教学内容更具结构化;设置系列学习任务,分别从“‘画说乡村美景—‘乐享乡村生活—‘畅聊生活之乐”三个循序渐进的子任务来引导学生完成本单元的学习。

《清平乐·村居》是这一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是学生整个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首词。整首词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家五口的日常生活,质朴清新、其乐融融,恰似一个美丽的桃花源,令人神往。首先,依据文本描写田园风光和生活,具有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的特点,我们将学习主题定为“‘乐享乡村生活”,这是单元大任务群中的第二个子任务;接着,结合学习任务群,制订本课的学习目标,设计指向素养提升的语文实践活动——“乡村生活访谈”微电影拍摄,旨在让乡村生活的美好、和谐等成为学生眼里、口中、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让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创造力、审美力、思维力等各项能力得到提升。

在学习《清平乐·村居》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古诗词三首》中的前两首诗以及《乡下人家》和《三月桃花水》两篇散文,完成了第一个子任务“‘画说乡村美景”的学习,对乡村美景有了深切的感知,但学生对乡村生活还不甚了解。由于时空隔膜,特别是城市的学生,对乡村的生活既陌生又熟悉。因此,本课聚焦“乡村生活”,创设真实的情境,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多样化的语言实践与探究,让学生在互相關联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真正走进乡村生活,为后面完成子任务三“‘畅聊生活之乐”的学习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

一、在画面想象中,初赏乡村生活之美好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学习任务群应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这首词仅用46个字就描绘了宋代乡村各具情态的人物形象,勾画出美丽的田园风光和无忧无虑的乡村生活。教学时,教师应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中,我围绕本单元的主题大情境——“快乐乡村行”展开教学。课堂伊始,巧借“旧词新唱”把学生带到乡村生活中去。首先,我鼓励学生用耳倾听、用心感受。然后,我让学生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你仿佛来到了哪里?乐曲给你带来什么感受?”学生想象着画面,畅所欲言,很快就进入情境中,不知不觉开启了美好的“乡村生活”之旅。接着,我链接二年级所学的高鼎的《村居》一诗,借旧知引新知,告诉学生词是诗的另一种形式,可以和乐而歌。在对比中,我鼓励学生自主发现词的一些显著特点。最后,我趁热打铁,借助语文园地里的《卜算子·咏梅》一词,加深学生对词的认知。这样教学,可谓一箭双雕。

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他们在任务驱动下继续自主、合作学习:借助注释,读懂词意;同伴互学,加深理解;想象说话,猜测开心之事;抓关键词,寻找乡村生活印记……“一切景语皆情语。”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对“媚”字的理解逐渐深入,感受到翁媪在吴侬软语中的生活情趣。在个性表达中,学生如见其景、如闻其声,体会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二、在情境体验中,畅聊乡村生活之和谐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关键词是“任务”,其目的是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真实而富有意义的任务情境——“紫琅一小电视台要进行‘乡村生活访谈微电影拍摄”。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但学生兴趣盎然、信心十足。他们结合自身的认知水平和生活体验,开展进阶式的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学习不仅是认知的过程,还是情感的体验、深化和升华的过程。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三个由易到难的小任务:任务一“商讨访谈角色”;任务二“研讨访谈话题”;任务三“乡村访谈活动”。任务驱动中,看似随意的“畅聊”,其实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中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轻轻松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醉”字,使学生理解了它的深刻含义。学生三品“醉”字,通过反复品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句话,进一步明晰“醉”字的内涵——醉于乡村美景,醉于乡村里的人,更醉于这浓浓的乡村情。恰到好处的学习,无须教师多言,学生自然而然地领悟了“醉”字的内涵。这样的学习更是让学生从“学语文”过渡到“用语文”,沉浸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从“答记者问”到“当记者采访”,这样的真实情境让学习“真”发生。文章不是无情物,一词一句总关情。在整个访谈活动中,那分浓浓的乡情让所有的学生沉浸其中、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夫妻的恩爱、大儿的勤劳能干、中儿的心灵手巧、小儿的调皮可爱;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乡村生活有美景可赏,有亲人可爱,更有着宁静、悠闲、舒适的生活,显得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和谐。

整个教学过程以单元大情境为依托,以指向课时目标的小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访谈活动,将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对生活的审美、创造有机融合,使学生获得了语言与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在勾连对比中,品悟乡村生活之独特

教学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拥有“带得走”的知识和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引导学生成长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教是为了不教。勾连对比古诗词中的乡村生活,既能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

教学中,在畅聊乡村生活的和谐后,我抓住文本中相关的教学点进行勾连对比,继续带领学生漫步乡村生活、品悟乡村生活,发现乡村生活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体会诗词所带来的别样的乡村趣味、情味和意味。我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展开想象、表达、领悟。首先,把《清平乐·村居》中的“卧剥莲蓬”的小儿和《宿新市徐公店》中“追黄蝶”的儿童进行勾连,引导学生领略同为儿童的不一样的情趣;接着,将《宿新市徐公店》中的“无处寻”和《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的“无人过”进行勾连,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神韵,进一步领悟乡村生活既有忙忙碌碌的美好,也有悠闲舒适的美妙。随着学习活动的深入,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和诗情画意,不约而同地发现: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物会有不一样的乡村生活,但又有着同样的美好——乡下空气清新、乡村风景如画、乡音亲切可人、乡亲勤劳淳朴,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浓郁而富有特色的乡村气息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人,怎一个“醉”字了得?

这样的勾连对比,不仅让学生领悟到乡村生活的独特,而且教会了学生统整、关联、比照的思维,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思维、表达等关键能力,对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在吟诵感悟中,回味乡村生活之魅力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博大精深,也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吟诵是学习、积累古诗词常用的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古诗词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境,还能深化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吟诵既是本节课的学习策略之一,也是学习任务之一。

《清平乐·村居》语言浅显而情深,言近而旨远。随着教学的层层深入,在品“媚”之妙、解“卧”之趣、悟“醉”之意后,我通过学优生范读、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配乐诵读、看着画面想象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悟情,从而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境界。此刻,一切尽在不言中,一切尽在诵读中。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因声入景、因声入境,他们以声悟情、以声传情。这样,乡村生活的魅力在吟诵中得到呈现,掀起了课堂学习的小高潮。在一次次不同任务的吟诵中,学生不仅沉醉于眼前美好的乡村生活画面,更陶醉于和谐幸福的乡村生活,完全浸润在词所描绘的美好意境里。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徜徉在乡村生活的无限美好和遐想中,想起了古诗中许许多多的儿童形象:有“遥指杏花村”的牧童,有“偷采白莲回”的小娃,有“急走追黄蝶”的儿童,有“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儿童,有“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儿童,有“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童孙,有“怕得鱼惊不应人”的稚子,更有“溪头卧剝莲蓬”的无赖小儿……

学习任务群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热点和焦点,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掌握教学的内在规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理应有着不同的样态。本课教学旨在以任务为导向,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及学习资源等,在单元大任务情境“快乐乡村行”下,聚焦乡村生活真情境,引导学生完成“乡村生活访谈”微电影拍摄任务。在这过程中,从“初感”乡村生活的美好到“畅聊”乡村生活的和谐,再到“品悟”乡村生活的独特,最后到“回味”乡村生活的魅力,学生经历了学习的全部过程。这样教学,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任务群学习有效地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乐在其中,享受到了一次愉快的乡村生活之旅,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王荣生.“语文学习任务”的含义:语文课程标准文本中的关键词[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11):4-13.

[3] 陆志平.语文学习任务群的五个关键词[J].语文建设,2022(11):13-15.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真实情境学习任务群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用情境式抛锚优化信息技术课堂
基于TBM情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探究